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過客

關燈
我不安地說:"艾格絲,清潔工作薪資是很低的——" "我知道,"她微笑着,"但是我在這裡賺的一個馬克,等于波蘭一天的生活費用。

    我來這兒'觀光'三個月,打一打工,回去可以解決一些問題。

    您不要為我覺得可惜,反正清潔工作也是勞力。

    " 喝完咖啡,艾格絲就開始打掃起來。

    從客廳地闆開始,吸塵之後揩拭,揩拭之後打蠟,打蠟之後再鋪回地毯。

    客廳清完了,輪到廚房,碗筷洗清了,再拖地闆。

    廚房清完了,就燙衣服。

     她一邊聽蕭邦的音樂,一邊燙衣服。

     與莫斯科通電話的時候,浪費了不少時間。

    對方的英語、德語、中國語都不行。

    沮喪地對着電話愣了兩分鐘,跳起來沖下樓去——艾格絲正在洗馬桶。

     "親愛的艾格絲,你懂俄語嗎?"我氣喘着問。

    廁所裡有刺鼻的消毒味。

     艾格絲回過臉來嫣然一笑,"從小就學的,當然會呀,怎麼?我還讀了原文的《戰争與和平》呢!" 4 "德國是天堂我也不要留在這裡!"德瑞莎憤憤地說,"那些有錢的女人,腦袋裡空空、口袋裡有錢,就不把你當人看。

    一副嘴臉!" 德瑞莎雙手叉腰.兩眼翻白,作出勢利的表情來。

     "我來西德一年多了,每天幫人家打掃,今天這家,明天那家。

    一年多來,您還是第一個把我當人看的主婦——而您偏不是德國人!" 德瑞莎一邊工作,一邊講話。

    講的德語文法支離破碎,卻又流利得很。

    手腳犀利地清洗,和慢條斯理的艾格絲完全兩樣作風。

     "難道波蘭人就不是人?我們隻是倒楣罷了。

    政府不會辦事,把個國家拖得大破産。

    要不是實在活不下去了,誰來這裡受氣?" 經過德瑞莎的手,廚櫃幹淨得發亮起來。

     "我還有個女兒哪,隻有四歲。

    把她丢在波蘭,我來這兒做苦工,女兒不在身邊,我心裡難過呢,那麼小、那麼小的孩子怎麼離得開媽媽……說真的,每次看到您的孩子撒嬌,我心都酸—— "我是美容學校畢業的,會化妝、按摩、做頭發,可是這年頭,人連吃的用的都買不到了,店鋪裡隻剩空空的架子,誰還美容?這半年來,連咖啡都看不到了。

    不出來謀生怎麼辦呢?您看!" 她突然把橡皮手套褪下來,露出秃秃的手指,十個手指腫腫爛爛的,有些還有很深的裂痕。

     "上星期有一天忘了帶手套,不得不光着手做。

    十來個小時雙手泡在強力清潔劑裡,指頭都腐爛了。

    我是非法工作,沒有保險,看一回醫生要去掉好幾天的工資,舍不得呀!" 幫她上了藥之後,她戴回手套,繼續工作。

    一邊說着一邊搖頭: "苦倒也罷了,賺活本來就該苦,可是受氣呀,真難忍,給人看得這麼低賤。

    華沙一個天學教授,我認識的,也到了西德,給人當園丁,掃落葉。

    前幾天遇到他,他說他受不了了,甯可回波蘭去過苦日子……" 德瑞莎用力地刷着鍋子,用力地說: "我也要回去的,您瞧吧!" 5 每一盞路燈都挂着彩帶,每一家商店都流蕩着隐約的聖曲,每一扇窗子後面都閃着燭光,每一個逛街人的臉上都流露出期待的神色,聖誕節在夜空裡醞釀。

     不斷地和人們擦肩而過,有個人,卻對着我們迎面而來。

     一個很年輕的亞洲女子,頭發費事地結成一條一條小辮子,眼睑畫得很藍,腳上蹬着時髦的高跟皮靴。

     她說: "給我兩馬克好嗎?我肚子餓了。

    " 我的伴侶從口袋裡摸出一枚馬克,放在她攤齊的手掌心,微笑着說: "餓?考慮過用工作來換錢嗎?" 女郎閃避着他的眼光,卻盯着我看。

    亞洲女子看亞洲女子,一點仿佛相識的感覺在眼光的接觸中流動。

     "你來自哪裡?"我問。

     "泰國!" "不工作嗎?" 她無所謂地聳聳肩:"有時候,想做的時候就做,不想做也沒必要。

    " 她淹沒在人潮裡。

     轉出另一條街,又看見她,對另一個路人攤開了手心。

     6 窗外微雪,教堂傳來午夜的鐘聲。

    餘音漸漸隐沒,門鈴卻響了,是來自東歐的遠客。

     撚亮了大門的燈,看見呢帽下一張倉皇的臉:"我被搶了!在法蘭克福火車站!一個女人假裝和我說話,另一個人搶了提箱就跑。

    要不要報警?" "你先進門再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