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 第三節
關燈
小
中
大
雷家,報平安的電話裡很激動人心地說,本地豬肉價格放開了,現在市場上豬肉價格比原來的高,正好豬場新的一批肉豬要岀欄,這下可以賣個好價錢了。
這财,發的是橫财。
雷東寶懷疑說,是不是老徐鼓勵他養豬時候,已經看到有那麼一天。
宋運輝一邊替雷東寶高興,高興他們總能抓住國家政策的先機,趕在改革浪潮的前頭。
一邊替自己心煩,為什麼改革春風依然不渡玉門關。
可很快,宋運輝就無法再無聊地煩惱自己的雄心壯志不得酬。
金州從西德引進設備投産後,産量增加,質量上升,可能耗增加,再加設備折舊,成本也增加。
一年下來,金州的利潤不升反降,到年中一車間大修期間,竟然出現虧本。
很快,部裡刮起一股引進設備反思風,矛頭直指金州等重點企業,部裡有一種聲音責問,設備改造,是不是等于盲目引進。
水書記被叫去北京開會,被批得焦頭爛額地回來。
但好歹他看出,這股風的刮起,有被他擠出金州的費廠長的功勞。
水書記心中有數,但無法叫屈,誰讓金州引進設備後,利潤節節下降。
他沒有底氣反駁,他關于質量方面提高的發言,被上司批駁。
他一向性格剛毅,不肯承認由他決策設備引進決定有誤,會議上被群起圍攻,他沒法發言,他就索性臉色鐵青,閉嘴不說,一直堅持到會議結束。
上司問他有什麼打算,他強硬地說回去拿出方案。
他就是不檢讨當初決策中可能有的輕率拍腦子趕風潮思想,以給批評他的上司下台階,一是怕被作為會議紀要記錄在案,以後被人拿來當批判他的證據,他經曆的運動太多,早已知道做事不能留下尾巴;二是他不服氣,他就是不信引進什麼有啥不妥。
回到金州,水書記召集相關人員開會,研究讨論如何壓縮成本,增産創收。
宋運輝也在被召集之列,如今他能坐在會議桌的末尾,而虞山卿則是坐在外圍,作為廠辦一員,做會議記錄。
會議場上氣氛跟着水書記的臉而沉悶,可宋運輝卻唯恐天下不亂,終于又看到用武之地。
一分廠廠長作為車間主任,雖然列席,可基本沒有發言的機會,水書記也知道一分廠廠長隻是挂個名,其實全是宋運輝在管。
衆人讨論的議題自然是如何壓縮引進設備的成本,水書記也直接指着總廠财務給出的成本分解圖問宋運輝,究竟哪個環節可以改良。
宋運輝的眼鏡度數已經有些不夠用,為準确回答問題,隻好走到圖表前,一項一項看着回答。
按照他的回答,眼下新設備因為運行良好,質量很有保證,從資料來看,運行效率與國外同行相比并不遜色。
他可以當場拿出數據,國外先進水平的單位産岀,對應的水、汽、電、和正常運行損耗分别是多少,成品率是多少,他管轄車間的數值又是多少,兩者差别并不很大,新車間的運行技術應該不能成為成本上升的源頭。
水書記嚴厲地道:“可是數據表明,新車間産品成本比一車間高得多。
你怎麼解釋。
” 宋運輝奇道:“不可能,除了用電量比一車間高一點,新車間的成品率比一車間高得多,質量也好得多,這些完全可以抵消用電量高出一截提高的成本。
” 财務插了一句,“小宋,還有折舊,折舊也要計入成本,這一點你可能不清楚。
你新車間的折舊太大,一車間的設備老得已經幾乎沒有折舊了。
” “噢,對,我沒考慮到。
”宋運輝很是懊惱了一下,他還算是學了會計的,怎麼會忘記折舊這茬。
他忍不住問一句:“不會新車間的産品與一車間的同等價錢吧?如果這樣,等于雞蛋當成土豆賣,新車間産品背上巨大折舊,一點優勢都沒了。
” “不錯,對于同類産品,國家都有統一定價。
本質上來說,一車間與新車間的産品隻是壞土豆與好土豆之間的區别,而不是土豆與雞蛋之間的本質性區别。
新車間的産品相當好銷。
” 宋運輝目瞪口呆,天下竟還有這等怪事?想到小雷家還在絞盡腦汁指定規程避免廠長營私舞弊将雞蛋當成土豆賣,金州卻理所當然地将雞蛋賤賣,這什麼制度。
他奇道:“不是說擴大企業自主權嗎?我們沒有産品定價權嗎?” 衆人都如看UFO上面下來的外星人似的看着宋運輝,他的嶽父程廠長忍不住出言提醒,免得女婿出醜,他了解女婿,知道他看的東西太雜,思想太先進。
“我們系統的産品屬于國家戰略物資,都是統購統銷,我們再說是重點企業,與那些小企業不一樣。
我們的渠道和價格都是國家說了算,不可能有改變。
” 水書記有些哭笑不得于宋運輝的常識缺乏,緊盯着問一句:“每月折舊既然是固定的,小宋,你有沒有可能在稍微降低一下成品質量的前提下,減少水電等運行成本,或者大幅增加産量,以盡可能大地分攤每月的巨額折舊?” “可以,稍微改變一下工藝。
”宋運輝回答了,可異常心痛,“可是,那麼好的設備……” 水書記沒讓宋運輝的心疼表達出來,爽快拍闆道:“很好,财務提出的分解成本,層層尋找原因的辦法很好,現在已經找出問題症結所在。
小宋,接下去抓緊落實的重頭落在你頭上,你三天之内改變工藝,争取以最快速度提高産品産量。
” “一天,明天這個時候參數可以改變完成。
”宋運輝胸有成竹地說,可心裡很不樂意。
水書記意味深長地看着宋運輝道:“年輕人,看來有抵觸情緒。
現在是講求經濟的時代,全廠工人的獎金也是與經濟效益挂鈎,你說經濟重要不重要。
” 宋運輝雖然讪笑點頭,可心裡着實不服,如果隻要這樣的質量參數,那還引進西德設備幹什麼?用這麼好的設備生産低質産品,簡直是殺雞用牛刀。
他丈人程廠長見此連忙出聲自己先數落宋運輝,“年輕人看問題不全面,不會算總廠的經濟帳,隻看到自己一個車間的局部,這樣要不得啊。
” 水書記聽了反而笑道:“這是老丈人藏私,沒把自己一手絕活教給寶貝女婿啊,呵呵,看來問題出在我們老程頭上。
” 大家都笑,會議開心結束。
與開會之初的嚴肅氣氛截然不同。
宋運輝自然知道丈人替他圓場,他也找機會打電話向丈人緻謝。
看來,與那些老領導們比起來,他的為人處事還嫩,沒法做到跟
這财,發的是橫财。
雷東寶懷疑說,是不是老徐鼓勵他養豬時候,已經看到有那麼一天。
宋運輝一邊替雷東寶高興,高興他們總能抓住國家政策的先機,趕在改革浪潮的前頭。
一邊替自己心煩,為什麼改革春風依然不渡玉門關。
可很快,宋運輝就無法再無聊地煩惱自己的雄心壯志不得酬。
金州從西德引進設備投産後,産量增加,質量上升,可能耗增加,再加設備折舊,成本也增加。
一年下來,金州的利潤不升反降,到年中一車間大修期間,竟然出現虧本。
很快,部裡刮起一股引進設備反思風,矛頭直指金州等重點企業,部裡有一種聲音責問,設備改造,是不是等于盲目引進。
水書記被叫去北京開會,被批得焦頭爛額地回來。
但好歹他看出,這股風的刮起,有被他擠出金州的費廠長的功勞。
水書記心中有數,但無法叫屈,誰讓金州引進設備後,利潤節節下降。
他沒有底氣反駁,他關于質量方面提高的發言,被上司批駁。
他一向性格剛毅,不肯承認由他決策設備引進決定有誤,會議上被群起圍攻,他沒法發言,他就索性臉色鐵青,閉嘴不說,一直堅持到會議結束。
上司問他有什麼打算,他強硬地說回去拿出方案。
他就是不檢讨當初決策中可能有的輕率拍腦子趕風潮思想,以給批評他的上司下台階,一是怕被作為會議紀要記錄在案,以後被人拿來當批判他的證據,他經曆的運動太多,早已知道做事不能留下尾巴;二是他不服氣,他就是不信引進什麼有啥不妥。
回到金州,水書記召集相關人員開會,研究讨論如何壓縮成本,增産創收。
宋運輝也在被召集之列,如今他能坐在會議桌的末尾,而虞山卿則是坐在外圍,作為廠辦一員,做會議記錄。
會議場上氣氛跟着水書記的臉而沉悶,可宋運輝卻唯恐天下不亂,終于又看到用武之地。
一分廠廠長作為車間主任,雖然列席,可基本沒有發言的機會,水書記也知道一分廠廠長隻是挂個名,其實全是宋運輝在管。
衆人讨論的議題自然是如何壓縮引進設備的成本,水書記也直接指着總廠财務給出的成本分解圖問宋運輝,究竟哪個環節可以改良。
宋運輝的眼鏡度數已經有些不夠用,為準确回答問題,隻好走到圖表前,一項一項看着回答。
按照他的回答,眼下新設備因為運行良好,質量很有保證,從資料來看,運行效率與國外同行相比并不遜色。
他可以當場拿出數據,國外先進水平的單位産岀,對應的水、汽、電、和正常運行損耗分别是多少,成品率是多少,他管轄車間的數值又是多少,兩者差别并不很大,新車間的運行技術應該不能成為成本上升的源頭。
水書記嚴厲地道:“可是數據表明,新車間産品成本比一車間高得多。
你怎麼解釋。
” 宋運輝奇道:“不可能,除了用電量比一車間高一點,新車間的成品率比一車間高得多,質量也好得多,這些完全可以抵消用電量高出一截提高的成本。
” 财務插了一句,“小宋,還有折舊,折舊也要計入成本,這一點你可能不清楚。
你新車間的折舊太大,一車間的設備老得已經幾乎沒有折舊了。
” “噢,對,我沒考慮到。
”宋運輝很是懊惱了一下,他還算是學了會計的,怎麼會忘記折舊這茬。
他忍不住問一句:“不會新車間的産品與一車間的同等價錢吧?如果這樣,等于雞蛋當成土豆賣,新車間産品背上巨大折舊,一點優勢都沒了。
” “不錯,對于同類産品,國家都有統一定價。
本質上來說,一車間與新車間的産品隻是壞土豆與好土豆之間的區别,而不是土豆與雞蛋之間的本質性區别。
新車間的産品相當好銷。
” 宋運輝目瞪口呆,天下竟還有這等怪事?想到小雷家還在絞盡腦汁指定規程避免廠長營私舞弊将雞蛋當成土豆賣,金州卻理所當然地将雞蛋賤賣,這什麼制度。
他奇道:“不是說擴大企業自主權嗎?我們沒有産品定價權嗎?” 衆人都如看UFO上面下來的外星人似的看着宋運輝,他的嶽父程廠長忍不住出言提醒,免得女婿出醜,他了解女婿,知道他看的東西太雜,思想太先進。
“我們系統的産品屬于國家戰略物資,都是統購統銷,我們再說是重點企業,與那些小企業不一樣。
我們的渠道和價格都是國家說了算,不可能有改變。
” 水書記有些哭笑不得于宋運輝的常識缺乏,緊盯着問一句:“每月折舊既然是固定的,小宋,你有沒有可能在稍微降低一下成品質量的前提下,減少水電等運行成本,或者大幅增加産量,以盡可能大地分攤每月的巨額折舊?” “可以,稍微改變一下工藝。
”宋運輝回答了,可異常心痛,“可是,那麼好的設備……” 水書記沒讓宋運輝的心疼表達出來,爽快拍闆道:“很好,财務提出的分解成本,層層尋找原因的辦法很好,現在已經找出問題症結所在。
小宋,接下去抓緊落實的重頭落在你頭上,你三天之内改變工藝,争取以最快速度提高産品産量。
” “一天,明天這個時候參數可以改變完成。
”宋運輝胸有成竹地說,可心裡很不樂意。
水書記意味深長地看着宋運輝道:“年輕人,看來有抵觸情緒。
現在是講求經濟的時代,全廠工人的獎金也是與經濟效益挂鈎,你說經濟重要不重要。
” 宋運輝雖然讪笑點頭,可心裡着實不服,如果隻要這樣的質量參數,那還引進西德設備幹什麼?用這麼好的設備生産低質産品,簡直是殺雞用牛刀。
他丈人程廠長見此連忙出聲自己先數落宋運輝,“年輕人看問題不全面,不會算總廠的經濟帳,隻看到自己一個車間的局部,這樣要不得啊。
” 水書記聽了反而笑道:“這是老丈人藏私,沒把自己一手絕活教給寶貝女婿啊,呵呵,看來問題出在我們老程頭上。
” 大家都笑,會議開心結束。
與開會之初的嚴肅氣氛截然不同。
宋運輝自然知道丈人替他圓場,他也找機會打電話向丈人緻謝。
看來,與那些老領導們比起來,他的為人處事還嫩,沒法做到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