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來的?
關燈
小
中
大
來歐洲之前,就聽說了歐洲人如何看重服裝儀容的整潔規矩;顔色要求協調,布料講究品質。
對美國人的随便、邋遢,歐洲人是嗤之以鼻的。
我早就打定了主意:以前怎麼穿,現在還是怎麼穿,運動鞋又輕又軟又舒服,可以使我健步如飛。
牛仔褲又粗又耐髒,可以使我坐立自如。
帶着一個一歲多的小孩,牛仔褲上有點番茄汁、水彩、墨水、泥土,還有孩子的鼻涕。
孩子蹲在沙堆裡玩,我就坐在草地上看書。
一旁的瑞士人問我: "您是泰國人嗎?" 我看他一眼,那麼天真和善的藍眼睛!可是我知道他為什麼猜我是泰國人。
翻開報紙的小廣告,到處都是亞洲女郎的小照片:"美麗溫柔泰國女子,與你作伴,永不變心……"每星期都有滿座的七四七班機,載着歐洲的男人直達曼谷,成千上萬的亞洲女人等着送上自己的肉體,換取金錢。
許多女人随着尋歡的機會來到了德國與瑞士。
"您是泰國人嗎?"不管走到哪兒,碰到的都是這句話,和藹的态度、禮貌的聲調,所掩藏的是他對我的評價:或許又是一個賣春的亞洲女人,不過身邊跟着一個孩子,大概從良了。
"不是,我是台灣來的中國人。
" "哦,"他思索一下,尋找對台灣女人的印象,"那您是個護士嗎?" 我的地位升了幾級。
七十年代,有許多台灣與韓國的護士來德、瑞工作,繼而定居。
"不,我在大學裡教書。
" "哦!"他懷疑地應了一聲,低頭看看我糊着番茄汁、水彩、墨水、鼻涕,帶一點香蕉味的牛仔褲。
我站起來,走到沙堆去和孩子玩。
不,我沒有必要對這個長着藍眼睛的人解釋:我不是一個從良的妓女,在這個現實的社會裡,我是所謂的"博士"、"教授"、"作家",一般人以為很了不起的頭銜。
我也沒辦法開導他;喂,木頭,亞洲也有不賣春的年輕女子。
開導了他一個,還有千千百百個其他藍眼睛、天真和善的人要問一樣的問題。
我哪有那個工夫。
許多人會說,這是歐洲人的種族歧視,我應該生氣的。
我不認為這是種族歧視。
一個對亞洲毫無認識的瑞士人,當他所遇見的一百個亞洲人都是泰國人時,他猜測那第一百零一個也是個"泰國人",隻是很簡單的推論。
當他所遇見、聽見的一百個亞洲婦女中,有六十個是妓女,那麼他猜測第一百零一個也是妓女,不見得表示他有歧視,隻是"以此類推"罷了。
"以此類推"的假設,不隻限于自覺優越的歐洲人。
中國人也一樣。
對于台灣人而言,任何西方人都是"美國人"——歐洲人可不願意被看作美國人,加拿大人更不情願。
在中國商家的眼中,西方人也是有錢人,價錢要推高一點。
兼家教賺取生活費的窮學生就苦不堪言。
中國人也常說西人缺乏貞節觀念,見一個愛一個,始亂終棄。
所以中國的父母不願意子女與外人結婚,盡管對方也許是個比許多中國人還要保守的猶太人或是天主教徒。
中國人也常鄙視西方人沒有家庭倫常,卻不知道家庭對一個意大利人或西班牙人比什麼都重要。
所以一個口快的中國人很可能問一個陌生的西方人:"你是美國人?很有錢?離過很多次婚?父母在養老院?看來你還得付房租?"而事實上,他可能是瑞士深山裡養牛的農夫,過着勤儉的生活,與父母妻子同住一張屋頂下,認為離婚、堕胎都是違逆人倫的大罪。
把我當作泰國來的妓女或台灣來的護士,并不是種族歧視,而是以偏概全。
以偏慨全是人的通性。
現在到香港及台灣幫傭的菲律賓婦女相當多
對美國人的随便、邋遢,歐洲人是嗤之以鼻的。
我早就打定了主意:以前怎麼穿,現在還是怎麼穿,運動鞋又輕又軟又舒服,可以使我健步如飛。
牛仔褲又粗又耐髒,可以使我坐立自如。
帶着一個一歲多的小孩,牛仔褲上有點番茄汁、水彩、墨水、泥土,還有孩子的鼻涕。
孩子蹲在沙堆裡玩,我就坐在草地上看書。
一旁的瑞士人問我: "您是泰國人嗎?" 我看他一眼,那麼天真和善的藍眼睛!可是我知道他為什麼猜我是泰國人。
翻開報紙的小廣告,到處都是亞洲女郎的小照片:"美麗溫柔泰國女子,與你作伴,永不變心……"每星期都有滿座的七四七班機,載着歐洲的男人直達曼谷,成千上萬的亞洲女人等着送上自己的肉體,換取金錢。
許多女人随着尋歡的機會來到了德國與瑞士。
"您是泰國人嗎?"不管走到哪兒,碰到的都是這句話,和藹的态度、禮貌的聲調,所掩藏的是他對我的評價:或許又是一個賣春的亞洲女人,不過身邊跟着一個孩子,大概從良了。
"不是,我是台灣來的中國人。
" "哦,"他思索一下,尋找對台灣女人的印象,"那您是個護士嗎?" 我的地位升了幾級。
七十年代,有許多台灣與韓國的護士來德、瑞工作,繼而定居。
"不,我在大學裡教書。
" "哦!"他懷疑地應了一聲,低頭看看我糊着番茄汁、水彩、墨水、鼻涕,帶一點香蕉味的牛仔褲。
我站起來,走到沙堆去和孩子玩。
不,我沒有必要對這個長着藍眼睛的人解釋:我不是一個從良的妓女,在這個現實的社會裡,我是所謂的"博士"、"教授"、"作家",一般人以為很了不起的頭銜。
我也沒辦法開導他;喂,木頭,亞洲也有不賣春的年輕女子。
開導了他一個,還有千千百百個其他藍眼睛、天真和善的人要問一樣的問題。
我哪有那個工夫。
許多人會說,這是歐洲人的種族歧視,我應該生氣的。
我不認為這是種族歧視。
一個對亞洲毫無認識的瑞士人,當他所遇見的一百個亞洲人都是泰國人時,他猜測那第一百零一個也是個"泰國人",隻是很簡單的推論。
當他所遇見、聽見的一百個亞洲婦女中,有六十個是妓女,那麼他猜測第一百零一個也是妓女,不見得表示他有歧視,隻是"以此類推"罷了。
"以此類推"的假設,不隻限于自覺優越的歐洲人。
中國人也一樣。
對于台灣人而言,任何西方人都是"美國人"——歐洲人可不願意被看作美國人,加拿大人更不情願。
在中國商家的眼中,西方人也是有錢人,價錢要推高一點。
兼家教賺取生活費的窮學生就苦不堪言。
中國人也常說西人缺乏貞節觀念,見一個愛一個,始亂終棄。
所以中國的父母不願意子女與外人結婚,盡管對方也許是個比許多中國人還要保守的猶太人或是天主教徒。
中國人也常鄙視西方人沒有家庭倫常,卻不知道家庭對一個意大利人或西班牙人比什麼都重要。
所以一個口快的中國人很可能問一個陌生的西方人:"你是美國人?很有錢?離過很多次婚?父母在養老院?看來你還得付房租?"而事實上,他可能是瑞士深山裡養牛的農夫,過着勤儉的生活,與父母妻子同住一張屋頂下,認為離婚、堕胎都是違逆人倫的大罪。
把我當作泰國來的妓女或台灣來的護士,并不是種族歧視,而是以偏概全。
以偏慨全是人的通性。
現在到香港及台灣幫傭的菲律賓婦女相當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