老年談老

關燈
老年談老,就在眼前,然而談何容易! 原因何在呢?原因就在,自己有時候承認老,有時候又不承認,真不知道從何處談起。

     記得很多年以前,自己還不到六十歲的時候,有人稱我為“季老”,心中頗有反感,應之逆耳,不應又不禮貌,左右兩難,極為尴尬。

    然而曾幾何時,在不知不覺中,漸漸地聽得入耳了,有時甚至還有點甜蜜感。

    自己吃了一驚:原來自己真是老了,而且也承認老了。

    至于這個大轉變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自己有點茫然懵然,我正在推敲而且研究。

     不管怎樣,一個人承認老是并不容易的。

    我的一位九十歲出頭的老師有一天對我說,他還不覺得老,其他可知了。

    我認為,在這裡關鍵是一個“漸”字。

    若幹年前,我讀過豐子恺先生一篇含有濃厚哲理的散文,講的就是這個“漸”字。

    這個字有大神通力,它在人生中的作用絕不能低估。

    人們有了憂愁痛苦,如果不漸漸地淡化,則一定會活不下去的。

    人們逢到極大的喜事,如果不漸漸地恢複平靜,則必然會忘乎所以,高興得發狂。

    人們進入老境,也是逐漸感覺到的。

    能夠感覺到老,其妙無窮。

    人們漸漸地覺得老了,從積極方面來講,它能夠提醒你:一個人的歲月絕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應該抓緊時間,把想做的事情做完、做好,免得無常一到,後悔無及。

    從消極方面來講,一想到自己的年齡,那些血氣方剛時幹的勾當就不應該再去硬幹。

    個别喜歡争名于朝、争利于市的人,或許也能收斂一點。

    老之為用大矣哉! 我自己是怎樣對待老年呢?說來也頗為簡單。

    我雖年屆耄耋,内部零件也并不都非常健全;但是我處之泰然,我認為,人上了年紀,有點這樣那樣的病,是合乎自然規律的,用不着大驚小怪。

    如果年老了,硬是一點病都沒有,人人活上二三百歲甚至更長的時間,那麼今日狂呼“老齡社會”者,恐怕連嗓子也會喊啞,而且吓得渾身發抖,連地球也會被壓塌的。

    我不想做長生的夢。

    我對老年,甚至對人生的态度是道家的。

    我信奉陶淵明的兩句詩: 縱浪大化中, 不喜亦不懼。

     這就是我對待老年的态度。

     看到我已經有了一把子年紀,好多人都問我:有沒有什麼長壽秘訣。

    我的答複是:我的秘訣就是沒有秘訣,或者不要秘訣。

    我常常看到有一些相信秘訣的人,禁忌多如牛毛。

    這也不敢吃,那也不敢嘗,比如,吃雞蛋隻吃蛋清,不吃蛋黃,因為據說蛋黃膽固醇高;動物内髒絕不入口,同樣因為膽固醇高。

    有的人吃一個蘋果要消三次毒,然後削皮;削皮用的刀子還要消毒,不在話下;削了皮以後,還要消一次毒,此時蘋果已經毫無蘋果味道,隻剩下消毒藥水味了。

    從前有一位化學系的教授,吃飯要仔細計算卡路裡的數量,再計算維生素的數量,吃一頓飯用的數學公式之多等于一次實驗。

    結果怎樣呢?結果每月飯費超過别人10倍,而人卻瘦成一隻幹巴雞。

    一個人到了這個地步,還有什麼人生之樂呢?如果再戴上放大百倍的顯微鏡眼鏡,則所見者無非細菌,試問他還能活下去嗎? 至于我自己呢,我絕不這樣做,我一無時間,二無興趣。

    凡是我覺得好吃的東西我就吃,不好吃的我就不吃,或者少吃,卡路裡維生素統統見鬼去吧。

    心裡沒有負擔,胃口自然就好,吃進去的東西都能很好地消化。

    再輔之以腿勤、手勤、腦勤,自然百病不生了。

    腦勤我認為尤其重要。

    如果非要讓我講出一個秘訣不行的話,那麼我的秘訣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