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 淩辱長志氣
關燈
小
中
大
單杠那裡練習。
不過幾天,我的雙臂有了肌肉,手掌長了繭子,而引體向上竟然能做七、八個了,不但及格,而且優秀有餘。
這使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有志者事竟成。
當時學校裡各班有校外小組,是老師按照家庭住址就近編成的,男女生分開,地點是某個同學的家,每周活動一次。
活動的内容之一是勤工儉學,我們這個小組分工制作蠟制玩具,方法很簡單,把蠟熔化後倒進石膏模型,均勻地搖晃,冷卻後倒出即可。
那時是中朝關系的蜜月期,曾有朝鮮客人來參觀我們的作坊。
由于體質孱弱,性格内向,我在小組裡很受歧視。
我們小組共六個男生,其中四人都很頑皮,經常聯合起來欺負我。
有一回,學校裡又要接待朝鮮客人,一個女生奉命前來教我們做歡迎時用的紙花,他們故意鎖上門不讓她進來,而我終于看不下去了,去把門打開。
那個女生離去後,大家就群起而恥笑我,并且把我按倒在地上,逼我交代與那個女生是什麼關系。
他們還常常鎖上門不讓我進屋,或者把我的東西藏起來,當我好不容易找到時,便擁上來搶奪甚至乘勢打人。
對于我來說,校外小組的活動日是一連串噩夢,每次去那個作為活動地點的同學家裡,都如同走向刑場。
受了欺負以後,我從不向人訴說。
我壓根兒沒想到要向父母或者老師告狀。
我噙着眼淚對自己說,我與這些男生是不一樣的人,将來必定比他們有出息,我要讓他們看到這一天。
事實上我是憋着一股暗勁,那時候我把這稱作志氣,它成了激勵我發奮學習的主要動力。
我是越來越用功了,晚上舍不得上床,常常讀着書就趴在桌上睡着了。
與此同時,在不知不覺中,我的眼睛也越來越近視了,坐在第一排仍看不清黑闆上的字。
初三時,我配了近視鏡,一開始就是450度。
剛戴上眼鏡的感覺是極為新奇的,我第一次發現,原來世界上的事物竟如此清晰,因而如此美麗。
在校外小組裡,還有一個比我更孤僻的男生,名叫林紹康,母親是醫生。
他是一個瘦小個兒,白臉,不停眨巴着眼睛,手背上有一顆醒目的瘊子。
他比我超脫,很少到小組裡來,老師批評他,他也滿不在乎。
在全班,他幾乎隻同我一人來往。
他的最大愛好是看報,每天在學校的報欄前站很久,然後向我發議論,話題不外兩個:核武器多麼可怕;癌症多麼可怕。
那時候報上常發表赫魯曉夫的講話,其中涉及核恐怖的内容,他讀得特别仔細。
世上有核武器和癌症,我都是從他那裡初次知道的。
我讀初中的三年中,社會上政治運動不斷。
我對整風的印象是,有一陣子學校裡和街道上都貼出了大字報,但明确規定我們初中生不寫。
我的父親也寫了大字報貼在院子裡,我驚奇地發現他還會畫漫畫,内容是批評瞿家虐待老人和苛待鄰居之類。
大約因為我的親屬中沒有知識分子,無人受到沖擊,接下來的殘酷的反右運動卻幾乎沒有給我留下印象。
然後是大躍進,大煉鋼鐵,學校的操場上壘起了土制小高爐,我們學生被輪流派到那裡值班和拉風箱。
最使我記憶猶新的是滅四害運動中的全民圍殲麻雀,因為其場面十分荒誕。
在某幾個擇定的日子裡,全市居民都走到戶外,分布在大街上、陽台上和屋頂上,使勁敲打鑼鼓和一切能發聲的東西,朝着空中呐喊,使得麻雀們驚慌逃竄,無處落腳,終于筋疲力盡,紛紛墜地乃至斃命。
全民圍殲麻雀當然不算政治運動,卻是曆次政治運動的絕妙象征,正是通過制造全民的狂熱,運動的指揮者才成功地把那些要打擊的對象變成了無處可逃的
不過幾天,我的雙臂有了肌肉,手掌長了繭子,而引體向上竟然能做七、八個了,不但及格,而且優秀有餘。
這使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有志者事竟成。
當時學校裡各班有校外小組,是老師按照家庭住址就近編成的,男女生分開,地點是某個同學的家,每周活動一次。
活動的内容之一是勤工儉學,我們這個小組分工制作蠟制玩具,方法很簡單,把蠟熔化後倒進石膏模型,均勻地搖晃,冷卻後倒出即可。
那時是中朝關系的蜜月期,曾有朝鮮客人來參觀我們的作坊。
由于體質孱弱,性格内向,我在小組裡很受歧視。
我們小組共六個男生,其中四人都很頑皮,經常聯合起來欺負我。
有一回,學校裡又要接待朝鮮客人,一個女生奉命前來教我們做歡迎時用的紙花,他們故意鎖上門不讓她進來,而我終于看不下去了,去把門打開。
那個女生離去後,大家就群起而恥笑我,并且把我按倒在地上,逼我交代與那個女生是什麼關系。
他們還常常鎖上門不讓我進屋,或者把我的東西藏起來,當我好不容易找到時,便擁上來搶奪甚至乘勢打人。
對于我來說,校外小組的活動日是一連串噩夢,每次去那個作為活動地點的同學家裡,都如同走向刑場。
受了欺負以後,我從不向人訴說。
我壓根兒沒想到要向父母或者老師告狀。
我噙着眼淚對自己說,我與這些男生是不一樣的人,将來必定比他們有出息,我要讓他們看到這一天。
事實上我是憋着一股暗勁,那時候我把這稱作志氣,它成了激勵我發奮學習的主要動力。
我是越來越用功了,晚上舍不得上床,常常讀着書就趴在桌上睡着了。
與此同時,在不知不覺中,我的眼睛也越來越近視了,坐在第一排仍看不清黑闆上的字。
初三時,我配了近視鏡,一開始就是450度。
剛戴上眼鏡的感覺是極為新奇的,我第一次發現,原來世界上的事物竟如此清晰,因而如此美麗。
在校外小組裡,還有一個比我更孤僻的男生,名叫林紹康,母親是醫生。
他是一個瘦小個兒,白臉,不停眨巴着眼睛,手背上有一顆醒目的瘊子。
他比我超脫,很少到小組裡來,老師批評他,他也滿不在乎。
在全班,他幾乎隻同我一人來往。
他的最大愛好是看報,每天在學校的報欄前站很久,然後向我發議論,話題不外兩個:核武器多麼可怕;癌症多麼可怕。
那時候報上常發表赫魯曉夫的講話,其中涉及核恐怖的内容,他讀得特别仔細。
世上有核武器和癌症,我都是從他那裡初次知道的。
我讀初中的三年中,社會上政治運動不斷。
我對整風的印象是,有一陣子學校裡和街道上都貼出了大字報,但明确規定我們初中生不寫。
我的父親也寫了大字報貼在院子裡,我驚奇地發現他還會畫漫畫,内容是批評瞿家虐待老人和苛待鄰居之類。
大約因為我的親屬中沒有知識分子,無人受到沖擊,接下來的殘酷的反右運動卻幾乎沒有給我留下印象。
然後是大躍進,大煉鋼鐵,學校的操場上壘起了土制小高爐,我們學生被輪流派到那裡值班和拉風箱。
最使我記憶猶新的是滅四害運動中的全民圍殲麻雀,因為其場面十分荒誕。
在某幾個擇定的日子裡,全市居民都走到戶外,分布在大街上、陽台上和屋頂上,使勁敲打鑼鼓和一切能發聲的東西,朝着空中呐喊,使得麻雀們驚慌逃竄,無處落腳,終于筋疲力盡,紛紛墜地乃至斃命。
全民圍殲麻雀當然不算政治運動,卻是曆次政治運動的絕妙象征,正是通過制造全民的狂熱,運動的指揮者才成功地把那些要打擊的對象變成了無處可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