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曠野
關燈
小
中
大
uot的世界;在"匮乏"的世界裡,人追求獲取:河魚要打撈,果樹要摘取,農地要耕作,工地要建設,森林要開發,橋要搭、路要鋪、渠要通、溝要挖、山要鑿、大海要淘取……從曆史甬道中冒出來的現代人,你和我,享受着人類累積的獲取,天上有飛機,地上有車馬,海上有行船,聲光形色之輝煌燦爛無所不能唾手而得,卻蓦然發現在塞滿物質的環境裡已經找不到一點退身的空間。
把騎樓占滿、把公園"用掉"的人,隻是在曆史習慣制約下還沒有醒悟到:在一個"滿"得令人窒息的時代裡,"空"才是美德;當物盡其用、地盡其利的信仰已經不給這個世界留下一寸餘地的時候,"無用"才是獲取。
店主會相信我嗎? 3 我有一個竹編的籃子,菜籃。
兩萬人口的鄉換了鄉長,綠黨和社民黨當了家。
改朝換代嘛,自然要影響小老百姓的生活。
百年大計從垃圾政策開始。
不管從前怎麼做,七月一日開始你給我這麼來:一般垃圾,你可以決定家中需要多大的垃圾桶,要每周來收還是隔周收;紙張類當然另有紙桶,大小自定,每月收一次;塑膠類當然有塑膠桶,每月收一次;花園的枝枝葉葉,綠色垃圾,要向鄉公所購買麻袋麻繩,春夏秋各收數次,非用自然麻袋者不收;玻璃品……鐵罐類……化學材料……電池類……誰家垃圾多,誰家多付錢。
我趕快找大件垃圾的處理方式;地下室裡還擱着壞掉的電視機一台、壞掉的洗衣機一台、破沙發兩隻、破雨傘四把、沒蓋的吸塵器一隻、斷了腿的衣櫃一隻、向一邊傾斜的冰箱一台、有裂痕的幼兒塑膠坐椅馬桶一隻…… 家家戶戶的廚房裡都挂着一張垃圾年曆,哪一天收哪一類垃圾,錯過了就該你吃不了兜着走。
第一個讓我頭痛的,是紙張。
從前,在街角有個專收紙屑的大箱,街坊鄰居的紙張都往那大箱裡送。
我的紙類垃圾可能比别人多個五倍,可是,反正在一個大箱裡打混戰,誰也不知道誰的垃圾多,我們都付一樣的錢。
現在,大箱給拿走了,各人有各人的紙捅——我怎麼辦? 先訂個一百廿公升容量的桶子試試看吧!讀過的報紙、郵箱裡亂七八糟的廣告、随手揉掉的稿紙、包鮮花的薄紙、禮物拆開後的紙、過了期的不重要的雜志……大桶裝得滿滿的再也塞不下了,看看日曆,天哪,距離收的日期還有兩個星期!于是廢紙在車庫的牆角一天一天堆疊起來。
兩個月之後,我要求換兩百四十公升的大桶,就每個月多付幾塊錢吧!讀過的報紙、郵箱裡亂七八槽的廣告、随手揉掉的稿紙、包鮮花的薄紙、禮物拆開後的紙紙紙紙……大桶裝得滿滿的,再也塞不下去了,距離收的日期,天哪,還有一個星期!于是廢紙在車庫的牆角一天一天堆疊起來。
我開始終日惶惶,坐立不安。
再大一号的紙捅,就是公司行号工廠用的大桶了,我的車庫擺不下那樣一個龐然大物。
買了一束盛放的百合花,當花店主人抽出一張大紙要包花的時候,我發現自己不可克制地大聲叫着:"不要不要不要紙……" 真正使我不寒而栗的,還是塑膠類垃圾。
從前,廚房水槽下隻有一個垃圾桶,現在多了一個,隻裝塑膠,然後漫不經心的家庭主婦訝異地發現,裝塑膠垃圾的那隻桶子永遠是滿的。
她睜大眼睛追尋它的來路:乳酪裝在塑膠杯裡,香蕉套在塑膠袋裡,蜂蜜盛在塑膠瓶裡,洗碗精、洗發精、牙膏、牙刷、鍋碗瓢盆裁縫機、油米茶鹽醬醋小兒尿布,沒有一樣不包裹在某種形式的塑料中。
将塑料從一般垃圾中抽離之後,一般垃圾縮成一點點,塑膠垃圾卻無止境地擴張、膨脹,像科學怪人培植的一種無限蔓延的黏液,逐漸在地面上爬行。
你能體會我心中的恐懼嗎?在超級市場中推車行過貨品林立的走道,我眼睛所注視的,不隻是每天要泡的咖啡粉,還有包在咖啡粉外頭必須處理掉的硬紙盒;站在架子上的不隻是甜膩好吃的巧克力牛奶,還有那裝牛奶的圓滾滾很占面積的塑膠瓶子。
立在五光十色、琳琅滿目的市場中央,我眼中千千百百件好吃好用好看的食品用品裝飾品同時是垃圾垃圾垃圾垃圾…… 你絕對沒見過氣色那麼敗壞的家庭主婦,孤獨而失落地站在洗衣粉和馬桶刷子之間。
人總是要活下去的,而且快樂地活下去。
在一個陽光很亮的早晨,我在自家郵箱上黏上一張小紙條:"請勿投入廣告!"在這個一闆一眼、不大會轉彎的國家裡,聽說這樣一張紙條就夠了。
然後我上市場,手裡挽着一個大肚竹籃。
先在藥房停一下,買一瓶咳嗽糖漿。
"要袋子裝嗎?"藥劑師問。
"當然不要。
"然後踏進眼鏡行,買兩罐藥水。
小罐裝的,表示待丢掉的塑膠罐太多,那麼就買大罐的。
"要袋
把騎樓占滿、把公園"用掉"的人,隻是在曆史習慣制約下還沒有醒悟到:在一個"滿"得令人窒息的時代裡,"空"才是美德;當物盡其用、地盡其利的信仰已經不給這個世界留下一寸餘地的時候,"無用"才是獲取。
店主會相信我嗎? 3 我有一個竹編的籃子,菜籃。
兩萬人口的鄉換了鄉長,綠黨和社民黨當了家。
改朝換代嘛,自然要影響小老百姓的生活。
百年大計從垃圾政策開始。
不管從前怎麼做,七月一日開始你給我這麼來:一般垃圾,你可以決定家中需要多大的垃圾桶,要每周來收還是隔周收;紙張類當然另有紙桶,大小自定,每月收一次;塑膠類當然有塑膠桶,每月收一次;花園的枝枝葉葉,綠色垃圾,要向鄉公所購買麻袋麻繩,春夏秋各收數次,非用自然麻袋者不收;玻璃品……鐵罐類……化學材料……電池類……誰家垃圾多,誰家多付錢。
我趕快找大件垃圾的處理方式;地下室裡還擱着壞掉的電視機一台、壞掉的洗衣機一台、破沙發兩隻、破雨傘四把、沒蓋的吸塵器一隻、斷了腿的衣櫃一隻、向一邊傾斜的冰箱一台、有裂痕的幼兒塑膠坐椅馬桶一隻…… 家家戶戶的廚房裡都挂着一張垃圾年曆,哪一天收哪一類垃圾,錯過了就該你吃不了兜着走。
第一個讓我頭痛的,是紙張。
從前,在街角有個專收紙屑的大箱,街坊鄰居的紙張都往那大箱裡送。
我的紙類垃圾可能比别人多個五倍,可是,反正在一個大箱裡打混戰,誰也不知道誰的垃圾多,我們都付一樣的錢。
現在,大箱給拿走了,各人有各人的紙捅——我怎麼辦? 先訂個一百廿公升容量的桶子試試看吧!讀過的報紙、郵箱裡亂七八糟的廣告、随手揉掉的稿紙、包鮮花的薄紙、禮物拆開後的紙、過了期的不重要的雜志……大桶裝得滿滿的再也塞不下了,看看日曆,天哪,距離收的日期還有兩個星期!于是廢紙在車庫的牆角一天一天堆疊起來。
兩個月之後,我要求換兩百四十公升的大桶,就每個月多付幾塊錢吧!讀過的報紙、郵箱裡亂七八槽的廣告、随手揉掉的稿紙、包鮮花的薄紙、禮物拆開後的紙紙紙紙……大桶裝得滿滿的,再也塞不下去了,距離收的日期,天哪,還有一個星期!于是廢紙在車庫的牆角一天一天堆疊起來。
我開始終日惶惶,坐立不安。
再大一号的紙捅,就是公司行号工廠用的大桶了,我的車庫擺不下那樣一個龐然大物。
買了一束盛放的百合花,當花店主人抽出一張大紙要包花的時候,我發現自己不可克制地大聲叫着:"不要不要不要紙……" 真正使我不寒而栗的,還是塑膠類垃圾。
從前,廚房水槽下隻有一個垃圾桶,現在多了一個,隻裝塑膠,然後漫不經心的家庭主婦訝異地發現,裝塑膠垃圾的那隻桶子永遠是滿的。
她睜大眼睛追尋它的來路:乳酪裝在塑膠杯裡,香蕉套在塑膠袋裡,蜂蜜盛在塑膠瓶裡,洗碗精、洗發精、牙膏、牙刷、鍋碗瓢盆裁縫機、油米茶鹽醬醋小兒尿布,沒有一樣不包裹在某種形式的塑料中。
将塑料從一般垃圾中抽離之後,一般垃圾縮成一點點,塑膠垃圾卻無止境地擴張、膨脹,像科學怪人培植的一種無限蔓延的黏液,逐漸在地面上爬行。
你能體會我心中的恐懼嗎?在超級市場中推車行過貨品林立的走道,我眼睛所注視的,不隻是每天要泡的咖啡粉,還有包在咖啡粉外頭必須處理掉的硬紙盒;站在架子上的不隻是甜膩好吃的巧克力牛奶,還有那裝牛奶的圓滾滾很占面積的塑膠瓶子。
立在五光十色、琳琅滿目的市場中央,我眼中千千百百件好吃好用好看的食品用品裝飾品同時是垃圾垃圾垃圾垃圾…… 你絕對沒見過氣色那麼敗壞的家庭主婦,孤獨而失落地站在洗衣粉和馬桶刷子之間。
人總是要活下去的,而且快樂地活下去。
在一個陽光很亮的早晨,我在自家郵箱上黏上一張小紙條:"請勿投入廣告!"在這個一闆一眼、不大會轉彎的國家裡,聽說這樣一張紙條就夠了。
然後我上市場,手裡挽着一個大肚竹籃。
先在藥房停一下,買一瓶咳嗽糖漿。
"要袋子裝嗎?"藥劑師問。
"當然不要。
"然後踏進眼鏡行,買兩罐藥水。
小罐裝的,表示待丢掉的塑膠罐太多,那麼就買大罐的。
"要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