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關燈
小
中
大
儒商”這類商人,在中國是被傳說得很多,而實際上很少很少的一類商人。
現在,那一天,在本省出現了一位!一位真正稱得上是儒商的商人。
本省一位幾十年如一日狷傲孤高自标清流的老雕塑家,以親身之感受,深刻之印象,證明了金鼎休閑度假村的老闆,一位此前大隐隐于市,故而他們沒太聽說過的其貌不揚的老闆,乃是一位當得起“儒商”二字的商人…… 人們相信老雕塑家的話。
起碼比對某些官員的話相信,更比對某些傳媒的話相信。
現而今,某些官員一說某位商人的好話,即使那真是一位本本分分的商人,一位儒商,人們内心裡的想法也就複雜了。
适得其反,真儒也難儒了。
而傳媒要是稱頌商人呢?大多數人直接的想法是——賤!嫌貧愛富! 人們經久不息的掌聲是相當由衷的。
那在某種程度上也是為他們自己的耳自己的眼所鼓的。
他們的耳朵對于發乎真情的話語已經久違了。
他們的眼看到的是一位其貌不揚,而且顯然文化也不太高,基本上沒什麼好氣質可言的儒商。
早些年的咱們中國人,對金鼎休閑度假村老闆這一類商界人士,那是全沒半點兒好印象的,甚至往往是輕蔑的。
往往會不由自主地聯想到他們不那麼體面的“出身”,比如可能是更早些年的“倒爺”、“掮客”之類的人;或者聯想得更糟…… 現而今呢,相當年輕的商人出現了,形象也特别好氣質也特别好修養也特别好學曆還特别高甚至還是洋學曆洋碩士洋博士之類“出身”的商人漸次産生了,咱們普遍的中國人,于是乎倒覺着還是以前那些也許出身不良的商人更可愛些。
這也不足以證明咱們中國人多麼的古怪。
事實上,在僅有一點或一兩點令我們不得不刮目相看甚或有時候難免會嫉妒一下的成功人士與諸方面都堪稱一流種種的好都集于一身的成功人士之間,不管其是成功的商人還是别的什麼成功人士,在同一性别的人心目中,那注定了還是前者更容易獲得我們的好感。
那些将人世上諸般好條件都占全了的人,能在世上諸般好事之中遊刃有餘大獲利益的人,在同性别的人看來是讨厭的、可憎恨的。
有時那簡直令同性别的人看了氣不打一處來,隻有在異性心目中才是魅力四射的…… “這老闆人不錯,你看他那樣子,實實誠誠的!” “是啊,不像别的些個老闆,剛搞出點兒名堂,積累了千八百萬的資産,就一副大亨派頭,恨不得把尾巴翹到天上去了。
” “你們注意到了嗎?剛才咱們文聯副主席說他幾句好話的時候,他都聽得坐不住了。
要不是他秘書扯了他幾次,他那兒要搶話筒,不讓人家把話說完啦!” “怎麼沒看見?就沖這一點,我對他有好感!” 掌聲平息了;老雕塑家坐下了;别桌的人們一時間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老闆又往起站,他的秘書不攔他了。
他從老雕塑家手中接過話筒,有幾分不知所措地說:“我們敬愛的老雕塑家狠狠地飄(表)揚了我一番,讓我說什麼好呢?我隻能說,慚愧,慚愧!除了慚愧,還說什麼好呢?倒叫我說什麼都不是了!這麼着吧,我露一小手,給大家唱支歌兒吧!其實我唱歌兒的水平比我經商的水平那可強多了!……” 言罷,扯着公牛一般的嗓子吼起來: 妹妹你大膽地往前闖呀, 莫回呀頭!…… 他唱歌兒的水平實在難以令人恭維,卻勇氣可嘉,唱得别提有多投入了,感情充沛,底氣也特别充沛。
雖然每一句都走調,但每一句都吼得震耳欲聾。
吼完最後一句,他那一張渾圓的黑不溜秋的臉都憋紫了。
又是一陣熱烈的掌聲,夾雜着哄笑。
氣氛一時變得活躍起來,連與之同桌的半大不小的幾位公仆,也放下了一個個一直繃着放不下來的那一股子當公仆當久了的矜持勁兒,齊聲大叫——“好!” 在掌聲、哄笑聲和喝彩聲中,有位三十多歲、在女性中其貌不揚婚否無人知曉的女記者(雖說現而今咱們中國未婚男女的比例是1∶4,男四女一,但某個男人決定和那樣相貌的女人結為夫妻,也還是需要非比尋常的道義精神的。
)情緒極為波動地也是情不自禁地說:“我喜歡他!我他媽非得采訪他不可!” 四周男女,皆因她的失态和她那一句“我他媽”瞠目結舌。
她卻不管不顧,一起身便跑向老闆那一桌,一手拿筆,一手拿小本,迫不及待地嚷:“我要采訪你!我要采訪你!你太征服我了!” 老闆朗聲笑道:“我不接受采訪。
我從不接受采訪。
我可不需要炒作浮名!”——他接過女記者雙手呈遞的名片掃了一眼,又正色道:“你高擡貴手,你筆下積德,千萬别在你們那份八卦小報上登出我的名字販賣我那點子如何發迹的破事兒!” 見女記者被噎得直翻白眼,一時不知再說什麼好,又一臂摟住她肩,嘴湊其耳卻高聲大嗓地說:“對不起啊,我是個粗人,喜歡直來直去的。
要是你聽不慣,多擔待啊!吃東西去吃東西去,這麼豐盛的宴席,你不大飽口福,着急忙慌采的哪門子訪呢!” 女記者從沒被那麼不客氣地拒絕過,很尴尬,淚盈盈的,快哭了。
“請請請,先歸座,歸座,我陪你吃點兒什麼。
哎你也給我個面子嘛!” 于是挽着女記者,一同走向她的座位。
立刻有人拖過一把椅子,表示歡迎地請他坐下。
老闆一落座,抓起雙筷子,這樣那樣,就不停地往女記者碗裡夾,并且說:“同志,有點兒雅量行不行?别那麼滿臉不高興的樣子!你要是非想完成點兒什麼采訪任務呢,那你一會兒就去采訪我小蜜!我那點兒經曆,她一清二楚!……” 說時,還惴惴地怯怯地扭頭朝他女秘書那邊看了一眼。
舉座愕然,因了他背後說他的秘書是他“小蜜”;還因他既背後那麼說了,又不由得惴惴的怯怯的那一種模樣。
他卻正色道:“諸位别笑,真的。
全方位服務的女秘書,那還不是小蜜嗎?世上男女之事,沒有一個情字,還不就那麼回事兒?一旦有了個情字,那可就不是件一般的事兒了。
我倆之間,好事多磨,一言難盡,一言難盡!我這人好色,但我專于一色。
身邊有一美女,眼中再不見世上萬千佳麗!我這人心裡想什麼,嘴上說什麼。
對于我,不能說完全沒有什麼藏着掖着生怕别人知道的事。
有。
很少。
所以,大家别見怪。
我感激她,沒她在我困難之時,舉步維艱之時,撫慰我,鼓勵我,鞭策我,我早不辛辛苦苦地幹這幹那了!圖什麼呀?我還愁錢不夠花的麼?是她一再對我說,我有能力為咱們省的商界争光,把事業做得更大更好……” 他又扭頭朝女秘書那邊望了一次。
他的眼,也像女記者剛才那雙眼似的,淚盈盈的了。
他擎杯道:“來來來,諸位,幹一杯幹一杯!為好人一生平安!為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 于是别人紛紛舉杯,都與之杯杯輕撞,都重複他的話。
而且,各自飲過之後,都一緻以看着一個好人的眼光看着他了。
是啊是啊,大家都這麼想,多好的一個男人啊!多好的一位老闆啊!那麼口無遮攔,那麼直來直去!那麼有一說一有二說二!那麼的,那個那……用時下的話來形容——有透明度! 不是好人的人能那麼有透明度嗎?敢那麼有透明度嗎? 能像他那麼有透明度敢像他那麼有透明度的男人,能不是一個好男人麼?先甭管他是不是一位老闆!豈止好,還蠻可愛的呢! 老闆放下酒杯,環視衆人,壓低聲音又說:“我不坐回去了,不想陪那幾位官員了。
跟他們坐一塊兒,吃也吃不好,話也不知該如何說。
我不坐回去,他們也不必相互拘着身分了,我也自由了不是。
我就坐你們這兒了行不行?” 那話,說得真摯勁兒的!可憐勁兒的!簡直像一個被父母逼着去上什麼文藝班的不情願的兒童,試圖尋求到體恤自己的叔叔阿姨們的袒護。
就座此桌的,除了女記者,其他幾位皆六旬以上老人。
最年長的,是除了女記者而外的第二位女性。
她年紀看去可以做老闆的母親,女記者的祖母了,卻面色紅潤,精神煥發,一頭銀絲,燙出恰到好處的微波。
她端坐着幾乎沒怎麼開口說過話。
别人說話時,她那雙比許多年輕人的眼還清澄的眼裡,投出沉靜又睿智的目光,默默地表情親善地望着對方。
她和他們皆是“明日黃花”。
他們是省裡各廳市裡各局離休了的一二把手,有的還是公檢法系統的前任老領導。
至于她,前年過世了的老伴兒,曾任省安全廳的廳長;她本人是大學裡離休了的法理學教授。
在她退休以前,全省就她這麼一位法理學教授。
在本省公檢法系統,老太太門下桃李數代。
她和他們,都不喜歡同桌的女記者。
這麼說也不太正确,正确的說法應該是——他們對某些小報專以販賣八卦新聞為能事的現象,那是頗為反感的。
這也難怪他們。
從前他們都是一天不吃飯沒什麼,一天不讀報不行的人。
從前他們所讀的報和現在的報太不一樣了。
現在他們也都是天天讀報的老人,讀完了就來氣。
整版的廣告使他們來氣;大幅的明星彩照使他們來氣;标題挑逗的花邊绯聞使他們來氣;雞零狗碎還偏要嘩衆取寵地報道成這個“内幕”那個“内幕”的“新聞”使他們來氣;連對腐敗的揭露批評,也使他們看了來氣。
因為他們作為國家幹部時,都是堪稱官品清白的。
怎麼一撥一撥沒完沒了地總有腐敗分子啊,所以他們來氣。
亦憂。
憂國。
憂黨。
他們對小報的八卦現象既然如此反感,對本省最為八卦的一份小報的記者,自然是不大容易喜歡得起來的。
除了老太太望着女記者的目光還算和藹些(那是她身為教授的修養對她的要求),他們都是不願拿正眼瞧女記者的。
這也有女記者本身的問題。
女記者嘛,女的嘛,不修邊幅,給人的印象邋裡邋遢,開口就是他們聽起來很不着調的話語,還指間夾着煙大口大口地吸……非讓他們全都表現出喜歡她的樣子,也委實太難為他們了。
女記者也看出了自己是不被喜歡的,再怎麼說她也是一名記者,很敏感的。
她本打算幹脆離開這一桌,轉移到别的桌去的。
她也不情願和些六旬以上的老人們坐在一桌啊。
坐到别的桌去,興許會碰上一下子就對自己産生了好感的人士呢!她心存僥幸地這麼想。
可是望來望去,哪一桌也沒空位專等她轉移過去。
她也打算一走了之,可這盛宴的場面,又吸引住了她,使她不甘一走了之。
她本能地覺得今天會有意外的收獲,但究竟是什麼樣的收獲,會使她意外到什麼程度,卻又茫茫然難以測之。
她一直尴尴尬尬地坐在那兒,也使同桌的幾位老人尴尬。
老闆高調大嗓地拒絕采訪的話,老者們全都聽到了。
他本來就是要說給衆人聽的,他的目的是達到了。
否則,既然是俯耳說話,又何須那麼的高調大嗓呢? 老者們全都聽到了他的話,就全都對他心生出又一種好感來。
因為他說出了他們早就想說而注定了越來越沒機會可說,即使有什麼機會可說别人們也将大不以為然的話。
有人當衆使一家八卦小報的記者下不來台,這是很使他們快意的事。
而那個人還是這麼排場的一次盛宴的主人,尤使老者們快感。
又聽他說了剛才那番話,也就是那番不願坐回去相陪幾位半大不小的幹部的話,他們對他業已形成了的初級階段的好印象,一下子膨化了,狀态變大了,并且一下子躍上了高級階段。
竟不願在自己操辦的盛宴上和自己請來的官兒們坐在一起,多可愛的一位老闆啊!可愛得多麼與老闆之衆數不同啊!他們對坐在主桌的幾位半大不小的官兒們,那也是頗不以為然的。
不以為然于對方們理所當然的樣子。
論資格,對方怎麼能與他們相比?論職位高低,他們現在如果還操權握柄着,那差不多都是對方的頂頭上司。
但他們畢竟卸職了,所以主桌就隻能由對方去占據着了。
對此他們是毫無怨言的。
他們明了場面上的規矩,也都是涵養挺高故而十分可敬的老者。
但沒有怨言是一回事兒,半點兒都不失落那是另外一回事兒。
失落不失落,往往與涵養無關,而是人頭腦裡的一種天生會這樣或者會那樣的化學反應。
化學成分天生起反應,人的後天涵養能奈其何呢?
現在,那一天,在本省出現了一位!一位真正稱得上是儒商的商人。
本省一位幾十年如一日狷傲孤高自标清流的老雕塑家,以親身之感受,深刻之印象,證明了金鼎休閑度假村的老闆,一位此前大隐隐于市,故而他們沒太聽說過的其貌不揚的老闆,乃是一位當得起“儒商”二字的商人…… 人們相信老雕塑家的話。
起碼比對某些官員的話相信,更比對某些傳媒的話相信。
現而今,某些官員一說某位商人的好話,即使那真是一位本本分分的商人,一位儒商,人們内心裡的想法也就複雜了。
适得其反,真儒也難儒了。
而傳媒要是稱頌商人呢?大多數人直接的想法是——賤!嫌貧愛富! 人們經久不息的掌聲是相當由衷的。
那在某種程度上也是為他們自己的耳自己的眼所鼓的。
他們的耳朵對于發乎真情的話語已經久違了。
他們的眼看到的是一位其貌不揚,而且顯然文化也不太高,基本上沒什麼好氣質可言的儒商。
早些年的咱們中國人,對金鼎休閑度假村老闆這一類商界人士,那是全沒半點兒好印象的,甚至往往是輕蔑的。
往往會不由自主地聯想到他們不那麼體面的“出身”,比如可能是更早些年的“倒爺”、“掮客”之類的人;或者聯想得更糟…… 現而今呢,相當年輕的商人出現了,形象也特别好氣質也特别好修養也特别好學曆還特别高甚至還是洋學曆洋碩士洋博士之類“出身”的商人漸次産生了,咱們普遍的中國人,于是乎倒覺着還是以前那些也許出身不良的商人更可愛些。
這也不足以證明咱們中國人多麼的古怪。
事實上,在僅有一點或一兩點令我們不得不刮目相看甚或有時候難免會嫉妒一下的成功人士與諸方面都堪稱一流種種的好都集于一身的成功人士之間,不管其是成功的商人還是别的什麼成功人士,在同一性别的人心目中,那注定了還是前者更容易獲得我們的好感。
那些将人世上諸般好條件都占全了的人,能在世上諸般好事之中遊刃有餘大獲利益的人,在同性别的人看來是讨厭的、可憎恨的。
有時那簡直令同性别的人看了氣不打一處來,隻有在異性心目中才是魅力四射的…… “這老闆人不錯,你看他那樣子,實實誠誠的!” “是啊,不像别的些個老闆,剛搞出點兒名堂,積累了千八百萬的資産,就一副大亨派頭,恨不得把尾巴翹到天上去了。
” “你們注意到了嗎?剛才咱們文聯副主席說他幾句好話的時候,他都聽得坐不住了。
要不是他秘書扯了他幾次,他那兒要搶話筒,不讓人家把話說完啦!” “怎麼沒看見?就沖這一點,我對他有好感!” 掌聲平息了;老雕塑家坐下了;别桌的人們一時間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老闆又往起站,他的秘書不攔他了。
他從老雕塑家手中接過話筒,有幾分不知所措地說:“我們敬愛的老雕塑家狠狠地飄(表)揚了我一番,讓我說什麼好呢?我隻能說,慚愧,慚愧!除了慚愧,還說什麼好呢?倒叫我說什麼都不是了!這麼着吧,我露一小手,給大家唱支歌兒吧!其實我唱歌兒的水平比我經商的水平那可強多了!……” 言罷,扯着公牛一般的嗓子吼起來: 妹妹你大膽地往前闖呀, 莫回呀頭!…… 他唱歌兒的水平實在難以令人恭維,卻勇氣可嘉,唱得别提有多投入了,感情充沛,底氣也特别充沛。
雖然每一句都走調,但每一句都吼得震耳欲聾。
吼完最後一句,他那一張渾圓的黑不溜秋的臉都憋紫了。
又是一陣熱烈的掌聲,夾雜着哄笑。
氣氛一時變得活躍起來,連與之同桌的半大不小的幾位公仆,也放下了一個個一直繃着放不下來的那一股子當公仆當久了的矜持勁兒,齊聲大叫——“好!” 在掌聲、哄笑聲和喝彩聲中,有位三十多歲、在女性中其貌不揚婚否無人知曉的女記者(雖說現而今咱們中國未婚男女的比例是1∶4,男四女一,但某個男人決定和那樣相貌的女人結為夫妻,也還是需要非比尋常的道義精神的。
)情緒極為波動地也是情不自禁地說:“我喜歡他!我他媽非得采訪他不可!” 四周男女,皆因她的失态和她那一句“我他媽”瞠目結舌。
她卻不管不顧,一起身便跑向老闆那一桌,一手拿筆,一手拿小本,迫不及待地嚷:“我要采訪你!我要采訪你!你太征服我了!” 老闆朗聲笑道:“我不接受采訪。
我從不接受采訪。
我可不需要炒作浮名!”——他接過女記者雙手呈遞的名片掃了一眼,又正色道:“你高擡貴手,你筆下積德,千萬别在你們那份八卦小報上登出我的名字販賣我那點子如何發迹的破事兒!” 見女記者被噎得直翻白眼,一時不知再說什麼好,又一臂摟住她肩,嘴湊其耳卻高聲大嗓地說:“對不起啊,我是個粗人,喜歡直來直去的。
要是你聽不慣,多擔待啊!吃東西去吃東西去,這麼豐盛的宴席,你不大飽口福,着急忙慌采的哪門子訪呢!” 女記者從沒被那麼不客氣地拒絕過,很尴尬,淚盈盈的,快哭了。
“請請請,先歸座,歸座,我陪你吃點兒什麼。
哎你也給我個面子嘛!” 于是挽着女記者,一同走向她的座位。
立刻有人拖過一把椅子,表示歡迎地請他坐下。
老闆一落座,抓起雙筷子,這樣那樣,就不停地往女記者碗裡夾,并且說:“同志,有點兒雅量行不行?别那麼滿臉不高興的樣子!你要是非想完成點兒什麼采訪任務呢,那你一會兒就去采訪我小蜜!我那點兒經曆,她一清二楚!……” 說時,還惴惴地怯怯地扭頭朝他女秘書那邊看了一眼。
舉座愕然,因了他背後說他的秘書是他“小蜜”;還因他既背後那麼說了,又不由得惴惴的怯怯的那一種模樣。
他卻正色道:“諸位别笑,真的。
全方位服務的女秘書,那還不是小蜜嗎?世上男女之事,沒有一個情字,還不就那麼回事兒?一旦有了個情字,那可就不是件一般的事兒了。
我倆之間,好事多磨,一言難盡,一言難盡!我這人好色,但我專于一色。
身邊有一美女,眼中再不見世上萬千佳麗!我這人心裡想什麼,嘴上說什麼。
對于我,不能說完全沒有什麼藏着掖着生怕别人知道的事。
有。
很少。
所以,大家别見怪。
我感激她,沒她在我困難之時,舉步維艱之時,撫慰我,鼓勵我,鞭策我,我早不辛辛苦苦地幹這幹那了!圖什麼呀?我還愁錢不夠花的麼?是她一再對我說,我有能力為咱們省的商界争光,把事業做得更大更好……” 他又扭頭朝女秘書那邊望了一次。
他的眼,也像女記者剛才那雙眼似的,淚盈盈的了。
他擎杯道:“來來來,諸位,幹一杯幹一杯!為好人一生平安!為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 于是别人紛紛舉杯,都與之杯杯輕撞,都重複他的話。
而且,各自飲過之後,都一緻以看着一個好人的眼光看着他了。
是啊是啊,大家都這麼想,多好的一個男人啊!多好的一位老闆啊!那麼口無遮攔,那麼直來直去!那麼有一說一有二說二!那麼的,那個那……用時下的話來形容——有透明度! 不是好人的人能那麼有透明度嗎?敢那麼有透明度嗎? 能像他那麼有透明度敢像他那麼有透明度的男人,能不是一個好男人麼?先甭管他是不是一位老闆!豈止好,還蠻可愛的呢! 老闆放下酒杯,環視衆人,壓低聲音又說:“我不坐回去了,不想陪那幾位官員了。
跟他們坐一塊兒,吃也吃不好,話也不知該如何說。
我不坐回去,他們也不必相互拘着身分了,我也自由了不是。
我就坐你們這兒了行不行?” 那話,說得真摯勁兒的!可憐勁兒的!簡直像一個被父母逼着去上什麼文藝班的不情願的兒童,試圖尋求到體恤自己的叔叔阿姨們的袒護。
就座此桌的,除了女記者,其他幾位皆六旬以上老人。
最年長的,是除了女記者而外的第二位女性。
她年紀看去可以做老闆的母親,女記者的祖母了,卻面色紅潤,精神煥發,一頭銀絲,燙出恰到好處的微波。
她端坐着幾乎沒怎麼開口說過話。
别人說話時,她那雙比許多年輕人的眼還清澄的眼裡,投出沉靜又睿智的目光,默默地表情親善地望着對方。
她和他們皆是“明日黃花”。
他們是省裡各廳市裡各局離休了的一二把手,有的還是公檢法系統的前任老領導。
至于她,前年過世了的老伴兒,曾任省安全廳的廳長;她本人是大學裡離休了的法理學教授。
在她退休以前,全省就她這麼一位法理學教授。
在本省公檢法系統,老太太門下桃李數代。
她和他們,都不喜歡同桌的女記者。
這麼說也不太正确,正确的說法應該是——他們對某些小報專以販賣八卦新聞為能事的現象,那是頗為反感的。
這也難怪他們。
從前他們都是一天不吃飯沒什麼,一天不讀報不行的人。
從前他們所讀的報和現在的報太不一樣了。
現在他們也都是天天讀報的老人,讀完了就來氣。
整版的廣告使他們來氣;大幅的明星彩照使他們來氣;标題挑逗的花邊绯聞使他們來氣;雞零狗碎還偏要嘩衆取寵地報道成這個“内幕”那個“内幕”的“新聞”使他們來氣;連對腐敗的揭露批評,也使他們看了來氣。
因為他們作為國家幹部時,都是堪稱官品清白的。
怎麼一撥一撥沒完沒了地總有腐敗分子啊,所以他們來氣。
亦憂。
憂國。
憂黨。
他們對小報的八卦現象既然如此反感,對本省最為八卦的一份小報的記者,自然是不大容易喜歡得起來的。
除了老太太望着女記者的目光還算和藹些(那是她身為教授的修養對她的要求),他們都是不願拿正眼瞧女記者的。
這也有女記者本身的問題。
女記者嘛,女的嘛,不修邊幅,給人的印象邋裡邋遢,開口就是他們聽起來很不着調的話語,還指間夾着煙大口大口地吸……非讓他們全都表現出喜歡她的樣子,也委實太難為他們了。
女記者也看出了自己是不被喜歡的,再怎麼說她也是一名記者,很敏感的。
她本打算幹脆離開這一桌,轉移到别的桌去的。
她也不情願和些六旬以上的老人們坐在一桌啊。
坐到别的桌去,興許會碰上一下子就對自己産生了好感的人士呢!她心存僥幸地這麼想。
可是望來望去,哪一桌也沒空位專等她轉移過去。
她也打算一走了之,可這盛宴的場面,又吸引住了她,使她不甘一走了之。
她本能地覺得今天會有意外的收獲,但究竟是什麼樣的收獲,會使她意外到什麼程度,卻又茫茫然難以測之。
她一直尴尴尬尬地坐在那兒,也使同桌的幾位老人尴尬。
老闆高調大嗓地拒絕采訪的話,老者們全都聽到了。
他本來就是要說給衆人聽的,他的目的是達到了。
否則,既然是俯耳說話,又何須那麼的高調大嗓呢? 老者們全都聽到了他的話,就全都對他心生出又一種好感來。
因為他說出了他們早就想說而注定了越來越沒機會可說,即使有什麼機會可說别人們也将大不以為然的話。
有人當衆使一家八卦小報的記者下不來台,這是很使他們快意的事。
而那個人還是這麼排場的一次盛宴的主人,尤使老者們快感。
又聽他說了剛才那番話,也就是那番不願坐回去相陪幾位半大不小的幹部的話,他們對他業已形成了的初級階段的好印象,一下子膨化了,狀态變大了,并且一下子躍上了高級階段。
竟不願在自己操辦的盛宴上和自己請來的官兒們坐在一起,多可愛的一位老闆啊!可愛得多麼與老闆之衆數不同啊!他們對坐在主桌的幾位半大不小的官兒們,那也是頗不以為然的。
不以為然于對方們理所當然的樣子。
論資格,對方怎麼能與他們相比?論職位高低,他們現在如果還操權握柄着,那差不多都是對方的頂頭上司。
但他們畢竟卸職了,所以主桌就隻能由對方去占據着了。
對此他們是毫無怨言的。
他們明了場面上的規矩,也都是涵養挺高故而十分可敬的老者。
但沒有怨言是一回事兒,半點兒都不失落那是另外一回事兒。
失落不失落,往往與涵養無關,而是人頭腦裡的一種天生會這樣或者會那樣的化學反應。
化學成分天生起反應,人的後天涵養能奈其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