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 發現的時代
關燈
小
中
大
ll>莫辨四、五;
莫辨四、五,
眼見僞鈎且不紅。
這是表示瞧不起分數,看重的是真才實學。
為什麼要有真才實學呢?心裡并不清楚,隻是出于一種抽象的志氣。
請看這首—— 偶思賦志 無職少鳴難驚人, 大志不随衆笑沉。
讀破萬卷遊列國, 高喊來了對諸聖。
寫到這裡,我不禁感到好笑。
我一直自以為處世超脫,毫無野心,現在翻出舊帳一看,才知不然。
在中學時,我的功課在班裡始終是名列前茅的,但不是那種受寵的學生。
初中二年級,隻是因為大多數同學到了年齡,退出了少先隊,而我的年齡偏小,才當上了一回中隊長。
這是我此生官運的頂峰。
高中一直是班上的數學課代表,僅此而已。
看來當時心中是有不平的,證明人皆不能免俗。
說到數學課代表,還有一段“轶事”。
因為我的數學成績好,高中臨畢業,當全班隻有我一人宣布報考文科時,便在素有重理輕文傳統的上海中學爆出了一個冷門,引得人們議論紛紛。
當時我悄悄賦詩曰:“師生紛纭怪投文,抱負不欲衆人聞。
”其實我哪裡有什麼明确的“抱負”,隻是讀的書雜了,就不甘心隻向理工科的某一個門類發展了,總覺得還有更加廣闊的知識天地在等着我去馳騁。
最後我選擇了哲學這門衆學之學,起作用的正是這樣一種不願受某個專業限制的自由欲求。
大女生有一張白皙豐滿的臉蛋,穿一件綠花衣服。
小男生覺得她楚楚動人,一開始是不自覺地要回頭去看,後來卻有些故意了,甚至想要讓她知道自己的“情意”。
她真的知道了,每接觸小男生的目光,白皙的臉蛋上便會泛起紅暈。
這時候,小男生心中就湧起一種甜蜜的歡喜。
那個小男生就是我。
那是讀初中的時候,我不知不覺地開始注意起了班上的女生。
我在班上年齡最小,長得又瘦弱,現在想來,班上那些大女生們都不會把我這個小不點兒放在眼裡。
可是,殊不知小不點兒已經情窦初開心懷鬼胎了。
我甚至相信自己已經愛上了那個穿綠花衣服的女生。
然而,一下了課,我卻始終沒有勇氣去接近這個上課時我敢于對之頻送秋波的人。
有一次下廠勞動,我們分在同一個車間,我使勁跟别的同學唇槍舌劍,想用我的機智吸引她的注意,但就是不敢直接與她搭話。
班上一個男生是她的鄰居,平時敢随意與她說話,這使我對這個比我年長的男生既佩服又嫉妒。
後來,在一次家長會上,我看見了綠衣女生的母親,那是一個男人模樣的老醜女人。
這個發現使我有了幻想破滅之感,我對綠衣女生的暗戀一下子冷卻了。
當時我并不知道,我對女孩子的白日夢式的戀慕隻是一種前兆,是預告身體裡的風暴即将來臨的一片美麗的霞光。
男孩子的性覺醒是一個充滿痛苦的過程。
面對洶湧而至銳不可擋的欲望之潮,男孩子是多麼孤獨無助。
大約從十三歲開始,艱苦而漫長的搏鬥在我的身上拉開了序幕,帶給我的是無數個失眠之夜。
沒有人告訴我發生了什麼,應該怎麼辦。
我到書店裡偷偷地翻看生理衛生常識一類的書,每一次離開時都帶回了更深的懊悔和自責。
我的親身經驗告訴我,處在讨人嫌的年齡上的男孩子其實是多麼需要親切的幫助和指導。
我是帶着秘密的苦悶進入高中的,這種苦悶使我的性格變得内向而敏感。
在整個高中時期,我像苦行僧一樣鞭策自己刻苦學習,而對女孩子仿佛完全不去注意了。
班上一些男生和女生喜歡互相打鬧,我見了便十分反感。
有一回,他們又在玩鬧,一個女生在黑闆上寫了一串我的名字,然後走到座位旁拍我的腦袋,我竟然立即闆起了臉。
事實上,我心裡一直比較喜歡這個機靈的女生,而她的舉動其實也是對我友好的表示,可是我就是如此不近情理。
我還利用我主持的黑闆報抨擊班上男女生之間的“調情”現象,記得有一則雜感是這樣寫的:“有的男生喜歡說你們女生怎麼樣怎麼樣,有的女生喜歡說你們男生怎麼樣怎麼樣,這樣的男生和女生都不怎麼樣。
”我的古闆給我赢得了一個“小老頭兒”的綽号。
現在我分析,當時我實際上是處在性心理的自發的調整時期。
為了不讓肉欲的覺醒損害異性的詩意,我便不自覺地遠離異性,在我和她們之間建立了一道屏障。
這個調整時期一直延續到進大學以後,在我十八歲那一年,我終于可以坦然地寫詩讴歌美麗的女性和愛情了。
在此之前,雖然已經知道了世上有死這種現象,對之有所耳聞甚至目睹,但總覺得那僅
這是表示瞧不起分數,看重的是真才實學。
為什麼要有真才實學呢?心裡并不清楚,隻是出于一種抽象的志氣。
請看這首—— 偶思賦志 無職少鳴難驚人, 大志不随衆笑沉。
讀破萬卷遊列國, 高喊來了對諸聖。
寫到這裡,我不禁感到好笑。
我一直自以為處世超脫,毫無野心,現在翻出舊帳一看,才知不然。
在中學時,我的功課在班裡始終是名列前茅的,但不是那種受寵的學生。
初中二年級,隻是因為大多數同學到了年齡,退出了少先隊,而我的年齡偏小,才當上了一回中隊長。
這是我此生官運的頂峰。
高中一直是班上的數學課代表,僅此而已。
看來當時心中是有不平的,證明人皆不能免俗。
說到數學課代表,還有一段“轶事”。
因為我的數學成績好,高中臨畢業,當全班隻有我一人宣布報考文科時,便在素有重理輕文傳統的上海中學爆出了一個冷門,引得人們議論紛紛。
當時我悄悄賦詩曰:“師生紛纭怪投文,抱負不欲衆人聞。
”其實我哪裡有什麼明确的“抱負”,隻是讀的書雜了,就不甘心隻向理工科的某一個門類發展了,總覺得還有更加廣闊的知識天地在等着我去馳騁。
最後我選擇了哲學這門衆學之學,起作用的正是這樣一種不願受某個專業限制的自由欲求。
二、性的發現
上課時,坐在第一排的那個小男生不停地回頭,去看後幾排的一個大女生。大女生有一張白皙豐滿的臉蛋,穿一件綠花衣服。
小男生覺得她楚楚動人,一開始是不自覺地要回頭去看,後來卻有些故意了,甚至想要讓她知道自己的“情意”。
她真的知道了,每接觸小男生的目光,白皙的臉蛋上便會泛起紅暈。
這時候,小男生心中就湧起一種甜蜜的歡喜。
那個小男生就是我。
那是讀初中的時候,我不知不覺地開始注意起了班上的女生。
我在班上年齡最小,長得又瘦弱,現在想來,班上那些大女生們都不會把我這個小不點兒放在眼裡。
可是,殊不知小不點兒已經情窦初開心懷鬼胎了。
我甚至相信自己已經愛上了那個穿綠花衣服的女生。
然而,一下了課,我卻始終沒有勇氣去接近這個上課時我敢于對之頻送秋波的人。
有一次下廠勞動,我們分在同一個車間,我使勁跟别的同學唇槍舌劍,想用我的機智吸引她的注意,但就是不敢直接與她搭話。
班上一個男生是她的鄰居,平時敢随意與她說話,這使我對這個比我年長的男生既佩服又嫉妒。
後來,在一次家長會上,我看見了綠衣女生的母親,那是一個男人模樣的老醜女人。
這個發現使我有了幻想破滅之感,我對綠衣女生的暗戀一下子冷卻了。
當時我并不知道,我對女孩子的白日夢式的戀慕隻是一種前兆,是預告身體裡的風暴即将來臨的一片美麗的霞光。
男孩子的性覺醒是一個充滿痛苦的過程。
面對洶湧而至銳不可擋的欲望之潮,男孩子是多麼孤獨無助。
大約從十三歲開始,艱苦而漫長的搏鬥在我的身上拉開了序幕,帶給我的是無數個失眠之夜。
沒有人告訴我發生了什麼,應該怎麼辦。
我到書店裡偷偷地翻看生理衛生常識一類的書,每一次離開時都帶回了更深的懊悔和自責。
我的親身經驗告訴我,處在讨人嫌的年齡上的男孩子其實是多麼需要親切的幫助和指導。
我是帶着秘密的苦悶進入高中的,這種苦悶使我的性格變得内向而敏感。
在整個高中時期,我像苦行僧一樣鞭策自己刻苦學習,而對女孩子仿佛完全不去注意了。
班上一些男生和女生喜歡互相打鬧,我見了便十分反感。
有一回,他們又在玩鬧,一個女生在黑闆上寫了一串我的名字,然後走到座位旁拍我的腦袋,我竟然立即闆起了臉。
事實上,我心裡一直比較喜歡這個機靈的女生,而她的舉動其實也是對我友好的表示,可是我就是如此不近情理。
我還利用我主持的黑闆報抨擊班上男女生之間的“調情”現象,記得有一則雜感是這樣寫的:“有的男生喜歡說你們女生怎麼樣怎麼樣,有的女生喜歡說你們男生怎麼樣怎麼樣,這樣的男生和女生都不怎麼樣。
”我的古闆給我赢得了一個“小老頭兒”的綽号。
現在我分析,當時我實際上是處在性心理的自發的調整時期。
為了不讓肉欲的覺醒損害異性的詩意,我便不自覺地遠離異性,在我和她們之間建立了一道屏障。
這個調整時期一直延續到進大學以後,在我十八歲那一年,我終于可以坦然地寫詩讴歌美麗的女性和愛情了。
三、死的發現
我相信,每一個人在生命的早期必定會有那樣一個時刻,突然發現了死亡。在此之前,雖然已經知道了世上有死這種現象,對之有所耳聞甚至目睹,但總覺得那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