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車夫
關燈
小
中
大
通常的鄉村圖景中,馬車與馬車夫都是古老的意象。
但在機村,情形并不是如此。
車的關鍵是輪子,但在機村不可考的漫長曆史上,輪子是有的,但可能是沒有寬闊大道的緣故吧,很有曆史的輪子隻與宗教相關。
手搖的、水沖的,甚至被風吹動的輪子裡面,填滿了整卷整卷寫滿簡短、不斷重複的祝誦的經文。
還有一種輪子固定不動,裝置在寺院最高的頂上,金光閃閃。
一直到了五十年代,外面是柔韌的黑色橡膠,裡面由堅固的鋼圈形成支撐,用于使物體移動的輪子才來到了機村。
最不可思議的是,在輪子裡外之間的那個空間,隻是充滿了經過壓縮的空氣一橡膠與鋼結合時,産生了一種特别的魔法,使虛無缥渺的空氣也變得無比堅硬了。
從古到今,輪子就是奇妙的東西。
就說那些經輪吧,不管是用什麼方式推動,一旦轉動起來,大的經輪隆隆作響仿佛雷霆滾過,小的經輪嗡嗡出聲仿佛蜜蜂飛翔。
就這樣,裡面那些經文,不是一字一字、一句一句讀誦出來,輪子轉動一周,裡面全部的經文就被整體地呈現一次,同時,也被上天的什麼神靈籠統地領受了。
就是說,輪子轉動的時候,上天的神就已經聽見了。
那麼多的字符緊巴巴地擠在一起,嗡一聲就飛上天去,神都能逐字聽見,僅此一點,也可知其神通絕非一般。
但是,人沒有聽見。
踟蹰于塵世中的人感覺早已被區隔,隻能領受一字一字、一詞一詞的祝誦了。
誰也聽不見那麼多輪子嗡然一聲轉動起來一瞬之間釋放出來的字符與聲音。
依照佛在佛經中所說,正是這種浩大無邊的無聲之聲才能稱之為“大聲音”,隻有大聲音才能上達天庭。
而輾轉于塵世中的人們早已失去了天聽,他們隻能聽到輪子轉動的聲音。
所以,當輪子以車輛部件的形式出現時,人們感到了一種很新鮮的刺激,輪子提供的價值不再過于缥缈虛無了。
當第一輛馬車由嶄新的車輪支撐着出現在人們眼中,還不等它運動起來,人們就意會到一種能夠更快、更多地運送物品的運載工具已經出現了。
這個工具叫做“車”。
古歌裡出現過這個詞。
古歌裡車的馭手是戰神。
現在,車出現在凡世,凡夫們誰又能成為它的駕馭者?因為這車與馬相關,所有人立即就想到了最好的騎手。
騎手的形象與通常的想象大相徑庭。
這個人身材瘦小,臉上還布滿了天花留下的斑斑印迹,但他就是機村最好的騎手。
機村人認為,這樣的人用馬眼看去,會有非常特别的地方。
怎麼樣的特别法呢? 人生不出馬眼,所以無從知道。
這跟各種輪子的誦經聲凡人的耳朵不得聽聞大概是相同的道理。
1試駕馬車那一天,麻子一副事不關己的模樣。
人們紮成一圈,看村裡的男子漢們費盡力氣想把青鬃馬塞進兩根車轅之間,用那些複雜的絆索使它就範。
這時,麻子騎着一匹馬徘徊在熱鬧的圈子外邊。
這個人騎在馬上,就跟長在馬背上一樣自在穩當。
折騰了很長時間,他們也沒有能給青鬃馬套上那些複雜的絆索。
青鬃馬又踢又咬,讓好幾個想當車夫的冒失鬼都受了點小傷。
人們這才把眼光轉向了勒馬站在圈子之外的麻子。
在衆人的注視下,他臉上那些麻坑一個個紅了0他擡腿下了馬背,慢慢走到青鬃馬跟前。
他說:“籲——”青鬃馬豎起的尾巴就慢慢垂下了。
他伸出手,輕拍一下青鬃馬的脖子,撓了撓馬正呼出滾燙氣息的鼻翼,牲口就安靜下來了。
這個家夥,臉上帶着沉溺進了某種奇異夢境的淺淺笑容,開始嘀嘀咕咕地對馬說話,馬就定了身站在兩裉結實的車轅中間,任随麻子給它套上肩轭和複雜的絆索。
中轅駕好了,兩匹邊轅也駕好了。
人群安靜下來。
麻子牽着青鬣馬邁開了最初的兩步。
這兩步,隻是把套在馬身上那些複雜的絆索繃緊了。
麻子又領着三匹馬邁出了小小的一步。
這回,馬車的車輪緩緩地轉動了一點。
但是,當麻子停下了步子,輪子又轉回到了原來的地方。
“走啊,麻子!”人們着急了。
麻子笑了,細眼裡放出銳利的亮光,他連着走了幾步。
輪子就轉了大半圈。
輪箍和輪軸互相摩擦,發出了旋轉着的輪子必然會發出的聲音: 馬也像一隻鳥有點膽怯又有點興奮地要初試啼聲,剛叫出半聲就停住了。
馬也豎起了耳朵,谛聽身後那陌生的聲音。
他又引領着馬邁開了步子。
三匹馬,青鬃馬居中,兩匹黑馬分行兩邊,牽
但在機村,情形并不是如此。
車的關鍵是輪子,但在機村不可考的漫長曆史上,輪子是有的,但可能是沒有寬闊大道的緣故吧,很有曆史的輪子隻與宗教相關。
手搖的、水沖的,甚至被風吹動的輪子裡面,填滿了整卷整卷寫滿簡短、不斷重複的祝誦的經文。
還有一種輪子固定不動,裝置在寺院最高的頂上,金光閃閃。
一直到了五十年代,外面是柔韌的黑色橡膠,裡面由堅固的鋼圈形成支撐,用于使物體移動的輪子才來到了機村。
最不可思議的是,在輪子裡外之間的那個空間,隻是充滿了經過壓縮的空氣一橡膠與鋼結合時,産生了一種特别的魔法,使虛無缥渺的空氣也變得無比堅硬了。
從古到今,輪子就是奇妙的東西。
就說那些經輪吧,不管是用什麼方式推動,一旦轉動起來,大的經輪隆隆作響仿佛雷霆滾過,小的經輪嗡嗡出聲仿佛蜜蜂飛翔。
就這樣,裡面那些經文,不是一字一字、一句一句讀誦出來,輪子轉動一周,裡面全部的經文就被整體地呈現一次,同時,也被上天的什麼神靈籠統地領受了。
就是說,輪子轉動的時候,上天的神就已經聽見了。
那麼多的字符緊巴巴地擠在一起,嗡一聲就飛上天去,神都能逐字聽見,僅此一點,也可知其神通絕非一般。
但是,人沒有聽見。
踟蹰于塵世中的人感覺早已被區隔,隻能領受一字一字、一詞一詞的祝誦了。
誰也聽不見那麼多輪子嗡然一聲轉動起來一瞬之間釋放出來的字符與聲音。
依照佛在佛經中所說,正是這種浩大無邊的無聲之聲才能稱之為“大聲音”,隻有大聲音才能上達天庭。
而輾轉于塵世中的人們早已失去了天聽,他們隻能聽到輪子轉動的聲音。
所以,當輪子以車輛部件的形式出現時,人們感到了一種很新鮮的刺激,輪子提供的價值不再過于缥缈虛無了。
當第一輛馬車由嶄新的車輪支撐着出現在人們眼中,還不等它運動起來,人們就意會到一種能夠更快、更多地運送物品的運載工具已經出現了。
這個工具叫做“車”。
古歌裡出現過這個詞。
古歌裡車的馭手是戰神。
現在,車出現在凡世,凡夫們誰又能成為它的駕馭者?因為這車與馬相關,所有人立即就想到了最好的騎手。
騎手的形象與通常的想象大相徑庭。
這個人身材瘦小,臉上還布滿了天花留下的斑斑印迹,但他就是機村最好的騎手。
機村人認為,這樣的人用馬眼看去,會有非常特别的地方。
怎麼樣的特别法呢? 人生不出馬眼,所以無從知道。
這跟各種輪子的誦經聲凡人的耳朵不得聽聞大概是相同的道理。
1試駕馬車那一天,麻子一副事不關己的模樣。
人們紮成一圈,看村裡的男子漢們費盡力氣想把青鬃馬塞進兩根車轅之間,用那些複雜的絆索使它就範。
這時,麻子騎着一匹馬徘徊在熱鬧的圈子外邊。
這個人騎在馬上,就跟長在馬背上一樣自在穩當。
折騰了很長時間,他們也沒有能給青鬃馬套上那些複雜的絆索。
青鬃馬又踢又咬,讓好幾個想當車夫的冒失鬼都受了點小傷。
人們這才把眼光轉向了勒馬站在圈子之外的麻子。
在衆人的注視下,他臉上那些麻坑一個個紅了0他擡腿下了馬背,慢慢走到青鬃馬跟前。
他說:“籲——”青鬃馬豎起的尾巴就慢慢垂下了。
他伸出手,輕拍一下青鬃馬的脖子,撓了撓馬正呼出滾燙氣息的鼻翼,牲口就安靜下來了。
這個家夥,臉上帶着沉溺進了某種奇異夢境的淺淺笑容,開始嘀嘀咕咕地對馬說話,馬就定了身站在兩裉結實的車轅中間,任随麻子給它套上肩轭和複雜的絆索。
中轅駕好了,兩匹邊轅也駕好了。
人群安靜下來。
麻子牽着青鬣馬邁開了最初的兩步。
這兩步,隻是把套在馬身上那些複雜的絆索繃緊了。
麻子又領着三匹馬邁出了小小的一步。
這回,馬車的車輪緩緩地轉動了一點。
但是,當麻子停下了步子,輪子又轉回到了原來的地方。
“走啊,麻子!”人們着急了。
麻子笑了,細眼裡放出銳利的亮光,他連着走了幾步。
輪子就轉了大半圈。
輪箍和輪軸互相摩擦,發出了旋轉着的輪子必然會發出的聲音: 馬也像一隻鳥有點膽怯又有點興奮地要初試啼聲,剛叫出半聲就停住了。
馬也豎起了耳朵,谛聽身後那陌生的聲音。
他又引領着馬邁開了步子。
三匹馬,青鬃馬居中,兩匹黑馬分行兩邊,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