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 第三節
關燈
小
中
大
“你整岀來,讓小輝煮,他煮得好吃。
”雷東寶也到冰箱前面看,果然見小小冷凍室裡都是東西。
看來小兩口過日子真不會虧待自己。
程開顔高興地道:“太好了,大哥,這可是你說的哦。
等會兒小輝回來你來命令他,他可懶了,每次總找理由要我做菜,可他明明做得比我好呢。
” “男人嘛,哪有天天在家做菜的,平時客人來才露一手就行。
小輝要看書做事,你說你們廠哪個大學生有小輝能耐?” 程開顔道:“是呀,人家做到車間主任,都起碼四十歲了,小輝才二十四歲就做我們總廠最厲害新車間的車間主任,部裡都知道他名聲呢。
大哥,你也能耐啊,才那麼年輕就做村書記,我以前還以為村書記都是老得比我爸還老的人,腰都直不起來,手裡拿根煙槍,說話老是咳嗽,頭上還裹一條白毛巾,跟農業學大寨的陳永貴似的呢。
” 她這話出來,屋裡坐的三個男人都笑,雷東寶沒覺得什麼,雷士根卻想,這媳婦還能不讓宋運輝給吃得死死的?就像他家一樣,他媳婦啥都聽他。
宋運輝推門進來,見到雷東寶很是驚訝了一下,但立刻知道他們來做什麼。
與士根、紅偉寒暄一下,就打開廚房排風扇,應雷東寶的要求下廚做菜。
程開顔一向喜歡黏着丈夫,又腼腆于招呼客人,索性鑽在廚房給宋運輝當下手。
他們用的是市面上還挺罕見的煤氣,火焰呼呼地竄,所以做菜很快,再加宋運輝又是快手,兩個竈眼兒一起用,一會兒工夫,方桌上已經擺滿菜肴。
士根過來廚房道聲乏,紅偉笑嘻嘻來問一句有沒有外國菜,宋運輝索性把原本準備做清炒土豆絲的原料做了色拉。
可大夥兒最終并不待見這個陌生的外國菜,每人隻吃幾筷,唯有雷東寶覺得好,都吃了。
雷東寶還鼓吹他可能就是喜歡吃外國菜。
程開顔貼着宋運輝坐,她本來以為應該像爸爸家來客人一樣,去小店拎幾瓶啤酒來招待,沒想到大家說不喝,說不能耽誤說正事兒。
她又以為這可能是客氣,鑽進廚房小聲征求宋運輝的意見,沒想到宋運輝也說不用去買,她才作罷。
隻是宋運輝做的菜,那些男人們吃得高興,她這個喜歡清淡的并不太喜歡,她本來喜歡的土豆絲又成了看上去有點髒的色拉,她隻好随便吃點。
飯後,自然是宋運輝招待客人,她不得不洗碗了,本來,洗碗倒是宋運輝的活兒。
搬走飯碗,四個男人圍着飯桌讨論問題。
宋運輝攤岀一張繪圖紙鋪桌上,将雷東寶帶來的那封信也鋪開,四個人逐項讨論,先定岀以雷東寶為總經理,主管常務,雷士根為專管财務的副總經理,下面幾個村辦企業這樣的大框架。
這些,都沒有異議。
但是後面的隸屬關系,分配關系,人事關系等具體互動,就複雜起來。
幾乎是紅偉士根兩個作為下面具體企業代表,與雷東寶扯皮利益配置。
士根雖然被安排到副總位置上,可他還沒适應這身份,說到具體問題,自然而然就站到與紅偉一樣的立場上。
反而是宋運輝置身事外,成了調解員,從他們三個的争執中看出問題所在,調整關系分配。
農村人嗓門大,尤其雷東寶嗓門更大,如今正是初夏,宋運輝的家擋着紗窗,卻開着窗,說話聲音傳到外面,整幢樓的人都以為這家在吵架。
家屬樓裡彼此比較關心,早有人敲門前來問詢,都是程開顔出去開門應付。
宋運輝雖然是框架指定者,而且學習了國外先進管理經驗,但是他無法成為對立雙方的仲裁者。
小雷家三個人争執中說出來的具體情況,宋運輝聞所未聞,或者說,想都沒想到過。
比如說正品當作次品賣,怎麼監管。
比如說廠長收黑錢,開岀最低價賣那些産品,該怎麼監管。
最要緊的是,有個什麼制度來約束或鼓勵廠長們不做出那樣的貪污舉動,等等。
這些情況,對于金州而言,簡直不成其為問題,金州都是國家規定的統一的進貨渠道和價格,統一的岀貨渠道和價格,分廠不管銷售,銷售都是交給總廠運銷處,而運銷處交給部裡的流通單位,運銷處的工作似乎隻是安排運輸車子,哪兒聽說會有那麼多利益貓膩。
宋運輝眼界大開。
這場讨論,誰都不是權威,都是需要從讨論争執中獲得解決方案。
宋運輝眼看天晚,将程開顔送去她父母家,他覺得夏天裡一個房間擠進四個男人,唯一一個女人很不方便。
紅偉與士根都很表詫異,工廠生活區範圍,還送個什麼,都取笑宋運輝新婚夫妻太恩愛。
雷東寶倒是認可,說老公對老婆好,天經地義。
程開顔不在,四個人讨論到很晚,累了,夏天反正也沒什麼,四個男人都席地而睡,從卧室睡到客廳,橫七豎八。
第二天宋運輝去買些菜,又去車間請了一天假,回來繼續讨論。
宋運輝興緻十足,覺得雷東寶他們嘴裡說出來的東西,比書上看到的實例鮮活生猛好多。
反而是雷東寶總埋怨宋運輝提出的條框太麻煩,還是士根支持宋運輝,兩人都學過會計,士根還管着财務,自然清楚有些條框是非有不可。
有時候,卻是士根紅偉一起支持雷東寶,因為小雷家實際局限,比如可以用得上手的人才匮乏,比如需要文字記錄的工作村人能否勝任等。
四個人猶如上演春秋戰國,時分時合,這邊聯手那邊打架,但都是真誠讨論,絕無藏私。
一天一夜下來,大緻方針決定,雷東寶與士根紅偉三個連夜坐火車回去了,他們工作很忙,最好是須臾都不離工作崗位。
宋運輝借了一輛自行車送走他們,回來一手拖着另一輛自行車,一個人騎在黑暗的馬路上,心裡很是回味這一天一夜。
他又開始很不安分地羨慕起小雷家激情四射的創業進程。
相比之下,如今的金州總廠引進設備已經安裝投産,生活與工作又淪為一潭死水,沒有絲毫激情。
可是,他明知這樣的生活不是他想要的,卻又無能為力,金州總廠受政策限制,他這樣一個年輕人被破格提升,破格重用,已是非常不易,他應該不能再有非分妄想。
他已經非常幸運,能正好撞到設備引進這樣的大好機會,正好趁機利用他年輕人特有的英語技能和對新知識強勁的吸收力,他才能突破頭頂無數資深技術人員的阻擋,在新設備安裝運行中脫穎而出,奠定地位。
人人都以為他應該志得意滿,可他依然向往不停奔跑。
雷東寶才回去小
”雷東寶也到冰箱前面看,果然見小小冷凍室裡都是東西。
看來小兩口過日子真不會虧待自己。
程開顔高興地道:“太好了,大哥,這可是你說的哦。
等會兒小輝回來你來命令他,他可懶了,每次總找理由要我做菜,可他明明做得比我好呢。
” “男人嘛,哪有天天在家做菜的,平時客人來才露一手就行。
小輝要看書做事,你說你們廠哪個大學生有小輝能耐?” 程開顔道:“是呀,人家做到車間主任,都起碼四十歲了,小輝才二十四歲就做我們總廠最厲害新車間的車間主任,部裡都知道他名聲呢。
大哥,你也能耐啊,才那麼年輕就做村書記,我以前還以為村書記都是老得比我爸還老的人,腰都直不起來,手裡拿根煙槍,說話老是咳嗽,頭上還裹一條白毛巾,跟農業學大寨的陳永貴似的呢。
” 她這話出來,屋裡坐的三個男人都笑,雷東寶沒覺得什麼,雷士根卻想,這媳婦還能不讓宋運輝給吃得死死的?就像他家一樣,他媳婦啥都聽他。
宋運輝推門進來,見到雷東寶很是驚訝了一下,但立刻知道他們來做什麼。
與士根、紅偉寒暄一下,就打開廚房排風扇,應雷東寶的要求下廚做菜。
程開顔一向喜歡黏着丈夫,又腼腆于招呼客人,索性鑽在廚房給宋運輝當下手。
他們用的是市面上還挺罕見的煤氣,火焰呼呼地竄,所以做菜很快,再加宋運輝又是快手,兩個竈眼兒一起用,一會兒工夫,方桌上已經擺滿菜肴。
士根過來廚房道聲乏,紅偉笑嘻嘻來問一句有沒有外國菜,宋運輝索性把原本準備做清炒土豆絲的原料做了色拉。
可大夥兒最終并不待見這個陌生的外國菜,每人隻吃幾筷,唯有雷東寶覺得好,都吃了。
雷東寶還鼓吹他可能就是喜歡吃外國菜。
程開顔貼着宋運輝坐,她本來以為應該像爸爸家來客人一樣,去小店拎幾瓶啤酒來招待,沒想到大家說不喝,說不能耽誤說正事兒。
她又以為這可能是客氣,鑽進廚房小聲征求宋運輝的意見,沒想到宋運輝也說不用去買,她才作罷。
隻是宋運輝做的菜,那些男人們吃得高興,她這個喜歡清淡的并不太喜歡,她本來喜歡的土豆絲又成了看上去有點髒的色拉,她隻好随便吃點。
飯後,自然是宋運輝招待客人,她不得不洗碗了,本來,洗碗倒是宋運輝的活兒。
搬走飯碗,四個男人圍着飯桌讨論問題。
宋運輝攤岀一張繪圖紙鋪桌上,将雷東寶帶來的那封信也鋪開,四個人逐項讨論,先定岀以雷東寶為總經理,主管常務,雷士根為專管财務的副總經理,下面幾個村辦企業這樣的大框架。
這些,都沒有異議。
但是後面的隸屬關系,分配關系,人事關系等具體互動,就複雜起來。
幾乎是紅偉士根兩個作為下面具體企業代表,與雷東寶扯皮利益配置。
士根雖然被安排到副總位置上,可他還沒适應這身份,說到具體問題,自然而然就站到與紅偉一樣的立場上。
反而是宋運輝置身事外,成了調解員,從他們三個的争執中看出問題所在,調整關系分配。
農村人嗓門大,尤其雷東寶嗓門更大,如今正是初夏,宋運輝的家擋着紗窗,卻開着窗,說話聲音傳到外面,整幢樓的人都以為這家在吵架。
家屬樓裡彼此比較關心,早有人敲門前來問詢,都是程開顔出去開門應付。
宋運輝雖然是框架指定者,而且學習了國外先進管理經驗,但是他無法成為對立雙方的仲裁者。
小雷家三個人争執中說出來的具體情況,宋運輝聞所未聞,或者說,想都沒想到過。
比如說正品當作次品賣,怎麼監管。
比如說廠長收黑錢,開岀最低價賣那些産品,該怎麼監管。
最要緊的是,有個什麼制度來約束或鼓勵廠長們不做出那樣的貪污舉動,等等。
這些情況,對于金州而言,簡直不成其為問題,金州都是國家規定的統一的進貨渠道和價格,統一的岀貨渠道和價格,分廠不管銷售,銷售都是交給總廠運銷處,而運銷處交給部裡的流通單位,運銷處的工作似乎隻是安排運輸車子,哪兒聽說會有那麼多利益貓膩。
宋運輝眼界大開。
這場讨論,誰都不是權威,都是需要從讨論争執中獲得解決方案。
宋運輝眼看天晚,将程開顔送去她父母家,他覺得夏天裡一個房間擠進四個男人,唯一一個女人很不方便。
紅偉與士根都很表詫異,工廠生活區範圍,還送個什麼,都取笑宋運輝新婚夫妻太恩愛。
雷東寶倒是認可,說老公對老婆好,天經地義。
程開顔不在,四個人讨論到很晚,累了,夏天反正也沒什麼,四個男人都席地而睡,從卧室睡到客廳,橫七豎八。
第二天宋運輝去買些菜,又去車間請了一天假,回來繼續讨論。
宋運輝興緻十足,覺得雷東寶他們嘴裡說出來的東西,比書上看到的實例鮮活生猛好多。
反而是雷東寶總埋怨宋運輝提出的條框太麻煩,還是士根支持宋運輝,兩人都學過會計,士根還管着财務,自然清楚有些條框是非有不可。
有時候,卻是士根紅偉一起支持雷東寶,因為小雷家實際局限,比如可以用得上手的人才匮乏,比如需要文字記錄的工作村人能否勝任等。
四個人猶如上演春秋戰國,時分時合,這邊聯手那邊打架,但都是真誠讨論,絕無藏私。
一天一夜下來,大緻方針決定,雷東寶與士根紅偉三個連夜坐火車回去了,他們工作很忙,最好是須臾都不離工作崗位。
宋運輝借了一輛自行車送走他們,回來一手拖着另一輛自行車,一個人騎在黑暗的馬路上,心裡很是回味這一天一夜。
他又開始很不安分地羨慕起小雷家激情四射的創業進程。
相比之下,如今的金州總廠引進設備已經安裝投産,生活與工作又淪為一潭死水,沒有絲毫激情。
可是,他明知這樣的生活不是他想要的,卻又無能為力,金州總廠受政策限制,他這樣一個年輕人被破格提升,破格重用,已是非常不易,他應該不能再有非分妄想。
他已經非常幸運,能正好撞到設備引進這樣的大好機會,正好趁機利用他年輕人特有的英語技能和對新知識強勁的吸收力,他才能突破頭頂無數資深技術人員的阻擋,在新設備安裝運行中脫穎而出,奠定地位。
人人都以為他應該志得意滿,可他依然向往不停奔跑。
雷東寶才回去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