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關燈
小
中
大
,而那個人也認為自己說得很好、很有水平、甚至很智慧的話了,現在卻分明地不會說話了!
這一種感受使他沮喪極了,心裡産生了一種空前的挫敗感,甚至連自己以後究竟還能否繼續做一名好秘書都缺乏信心了。
他閃在門旁,往室内望了一眼。
牆上的鐘,分針已經指在三點十二分了。
将全體常委都約來了,自己卻讓大家等了十二分鐘還沒從辦公室出來,這對于那個調到此地來當省委書記的人是從沒有過的事啊! 小莫正覺尴尬,忽然聽到了腳步聲。
扭頭一看,劉思毅已快步朝這裡走過來了。
小莫頓覺獲救,立即進入會議室通報。
急切之下,他脫口說出的一句話居然是:“劉思毅來了!” 三三兩兩交談着的常委們,随聲都将目光望向了小莫。
小莫卻還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話說得多麼不得體,在衆目睽睽之下竟又說:“事先還說,不管多麼重要的電話都不接!” 趙慧芝聽了他的牢騷,笑了。
她知道小莫跟了劉思毅十餘年了。
對小莫她也是很熟悉的。
十餘年中她與劉思毅間逢年過節的相互問候,有時候是由小莫轉達的。
她說:“小莫,可小心有哪位領導将你的牢騷告訴給思毅同志聽啊!” 小莫說:“随便!” 他發了兩句牢騷,覺得心裡痛快多了,似乎也漸漸恢複了點兒怎麼說話的自信。
就在這時,劉思毅大步進入會議室了。
他雙手抱拳,當胸連拱,歉意地大聲說:“諸位,讓大家久等了,失禮,失禮!”——那樣子,與其說是一位省委書記在跟省委常委們說話,倒莫如說更像是一位江湖義士在跟綠林好漢們打招呼。
再加上他一反往日着裝,沒穿西服,沒系領帶,而是穿了件淺灰色的中式襖,更顯得連整個人的氣質都與往日不同了。
有人笑了。
趙慧芝笑道:“思毅,小莫剛才可發你的牢騷了啊!” 于是有幾位正望着劉思毅的常委一齊将目光轉向了趙慧芝。
關于她十年前和劉思毅是中央黨校高級班同學這一點,她從沒對任何一位常委說起過,劉思毅調來以後自己也沒說過,因而在常委之中還無人知曉。
将目光望向趙慧芝的人都有幾分奇怪——在她之前,還沒有一位常委特别随意地直呼過劉思毅的名字。
畢竟他這一位省委書記才上任三個多月,大家和他的關系并沒磨合到那麼一種程度。
劉思毅也頗感意外。
他沒想到趙慧芝會當着全體常委的面叫他“思毅”。
那種叫法似乎意味着他們之間的關系非比尋常。
“是嗎?我遲到了,害他着急,他有理由發發牢騷嘛!”——劉思毅說着坐下了,覺得氣氛還是有點兒不夠輕松,又說:“我劉某人是越來越不敢發牢騷了,我的秘書小莫同志是越來越不甘不發牢騷了。
所以,我活得是越來越不如我的秘書潇灑了。
小莫,同意我的看法嗎?” 于是衆人又都笑将起來。
小莫在大家的笑聲中紅着臉不知嘟哝了一句什麼,離開會議室,将門從外關上了。
而望着趙慧芝的人,便又将目光集中在劉思毅身上了。
這正是劉思毅所要達到的目的。
他覺得那些望着趙慧芝的人的目光中,顯然具有某種研究的意味,他怕趙慧芝被望得不自然起來。
十年前他是她的班長的時候,也每每一廂情願地替她着想多多。
接着他鄭重地向大家道歉。
他說他是被家中打來的長途電話拖了十幾分鐘。
說夫人也在電話裡向他發了一大通牢騷,抱怨女兒不懂事,抱怨他這個當父親的隻顧自己一門心思往上爬,對女兒的人生缺乏責任感,等等,等等…… 他從政多年以來,第一次面對着自己的一幹同僚煞有介事地說謊。
謊話内容是從辦公室往會議室走來時迅速編織的。
很尋常的謊話内容,沒有創意可言,缺乏引人入勝的情節。
然而也正因為尋常,聽來那麼的樸素,那麼的可信。
是那類使人倍生同情的謊言。
劉思毅說時,常委們頻頻點頭,有人還發出輕微的歎息。
隻有一個人沒信。
便是趙慧芝。
她看出劉思毅的好心情是竭力裝出來的,看出他正被一件不願面對更不肯接受的事糾纏着。
“剛才說到了牢騷,我想我們今天這個會,權且就叫作牢騷會吧。
牢騷會是神仙會的一種。
我理解神仙會是無拘無束的意思。
是毛主席他老人家首創的說法,但不是毛主席他老人家發明的形式。
古今中外,凡從政的人,沒有不開神仙會的。
丘吉爾就特别愛開神仙會,在二戰那麼局面嚴峻的時期還開過神仙會呢!壓力之下的人一年到頭沒機會發幾次牢騷是不行的。
魯迅先生的小說中寫到過的,舊曆的年底,最像年底。
今天就是舊曆年底的最後一天了,咱們這些公仆何不聚在一起一塊兒發發牢騷呢?家事方面的牢騷,工作方面的牢騷,都可以發發。
發牢騷也是一種心理方面的吐故納新嘛!不善于吐故納新,何言與時俱進呢!我帶個頭兒。
我這個人的牢騷多着呐。
發在平時,秘書聽到了影響不好。
你們諸位聽到了,對我也會産生不良的印象。
一總兒發在舊曆年底的最後一天,而且發在這麼一次神仙會上,我就不怕萬一有人向中央打我的小報告了。
我有一個問題百思不得其解,當面請教于諸位,為什麼——從商的人如果由小做大,社會就認為他是一個有遠大目标的人;從文的人由小文人成為大文豪,社會就對他敬意有加;從藝的人孜孜以求,社會說他是具有藝術獻身精神的人;偏偏對我們這種從政的人,社會的評價始終不那麼厚道?如果我們是小官,從前在中國叫我們吏。
吏是一種很輕蔑的叫法,古書古戲中吏的形象沒幾個是可愛的,好的。
如果我們是現在這麼大的大官,在西方又叫我們政客。
也是挺輕蔑的一種叫法。
和我們中國古代‘俠客’一詞中的‘客’字含意是完全不同的。
我們太熱衷于政治這一種工作,那很可能被視為官迷。
不叫有政治使命感,很可能被視為有野心。
我們求上進,又往往被叫作往上爬。
别人這麼看我們還罷了,有時還要聽自己老婆也這麼說。
但如果我們幾十年如一日始終是個默默無聞人微言輕的小小芝麻官呢,我們的夫人們先就瞧不大起我們了,将認為她們錯誤地嫁給了一個毫無出息的男人……” 劉思毅說着說着,居然還對牆上“禁止吸煙”的告示牌視而不見似地大模大樣地吸起煙來。
于是吸煙的幾位公仆們,也都掏出煙盒,随之無所顧忌地吞雲吐霧。
門外的小莫,并沒走開。
他要聽聽劉思毅究竟會說些什麼,更主要是想聽聽劉思毅是如何當着全體常委們的面批評自己的秘書的。
他以為劉思毅必提他通知常委們開會時說的那些所謂“錯話”無疑。
聽了良久劉思毅卻隻字未提,這使他稍微感覺到了世事應有的公平。
他站立門外沒走,傾聽,當然時間對于他來說就慢了,實際上劉思毅隻不過作了個五六分鐘的開場白。
聽着劉思毅不但自己談笑風生,也引得别人一陣陣笑起來,小莫不由得又一陣陣來氣。
他想這個世上真是太沒什麼道理可講的了,怎麼你省委書記想講什麼就可以講什麼,想怎麼講就可以怎麼講,我僅僅遵照你的意思說了幾句通知開會的話,你就雞蛋裡挑骨頭地從中挑出了三句錯的來了呢?還分成了一般性的錯話、嚴重的錯話、原則性的錯話三等!而且還指責你的秘書篡改了你的話!真真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啊!他想劉思毅呀劉思毅,要說别人不了解你是一位什麼樣的官員,我莫秘書還不了解你嗎?我跟随了你十餘年呀!你以前也不這樣啊!怎麼一換了個地方當省委書記就開始如此這般地犯矯情難侍候了呢?難道說當官當到一定級别的男人,都必然會像女人到了一定的年齡一樣發生“級别更年期”麼? 他一來氣,不稀罕再聽下去了。
晚上八點半,他将和劉思毅一塊兒搭機回南方過春節,行前還有好幾件事得做穩妥呢!…… 劉思毅在會議室内作開場白時,隻有一個人始終沒笑出聲,此人便是趙慧芝。
但她也并沒一臉嚴肅來着,她也笑,不過笑得與滿室男人們大為不同,是不露齒的很矜持很優雅的那一種抿唇微笑。
一切女人那麼笑時樣子都特女人味兒,她也是。
隻有女人才善于那麼笑,也隻有女人那麼笑時才有美感。
那種無聲的,純粹表情式的微笑,對男人們往往有巨大的感染力。
望着她們那樣式的微笑,男人們心情不愉快也愉快了,不真愉快也真愉快了,正愉快着那就更愉快了。
坐在劉思毅對面的趙慧芝,用她的微笑,用她的目光默默地告訴劉思毅,她很欣賞他那麼談笑風生而又收放自如的狀态。
劉思毅感受到了她的支持,話也就說得更加随意。
他發現隻要趙慧芝将目光望向誰,誰便會受到她那一種微笑的鼓勵,自己也随即微笑了。
但有一點劉思毅是怎麼也想不到的,那就是——趙慧芝一眼就看出了他心中有事;一眼就看出了那分明是一件很使他心煩意亂的事。
他在心煩意亂的情況之下還那麼不遺餘力地要使氣氛輕松愉快起來,使她竟對他産生同情了。
她也是在有意識地用她的微笑來烘托他的談笑風生,助他一臂之力…… 劉思毅作完了他的開場白後,趙慧芝接着發言了。
她憶起了她當組織部副部長時,父親患絕症住院,命在旦夕,而工作又需要她必須親自到遠省去搞一次外調……等她幾天後回到家裡,父親已不在人世了…… 她的講述使些個身為正副四品公仆的男人們,對女性從政之不易感同身受,都由衷地說了些崇敬之至的話。
他閃在門旁,往室内望了一眼。
牆上的鐘,分針已經指在三點十二分了。
将全體常委都約來了,自己卻讓大家等了十二分鐘還沒從辦公室出來,這對于那個調到此地來當省委書記的人是從沒有過的事啊! 小莫正覺尴尬,忽然聽到了腳步聲。
扭頭一看,劉思毅已快步朝這裡走過來了。
小莫頓覺獲救,立即進入會議室通報。
急切之下,他脫口說出的一句話居然是:“劉思毅來了!” 三三兩兩交談着的常委們,随聲都将目光望向了小莫。
小莫卻還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話說得多麼不得體,在衆目睽睽之下竟又說:“事先還說,不管多麼重要的電話都不接!” 趙慧芝聽了他的牢騷,笑了。
她知道小莫跟了劉思毅十餘年了。
對小莫她也是很熟悉的。
十餘年中她與劉思毅間逢年過節的相互問候,有時候是由小莫轉達的。
她說:“小莫,可小心有哪位領導将你的牢騷告訴給思毅同志聽啊!” 小莫說:“随便!” 他發了兩句牢騷,覺得心裡痛快多了,似乎也漸漸恢複了點兒怎麼說話的自信。
就在這時,劉思毅大步進入會議室了。
他雙手抱拳,當胸連拱,歉意地大聲說:“諸位,讓大家久等了,失禮,失禮!”——那樣子,與其說是一位省委書記在跟省委常委們說話,倒莫如說更像是一位江湖義士在跟綠林好漢們打招呼。
再加上他一反往日着裝,沒穿西服,沒系領帶,而是穿了件淺灰色的中式襖,更顯得連整個人的氣質都與往日不同了。
有人笑了。
趙慧芝笑道:“思毅,小莫剛才可發你的牢騷了啊!” 于是有幾位正望着劉思毅的常委一齊将目光轉向了趙慧芝。
關于她十年前和劉思毅是中央黨校高級班同學這一點,她從沒對任何一位常委說起過,劉思毅調來以後自己也沒說過,因而在常委之中還無人知曉。
将目光望向趙慧芝的人都有幾分奇怪——在她之前,還沒有一位常委特别随意地直呼過劉思毅的名字。
畢竟他這一位省委書記才上任三個多月,大家和他的關系并沒磨合到那麼一種程度。
劉思毅也頗感意外。
他沒想到趙慧芝會當着全體常委的面叫他“思毅”。
那種叫法似乎意味着他們之間的關系非比尋常。
“是嗎?我遲到了,害他着急,他有理由發發牢騷嘛!”——劉思毅說着坐下了,覺得氣氛還是有點兒不夠輕松,又說:“我劉某人是越來越不敢發牢騷了,我的秘書小莫同志是越來越不甘不發牢騷了。
所以,我活得是越來越不如我的秘書潇灑了。
小莫,同意我的看法嗎?” 于是衆人又都笑将起來。
小莫在大家的笑聲中紅着臉不知嘟哝了一句什麼,離開會議室,将門從外關上了。
而望着趙慧芝的人,便又将目光集中在劉思毅身上了。
這正是劉思毅所要達到的目的。
他覺得那些望着趙慧芝的人的目光中,顯然具有某種研究的意味,他怕趙慧芝被望得不自然起來。
十年前他是她的班長的時候,也每每一廂情願地替她着想多多。
接着他鄭重地向大家道歉。
他說他是被家中打來的長途電話拖了十幾分鐘。
說夫人也在電話裡向他發了一大通牢騷,抱怨女兒不懂事,抱怨他這個當父親的隻顧自己一門心思往上爬,對女兒的人生缺乏責任感,等等,等等…… 他從政多年以來,第一次面對着自己的一幹同僚煞有介事地說謊。
謊話内容是從辦公室往會議室走來時迅速編織的。
很尋常的謊話内容,沒有創意可言,缺乏引人入勝的情節。
然而也正因為尋常,聽來那麼的樸素,那麼的可信。
是那類使人倍生同情的謊言。
劉思毅說時,常委們頻頻點頭,有人還發出輕微的歎息。
隻有一個人沒信。
便是趙慧芝。
她看出劉思毅的好心情是竭力裝出來的,看出他正被一件不願面對更不肯接受的事糾纏着。
“剛才說到了牢騷,我想我們今天這個會,權且就叫作牢騷會吧。
牢騷會是神仙會的一種。
我理解神仙會是無拘無束的意思。
是毛主席他老人家首創的說法,但不是毛主席他老人家發明的形式。
古今中外,凡從政的人,沒有不開神仙會的。
丘吉爾就特别愛開神仙會,在二戰那麼局面嚴峻的時期還開過神仙會呢!壓力之下的人一年到頭沒機會發幾次牢騷是不行的。
魯迅先生的小說中寫到過的,舊曆的年底,最像年底。
今天就是舊曆年底的最後一天了,咱們這些公仆何不聚在一起一塊兒發發牢騷呢?家事方面的牢騷,工作方面的牢騷,都可以發發。
發牢騷也是一種心理方面的吐故納新嘛!不善于吐故納新,何言與時俱進呢!我帶個頭兒。
我這個人的牢騷多着呐。
發在平時,秘書聽到了影響不好。
你們諸位聽到了,對我也會産生不良的印象。
一總兒發在舊曆年底的最後一天,而且發在這麼一次神仙會上,我就不怕萬一有人向中央打我的小報告了。
我有一個問題百思不得其解,當面請教于諸位,為什麼——從商的人如果由小做大,社會就認為他是一個有遠大目标的人;從文的人由小文人成為大文豪,社會就對他敬意有加;從藝的人孜孜以求,社會說他是具有藝術獻身精神的人;偏偏對我們這種從政的人,社會的評價始終不那麼厚道?如果我們是小官,從前在中國叫我們吏。
吏是一種很輕蔑的叫法,古書古戲中吏的形象沒幾個是可愛的,好的。
如果我們是現在這麼大的大官,在西方又叫我們政客。
也是挺輕蔑的一種叫法。
和我們中國古代‘俠客’一詞中的‘客’字含意是完全不同的。
我們太熱衷于政治這一種工作,那很可能被視為官迷。
不叫有政治使命感,很可能被視為有野心。
我們求上進,又往往被叫作往上爬。
别人這麼看我們還罷了,有時還要聽自己老婆也這麼說。
但如果我們幾十年如一日始終是個默默無聞人微言輕的小小芝麻官呢,我們的夫人們先就瞧不大起我們了,将認為她們錯誤地嫁給了一個毫無出息的男人……” 劉思毅說着說着,居然還對牆上“禁止吸煙”的告示牌視而不見似地大模大樣地吸起煙來。
于是吸煙的幾位公仆們,也都掏出煙盒,随之無所顧忌地吞雲吐霧。
門外的小莫,并沒走開。
他要聽聽劉思毅究竟會說些什麼,更主要是想聽聽劉思毅是如何當着全體常委們的面批評自己的秘書的。
他以為劉思毅必提他通知常委們開會時說的那些所謂“錯話”無疑。
聽了良久劉思毅卻隻字未提,這使他稍微感覺到了世事應有的公平。
他站立門外沒走,傾聽,當然時間對于他來說就慢了,實際上劉思毅隻不過作了個五六分鐘的開場白。
聽着劉思毅不但自己談笑風生,也引得别人一陣陣笑起來,小莫不由得又一陣陣來氣。
他想這個世上真是太沒什麼道理可講的了,怎麼你省委書記想講什麼就可以講什麼,想怎麼講就可以怎麼講,我僅僅遵照你的意思說了幾句通知開會的話,你就雞蛋裡挑骨頭地從中挑出了三句錯的來了呢?還分成了一般性的錯話、嚴重的錯話、原則性的錯話三等!而且還指責你的秘書篡改了你的話!真真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啊!他想劉思毅呀劉思毅,要說别人不了解你是一位什麼樣的官員,我莫秘書還不了解你嗎?我跟随了你十餘年呀!你以前也不這樣啊!怎麼一換了個地方當省委書記就開始如此這般地犯矯情難侍候了呢?難道說當官當到一定級别的男人,都必然會像女人到了一定的年齡一樣發生“級别更年期”麼? 他一來氣,不稀罕再聽下去了。
晚上八點半,他将和劉思毅一塊兒搭機回南方過春節,行前還有好幾件事得做穩妥呢!…… 劉思毅在會議室内作開場白時,隻有一個人始終沒笑出聲,此人便是趙慧芝。
但她也并沒一臉嚴肅來着,她也笑,不過笑得與滿室男人們大為不同,是不露齒的很矜持很優雅的那一種抿唇微笑。
一切女人那麼笑時樣子都特女人味兒,她也是。
隻有女人才善于那麼笑,也隻有女人那麼笑時才有美感。
那種無聲的,純粹表情式的微笑,對男人們往往有巨大的感染力。
望着她們那樣式的微笑,男人們心情不愉快也愉快了,不真愉快也真愉快了,正愉快着那就更愉快了。
坐在劉思毅對面的趙慧芝,用她的微笑,用她的目光默默地告訴劉思毅,她很欣賞他那麼談笑風生而又收放自如的狀态。
劉思毅感受到了她的支持,話也就說得更加随意。
他發現隻要趙慧芝将目光望向誰,誰便會受到她那一種微笑的鼓勵,自己也随即微笑了。
但有一點劉思毅是怎麼也想不到的,那就是——趙慧芝一眼就看出了他心中有事;一眼就看出了那分明是一件很使他心煩意亂的事。
他在心煩意亂的情況之下還那麼不遺餘力地要使氣氛輕松愉快起來,使她竟對他産生同情了。
她也是在有意識地用她的微笑來烘托他的談笑風生,助他一臂之力…… 劉思毅作完了他的開場白後,趙慧芝接着發言了。
她憶起了她當組織部副部長時,父親患絕症住院,命在旦夕,而工作又需要她必須親自到遠省去搞一次外調……等她幾天後回到家裡,父親已不在人世了…… 她的講述使些個身為正副四品公仆的男人們,對女性從政之不易感同身受,都由衷地說了些崇敬之至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