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 迷戀數學和作文
關燈
小
中
大
我是聽從我暗戀的女生的建議報考上海中學的,并且考上了。
雖然實際情形并不像她所說有小汽車接送,但我完全不必後悔。
這所學校實在是上海最好的一所中學,規模、設備、師資、教學質量都是第一流的,考上上中被公認是一種榮耀。
上海中學的前身是龍門書院,創建已近百年。
為了紀念這個曆史,教學主樓被命名為龍門樓。
另一幢教室大樓叫先棉堂,是為了紀念宋末元初的紡織家黃道婆。
黃道婆的墓就在離學校不遠的地方,隻有一個土堆和一塊簡陋的石碑。
最使我滿意的是學校位于郊區,校園很大,頗有田園風味。
一條小河從校園裡穿越,一側分布着教室區和宿舍區,另一側是寬闊的校辦農場。
我常常在河邊散步,有時是獨自一人,有時是和一二要好的同學一起,度過了許多個美麗的黃昏。
從喧鬧的市區來到這所幽靜的名校,我感到心情舒暢,立刻就适應了寄宿生活。
當時的校長叫葉克平,在我眼裡是一個喜歡作冗長枯燥報告的矮個子。
學生們崇拜團委書記夏聿修,他做的報告親切而風趣。
我們的班主任,一二年級時是張琴娟,一個戴着深度近視鏡的小個子婦女,自尊心很強,常被頑皮的男生氣得偷偷哭泣。
上中有一個規矩,每個班要選擇一個英雄人物作班名,如果校方認為符合了條件,就舉行隆重的命名儀式,授予繡着英雄名字的班旗,并在教室裡懸挂英雄的畫像。
張老師教政治課,在我的印象中,她的全部精力都用來争取命名了,終于使我們班獲得了安業民班的稱号。
現在我隻記得,安業民是一個因公犧牲的海軍戰士。
三年級的班主任姓湯,是一個白發癟嘴老太太,學英語出身,解放後隻好改行,教我們俄語。
上中的教學以數理化著稱,頗多有經驗的老教師,我記得其中二位。
一位是代數老師華筱,她是老處女,教學風格嚴厲而細緻。
另一位是物理老師,名字忘記了,方臉矮腳,自稱是自學成才。
每次輪到他上課,鈴聲一響,他低着頭匆匆走進教室,對誰也不看一眼,拿起粉筆就在黑闆上寫起來。
寫滿了一黑闆,擦掉接着再寫,幾乎不說一句話,就這樣一直到下課。
鈴聲一響,他又低着頭匆匆走出了教室。
上中不愧是名校,不但師資力量強,而且學生水平高。
在我看來,這後一個特點更為重要。
在一個班級裡,聰明好學的學生不是一二個,而是十來個,就足以形成和帶動一種風氣。
對于一個聰明好學的學生來說,這是最适宜的環境,他的聰明有了同伴,他的好學有了對手。
我們班的尖子學生有兩類。
一類執著于一科,例如許烨烨,兩耳不聞窗外事,從早到晚安坐在課桌前解數學難題,而他的确是全年級頭号數學尖子。
另一類興趣廣泛,例如黃以和,他是立體幾何課代表,同時愛讀各種閑書,能言善辯,顯得博學多才。
我也屬于後一類,和黃以和很談得來,常在一起閑聊和鬥嘴,但鋒芒大不如他。
與初中時一樣,在高中,我最喜歡的課目仍是數學。
我在班上先後擔任平面幾何和三角的課代表,還每周定期給成績差的同學上輔導課。
教幾何的是一位年輕老師,有一回,他在課上做習題示範,我發現他的解法過于複雜,提出了一種簡易得多的解法,他立即臉紅了,虛心地表示服氣。
高二的暑假裡,我還在家裡自學高等數學,初步弄了一下解析幾何和微積分。
我始終覺得,平面幾何的有趣是其他數學科目不能比拟的,最接近于純粹智力的遊戲。
我喜歡的另一門課程是語文,不是喜歡讀背課文,而是喜歡寫作文。
我們的語文老師叫錢昌巽,一個五十來歲的瘦高個,豁着一顆牙,但說話很有底氣。
為了說明“公”的稱呼在古代是尊稱,他以我為例稱我為“周公國平”,使我從此得了一個“周公”的雅号。
錢老師最贊賞兩個學生的作文,贊賞施佐讓是因為語法的無可挑剔和詞彙的豐富,贊賞我是因為有真情實感和獨立見解。
不過,除了一篇題為《論“
雖然實際情形并不像她所說有小汽車接送,但我完全不必後悔。
這所學校實在是上海最好的一所中學,規模、設備、師資、教學質量都是第一流的,考上上中被公認是一種榮耀。
上海中學的前身是龍門書院,創建已近百年。
為了紀念這個曆史,教學主樓被命名為龍門樓。
另一幢教室大樓叫先棉堂,是為了紀念宋末元初的紡織家黃道婆。
黃道婆的墓就在離學校不遠的地方,隻有一個土堆和一塊簡陋的石碑。
最使我滿意的是學校位于郊區,校園很大,頗有田園風味。
一條小河從校園裡穿越,一側分布着教室區和宿舍區,另一側是寬闊的校辦農場。
我常常在河邊散步,有時是獨自一人,有時是和一二要好的同學一起,度過了許多個美麗的黃昏。
從喧鬧的市區來到這所幽靜的名校,我感到心情舒暢,立刻就适應了寄宿生活。
當時的校長叫葉克平,在我眼裡是一個喜歡作冗長枯燥報告的矮個子。
學生們崇拜團委書記夏聿修,他做的報告親切而風趣。
我們的班主任,一二年級時是張琴娟,一個戴着深度近視鏡的小個子婦女,自尊心很強,常被頑皮的男生氣得偷偷哭泣。
上中有一個規矩,每個班要選擇一個英雄人物作班名,如果校方認為符合了條件,就舉行隆重的命名儀式,授予繡着英雄名字的班旗,并在教室裡懸挂英雄的畫像。
張老師教政治課,在我的印象中,她的全部精力都用來争取命名了,終于使我們班獲得了安業民班的稱号。
現在我隻記得,安業民是一個因公犧牲的海軍戰士。
三年級的班主任姓湯,是一個白發癟嘴老太太,學英語出身,解放後隻好改行,教我們俄語。
上中的教學以數理化著稱,頗多有經驗的老教師,我記得其中二位。
一位是代數老師華筱,她是老處女,教學風格嚴厲而細緻。
另一位是物理老師,名字忘記了,方臉矮腳,自稱是自學成才。
每次輪到他上課,鈴聲一響,他低着頭匆匆走進教室,對誰也不看一眼,拿起粉筆就在黑闆上寫起來。
寫滿了一黑闆,擦掉接着再寫,幾乎不說一句話,就這樣一直到下課。
鈴聲一響,他又低着頭匆匆走出了教室。
上中不愧是名校,不但師資力量強,而且學生水平高。
在我看來,這後一個特點更為重要。
在一個班級裡,聰明好學的學生不是一二個,而是十來個,就足以形成和帶動一種風氣。
對于一個聰明好學的學生來說,這是最适宜的環境,他的聰明有了同伴,他的好學有了對手。
我們班的尖子學生有兩類。
一類執著于一科,例如許烨烨,兩耳不聞窗外事,從早到晚安坐在課桌前解數學難題,而他的确是全年級頭号數學尖子。
另一類興趣廣泛,例如黃以和,他是立體幾何課代表,同時愛讀各種閑書,能言善辯,顯得博學多才。
我也屬于後一類,和黃以和很談得來,常在一起閑聊和鬥嘴,但鋒芒大不如他。
與初中時一樣,在高中,我最喜歡的課目仍是數學。
我在班上先後擔任平面幾何和三角的課代表,還每周定期給成績差的同學上輔導課。
教幾何的是一位年輕老師,有一回,他在課上做習題示範,我發現他的解法過于複雜,提出了一種簡易得多的解法,他立即臉紅了,虛心地表示服氣。
高二的暑假裡,我還在家裡自學高等數學,初步弄了一下解析幾何和微積分。
我始終覺得,平面幾何的有趣是其他數學科目不能比拟的,最接近于純粹智力的遊戲。
我喜歡的另一門課程是語文,不是喜歡讀背課文,而是喜歡寫作文。
我們的語文老師叫錢昌巽,一個五十來歲的瘦高個,豁着一顆牙,但說話很有底氣。
為了說明“公”的稱呼在古代是尊稱,他以我為例稱我為“周公國平”,使我從此得了一個“周公”的雅号。
錢老師最贊賞兩個學生的作文,贊賞施佐讓是因為語法的無可挑剔和詞彙的豐富,贊賞我是因為有真情實感和獨立見解。
不過,除了一篇題為《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