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 第三節
關燈
小
中
大
作,索性站到再外面一些的花壇上,這才大緻看到裡面有幾個穿着怪裡怪氣的,電影裡才見過外國軍裝般的人在裡面放炮。
他也忍不住豔羨地注視大玻璃門裡面燈火輝煌的賓館,這幾乎是他見過最漂亮的地方了。
他心裡摩拳擦掌地想,不急,等老子電器市場安頓下來,總得找天時間到裡面住一夜。
以後得去北京上海廣州,把那些好看的賓館都住遍。
對此想法,楊巡自信滿滿,他相信他掙錢不會太難。
他看着賓館上面霓虹燈勾勒岀的“中港合資”,心裡豪邁地想,對,哪天找時間還得去香港看看,看那兒是不是跟電視上演的一樣繁華。
楊巡看煙花看燈火,正想入非非着,忽然眼睛一定,看住幾條正走向賓館大門的背影中的一條。
楊巡眼睛很好,記性很好,看上一眼,就認出那其中一條背影正是那個秋夜深深镌刻在他心頭的背影。
待得背影進去賓館,站住轉身,他更肯定,沒錯,就是那個搶走戴嬌鳳的人。
他緊抿雙唇冷冷看着那人談笑風生地接過與之同行的中年婦女的大衣,很是紳士地輕挽中年婦女繼續進去,樣子非常的好,好得就像《上海灘》裡的許文強似的。
沒看見戴嬌鳳,楊巡不知是因為戴嬌鳳回家過年還是怎的,他猜不到。
他最希望戴嬌鳳已經離開這個男人。
他希望,戴嬌鳳隻是一時被那男子的表象迷走,而現在已經迷途知返回了老家。
但是,楊巡咬牙切齒地憑良心承認,那男子确實好風度,不是長得好,而是風度,舉手投足間的風度。
而楊巡又不得不承認,戴嬌鳳最愛看香港電視,看電視上風度翩翩的男女,她一直學着香港女人的打扮。
楊巡心中暗暗發誓,操,不就是學些英國殖民地的風度嗎?他還看不上眼呢,他以後打到人家香港殖民者老家去,學老外的。
楊巡憤憤回去,焰火也不要看了,回去鑽進被窩刻苦攻讀。
一直看物理書到半夜,才仿佛稍稍出了點氣。
這一發奮,倒一夜啃下三大章。
整個春節,工匠休息,他就廢寝忘食地學習,他到底是油滑性子,最後就忍不住在心中笑開了,笑家中的準備高考的弟弟不知有沒有他那麼用功。
打電話時候一問,果然沒有,他還拎着電話線,就跟拎着弟弟們耳朵似的,好好把兩個弟弟教育了一番。
初五,他就把幾個木匠叫來幹活。
電器市場的櫃台布局都不需叫專人設計,他們做過電器生意的都清楚怎麼布局最方便,最顯眼。
在他親自跳上跳下地督工下,工程進展很快。
唯一可氣的是,天氣依然沒有解凍。
但他不等了。
有凹坑的地方先填上砂石墊上破三夾闆,門口挂上棉簾,屋頂豎起廣告牌子,再放幾個鞭炮,電器市場開業了。
他把原先倉庫街的老鄉都一鍋端了來他的市場,在倉庫街老店面拿油漆刷上電器市場地址招引顧客來火車站這邊,人家塗了他換種顔色再刷,沒多久就把顧客都吸引到交通更方便的火車站邊。
再說店面更集中,又在室内,不用一家一家地挨凍吹風,顧客看上去都挺滿意。
楊巡眼看開門大吉,這才放心。
但他終究是沒舍得花幾百塊錢去那賓館住一夜,他已經不再是去年春天以前大手大腳的楊巡,他現在心疼錢了。
宋運輝到北京時候,老馬他們都還沒來。
因為項目還沒眉目,沒有工作需要抓緊,每天呆在辦公室也是曬網,大家都是不約而同地早早回家,而又不約而同地将探親假續在春節假期後。
辦公室隻有宋運輝,他倒是方便許多。
老徐見面就是興緻勃勃地說,春節又幫他們拜訪了三個人。
老徐本來也是金州出去,對這個系統熟,由他去說,不會比宋運輝說出來的效果差多少。
因此,當老徐說要他去找某某,某某,進一步答複咨詢的時候,宋運輝一點都不懷疑,老徐幫他把路走通了。
宋運輝照着老徐的指點找人,不厭其煩地一遍一遍介紹,老徐還誇他小夥子定力甚好,耐心甚好,宋運輝心說不是他定力好,而是春節前後政策略有改觀,讓他不用應付有的沒的的騷擾。
他剛來時候,雖然項目還沒有音信,可那些機關幹部兼職的公司卻早已絡繹不絕地打着各色旗号找上門來要生意要合作,坐在辦公室軟硬兼施,看上去沒一個能得罪的,誰都不知道他們真實來頭。
宋運輝剛到北京,對這些閑扯起來什麼内幕都知道的大老爺們敬而遠之,五個人私下都議論說,那幫人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不可能幫着促成項目,可要是得罪了他們,就等于得罪上面兼職的領導了。
因此對那些人一直敢怒而不敢言,連背後說聲蒼蠅都不敢。
好在春節才過,文件就下來叫停黨政機關幹部兼職,那幫原先一直來辦公室坐鎮的人一下清了,宋運輝耳根清靜好辦事。
事情如果順利了,那真是一順百順。
宋運輝都不知到老徐春節時候幫着走通了哪一道關節,後面的順利,連部裡都感到意外。
但是部裡領導也看到事情都宋運輝一個人在做,其他人居然都還沒到位。
多少在心中留下疙瘩。
因此等老馬他們回來,部裡有位領導發話,讓他們立刻退出現駐辦公樓,立刻發配去東海邊的那個半島,開始前期工作。
隻留宋運輝依然留在北京,拿着資料到處讨簽字蓋章。
老馬他們不敢違抗,立馬卷鋪蓋下去荒涼的半島,開始前期開發工作,包括與當地政府的聯絡。
他們這樣的大工程,哪家當地政府見了都喜歡,老馬他們很快就把後勤工作先開展起來。
老馬他們在當地開始吃香喝辣的生活,宋運輝卻在北京焦頭爛額。
他讨了簽字蓋章後開始讨撥款,這時候開始老徐說他功成身退,以後不再插手東海項目内部事務,不過答應宋運輝隻要有問題盡管來問。
宋運輝當然抓住老徐不放,他以前都是鑽在塔罐叢林裡,閉着眼睛都摸不錯道兒,可這等官場,他兩眼一摸黑,不找老徐找誰? 而且這官場不同于設備,設備隻要順着一條進料的線順序摸下去,即使中間頗多枝桠,最終還是可以摸透,設備是死的。
官場則不同,人是活的,官場自然也是活的,今天摸通的枝桠,或許明天就改道了,搞得剛摸進去的宋運輝就跟劉姥姥初進大觀園,渾不知東南西北。
有些因為不同系統不同部門,老徐也指點不了,需要宋運輝自己去摸索去探訪。
漸漸的,這些人在宋運輝眼
他也忍不住豔羨地注視大玻璃門裡面燈火輝煌的賓館,這幾乎是他見過最漂亮的地方了。
他心裡摩拳擦掌地想,不急,等老子電器市場安頓下來,總得找天時間到裡面住一夜。
以後得去北京上海廣州,把那些好看的賓館都住遍。
對此想法,楊巡自信滿滿,他相信他掙錢不會太難。
他看着賓館上面霓虹燈勾勒岀的“中港合資”,心裡豪邁地想,對,哪天找時間還得去香港看看,看那兒是不是跟電視上演的一樣繁華。
楊巡看煙花看燈火,正想入非非着,忽然眼睛一定,看住幾條正走向賓館大門的背影中的一條。
楊巡眼睛很好,記性很好,看上一眼,就認出那其中一條背影正是那個秋夜深深镌刻在他心頭的背影。
待得背影進去賓館,站住轉身,他更肯定,沒錯,就是那個搶走戴嬌鳳的人。
他緊抿雙唇冷冷看着那人談笑風生地接過與之同行的中年婦女的大衣,很是紳士地輕挽中年婦女繼續進去,樣子非常的好,好得就像《上海灘》裡的許文強似的。
沒看見戴嬌鳳,楊巡不知是因為戴嬌鳳回家過年還是怎的,他猜不到。
他最希望戴嬌鳳已經離開這個男人。
他希望,戴嬌鳳隻是一時被那男子的表象迷走,而現在已經迷途知返回了老家。
但是,楊巡咬牙切齒地憑良心承認,那男子确實好風度,不是長得好,而是風度,舉手投足間的風度。
而楊巡又不得不承認,戴嬌鳳最愛看香港電視,看電視上風度翩翩的男女,她一直學着香港女人的打扮。
楊巡心中暗暗發誓,操,不就是學些英國殖民地的風度嗎?他還看不上眼呢,他以後打到人家香港殖民者老家去,學老外的。
楊巡憤憤回去,焰火也不要看了,回去鑽進被窩刻苦攻讀。
一直看物理書到半夜,才仿佛稍稍出了點氣。
這一發奮,倒一夜啃下三大章。
整個春節,工匠休息,他就廢寝忘食地學習,他到底是油滑性子,最後就忍不住在心中笑開了,笑家中的準備高考的弟弟不知有沒有他那麼用功。
打電話時候一問,果然沒有,他還拎着電話線,就跟拎着弟弟們耳朵似的,好好把兩個弟弟教育了一番。
初五,他就把幾個木匠叫來幹活。
電器市場的櫃台布局都不需叫專人設計,他們做過電器生意的都清楚怎麼布局最方便,最顯眼。
在他親自跳上跳下地督工下,工程進展很快。
唯一可氣的是,天氣依然沒有解凍。
但他不等了。
有凹坑的地方先填上砂石墊上破三夾闆,門口挂上棉簾,屋頂豎起廣告牌子,再放幾個鞭炮,電器市場開業了。
他把原先倉庫街的老鄉都一鍋端了來他的市場,在倉庫街老店面拿油漆刷上電器市場地址招引顧客來火車站這邊,人家塗了他換種顔色再刷,沒多久就把顧客都吸引到交通更方便的火車站邊。
再說店面更集中,又在室内,不用一家一家地挨凍吹風,顧客看上去都挺滿意。
楊巡眼看開門大吉,這才放心。
但他終究是沒舍得花幾百塊錢去那賓館住一夜,他已經不再是去年春天以前大手大腳的楊巡,他現在心疼錢了。
宋運輝到北京時候,老馬他們都還沒來。
因為項目還沒眉目,沒有工作需要抓緊,每天呆在辦公室也是曬網,大家都是不約而同地早早回家,而又不約而同地将探親假續在春節假期後。
辦公室隻有宋運輝,他倒是方便許多。
老徐見面就是興緻勃勃地說,春節又幫他們拜訪了三個人。
老徐本來也是金州出去,對這個系統熟,由他去說,不會比宋運輝說出來的效果差多少。
因此,當老徐說要他去找某某,某某,進一步答複咨詢的時候,宋運輝一點都不懷疑,老徐幫他把路走通了。
宋運輝照着老徐的指點找人,不厭其煩地一遍一遍介紹,老徐還誇他小夥子定力甚好,耐心甚好,宋運輝心說不是他定力好,而是春節前後政策略有改觀,讓他不用應付有的沒的的騷擾。
他剛來時候,雖然項目還沒有音信,可那些機關幹部兼職的公司卻早已絡繹不絕地打着各色旗号找上門來要生意要合作,坐在辦公室軟硬兼施,看上去沒一個能得罪的,誰都不知道他們真實來頭。
宋運輝剛到北京,對這些閑扯起來什麼内幕都知道的大老爺們敬而遠之,五個人私下都議論說,那幫人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不可能幫着促成項目,可要是得罪了他們,就等于得罪上面兼職的領導了。
因此對那些人一直敢怒而不敢言,連背後說聲蒼蠅都不敢。
好在春節才過,文件就下來叫停黨政機關幹部兼職,那幫原先一直來辦公室坐鎮的人一下清了,宋運輝耳根清靜好辦事。
事情如果順利了,那真是一順百順。
宋運輝都不知到老徐春節時候幫着走通了哪一道關節,後面的順利,連部裡都感到意外。
但是部裡領導也看到事情都宋運輝一個人在做,其他人居然都還沒到位。
多少在心中留下疙瘩。
因此等老馬他們回來,部裡有位領導發話,讓他們立刻退出現駐辦公樓,立刻發配去東海邊的那個半島,開始前期工作。
隻留宋運輝依然留在北京,拿着資料到處讨簽字蓋章。
老馬他們不敢違抗,立馬卷鋪蓋下去荒涼的半島,開始前期開發工作,包括與當地政府的聯絡。
他們這樣的大工程,哪家當地政府見了都喜歡,老馬他們很快就把後勤工作先開展起來。
老馬他們在當地開始吃香喝辣的生活,宋運輝卻在北京焦頭爛額。
他讨了簽字蓋章後開始讨撥款,這時候開始老徐說他功成身退,以後不再插手東海項目内部事務,不過答應宋運輝隻要有問題盡管來問。
宋運輝當然抓住老徐不放,他以前都是鑽在塔罐叢林裡,閉着眼睛都摸不錯道兒,可這等官場,他兩眼一摸黑,不找老徐找誰? 而且這官場不同于設備,設備隻要順着一條進料的線順序摸下去,即使中間頗多枝桠,最終還是可以摸透,設備是死的。
官場則不同,人是活的,官場自然也是活的,今天摸通的枝桠,或許明天就改道了,搞得剛摸進去的宋運輝就跟劉姥姥初進大觀園,渾不知東南西北。
有些因為不同系統不同部門,老徐也指點不了,需要宋運輝自己去摸索去探訪。
漸漸的,這些人在宋運輝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