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 結局
關燈
小
中
大
“賽馬節的日子,”美國人說,“也是解放日。”
德國人微微一笑。
“賽馬節的日期是後來定的,德軍的撤退則是巧合。”
“可她回來了。四百年之後,她回來了。”
“我相信是這樣。”德國人靜靜地說。
“照料戰士們,就像照料那些強暴了她的人。”
“是的。”
“那麼她手上的标記呢?是被釘到木門上時釘子穿過的孔?”
“是的。”
美國遊客凝視着那扇橡木門。
“那些污漬,是她的血?”
“是的。”
“噢,天哪。”遊客說。他思索了一會兒,然後問道:“那麼你是在照顧這個花圃?為了她?”
“我每年夏天來這裡。清掃院子,料理玫瑰。這隻是向她表達謝意的一種方式。她也許知道,也許不知道。”
“今天是七月的第二天。她還會來嗎?”
“也許會來,也許不會。但有一件事我可以向你保證,無論男女老少,錫耶納今晚沒人會死。”
“這肯定會有開支,”遊客說,“要使這裡保持原樣是有成本的。如果有什麼事……”
德國人聳聳肩。“也不一定。牆邊的凳子上有一隻捐款箱,是在為錫耶納的孤兒們募捐。我覺得她會喜歡這種方式。”
這位遊客在美國人裡也算是慷慨大方的。他把手伸進夾克,摸出厚厚一疊紙币。他轉向捐款箱,抽出六張塞了進去。
“先生,”他一邊扶起他的妻子,一邊對德國人說,“我很快就要離開意大利,飛回美國堪薩斯了。我要去經營農場,養牛。但我不會忘記,一輩子也不會忘記我曾經來過她死去的這座院子,而且隻要我活着,就會永遠記住仁慈凱特琳娜的故事。來吧,甜心,我們也去看熱鬧。”
他們離開院子,轉入巷子,朝通往遠處傳來歡慶喧鬧聲的街道走去。過了一會兒,一個女人從她原先一直藏身的廊柱陰影深處走了出來。
她也穿着洗得發白的牛仔上衣,頭發編成緊湊的玉米辮子,脖子上挂着一串具有民族特色的珠子。她的肩上還斜挂一把吉他,右手晃蕩着一隻沉重的背包,左手拿着她自己的手提袋。
她站到男人身邊,從自己的胸袋裡掏出一支大麻煙卷點上火,深深地吸了一口,遞給他。
“他留下多少?”她問。
“五百美元。”男的說。他說話已經沒有了德國口音,完全是英國伍德斯托克西部的腔調。他倒空木箱内的美元,把錢塞進自己的襯衣口袋。
“這故事很棒,”他的伴侶說,“我喜歡你講故事的風格。”
“還行吧。”嬉皮士謙遜地說,一邊提起自己的帆布背包準備離開,“而且你知道嗎?他們總是信以為真。”
德國人微微一笑。
“賽馬節的日期是後來定的,德軍的撤退則是巧合。”
“可她回來了。四百年之後,她回來了。”
“我相信是這樣。”德國人靜靜地說。
“照料戰士們,就像照料那些強暴了她的人。”
“是的。”
“那麼她手上的标記呢?是被釘到木門上時釘子穿過的孔?”
“是的。”
美國遊客凝視着那扇橡木門。
“那些污漬,是她的血?”
“是的。”
“噢,天哪。”遊客說。他思索了一會兒,然後問道:“那麼你是在照顧這個花圃?為了她?”
“我每年夏天來這裡。清掃院子,料理玫瑰。這隻是向她表達謝意的一種方式。她也許知道,也許不知道。”
“今天是七月的第二天。她還會來嗎?”
“也許會來,也許不會。但有一件事我可以向你保證,無論男女老少,錫耶納今晚沒人會死。”
“這肯定會有開支,”遊客說,“要使這裡保持原樣是有成本的。如果有什麼事……”
德國人聳聳肩。“也不一定。牆邊的凳子上有一隻捐款箱,是在為錫耶納的孤兒們募捐。我覺得她會喜歡這種方式。”
這位遊客在美國人裡也算是慷慨大方的。他把手伸進夾克,摸出厚厚一疊紙币。他轉向捐款箱,抽出六張塞了進去。
“先生,”他一邊扶起他的妻子,一邊對德國人說,“我很快就要離開意大利,飛回美國堪薩斯了。我要去經營農場,養牛。但我不會忘記,一輩子也不會忘記我曾經來過她死去的這座院子,而且隻要我活着,就會永遠記住仁慈凱特琳娜的故事。來吧,甜心,我們也去看熱鬧。”
他們離開院子,轉入巷子,朝通往遠處傳來歡慶喧鬧聲的街道走去。過了一會兒,一個女人從她原先一直藏身的廊柱陰影深處走了出來。
她也穿着洗得發白的牛仔上衣,頭發編成緊湊的玉米辮子,脖子上挂着一串具有民族特色的珠子。她的肩上還斜挂一把吉他,右手晃蕩着一隻沉重的背包,左手拿着她自己的手提袋。
她站到男人身邊,從自己的胸袋裡掏出一支大麻煙卷點上火,深深地吸了一口,遞給他。
“他留下多少?”她問。
“五百美元。”男的說。他說話已經沒有了德國口音,完全是英國伍德斯托克西部的腔調。他倒空木箱内的美元,把錢塞進自己的襯衣口袋。
“這故事很棒,”他的伴侶說,“我喜歡你講故事的風格。”
“還行吧。”嬉皮士謙遜地說,一邊提起自己的帆布背包準備離開,“而且你知道嗎?他們總是信以為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