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原諒,不可以遺忘
關燈
小
中
大
這麼說,錯在那個封建的社會。
一個政府發言人的責任,在對準了輿論界,将早已作好決定的政府立場轉達給民衆。
而作成決定的政府是否在撒謊、欺騙,不是發言人的責任。
甚至于即使他分明知道由自己嘴裡講出來的話是謊言,有悖他自己的良知判斷,也不會有人指責發言人為欺騙者。
他隻是執行任務罷了。
應該負責的,是那個存心欺騙的政府;或者說,是那個無法防禦欺騙的、不完美的政府制度。
要渺小的個人負起責任是不公平的,個人隻是"制度"這巨大機器中一個看都看不見的螺絲釘,機器在制造殺人的武器還是救人的工具,不是螺絲釘的責任。
可是,也有人認為人有充分的自主權,作不作螺絲釘都是自由意志的選擇。
既然是自由選擇,個人就必須為他所作的選擇擔負後果。
劊子手若明知冤命,而又不舍刀他去,那麼他就成為兇手之一,因為他默許冤死的存在;而默許,就是促成。
發言人如果明知自己在傳播謊言,而不挂冠求去,那麼他就成為有罪的欺騙者,因為他容忍謊言;而容忍,就是制造。
裡根為了打擊卡紮菲,編造了一些假的新聞,由白宮發言人對世界宣布。
謊言揭穿之後,國務卿的助理發言人BernardKalb面對滿室新聞記者,當場辭職。
"當工作與良知相抵觸時,"六十四歲的Kalb說,"我隻能選擇其中之一。
" 選擇了良知的發言人,顯然拒絕作一枚随着機器運轉的螺絲釘。
相當能代表十九世紀美國浪漫思想的梭羅,對渺小的個人有着更高的要求。
一八四六年,美國與墨西哥打仗,當一個美國士兵把刺刀戳進墨西哥士兵胸膛的時候,他很可以說:對不起了,但我隻是奉命行事;是我的政府貪圖你的土地,挑起戰事,造成你的枉死,但殺你實在不是我個人的責任。
梭羅沒有任何政治力量來對抗政府已作的決定,但是,他顯然覺得個人對一場不講公理的戰争有負責的必要,他選擇了拒絕繳稅,表示拒絕作一枚被動的螺絲釘。
對一個揮舞着刀、沖進墨西哥領土的美國士兵,梭羅等于在說:世界上沒有"奉命行事"這回事。
當工作任務與個人良知沖突的時候,你或者選擇良知,即刻辭職退伍,後果也許是餓死;或者接受命令執行任務,那麼你就是個兇手,沒有自欺的餘地。
不管選擇是什麼,責任都在于個人。
當然,天真而浪漫的梭羅說,如果每個人都有高度自覺,拒絕作個不負責任的螺絲釘,那麼那場不講公理的仗也就打不成了。
巨大的悲劇之所以發生,都隻因為個人沒有認清人的自主權,随波逐流,而流至不可控制的災難。
沒有任何人能以"奉命行事"作為無罪的借口,因為人唯一所該奉的"命"是自己的良知。
猶太人天羅地網,萬裡尋仇的狂熱行為就可以有兩種解釋:一是"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的實踐;第二,就是猶太人也深信人可以,而且必須完全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實際策劃消滅猶太人的将領固然要血債血還,隻是執行命令的軍官也難逃其咎;受雇于納粹的秘書、技工、管理員,更是幫兇。
二十來歲的老麥,沒受過太多教育,作為一個管理員,他每天的雜務之一,或許就是打開煤氣開關,一闆一眼把上司交待下來的工作做好。
你可以說他是個奉公守法、克盡職守的工人。
可是,他打開煤氣的那個小工作,達成的效果是一屋子慘死的老弱婦孺;換句話說,老麥是個奉公守法的劊子手。
猶太人在四十年後要制裁他,等于是制裁他缺乏自覺,不曾作一個拒絕奉命的小子。
上了賊船,為什麼不跳海離開?不跳海,就是賊。
"不跳海,就是賊"的賞罰原則對人有高度的道德要求。
首先,它要求一個人上了"賊船"要認得出這是艘"賊船";也就是說,人要有"衆人皆醉我獨醒"的洞悉是非真僞的智慧;其次,它要求人有"跳船"的勇氣。
認清賊船之後,即使不能英勇地把掌舵的暗殺了,或者放火燒船起義,至少要拒絕同流合行,毅然決然地跳船。
經過兩次大戰的現代人,其實一直在努力地維持清醒。
他一次又一次地受到操縱與蒙騙,一次又一次被帶到毀滅邊緣。
所以,已經有人開始睜開眼睛檢視船行的方向。
西方的
一個政府發言人的責任,在對準了輿論界,将早已作好決定的政府立場轉達給民衆。
而作成決定的政府是否在撒謊、欺騙,不是發言人的責任。
甚至于即使他分明知道由自己嘴裡講出來的話是謊言,有悖他自己的良知判斷,也不會有人指責發言人為欺騙者。
他隻是執行任務罷了。
應該負責的,是那個存心欺騙的政府;或者說,是那個無法防禦欺騙的、不完美的政府制度。
要渺小的個人負起責任是不公平的,個人隻是"制度"這巨大機器中一個看都看不見的螺絲釘,機器在制造殺人的武器還是救人的工具,不是螺絲釘的責任。
可是,也有人認為人有充分的自主權,作不作螺絲釘都是自由意志的選擇。
既然是自由選擇,個人就必須為他所作的選擇擔負後果。
劊子手若明知冤命,而又不舍刀他去,那麼他就成為兇手之一,因為他默許冤死的存在;而默許,就是促成。
發言人如果明知自己在傳播謊言,而不挂冠求去,那麼他就成為有罪的欺騙者,因為他容忍謊言;而容忍,就是制造。
裡根為了打擊卡紮菲,編造了一些假的新聞,由白宮發言人對世界宣布。
謊言揭穿之後,國務卿的助理發言人BernardKalb面對滿室新聞記者,當場辭職。
"當工作與良知相抵觸時,"六十四歲的Kalb說,"我隻能選擇其中之一。
" 選擇了良知的發言人,顯然拒絕作一枚随着機器運轉的螺絲釘。
相當能代表十九世紀美國浪漫思想的梭羅,對渺小的個人有着更高的要求。
一八四六年,美國與墨西哥打仗,當一個美國士兵把刺刀戳進墨西哥士兵胸膛的時候,他很可以說:對不起了,但我隻是奉命行事;是我的政府貪圖你的土地,挑起戰事,造成你的枉死,但殺你實在不是我個人的責任。
梭羅沒有任何政治力量來對抗政府已作的決定,但是,他顯然覺得個人對一場不講公理的戰争有負責的必要,他選擇了拒絕繳稅,表示拒絕作一枚被動的螺絲釘。
對一個揮舞着刀、沖進墨西哥領土的美國士兵,梭羅等于在說:世界上沒有"奉命行事"這回事。
當工作任務與個人良知沖突的時候,你或者選擇良知,即刻辭職退伍,後果也許是餓死;或者接受命令執行任務,那麼你就是個兇手,沒有自欺的餘地。
不管選擇是什麼,責任都在于個人。
當然,天真而浪漫的梭羅說,如果每個人都有高度自覺,拒絕作個不負責任的螺絲釘,那麼那場不講公理的仗也就打不成了。
巨大的悲劇之所以發生,都隻因為個人沒有認清人的自主權,随波逐流,而流至不可控制的災難。
沒有任何人能以"奉命行事"作為無罪的借口,因為人唯一所該奉的"命"是自己的良知。
猶太人天羅地網,萬裡尋仇的狂熱行為就可以有兩種解釋:一是"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的實踐;第二,就是猶太人也深信人可以,而且必須完全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實際策劃消滅猶太人的将領固然要血債血還,隻是執行命令的軍官也難逃其咎;受雇于納粹的秘書、技工、管理員,更是幫兇。
二十來歲的老麥,沒受過太多教育,作為一個管理員,他每天的雜務之一,或許就是打開煤氣開關,一闆一眼把上司交待下來的工作做好。
你可以說他是個奉公守法、克盡職守的工人。
可是,他打開煤氣的那個小工作,達成的效果是一屋子慘死的老弱婦孺;換句話說,老麥是個奉公守法的劊子手。
猶太人在四十年後要制裁他,等于是制裁他缺乏自覺,不曾作一個拒絕奉命的小子。
上了賊船,為什麼不跳海離開?不跳海,就是賊。
"不跳海,就是賊"的賞罰原則對人有高度的道德要求。
首先,它要求一個人上了"賊船"要認得出這是艘"賊船";也就是說,人要有"衆人皆醉我獨醒"的洞悉是非真僞的智慧;其次,它要求人有"跳船"的勇氣。
認清賊船之後,即使不能英勇地把掌舵的暗殺了,或者放火燒船起義,至少要拒絕同流合行,毅然決然地跳船。
經過兩次大戰的現代人,其實一直在努力地維持清醒。
他一次又一次地受到操縱與蒙騙,一次又一次被帶到毀滅邊緣。
所以,已經有人開始睜開眼睛檢視船行的方向。
西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