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關燈
大家就在城外十裡處,-足等侯着,一直等前行的,探哨報來說唐公已經攻入景陽門,他們才緩緩推進。

     這次是由李靖領先了,李世民陪着秦瓊随後慢行,以道闊。

     柴紹低聲埋怨道:“藥師,你明明知道此時争得嫡長,将來少了很多麻煩,為什麼不堅持呢?” 李靖道:“我堅持有什麼用呢?世子不答應,到時仍然拗不過他的。

    ” 柴紹道:“世民是執着一點愚孝,而天下大業,該當仁不讓,他該明白大家之所以支持他,是看他有點出息,若他是如此的一個人,就太令人失望了。

    ” 李靖搖頭道:“柴兄,你這樣想可就錯怪令親了,世子不争先入城,是為了我們。

    你想想,我們若是搶先一步,勢必要先跟李密接觸,我們的弟兄還有不少在那兒,到時候是否會讓我們殺李密呢?” 柴紹道:“這個你放心,李密把秦程二兄下入天牢,已經使衆家兄弟對他反感極深,所以家嶽兵臨城下時,沒有一個人肯領兵出戰,大家隻是看在王伯當的面子上,不便反他而已,我們率軍入城,更不會遭遇到抵抗。

    ” 李靖一歎道:“别人或将如此,王伯當呢?他可是李密的死士,但他是我們最親密的兄弟,斷然不會坐視我們殺死李密的,到了正面相對時,又将如何呢?” 柴紹搓着手道:“這……倒是個難題。

    ” 李靖道:“所以世子把這個難題留給李元-去傷腦筋,免得我們為難。

    ” 柴紹道:“不錯!那楞小子除了他老子外,大概就隻有二哥的話還聽幾句,此外是六親不認,李密撞在他手中,恐怕準是個死數,隻怕伯當兄恐怕……” 李靖道:“那倒不要緊。

    有尉遲南北兄弟在,多少會招呼着點的,隻是在他的大銅-下,怕是沒人能搶救李密了,所以世子的止軍不前,你我都該感激的。

    ” 柴紹道:“難道就為了這個原因,他放棄了一個機會。

    ” 李靖道:“這不是什麼好機會,一個嫡傳世子,沒有什麼争頭,說不定還會失去更多,那逼使建成對他早展開攻擊與仇視,徒傷老父之心,倒不如讓讓人了。

    世子隻要把握住這些人,将來還怕什麼?就算唐公登基,把皇位也傳給了建成,又能管用嗎?” 柴紹道:“怎麼不管用,你别以為建成那小子是個草包,他也頗有心計,手下頗有一些能人。

    ” 李靖笑道:“我知道,充其量隻是劉文靜之流,玩些小聰明而已,不足以成大事的……” 柴紹道:“所謂成大業者,又是怎樣的人呢?” 李靖道:“如你我者流,手上有兵有勇,胸中有計有謀,這種人才能舉足輕重,世子目前盡力在結交此一類人,畢竟是個有心計的,他隻要有我們這些人擁護,萬裡江山還怕會落在别人手上嗎?” 柴紹笑了起來道:“藥師!看來你對我這個内弟此我還了解呢?他既然用心如此,倒是個有心人了。

    ” 李靖道:“當然,我在當世群雄中擇主,偏偏就選中了一個少年人,一定是他有過人之處的。

    若是瞧不準,誤了自己不說,誤了天下蒼生,那可罪孽深重了。

    ” 兩人相與大笑。

     眼看着長安在望,忽見一人一騎由城内沖出,一時不及辨認是誰,及至看清楚是李密,他卻自己掉轉馬頭而去。

     柴紹道:“那人好像是李密,怎麼會如此狼狽呢?”李靖道:“城破了,他自然隻有落荒而逃了!” 柴紹道:“怎麼隻有一個人呢?” 李靖道:“他已衆钣親離,不一人逃怎地?而且很可能他是看到形勢不對,别人還在為他拼命,他一個人先溜也很難說,李密本是如此一個人。

    ” 說完又輕輕一歎道:“他看見了我的旗号,不好意思在我面前丢人,所以又跑回去了,其實他真要過來,我多少還會看在故人的份上,放他過去的,這一回頭,卻是自尋死路了。

    ” 柴紹卻道:“不對!别人不跟着他,伯當兄卻因為欠他的恩情,絕不會舍棄他的,沒在他身邊,莫不是死了?我得去看看。

    ” 他緊緊拍馬向前。

     李世民也從後越衆而出道:“藥師先生,家父既已進了城,我要去進谒一番,同時也把先生慨允賜助的事禀報一聲,請他老人家來相迎。

    ” 李靖道:“相迎不敢當,但是先容禀一聲卻是必須,值此戰亂之際,容易引起誤會,世子去晉見唐公,李靖則屯兵城外,等侯召見。

    ” 李世民笑道:“那也好,别的人尚不至魯-,我那四弟卻難說,我也得去打聲招呼。

    ” 他追上柴紹進了城,卻見李密被李元霸攔個正着,李密手中已無兵器,自然不敢拼戰。

     而李元-自許英雄,不願打殺一個空手的人,遂抛下了手中的銅-,馬上探身,一把将李密抓了起來,就這麼懸空提着,望見李世民笑道:“二哥,你也來了!我們快去見父王去。

    ” 他就這麼提着李密,拍馬回頭,向着景陽宮行去,來到宮前,唐公大隊也正好到達。

     李元-大叫道:“父王,孩兒把李密那狗頭抓回來了。

    ” 李淵正吩咐從人入宮,而且警誡大家,不得擾及宮中的人,見狀大喝道:“無禮畜生,還不把你叔叔放下來。

    ” 李元-一怔道:“叔叔?那來的叔叔?這厮雖也姓李,卻不夠資格做我的叔叔。

    ” 李淵氣得大罵道:“畜生,你還敢胡說八道!” 李元-賭氣道:“罷!罷!我攻進了長安城,抓到了這賊厮,沒撈到一點功勞,卻換來了一頓罵。

    ”把李密往地上一抛,生氣跑了。

     李淵對這小兒子氣也不是,怒也不是,隻得親自上前,扶起了李密道:“賢弟受驚了,小兒粗魯不文,未習禮數,多有得罪,萬望賢弟念他幼年無知,勿加計較。

    ” 李密本來還想逞逞英雄,大罵一通以求死的,因為他知道到此地步,落人人家手中,活命的機會不多了,倒不如死得光棍些,那知李淵竟對自己如此客氣,一時沒了主意。

     李淵拉住了他的手,又誠懇的道:“愚兄扶立幼主,而賢弟卻保住宮室,免得流民所掠,對保存皇室,都有功續,今日幸喜護駕回京,今後同殿保護幼主,尚祈相互共勉,互助互诤……” 李密是何等聰明的人,他知道此刻所表示的言論最為重要,看來李淵的确沒有野心,不想做皇帝,但他的身邊人卻個個是雄心萬丈,甚至於包括他的兒子在内。

     此刻,他不怕得罪這老兒,卻必須讨好那些人不可,於是一拱手道:“國公,李密承蒙不殺,備極感恩,但國公若是要李密重保隋祚,李密情願此刻挨上一刀。

    ” 李淵道:“這……是怎麼說呢?” 李密朗聲道:“李密乃一介匹夫,與國公天威,自不能相比,國公如果君臨天下,李密俯首稱臣,自無異言,然若要李密對一個黃口孺子屈膝,李密甯受一死。

    ” 李淵皺眉道:“賢弟何出此言!皇帝雖然年幼,畢竟是先帝遺嫡,你我忠心扶持……” 李密笑道:“天下并不固定是他們楊家的,何況隋朝江山不足百年,也是從他姓中掠來的,江山無主,唯有德有能者居之,那個小孩子無德無能,天下交在他手中,豈不弄得一團糟?” 李淵道:“隻要輔佐大臣盡心盡力……” 李密冷笑道:“國公,如果臣下中有奸妄之徒,導之於不義,使忠言逆耳,大悖其行,豈非贻禍於天下百姓?” 李淵忙道:“這是可以防範的。

    ” “如何防範呢?若是皇帝對忠言執不采納呢?這是很可能的。

    因為為善總是此為惡困難得多,乏味得多,皇帝年幼,不辨善惡,對逢迎的人自是容易接近。

    國公一心為國,隻怕隻會惹來他的讨厭與痛恨,到時他來一道旨意,賜令國公自盡,國公是否會接受呢?” 李淵被他問住了。

    李密道:“國公一片愚忠,也許會守臣節而受死,可是卻置天下生民於水火之中。

    所以李密不能為國公這一番愚忠而視江山為兒戲。

    國公如果肯登基治理萬民,李密不僅為天下慶得人,亦将竭驽鈍以報效於駕前,否則李密但求一死。

    ” 他又發揮了他長辯的天才,一篇話說得慷慨激昂,而且受到了唐公麾下諸将的大聲喝采,因此也對李密的反感減低了不少。

     李淵隻有皺起眉頭道:“這事情等以後從長計議,以後從長計議……” 李密道:“國公可以從長計議,李密卻不能,因為李密不肖,不但坐過金銮殿上的寶座,而且也納了前後蕭氏於宮中,若是江山易主,李密讓出倒也罷了,若江山又歸於楊氏,李密此等行迳,豈不是犯了大逆不道,碎屍千段之大罪?萬死不足以謝,倒不如此刻一死了。

    ” 這倒是使李淵感到為難了。

     因此他想了一下道:“賢弟不必為此耽慮,愚兄自會想個妥善之策的。

    目前的情勢,賢弟進宮自是不便,還是請到驿館去歇息一下……” 他吩咐轄下的将士對李密必須禮遇,也準許李密的臣下護衛着他前往驿館暫住,然後才帶人送恭帝入宮。

    長安雖屢經兵燹,卻叨在帝都,那一個都想在這兒座鎮天下,一直沒有遭受到太多的破壞。

     老百姓們對換朝代易江山也習慣了,誰做皇帝對他們都沒關系,但他們多少也有個選擇的,唐公仁厚本已着名,此刻又是實力最強大的一支,自然受到萬民的擁戴,盡管他護送着恭帝,但百姓們在路旁擺設香案,口中呼着的卻都是唐公萬歲。

     不僅民心如此,而且連舊日宮中的人也是如此,皇帝回到宮中,宮人們對他都很冷淡,反倒是對唐公三呼叩拜,以帝王之禮進詣,這使唐公很難堪。

     炀帝的皇後蕭氏以及嫔妃美人等出來,也是跪接衆人,她是恭帝的生母,照理無須跪下的,因為恭帝尚未正式郎位,她仍是國母,這自然是跪李淵。

     李淵感到更為難堪了,連忙跪下道:“國母請起,微臣不敢當,微臣不敢當……” 他是個老實人,這一急之下,連話都不會說了,還是蕭後垂淚道:“弱質女流,在強權之下,失節全命,無非是希望能見到幼子一面,并為先夫保存一線根苗而已,多承唐公高義,妾身實不知将如何報答。

    ” 蕭後也是個十分聰明的女人,她知道此刻要抓住唐公,才能保得住自己,因為她失貞從了李密,連她的兒子都對她不諒解,見面之後,都沒有叫她一聲。

    因此,她抽抽噎噎地道:“未亡人不幸,未能以有罪之身,追随先夫於泉下,私心常以偷生為憾,妾不是怕死,而是怕死後無顔見先夫面已。

    今得唐公撫孤,妾可以無憾矣,也望唐公念妾一片愚忱,為妾身作個主。

    ” 她取出了一把匕首,就待往胸口刺下去。

     唐公離她最近,自然不能看她死去,忙一把抱住了道:“娘娘使不得!有話好說,不必如此!” 蕭後是做好的圈套,早就把衣襟解開了,露出了雪白的胸膛,拼命還要割腑自殺。

     唐公不敢放手,隻得繼續抱着地。

     蕭後掙得一陣,竟是昏了過去,唐公剛要放下來,旁邊一名宮人道:“娘娘悲傷過度,請國公送她去後宮安歇吧!” 唐公道:“這……我恐怕不便吧!” 那宮人悄悄一指蕭後的胸膛低聲道:“事急從權,沒什麼不便的,國母此刻形狀,也不宜為人所見。

    ” 唐公看了她雪白的胸膛以及尖聳的乳-,而且三十多歲的年紀,也正是動人的時候,倒的确是不便讓自己手下的那些人看見了。

     於是回頭吩咐道:“本爵送娘娘到後宮去,你們不必跟來了,在宮外等着吧。

    ” 劉文靜随侍在側,忙把親兵們都帶走了。

     年幼的皇帝目中流淚,隻有無奈地一頓腳,憤然地轉身走了。

    好在宮中他舊日居住的地方尚在,那兒隻有一個老太監在司理清潔,由得他倒在床上痛哭去。

     李淵抱了蕭後進去,再也沒有出來過,而且宮人們把内宮的門都關了起來,這是李密向日的寝處,宮中别無其他男子,宮門外有劉文靜所率的親兵站立守衛,倒是很放心了。

     建成與元吉都曾進宮來,想向李淵請示一些事情,但是劉文靜對他們歪歪嘴,二人會意,一起來到偏宮。

     建成問道:“怎麼?老頭子還不出來?” 劉文靜道:“那婆娘是個尤物,又是刻意擺布之下,陛下從未經過這些溫柔陣仗,那裡逃得脫?” 建成聽了不禁神往,也低聲狎笑道:“聽說這個女子不但風韻猶存,而且别具一般的風情,能把人迷得半死。

    ” 劉文靜道:“這個臣未能得知,這種事是隻能意會,不足言傳的,非親身經曆不足以體其韻味,臣福薄……” 建成笑道:“得了,老劉,誰不知道你是外強中乾,心有餘而力不足,才打腫臉充胖子,把自己說成個柳下惠似的,可是你家裡卻養了好幾個小相公……” 劉文靜道:“在殿下面前,臣不敢隐瞞。

    臣先天有此疾,常引以為撼,那些娈童,亦聊以解慰而已,實際上卻是備而不用的。

    ” 元吉卻道:“老劉,聽說你還養了五六個年輕女孩在家,那又是幹什麼呢?” 劉文靜笑道:“好教三殿下得知,跛者不忘其履,秃者不忘其梳,是乃人之常情,臣雖然自己不能行矣,但是看看别人在眼前恣行歡樂,亦人生一樂也!” 建成哈哈大笑道:“你倒真有好胃口!” 劉文靜笑道:“臣是在遵行民胞物與,人饑己饑,人溺己溺的古訓,樂必與民同。

    ” 建成大笑道:“好!好!說得好!文靜,就憑你這番胸懷,我日後若能得了江山,那丞相非公莫屬。

    ” 劉文靜忙道:“謝殿下,此言既出自金口,可反悔不得的,臣這就向殿下讨定了。

    ” 建成道:“若有那一天,自然少不了你的,還用得着你說嗎?你這一肚子鬼學問也足夠擔負那責任。

    隻是那畢竟隻是想想而已,離事實還遠得很呢,連老頭子也隻是個國公而已,我這殿下也隻是私下無人時叫着過過瘾罷了。

    ” 劉文靜笑道:“快了,快了!不出兩三天,微臣必然會促成此事!事實上,李密已潰,京師也到了手,天下大半在握,還有什麼問題呢?” 建成道:“話是這麼說,但老頭子自己卻要學周公,一心隻想做個賢臣就心滿意足了。

    ” 劉文靜笑道:“不過文武群臣,沒一個會允許他如此做的,我們隻要對那小鬼頭加點壓力,叫他自動地寫張遜位書,那不就行了?” 建成道:“他肯寫嗎?” 劉文靜笑道:“禁宮禦林軍都在臣的掌握中,刀子架在他的頭上,還怕他不肯!” 建成忙道:“使不得!不能用強。

    老頭子是很念恩的人,宇文化及對我們那等壓迫,幸虧楊廣對太原的庇護,才沒有被夷平掉,老頭兒感念這番恩惠,才捧住那個小鬼,若是用強,老頭子絕不會答應的。

    ” 劉文靜想了一下道:“這倒也是,而且那婆娘也是個厲害角色,她很能運用其魅力,蠱惑住令尊效呂不韋,她就可以把持住太後的位置了,這倒是得想個辦法。

    ” 元吉道:“不錯,她知道老頭子很固執,不可能會納她為後的,她要掌權,極可能來上這一手。

    ” 劉文靜道:“微臣想個法子,把她弄走也就罷了。

    ” 建成搖頭道:“這恐怕也不行。

    我對老頭子的脾氣很清楚:他是個講究規矩的人,像今天這種事,他平時是絕不肯做的,但是一旦他留下了,就證明了那婆娘果真是有兩下子,你恐怕分不開他們。

    ” 劉文靜拈着他的老鼠胡子沉思片刻才道:“二位殿下所見極是有理,這事果然強不得,但是我們可以來個以毒攻毒,那婆娘既是以狐媚見長,咱們也可以弄兩個人去跟她較量一下,把陛下的心轉了過去,然後再把這個惡人給這個主兒做去,讓他去谏告陛下逐出蕭氏。

    ” 他說時伸出兩個指頭。

    建成與元吉都知道是李世民,不由得瞪大了眼睛道:“為什麼要他去谏告呢?這正是一個在人前建樹聲名的時候,豈不白便宜了他?” 劉文靜笑道:“殿下,臣納帝後,究竟是件失德的事,子規父過,也是件令人難堪的事,雖然能建立一點小聲名,但是卻使陛下心中不快,是必然的事,殿下又何必做這得不償失的事呢?” 建成笑道:“對!對!老劉,你不愧是智多星,這件事給你一分析得失後,果然輕重分明了。

    隻是老二也很聰明,他會做這種笨事嗎?” 劉文靜笑道:“會的,一定會的。

    因為他要做百世聖人,像這種事必然是不肯馬虎的,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