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關燈
小
中
大
今年五月見到茹志鵑老師那一次,她還說:“我向人探問過你的情況。
讓你當文學部副主任,你沒當是不?沒當對。
你年輕,創作上剛剛取得一點成績,不要就被官位所誘惑,那沒出息。
” 我想,她不真心關心我,是不會向人探問我在北影的工作情況的,也不會對我很坦率地說那番話的。
我真希望,受青年尊敬的,有威望的人們,能夠很慷慨地對許多青年說:“你是一個好青年……”即便這個青年本身并不怎麼好,如我一樣。
但那句話,具有着某種使一個不怎麼好的青年朝好的方面去努力,不朝壞的方面随意發展的約制力。
當然,那句話也隻有出自一個受這青年尊敬的人之口,才可能具有約制力。
為了這一點,和由這一點使我從生活中領悟的一個道理,我感激茹志鵑老師。
與黃宗英老師相識,比與茹志鵑老師相識晚兩天,因為開會的前兩日她未到。
我是在樓梯上見到她的。
我上樓,她下樓。
她懷中抱着一大摞紅彤彤的塑料貼面的《毛澤東選集》第五卷,掉了幾冊,我替她撿了起來。
她道了謝,問:“買一冊嗎?” 我說:“不買。
” 又問:“為什麼不買啊?” 我說:“有了。
” 她說:“有了也肯定不是這樣的。
這可是第一批塑料貼面的啊!” 我想:這人可怪,我不願買,幹嘛非動員我買啊!就答:“那也不買。
再偉大的著作保存一本也可以了!”她笑了,說:“回答得好。
他們叫我幫忙賣,我隻好盡這份義務。
可是推銷半天了,一本也推銷不掉,豈不是令我感到有點掃興嗎?” 我說:“誰盡這份義務,都會感到掃興的。
如今肯定人人都有了啊!” 她又笑了,說:“看來我隻好‘完璧歸趙’,給會務組送回去了!我就對他們說你剛才那句話吧——再偉大的著作保存一本也可以了。
你不買非常對,一樓正在賣新書,莫如省下錢多買一本沒買過的書是不是?你快去!” 我立刻轉身下樓。
聽到背後有人叫了一句:“黃宗英!”不禁站住,見一個人在同她說話。
我恍然大悟——熱情的《毛澤東選集》第五卷的“推銷員”,竟是大名鼎鼎的黃宗英! 我至今仍不确知她的年齡。
但當時肯定已五十多歲了,卻一點也不像五十多歲的女性,比實際年齡要年輕十歲左右。
她神采奕奕,煥發着一種似乎永不會被生活的砺石所磨滅的熱情、爽朗和樂觀精神。
在大學裡,我讀過她的報告文學《小丫扛大旗》後,曾有意識地翻閱各種舊報刊,尋找她的作品當範文讀。
她讨論時發言很踴躍。
我從她當時那些發言中得出結論,她是位非常重視深入生活的作家。
記得她當時曾這樣說:“隻要有可能,我就一定争取深入到生活中去。
要像一條蚯蚓鑽入泥土中一樣。
在作家圈子以外的生活中,有許多人和許多事,實在是太令作家激動、太令作家感動了!我真想走遍全中國,深入到各種各樣的生活中去!……” 于今重新思考她這番話,我仍認為很有道理。
無論對于報告文學作家還是小說作家,熟悉各種各樣的人和各種各樣的生活,都是大有裨益的。
排除作家的文學功力和才情這兩方面因素,一位作家究竟擁有多少生活底蘊,究竟擁有多麼大的“創作園林”,決定作家将取得多大的成就。
會議結束後,我忽然産生了一個念頭,想請她給我們複旦中文系的學生們,講講報告文學寫作中的種種問題。
但又怕她會拒絕,使我“下不來台”。
最終還是鼓起勇氣,讷讷地向她提出了請求。
她說:“哎呀,這可不行!給你們複旦中文系的大學生們講課,我真沒那麼高的水平!” 我說:“我的許多同學都很喜愛讀您的報告文學,我是在代表他們請求您呀!” 她看了看我,說:“你好像還誠心誠意的?” 我說:“是誠心誠意的。
” 她猶豫着。
我又說:“您放心好了,我們會組織得很有紀律,絕不許任何一個同學跟您搗亂。
” 她說:“我倒不怕這一點。
大學生們和一位作家有什麼過不去的呢?無非是提出幾個使我為難的問題。
那我就來一句‘無可奉告’,他們還能如何呢?” 我說:“您答應了?” 她說:“并沒有啊。
” 我說:“您真令我失望。
” 她又猶豫了一會兒,說:“你這誠心誠意的樣子也真叫我感動了,不是裝的吧?” 我說:“不是裝的。
” 她終于說:“好吧,我答應了。
不過得給我幾天時間準備準備。
給你們複旦中文系的大學生們講課,可不是随随便便的事。
”就給我留下了她家的地址。
到了講課那一天,上午七點多鐘,我與中文系的一位老師,坐了一輛吉普車去接她。
走進院子,見她正坐在一個小闆凳上,膝蓋上放着一個小小的筆記本,聚精會神地思考什麼。
她講的很出色,許多外系的學生也去聽了,總共三百餘人。
我記得她講到細節問題時說:“什麼叫細節?細節就是你的‘珠子’。
你要穿一串項鍊,這串項鍊要與别人的不同,你起碼
讓你當文學部副主任,你沒當是不?沒當對。
你年輕,創作上剛剛取得一點成績,不要就被官位所誘惑,那沒出息。
” 我想,她不真心關心我,是不會向人探問我在北影的工作情況的,也不會對我很坦率地說那番話的。
我真希望,受青年尊敬的,有威望的人們,能夠很慷慨地對許多青年說:“你是一個好青年……”即便這個青年本身并不怎麼好,如我一樣。
但那句話,具有着某種使一個不怎麼好的青年朝好的方面去努力,不朝壞的方面随意發展的約制力。
當然,那句話也隻有出自一個受這青年尊敬的人之口,才可能具有約制力。
為了這一點,和由這一點使我從生活中領悟的一個道理,我感激茹志鵑老師。
與黃宗英老師相識,比與茹志鵑老師相識晚兩天,因為開會的前兩日她未到。
我是在樓梯上見到她的。
我上樓,她下樓。
她懷中抱着一大摞紅彤彤的塑料貼面的《毛澤東選集》第五卷,掉了幾冊,我替她撿了起來。
她道了謝,問:“買一冊嗎?” 我說:“不買。
” 又問:“為什麼不買啊?” 我說:“有了。
” 她說:“有了也肯定不是這樣的。
這可是第一批塑料貼面的啊!” 我想:這人可怪,我不願買,幹嘛非動員我買啊!就答:“那也不買。
再偉大的著作保存一本也可以了!”她笑了,說:“回答得好。
他們叫我幫忙賣,我隻好盡這份義務。
可是推銷半天了,一本也推銷不掉,豈不是令我感到有點掃興嗎?” 我說:“誰盡這份義務,都會感到掃興的。
如今肯定人人都有了啊!” 她又笑了,說:“看來我隻好‘完璧歸趙’,給會務組送回去了!我就對他們說你剛才那句話吧——再偉大的著作保存一本也可以了。
你不買非常對,一樓正在賣新書,莫如省下錢多買一本沒買過的書是不是?你快去!” 我立刻轉身下樓。
聽到背後有人叫了一句:“黃宗英!”不禁站住,見一個人在同她說話。
我恍然大悟——熱情的《毛澤東選集》第五卷的“推銷員”,竟是大名鼎鼎的黃宗英! 我至今仍不确知她的年齡。
但當時肯定已五十多歲了,卻一點也不像五十多歲的女性,比實際年齡要年輕十歲左右。
她神采奕奕,煥發着一種似乎永不會被生活的砺石所磨滅的熱情、爽朗和樂觀精神。
在大學裡,我讀過她的報告文學《小丫扛大旗》後,曾有意識地翻閱各種舊報刊,尋找她的作品當範文讀。
她讨論時發言很踴躍。
我從她當時那些發言中得出結論,她是位非常重視深入生活的作家。
記得她當時曾這樣說:“隻要有可能,我就一定争取深入到生活中去。
要像一條蚯蚓鑽入泥土中一樣。
在作家圈子以外的生活中,有許多人和許多事,實在是太令作家激動、太令作家感動了!我真想走遍全中國,深入到各種各樣的生活中去!……” 于今重新思考她這番話,我仍認為很有道理。
無論對于報告文學作家還是小說作家,熟悉各種各樣的人和各種各樣的生活,都是大有裨益的。
排除作家的文學功力和才情這兩方面因素,一位作家究竟擁有多少生活底蘊,究竟擁有多麼大的“創作園林”,決定作家将取得多大的成就。
會議結束後,我忽然産生了一個念頭,想請她給我們複旦中文系的學生們,講講報告文學寫作中的種種問題。
但又怕她會拒絕,使我“下不來台”。
最終還是鼓起勇氣,讷讷地向她提出了請求。
她說:“哎呀,這可不行!給你們複旦中文系的大學生們講課,我真沒那麼高的水平!” 我說:“我的許多同學都很喜愛讀您的報告文學,我是在代表他們請求您呀!” 她看了看我,說:“你好像還誠心誠意的?” 我說:“是誠心誠意的。
” 她猶豫着。
我又說:“您放心好了,我們會組織得很有紀律,絕不許任何一個同學跟您搗亂。
” 她說:“我倒不怕這一點。
大學生們和一位作家有什麼過不去的呢?無非是提出幾個使我為難的問題。
那我就來一句‘無可奉告’,他們還能如何呢?” 我說:“您答應了?” 她說:“并沒有啊。
” 我說:“您真令我失望。
” 她又猶豫了一會兒,說:“你這誠心誠意的樣子也真叫我感動了,不是裝的吧?” 我說:“不是裝的。
” 她終于說:“好吧,我答應了。
不過得給我幾天時間準備準備。
給你們複旦中文系的大學生們講課,可不是随随便便的事。
”就給我留下了她家的地址。
到了講課那一天,上午七點多鐘,我與中文系的一位老師,坐了一輛吉普車去接她。
走進院子,見她正坐在一個小闆凳上,膝蓋上放着一個小小的筆記本,聚精會神地思考什麼。
她講的很出色,許多外系的學生也去聽了,總共三百餘人。
我記得她講到細節問題時說:“什麼叫細節?細節就是你的‘珠子’。
你要穿一串項鍊,這串項鍊要與别人的不同,你起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