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關燈
虬髯客道:“夫人何以知道我必有條件?” 樂昌公主道:“因為首領也有志於逐鹿天下,兵與錢是最不可少的兩個條件,首領沒理由如此慷慨的。

    ” 虬髯客歎道:“一定要說出個理由來,隻能說我不願與你們為敵,因為我手中有了錢,有了兵,勢必要跟大唐起沖突,難免會與你們陣前相見。

    ” 李靖道:“大哥,放心,絕不可能的。

    小弟說什麼也不會跟大哥陣前相見。

    ” “假如有命令給你呢?” 李靖道:“小弟甯可抗命,殺身亦在所不計。

    ” 虬髯客道:“好,好兄弟,賢弟,你有這份情意,愚兄難道就不能犧牲一點嗎?所以,我把人給你們帶去,轟轟烈烈的幹他一場,不過,我的确有條件的。

    ” 李靖道:“什麼條件?” 虬髯客道:“你們隻能擁立李世民,不能擁唐。

    ” 李靖道:“若唐室之主落於李世民身上……?” 虬髯客道:“你們所擁的不僅是唐室之主,更将是天下之主,若李世民不能一統天下,你們都來幫助我。

    ” 樂昌公主道:“首領快人快語,妾身也不多作客套了,隻是還要加一點附帶條件:若天下歸於唐公,李世民絕不可能去反對打倒他的父親,我們也不能幫他做這種事。

    ” 虬髯客笑道:“那當然。

    我的意思是說唐公死後,天下底定,那時皇帝若不是李世民,你們也沒有理由再去幫助别人了,那時咱們再創一番事業。

    ” 樂昌公主毅然道:“一言為定!那時我們一定帶着自己所有的家當來佐助首領。

    隻是萬一李世民得了天下呢?” 虬髯客道:“那還要看看他能不能當一個好皇帝。

    ” 樂昌公主笑道:“這當然。

    老實說,如果我們發現他不是一個明主,不用首領相召,我們自動會離之而去,來投奔首領。

    ” 虬髯客輕輕一歎道:“假如這小子真能有一番大作為,也不枉某家這番相讓之情,把中原的天下讓給他吧!” “那大哥又将何去何适呢?” 虬髯客大笑道:“你們别替找擔心,天下之大,何愁沒有我容身之地。

    海外還有不少島嶼,我都已有人在那兒落腳經營了;實在不行,我到海外去當我的逍遙君去。

    ” 李靖與張出塵都有點黯然。

    虬髯客卻豪情萬丈地道:“賢弟,小妹,别這麼沒出息,擺出一付苦相,末來的事難說,也許我們還是在中原相聚,共謀我們的大業呢!” 李靖道:“對!小弟向大哥保證,除李世民外,小弟不會再去擁立第二個人。

    ” 虬髯客大笑着伸出一隻手跟他握了一握,放開手後,張出塵卻感動得靠過來,跟他抱了一抱。

     那是把他當作了親哥哥一樣,不避形迹了。

     虬髯客十分感動,攬着她的香肩,低喚了一聲:“小妹!” 張出塵也哽咽地叫了一聲:“大哥!” 虬髯客又艱澀地笑了一下,然後道:“不管天下怎麼變,記住,你永遠是我的小妹妹,大哥可以放棄一切也不會做出傷害你的事。

    ” 這充滿感情的話,出自一位豪傑之口,别具感人的力量,尤其是這種保證,天知道将要付出多大的代價,說不定将是他垂手可得的天下。

     因為張出塵與李靖選擇了輔佐李世民,天無二日,虬髯客如果也有志天下,沖突在所難免,而他此刻的表示為了張出塵,他将退讓。

    這又是何等大的犧牲,雖然他已經表示過一次,但卻不如此刻的誠懇。

     張出塵激動地道:“大哥,我跟李郎也可以向你保證,我們也絕不會做出任何一件危害你的事。

    ” 虬髯客道:“這一點大哥絕對相信,而且大哥要你們挾帶大批的人力财力到李家去,也是為了不使你們難堪,使你們的意見,一定要受到别人的重視。

    人無傷虎意,虎有害人心,我不想跟你們作對,但人家未必能放過我!” 樂昌公主忙道:“首領,絕不會的,世民世子絕不會那麼做,他在邀請藥師時,郎已聲明過了,絕對不會讓你們處於敵對狀态中的,他也盡量尋求避免之道。

    ” 虬髯客道:“避免得了嗎?” 樂昌公主道:“應該是可以的。

    世子說過,他足以天下為重,并不志在天下,若是首領有一統天下的能力,而又确能造福於天下,他不會跟首領争的。

    ” 虬髯客道:“他是如此說的嗎?” 樂昌公主道:“世子不僅是如此說而已,也是真心如此地想。

    他不随便作許諾,說了就一定算數。

    ” 虬髯客沉思片刻後,毅然地一揮手,密林中出來一騎快馬,馬上一條大漢,背上背着一個錦袱。

     李靖與張出塵都認得,這大漢是虬髯客最親信的弟兄,叫楊全忠,不但武藝精通,而且兼能文事,是一個難得的将才,虬髯客後來訓練新軍,全由他一個人負責。

     他為人也很謙虛,跟李靖很談得來,此刻馬到臨近,他一縱而下,首先抱拳見禮道:“見過二莊主、三姑娘。

    ” 這還是從前的稱呼。

    張出塵在結義的盟譜上最小,不過稱她為三姑娘的人卻沒幾個,那都是虬髯客身邊的武士,不隸屬於神龍門中。

     楊全忠又向樂昌公主抱拳道:“夫人,别來無恙,恭喜夫人與徐公子破鏡重圓,而且在唐公那邊很得意。

    ” 他跟樂昌公主很熟,因為以前虬髯客有什麼事要跟楊素協調,他們兩個人往往是雙方的代表。

     樂昌公主也回禮道:“楊壯士好!兩三年沒見了,壯士添了不少風塵之色,倒是更見精神了。

    ” 楊全忠笑道:“那是海風吹多了的原故,數年未蒙賜誨……” 虬髯客道:“全忠,你别忙着說廢話,以後向徐夫人求教的機會多着呢。

    現在你聽我作一個最重要的宣布:從此刻起,你率領所有的弟兄,跟随二莊主效力!” 楊全忠恭聲道了一聲:“是!” 虬髯客又道:“把人員的名冊以及全部資産也自即刻,移交給姑娘掌管。

    ” 楊全忠又應了一聲,解下背上的錦袱,雙手舉着交給了張出塵道:“名單清冊都在包袱中,另有金龍令牌兩面,兵員武器,俱屯集在前面十裡處,請姑娘查閱。

    ” 虬髯客笑道:“藥師,小妹,人在前面,你們去點收吧,有全忠跟着,你們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問他,愚兄要走了,短時内我們恐怕不會再見。

    ” 張出塵道:“大哥要上那兒去?” 虬髯客道:“我把人馬裝備起來,原是想跟你們會合碰碰機會的,現在既然沒我的事了,我想再到海外去混個幾年,再聚一筆本錢去。

    ” 李靖道:“大哥,你又何必從頭開始呢?小弟這兒的人員已經不少了,你還是帶了去吧!” 虬髯客一笑道:“兵員訓練了就要打仗的,假如不打仗,不僅養着他們是負擔,閑置着無所事事,還容易出麻煩。

    這批已經訓練好的人員,交給你們正好派用場,至於我在海外,還有着一半的人員呢!你們多辛苦點,先把中原江山打出個局面來,幾年後,我來看看,說不定可以撿個現成的便宜呢!” 李靖笑道:“大哥總是最聰明的人。

    ” 虬髯客也大笑道:“這可是你教我的。

    五人逐鹿,鹿死誰手不得而知。

    欲得其鹿,我就要面對四個強敵,若我退而作壁上觀,任彼相争,剩最後一人時,我僅除一人即可得鹿,這才是上上之策。

    ” 李靖道:“小弟可沒說過這個話。

    ” 虬髯客笑道:“這隻是我的引申,你在談論戰略時說過一句話:戰争中最後還能站着的人才是勝利者,而虎狼阻道時,先驅虎吞狼,養精蓄銳以待之,俟虎疲狼盡,再全力搏虎,則虎狼俱亡” 李靖道:“小弟隻是論戰,與争天下不同。

    ” 虬髯客道:“我以為道理是一樣的。

    ” 李靖道:“不一樣。

    驅虎吞狼,則狼盡而虎疲,争天下時,占地越大,實力也越強,直到群雄剩下一人時,已經無法推翻了。

    ” 虬髯客笑道:“我不會打那種仗的,你要記得,大哥是個江湖人,我争天下,也要用江湖人的方法,流血五步,斬首一人,就夠了,我隻要有一批人來接收天下……” 李靖搖頭道:“大哥,這個方法行不通的。

    ” 虬髯客道:“我知道,我刺殺的若是個仁君,我會成為天下之公敵,我不會做這種笨事。

    若我刺殺的是個暴君呢?天下豈非垂手可得了?” 李靖不禁默然。

     虬髯客揮揮手,揚長而去。

     樂昌公主愕然道:“他就這麼把幾萬人交給你了?” 李靖道:“是的。

    上次把神龍門交給我,也是在三言兩語之間。

    ” 樂昌公主道:“若論豪傑胸懷,舉世之間,無人能及此君,出手就是這麼一大筆重禮,尤其是在此時此刻,那是争天下之資。

    ” 楊全忠道:“夫人,張大哥的想法卻不是如此。

    他知道争天下容易,保天下難,隋炀帝手中的實力不謂不盛,但保不住天下不說,連首級都保不住,所以張大哥在沒有保住天下的能力之前,不作争天下之想。

    ” “那他何以要訓練這些人呢?” “那是作準備。

    當他有了保天下的條件時,也當然要有一些取天下的實力。

    ” 樂昌公主問:“他認為如何才能保天下呢?” 楊全忠搖頭道:“我不知道。

    他一直都在尋求答案,這次他召集了弟兄整裝出發前,還一直為此苦惱,最後才對我說,他認為目前取得天下後,唯一能保的方法,就是有兩個人的合作。

    ” “那兩個人?” 楊全忠道:“一位是二莊主,另一位則是夫人。

    ” 李靖被提到是意料中事,但是樂昌公主沒有想到另一個人會是自己,倒是大感愕然,她讪然苦笑道:“那是你們首領在開玩笑。

    ” 楊全忠道:“不!不是開玩笑。

    大哥說了,外有藥師為将,可無敵於天下,内有樂昌為策劃,可以使天下在握,我為争取此二人,曾不惜全力,奈何卻輸了李世民一步,此去隻能碰碰運氣,能說得動他們助我,則大事可為,否則就隻有成全他們了……對不起,我冒昧地直呼二位的名諱,但那隻是轉述張大哥的話……” 樂昌公主道:“這麼說,他是早已決定将一切交出來了?” “是的,大哥早就作了兩種準備:不是二位歸他,就是他把一切交給二位。

    ” 李靖與張出塵對虬髯客多少有點慚愧的感覺,樂昌公主則有點意外地道:“首領對我這個弱質女流太看重了。

    ” 楊全忠道:“不然。

    在張大哥的心目中,夫人是天下最值得也敬重的人。

    他說夫人金枝玉葉而身遭亡國之痛,在輔佐楊素時又掌握了權術之秘,他深信你的認識,比任何一個人要透澈,因此,夫人策劃謀國時,必然可以避免以往的那些缺點而做到十全十美。

    ” 張出塵道:“這倒是。

    大哥的看法相當正确,樂昌姐,你的确當得起的。

    ”她見李靖笑而不言,忍不住道:“藥師,你難道不同意嗎?” 李靖道:“我同意。

    樂昌姐确有理國之能,把一個朝廷建立起來,按步就班地做事。

    ” 樂昌公主則笑道:“藥師!你别捧我了,我對自己知之甚明,我不妄自菲薄,當世之間,沒有人此我有更多的理國經驗,因為我身經兩個王朝的興替,而且都曾參與最高的決策,家兄主陳時,大部份都聽我的,楊素佐隋時,我也提供了不少的意見,隻不過這兩個王朝都滅亡了。

    ” 張出塵道:“那不能怪你,這是人謀不臧。

    ” 樂昌公主苦笑道:“我不敢自擡身價,說那兩個王朝之亡是我的責任,但我未能防蔽起衰,防患未然,證明我的能力不足,虬髯客實在把我看得太重了。

    ” 楊全忠道:“這個大哥也曾說過,他說夫人隻要記兩次失敗的慘痛教訓經驗,再度理政時,便可以避免那些人為的錯失,如此雖不能說必然大治,然已無人能及了,因為究竟很少有人能連續經曆兩次失去天下的。

    ” 這一說使得衆人俱為之默然,樂昌公主歎了一口氣道:“遺憾我隻是個女流之身,夫婿尚在,不能自主,否則我一定去追随張首領,以報答他這番知遇之情。

    ” 楊全忠則興奮地道:“有夫人這番話,張大哥已經很安慰了。

    張大哥對夫人仰慕之至,曾經向越公緻意,但楊素對夫人也十分敬重,回答大哥說,夫人堅貞可逾金石,在未得徐公子确息前,他不便作任何表示,大哥也就尊重夫人的意願,絕口不說此事,後來得知徐公子無恙,已與夫人破鏡重圓,大哥着實為夫人慶幸,但也私底下難過了幾天,這話不會太唐突夫人吧?” 樂昌公主見他說得很坦率,倒是有點不好意思,但随即大方地道:“不,我感到很榮幸。

    張首領對我的這份情意,我十分感激,隻遺憾相逢已是人婦,隻有辜負他的一片情意了。

    ” 楊全忠激動地一屈腿道:“多謝夫人!” 李靖道:“全忠,這要你謝什麼?” 楊全忠道:“我是替大哥感謝,謝謝徐夫人的這番話,對大哥多少是種慰藉。

    ”他歎了口氣道:“大哥雖是一條鐵铮铮的漢子,但他的感情卻極為平常,他輕易不為人動情,一旦動了情,就十分執着,在海外,有許多島國,大部份都是女子為王,那些女王也都十分美麗,她們對大哥十分傾心,不但委身下嫁,以舉國為聘,有的甚至隻要求成為大哥的外室,大哥卻連正眼都不看她們一下。

    ” 張出塵笑道:“我倒不知道海上有這麼多美麗的人和事,難怪大哥經常留連海上了。

    ” 楊全忠道:“三姑娘,大哥在海外一心擴展基業,完全沒有沾上一絲绮聞。

    那些女王對大哥有意,大哥卻懶得理她們,有時為了避開地們,情願放棄那塊基地。

    ” 樂昌公主笑這:“這一點我相信是真的,外子對我談過,他避難就在一個島國上耽過一陣子,那個女王對張首領十分煩心,但張首領卻沒興趣。

    ” 楊全忠忽現異容道:“夫人,徐公子流亡海上時的經曆你都知道嗎?” 樂昌公主笑道:“知道。

    他流浪的那個島國在南海中,島上多為女子,美麗熱情,統治者也都為女子,外子即為島上的女丞相所收容,招贅為夫。

    ” 張出塵道:“啊!有這種事!樂昌姐,你怎麼沒說?” 樂昌公主這:“這有什麼好說的!” 張出塵道:“你也不為這件事生氣?” 樂昌公主笑了起來道:“那更沒什麼好氣的,本來就是不得已。

    他是乘船浮海,遇風浪刮飄到那個島上的,假如他不答應那位女丞相,就會被打入奴工隊中去做苦工,他嬌生慣養,吃不了那種苦,必然會被折磨死的。

    ” 張出塵道:“你就原諒他了?” 樂昌公主莊容道:“若是在從前,我不會原諒他,可是亡國之後,我已經不是公主了,再者,我也親身體驗到人有許多不得已的時候,不能太堅持的。

    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隻有活着,才能慢慢去實踐自己的理想。

    所以,我已經懂得了容忍。

    ” 她見張出塵在發呆,又正色道:“我是運氣好,國亡之後,被撥到楊素府中,若是被撥到别的大臣家中,就很難保持清白了。

    我一直在悶自己:設若我無法保持自己的貞節時,我将怎麼辦?” 張出塵道:“樂昌姐,我常看見你身邊帶了一柄七首,相信你一定是一死以明志的。

    ”-樂昌公主苦笑一聲道:“不,那隻是在開始的時候,後來,我想通了,我不會輕易一死,我會逆來順受,盡量地活下去,等到團圓的一日,我身懷與徐郎分手時的半邊銅鏡,相信總有團圓的一天。

    如若到時鏡圓人未圓,那豈不是更大的悲劇?” 楊全忠道:“夫人節勵冰雪,令人十分欽佩,而徐公子身懷半邊鏡子,也是深情無限,每天都要拿出來看一遍。

    ” 樂昌公主道:“楊壯士,你怎麼會知道的?” “因為那個島我也耽過,而且我是故意前去的。

    我的計劃是前去刺殺徐公子的。

    ” 衆人都一驚。

    隻有樂昌公主平靜地道:“為什麼?” 楊全忠道:“我聽說了夫人對徐公子的情意,又得知了徐公子在島上的消息,我想去殺了他,奪得半鏡做證,絕了夫人的指望,大哥就有希望了。

    ” 樂昌公主居然一笑道:“你真要那樣做了,我很可能已經嫁給張首領了。

    因為楊素也極力促成這件事,好與虬髯客再加深一層聯系。

    ” 楊全忠道:“不過我到了島上,發現徐公子對夫人深情未變,心中頗為感動。

    ” 樂昌公主笑問道:“那個女丞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