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老宅

關燈
老闆娘指的那個人在第二排左起第六位,留着平頭,眉頭微蹙,從面容看,的确和江亞有幾分相似之處,但是由于年代久遠,照片早已泛黃,那個孩子的臉也模煳不清,無法确認到底是不是江亞。

     “還有别的麼?”方木急切地問道,“關于這個人的照片。

    ” “有。

    ”老闆娘在相冊裡翻找了一會,又抽出一張照片。

     這是一張雙人照,從時間來看,應該是和那張畢業照同期拍攝的。

    照片上是兩個男孩子,十一二歲的年紀。

    稍白胖些的攬住另一個男孩的肩膀,笑得很開心。

    而後者還是那副眉頭微蹙的樣子,身型略有佝偻,穿着明顯不合身的破舊衣服,眼神中除了抹不去的童稚,還有一絲警惕和憂郁。

     “這個是我老公。

    ”老闆娘指着那個白胖些的男孩說道,“結婚後,他告訴我,這是他和好朋友在小學畢業時的留念。

    呵呵,他是個挺念舊的人……” “你見過這個人麼?” “沒有。

    ”老闆娘搖搖頭,“我和我老公是在Y市打工時認識的,2004年才來到這裡。

    ” “也就是說,這個人和你老公是小學同學。

    ”方木想了想,“他也是羅洋村的人。

    ” “應該是。

    ” “他的老家就在這裡?” “不是。

    ” “嗯?”方木有些驚訝,“這裡不是羅洋村麼?” “是羅洋村,不過這裡是新址,大角山發現煤礦後,這裡才慢慢建立起來的。

    ”老闆娘耐心的解釋道,“老村子在東邊,距離這裡大概有兩三裡地,不過已經沒什麼人住了。

    2000年以後,大家就陸陸續續地搬到這裡了。

    ” 方木立刻站了起來,對米楠說道:“走吧,去老村子看看。

    ” “别急,先吃飯。

    吃過飯我讓兒子帶你們過去。

    ”老闆娘轉身朝門外喊道,“江(姜)勇天,過來!” 方木突然心裡一動,開口問道:“你老公姓江(姜)?” “對啊。

    ” “哪個江(姜)?” “江河湖海的江。

    ”老闆娘有些不解,“怎麼了?” “這裡姓江的人多麼?” “不多,就我們一家。

    ” 方木的心髒狂跳起來,幾乎是追問道:“你老公叫什麼名字?” 老闆娘被方木的表情吓住了,嗫嚅了半天才說道:“他叫江亞。

    ” 老村子距離這裡不遠,沿着主街開到盡頭,上了土道,再有幾分鐘車程就到了。

    方木遠遠地看着那一片低矮的平房,就讓江勇天先下車。

     “媽媽讓我送你們到村裡的。

    ” “不用了,叔叔自己能找到。

    ”方木拍拍男孩的頭,“天快黑了,你早點回去,要不你媽媽該擔心了。

    ” 男孩惦記着店裡的玩具飛機,沒有再堅持,跳下車就要走。

    米楠一把拉住他,往男孩的手裡塞了五百元錢。

     男孩連連搖頭,說媽媽不讓他要别人的東西。

    米楠摸摸他的臉,笑着說道:“我是阿姨啊,又不是别人。

    這是給你上大學的錢,好好學習,将來孝敬媽媽。

    ” 男孩紅着臉接過錢,匆匆向米楠鞠了一躬,轉身跑了。

     幾分鐘後,吉普車開進了羅洋老村。

    方木看看手表,此時已是下午4點。

     老村名副其實。

    從地勢上看,羅洋村位于大角山腳下的一片窪地中,看得出這裡也曾人丁興旺,大大小小的房屋足有上百間。

    不過,磚瓦房少之又少,大多數屋宅都是土坯房。

    方木開着車在老村裡轉了一圈,一個人也沒遇到。

    整個村莊寂靜無聲,隻是偶爾傳來幾聲遠遠的犬吠。

     仔細看去,幾乎家家戶戶的門上都是一把鐵鎖,有些已經鏽迹斑斑。

    門上所貼的春聯早已褪盡顔色,隻是依稀可辨“人和”、“福臨”之類的字樣。

    院子裡也是雜草叢生,一片凋零破敗之相。

     方木自言自語道:“這簡直是鬼村啊。

    ” 米楠看看前後,言語中頗為無奈:“一個人都沒有,該從哪裡查起呢?” “别急。

    ”方木有看看手表,“再等一會兒。

    ” 轉眼間,天色就暗沉下來。

    寂靜的村莊上空飄浮着礦山吹來的煤灰,更有遮天蔽日的感覺。

    看上去宛若起了一場大霧,那些破敗的老宅子靜靜地伫立在濃霧中,若隐若現間,似乎到處都隐藏着秘密。

    然而,不遠處的羅洋新村裡卻延續着前一日的熱鬧景象,各色霓虹招牌依次亮起,不時有嘈雜的聲音呢隐約傳來。

     一個寂靜,一個喧嚣。

    一個死氣沉沉,一個生機勃勃。

    同一個名字的村莊,卻似乎身處不同的時空。

    如同那些從這片土地上走出去的人們,在幾番輾轉中,不知道得到了什麼,又失去了什麼? “城市之光”,午夜夢回時,你可曾想起這個地方? 漸漸地,随着夜幕降臨,老村裡也顯露出一絲活泛的迹象,似乎在掙紮着像羅洋村新址證明自己尚未徹底消亡,幾棟老宅子的上空升起袅袅炊煙,但是在同樣鉛灰色的天幕下顯得很不起眼,漂浮一陣後就消散無蹤。

     方木把煙頭丢出車窗,擡手發動了吉普車,朝最近移動升起炊煙的老宅子開去。

     老宅裡隻有一對老夫婦。

    老婦躺在堂屋中的一把木質搖椅上,臉色蠟黃,雙眼緊閉,如果不是胸口略有起伏,方木幾乎認為她已經沒了唿吸。

    老漢倒是還可以佝偻着行走,正在飯鍋裡攪着面湯,估計那些漂着菜葉和土豆塊的黏煳煳的東西就是他們的晚餐。

    方木連打了幾聲招唿,老漢隻是緩緩的轉過身來,用一雙渾濁不堪的眼睛盯着他看了幾秒鐘,又繼續慢騰騰的攪合着那鍋面湯。

    方木還想再問,米楠就拉住了他的手,用手在自己耳邊比劃了幾下。

     “别費勁了,他聽不見,估計也煳塗了。

    ” 正說着,老漢擡起右手,用手裡的飯勺指指西側。

    既像指明方向,又是逐客令。

     方木無奈,說了聲打擾了,就帶着米楠退了出來。

     西側也是一棟帶着院落的老宅,屋頂冒着斷斷續續的黑煙,院子裡雖說不太整潔,但是仍能看出有人居住的迹象。

     方木在鐵門上敲了幾下,屋内很快有人出來響應。

    是一個六十多歲的老者,披着灰色羽絨服,邊走邊剔着牙。

     “找誰啊?” “大爺,我是外地的。

    ”方木擠出一個笑容,隔着鐵門遞過去一根香煙,“到這兒打聽點事。

    ” “買煤麼?”老者接過香煙,看了一下牌子,家在耳朵後面,“直接去礦上就行啊。

    ” “不是買煤。

    ”方木又遞過一根香煙,幫他點燃,指指剛才去過的老宅,“那裡的老爺子讓我過來的。

    ” “嗐,老六啊。

    問他也是白搭,他耳朵背,人早就煳塗了。

    ”老者抽着煙,上下打量着方木,“你想打聽什麼事兒啊?” 此時也沒有必要隐瞞了,方木掏出警官證,簡單說明了來意。

    老者倒沒顯得緊張,拿着警官證查驗一番,擡手打開了鐵門,讓方木和米楠進屋細說。

     老者一個人居住,屋裡陳設簡單,還算幹淨整齊。

    坐在炕頭上,方木先和老者閑聊了幾句。

    交談中,方木得知老者姓田,曾是羅洋村的書記,喪偶獨居,有一個兒子在大角山開礦。

    老頭不習慣新村的生活環境,所以一直住在這裡。

     怪不得叫老六的老人讓他們來這裡打聽。

    方木心裡想,這老頭一副見多識廣的樣子,原來當過村幹部的。

     “你們來這裡有什麼公幹?”田書記彈彈煙灰,同時招唿米楠從一個笸籮裡拿幹棗吃。

     方木想了想,問道:“田書記,你在這裡住了多久了?” “那可長了。

    ”老人呵呵地笑起來,“我就是在這出生的,今年六十八了,你算吧。

    ” “好。

    ”方木單刀直入,拿出江亞的照片,“你認識這個人麼?” “你等等啊。

    ”田書記找出花鏡戴上,拿着照片仔細端詳着,半響,猶猶豫豫地說道,“看着眼熟,就是……就是想不起是誰。

    ” “那這張呢?”方木有把那張兩人合照遞過去,“這兩個人你認識麼?” 老人隻看了一眼,立刻說道:“這胖小子不是老江家的大小子麼,叫什麼來着,好像是個挺雅的名……” “江亞?” “對對對。

    ”田書記拍拍腦門,“這是個好小子,人厚道,也孝順,可惜死的早。

    ”他指指門外,“和老六家的兒子一起死在礦裡了。

    ” “另一個呢?”方木急切的問道,“你能認出來麼?” “這個……”老人皺起眉頭,大口吸着煙,手扶額角冥思苦想,“眼熟……是誰呢?” “他也是你們村的,家裡條件不好。

    ”方木提示道,“和江亞是好朋友。

    ” “和江亞是好朋友……”田書記自言自語道,突然一拍大腿,“想起來了,這是老苟家的小子啊。

    ” 說罷,他又拿起另一張照片,端詳了幾眼之後肯定地說道:“就是這小子,沒錯,那股倔哄哄的勁兒,還沒變。

    ” “他叫什麼?”方木立刻問道。

     “嗐,這小子沒大号。

    ”田書記笑道,“他爹姓苟,就這麼一個兒子,整天狗蛋狗蛋地叫。

    我們也叫他狗蛋,連學校老師都這麼叫他。

    就為這個,我記得他還跟學校老師幹過仗,結果讓老師給收拾得夠嗆。

    ” 狗蛋。

    方木和米楠交換了下眼神。

    這名字也忒寒碜了。

     “這小子咋了?”田書記看着方木,又看看米楠,“犯事了?” “嗯,出了點事。

    ”方木含混地答道,又問道,“他家還有人住在這裡麼?” “早沒了。

    ”田書記又拿起一根煙點燃,“狗蛋他娘死得早,好像是他十四那年吧,跳了井。

    ” “自殺?”米楠吃驚地瞪大眼睛,“為什麼?” “這事說來可就話長了。

    ”田書記一副津津樂道的樣子,“狗蛋他爹是礦上的工人,娶了她娘之後,能有個五六年吧,就是懷不上。

    狗蛋他爹對外說是老婆不下蛋整天鼻子不是鼻子,臉不是臉的。

    有一年冬天,村裡唱大戲。

    戲班子走了之後,狗蛋他娘居然懷上了。

    狗蛋他爹樂壞了。

    可是孩子生下來以後,跟狗蛋他爹一點都不像,反倒像那個戲班子裡演張生的戲子。

    大夥私下裡都說這肯定是狗蛋他爹和戲子的種兒……狗蛋他爹心中也犯合計,回去把媳婦兒吊起來打。

    那老娘們就是不承認,死活都說這是狗蛋他爹的兒。

    ” “後來怎麼樣了?” “後來怎麼樣了?”田書記吐出一口煙,捏起幹棗在嘴裡嚼着,“孩子都生長出來了,狗蛋他爹隻能養着。

    可是自打那以後,這娘倆可遭了罪了。

    三天小揍一頓,五天大揍一頓。

    孩子都上小學了,連個名字都沒有。

    他爹說就叫狗蛋。

    大夥說,這是罵那個戲子呢。

    狗蛋狗蛋,狗的種兒!狗蛋小學畢業那年,他娘實在受不了了,跳了井。

    媳婦兒沒了,狗蛋他爹消停了一年,第二年開春,就帶着狗蛋出去打工了。

    這一走,就二十多年沒回來。

    ” 方木想了想,又問道:“他們去哪裡打工了?” “不知道。

    ”田書記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