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淨土法門與教義教理

關燈
極樂世界。

    良以圓滿佛果,舍此末由也。

    其聞此法者,最下亦是初發心菩薩。

    修此十大願王功德,皆須回向西方,方能勝進。

    再證諸十六觀經,下品下生,是五逆劣根。

    臨命終時,地獄相現,遇善知識,教以念佛,仗佛願力,滅罪往生,即得了生脫死,超凡入聖。

    淨土法門,神妙難思,苟于此信得極者,修此法門,萬牛莫挽矣。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二十一第1719頁 世界佛教居士林釋尊成道紀念日開示法語) 【70】為什麼不能現生斷惑證真而又不仗佛力者則非愚即狂? ●淨土乃特别法門,全仗佛力。

    若能現生斷惑證真,不仗佛力,亦不為過,若不能,則非愚即狂也。

    今之大通家,類皆如是。

    哀哉! 然聽經如為修持淨業,發明自力他力之所以然,則其利大矣。

    若止求通達教義,不以淨土為事,則斷惑證真,恐無此力,帶業往生,又以不生信願,雖有佛力,莫由依仗,則成有因無果之業識茫茫人耳。

    須知一代所說,皆屬自力法門,乃通途教理。

    淨土乃特别法門,全仗佛力。

    若能現生斷惑證真,不仗佛力,亦不為過。

    不能現在斷惑證真,而又不仗佛力,則非愚即狂也。

    今之大通家,類皆如是。

    哀哉!(《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二十第1442頁 複周群铮居士書) 第三章 淨土行人與密宗 【71】何為密宗?密宗的要旨是什麼? ●密宗,又名真言宗。

    此宗主張三密相應。

    所謂三密即身語意三密,就是手結印,口念咒,意作觀想。

    靠三密加持,可以即身成佛。

     ●今之學密宗者,皆得其皮毛。

    全無金剛戒力、菩提道心,不去持咒以斷惑證真,多效現字現象,以問吉兇禍福、前因後果,則與靈鬼作用相同。

    是之謂敗壞密宗,吾恐避罪不暇,說甚即凡成聖也? 密宗⑴以三密加持,能令凡夫現生證聖,其功德力用,不可以心思,不可以言議,故雲不思議力用。

    雖然,此就密宗之本旨說,然須是其人方可。

    其人謂誰?如金剛智、善無畏等。

    苟非其人,道不虛行。

    今之學密宗者,皆得其皮毛,全無金剛戒力、菩提道心,不去持咒以斷惑證真,多效現字現象,以問吉兇禍福、前因後果,則與靈鬼作用相同。

    是之謂敗壞密宗,吾恐避罪不暇,說甚即凡成聖也?吾人但以淨土法門為一座大須彌山,全身靠倒,庶幾不被一切知識所奪,而現生可以了脫矣。

    否則随風倒浪,了無已時。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九第1408頁 複丁福保居士書十) 【72】修密宗法門能即身成佛嗎? ●密宗雖有現身成佛之義,而現身成者,究有幾人?莫道學密之人,不能現身成佛,即傳密宗之活佛,也不是現身成佛之人。

     近人多好立異,不肯做老實工夫,故有學禅宗、相宗、密宗者。

    此三法門,均不可思議,然均屬自力。

    密宗雖有現身成佛之義,而現身成者,究有幾人?莫道學密之人,不能現身成佛,即傳密宗之活佛,也不是現身成佛之人。

    汝等且莫随此各法門知識轉,則現生便可出此五濁,登彼九品,為彌陀之弟子,作海會之良朋矣。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七第995頁 複韓宗明張宗善二居士書) 【73】密宗提倡即身成佛是指什麼佛? ●密宗提倡即身成佛,乃以了生死為成佛。

    一班無知之人,便認做成福慧圓滿之佛。

    則是以松栽為棟梁,其材可以為棟梁,非現在即可為棟梁也。

     ●一切法門,皆須以戒定慧之道力,斷貪嗔癡之煩惱,煩惱斷盡,方可出三界了生死。

    在昔頗有此種人,而今則恐全世界也無一二人可得也。

    是以愈向後,愈宜專修淨業也。

     密宗法門,不可思議,而今之傳者學者,多失其宗。

    以持咒三密之功,消除煩惑,則為正義。

    而傳之者,以神通吸動人;學之者,無一不以得神通為事。

    則是尚未能扶壁而行,而欲騰空遠遊,何可得乎? 密宗提倡即身成佛,乃以了生死為成佛。

    一班無知之人,便認做成福慧圓滿之佛。

    則是以松栽為棟梁,其材可以為棟梁,非現在即可為棟梁也。

    十七年有某某在上海提倡密宗,一百日成佛。

    上海有信心者,鹹依之學。

    十八年夏,有豔其名,欲借此求利,請至北平,四十八日成佛,比在上海快一半。

    至十九年,北平、天津、上海皆不能容,回家還俗,可歎之至。

    了生死法,淨土法門,最為穩當。

    無論何等根性,若具真信切願,至誠懇切持念佛号,求生西方者,臨終必蒙佛力加被,往生西方。

    此之法門,乃一代時教中之特别法門。

    一切法門,皆須以戒定慧之道力,斷貪嗔癡之煩惱,煩惱斷盡,方可出三界了生死。

    在昔頗有此種人,而今則恐全世界也無一二人可得也。

    是以愈向後,愈宜專修淨業也。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七第999頁 複石金華居士書) 【74】上根之人又得密宗正傳者能現身成佛嗎? ●現身成佛,與宗門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之語大同,仍須斷惑,方能證真,方可了生脫死。

    若謂現生即已三惑淨盡,二死永亡,安住寂光,了無事事,則為邪說,為魔話。

     ●□□之根性,約時人論之,亦可雲上根矣。

    自己發心出家,未幾年台教要旨,亦頗悉知。

    往東洋學密宗,東洋人極佩服崇重,死後尚為修塔于高野山,謂得密宗之正傳,亦不能說彼不能現身成佛。

    及至臨死,佛也不能念,咒也不能念,比愚夫婦之念佛安坐而逝者,退半多多矣。

    此又上根人得密宗正傳之結果矣。

    其餘又何足論? 密宗實為不可思議之法門,實有現身成佛之事。

    彼宏密宗者,皆非其人。

    有幾個真上根,皆自命為上根耳。

    妄借此事,以誘彼好高務勝、貢高我慢之流,便成自誤誤人,害豈有極也?餘不須提,□□及□□氣焰甚盛,自命固已超諸上根之上。

    其罵孔孟,更甚于市井小兒罵人。

    不知罵孔子,即是罵堯、舜、禹、湯、文、武,即是滅世間倫常正理。

    吾不知彼所學之密宗,欲何所用,為盡傳于廢經、廢倫、廢孝、免恥、殺父、殺母之人乎?為複傳于孝、弟、忠、信、禮、義、廉、恥之人乎?若為傳于廢經殺父之人,彼說尚能強立,若傳于孝弟忠信之人,彼已欲打倒廢滅鏟除孔子所禀承之二帝三王之道,複取以為善而教之密,則彼亦莫能自解。

    若□□及□□者,真可謂敗壞佛法之魁首矣。

    此人現身亦好成佛,不妨到阿鼻地獄,受毗盧遮那之自受用三昧于刀山劍樹镬湯爐炭中也。

    又□□之根性,約時人論之,亦可雲上根矣。

    自己發心出家,未幾年台教要旨,亦頗悉知。

    往東洋學密宗,東洋人極佩服崇重,死後尚為修塔于高野山,謂得密宗之正傳。

    亦不能說彼不能現身成佛。

    及至臨死,佛也不能念,咒也不能念,比愚夫婦之念佛安坐而逝者,退半多多矣。

    此又上根人得密宗正傳之結果矣。

    其餘又何足論?現身成佛,與宗門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之語大同,仍須斷惑,方能證真,方可了生脫死。

    若謂現生即已三惑淨盡,二死永亡,安住寂光,了無事事,則為邪說,為魔話。

    彼嫌淨土偏小遲鈍,讓彼修圓大直捷之法,現身成佛去。

    吾人但依淨土言教以修,彼此各不相妨。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八第1078頁 複溫光熹居士書一) 【75】為什麼說顯蔭之死,遠不如愚夫愚婦? ●末世衆生,根機淺薄,唯淨土法門,方可依怙。

    試觀顯蔭之死,遠不如愚夫愚婦。

    而顯蔭之所知,非愚夫愚婦所能企及,而愚夫愚婦之所得,又非顯蔭所能企及。

    故祈專志淨宗,勿被密宗現身成佛之語所動。

    現身成佛,乃理性,非事實。

    若認做事實,則西藏、東洋之佛,不勝其多。

    如顯蔭自命得密宗正傳,而死時竟成一業識茫茫、無本可據之人。

    其已現身成佛矣,何又結果如是也。

    祈洞察是幸。

     末世衆生,根機淺薄,欲于教義禅宗,得真利益,甚難甚難。

    唯淨土法門,方可依怙。

    試觀顯蔭⑴之死,遠不如愚夫愚婦。

    而顯蔭之所知,非愚夫愚婦所能企及,而愚夫愚婦之所得,又非顯蔭所能企及。

    正光所謂性水澄清,由分别而昏動,識波奔湧,因佛号以渟凝⑵,故緻上智不如下愚,弄巧翻成大拙也。

    願居士專志淨業,勿歆羨⑶于宗通說通⑷,庶可于了生脫死,不成畫餅。

    周德廣,二月初二,念佛坐逝,無悲戀之情,有悅豫之色,當必直入蓮邦,為彌陀弟子矣。

    去年病中,發願以所積萬金作善舉,因以七千元交光,三千四百元,印大士頌一萬部,一千六百元印不可錄,二千元印新排之增廣文鈔,餘三千元,作别種善舉。

    其子四人,俱不甚豐裕,而能以親所積者,為親作功德,不肯自己受用,亦可謂難行能行矣。

    祈專志淨宗,勿被密宗現身成佛之語所動。

    現身成佛,乃理性,非事實。

    若認做事實,則西藏、東洋之佛,不勝其多。

    且勿說平民,即□□之心行作為,佛氣尚無,況說成佛乎?以彼于民不聊生之時,猶然不惜百姓脂膏,任其鋪排耗費,而錢到己手,便當命寶貴,毫無慈悲喜舍之念故。

    顯蔭自命得密宗正傳,謂佛法東流中國,唯弘法大師教理圓妙,曆斥中國各宗祖師,皆不及弘法大師之正傳。

    而死時竟成一業識茫茫、無本可據之人。

    其已現身成佛矣,何又結果如是也?祈洞察是幸。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二第328頁 複黃智海居士書) 【76】今之傳密和學密者各以神通為事是否有失密宗本旨? ●今之傳密宗、學密宗者,各以神通為事,未免失其本旨。

    傳者尚無真神通,學者誰得真神通?學佛法,何可作瞎搗亂,謀發大财、得大權乎?因地不真,果招纡曲。

     密宗道理,不可思議。

    而今之傳密宗、學密宗者,各以神通為事,未免失其本旨。

    傳者尚無真神通,學者誰得真神通?(《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五第564頁複謝慧霖居士書二十四) 今之人多是越分打妄想,想得神通而學密宗。

    (真修密宗者,在例外。

    )如傅某之魔死北平,某諸弟子有欲發大财者,反緻虧一二百萬;有欲得權利者,反緻數十人關閉牢獄;有欲即成佛者,反緻著魔發狂。

    某奉某喇嘛為師,其師有神通,能知過去未來,彼必問及獨立之事,則當日獨立,當日送命。

    某喇嘛及某之神通,緻許多極崇奉之弟子倒楣。

    可知師與弟子,皆是不安本分。

    無神通,何可充有神通?學佛法,何可作瞎搗亂,謀發大财、得大權乎?因地不真,果招纡曲⑴。

    汝且守分,一任人皆成佛。

    汝縱無大得,幸有此許多佛,必不能不相度也。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八第1096頁 複溫光熹居士書四) 【77】學密宗者欲得神通、欲現身成佛有什麼危險? ●欲得神通、欲現身成佛,即易著魔或緻受病。

    密宗之危險,殊非筆墨所能宣。

    祈死守淨土修持,讓他人通通成佛去。

     學密宗者,病在欲得神通、欲現身成佛。

    問之,彼皆謂無此念,實則無一無此念。

    以其倡導之人,先以神通吸動人,何能令學之者無此念乎?昨頗有五六位,非黃君一人,彼見信與否所不計也。

    彼學密而回向淨土,故是正理。

    但恐不屑生淨土,欲現身成佛,或緻受病。

    使彼無此種知見,斷不至稱贊大愚。

    既稱贊大愚,則是以大愚所說為至當之論。

    然大愚之成佛之弟子,并無成佛之表示。

    足知其為妄稱許人,以期世人恭敬供養,尊己為已成佛之高僧。

    其犯大妄語、以凡濫聖之罪,實非小可。

    我等但守淨土修持,讓一切人皆得成佛,以度我等,則何幸如之!(《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九第1274頁 複慧海居士書四) 當此大劫,好不志心念佛而妄想紛飛、論說空話乎?密宗之危險,殊非筆墨所能宣。

    祈死守淨土修持,讓他人通通成佛去。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八第1095頁 複溫光熹居士書三) 【78】為什麼學密宗要量自己身份?如不善用心,即易著魔便成廢物嗎? ●我佛法門無量,總要量自己身份,擇法而修,莫使求益反損也。

    淨土法門,是十方諸佛下化衆生,諸大菩薩上求佛道所常用之法門也。

    根無大小,皆可修持,有大便宜,快修快修。

     ●修密宗者,需三密相應。

    但不善用心,即易著魔。

    若一著魔,便成廢物。

     修密宗者,三密相應,即身成佛。

    但不善用心,即易著魔。

    即善用心,修此法門,便與其他法門相隔。

    非若修淨土法門,與其他法門多無妨礙。

    故修密宗者,若能得益,固然是好,若一著魔,便成廢物。

     我佛法門無量,總要量自己身份,擇法而修,莫使求益反損也。

    淨土法門,是十方諸佛下化衆生,諸大菩薩上求佛道所常用之法門也。

    根無大小,皆可修持,有大便宜,快修快修。

    不要聽人說何法,便修何法。

    今日張三、明日李四,口頭上說得天花亂堕,心地上絲毫也用不著。

    所以古來大法師、大宗師,對此淨土法門,莫不提倡。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二十一第1718頁 世界佛教居士林釋尊成道紀念日開示法語) 【79】印祖如何評價顯蔭?為什麼說志尚浮誇,不務真修者可為年輕人一大警策? ●顯蔭天姿甚高,顯密諸宗,皆得其要領。

    但以志尚浮誇,不務真修,死時顯密之益不得力。

    念佛之事向未理會,亦不得力。

    雖有多人為彼助念,而自己已糊裡糊塗,不省人事。

    此可為年輕之聰明人一大警策。

     座下宿根深厚,聰明過人,不幾年,于宗、于教、于密,悉已通達。

    恨光老矣,不能學座下之所得,唯望座下從茲真修實證,則台、密二宗當大振興矣。

    但現在年紀尚輕,急宜韬晦力修,待其涵養功深,出而宏法,則其利溥矣。

    聰明有涵養,則成法器。

    無涵養,或所行所言有于己于法不相應而不自知者。

    此光區區愚誠也。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三第46頁 複顯蔭法師書) 顯蔭天姿甚高,顯密諸宗,皆得其要領。

    但以志尚浮誇,不務真修,死時顯密之益不得力。

    念佛之事向未理會,亦不得力。

    雖有多人為彼助念,而自己已糊裡糊塗,不省人事。

    此可為年輕之聰明人一大警策。

    良由顯蔭天姿雖高,氣量過小,無韬晦涵養之真修,有矜張誇露之躁性。

    (在東洋回國,往甯波看其師,當日即病,次日即往上海)。

    因聞其師令閉關靜修一語,即日便病,次日即去,竟至延纏以死,可不哀哉。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三第49頁 複恒慚法師書一) 【80】今之學密宗者多開葷吃肉對嗎? ●喇嘛做大佛事,尚須吃素。

    可知平常吃肉,固非正義。

     西藏、蒙古喇嘛皆吃肉,以其無什米糧,尚有可原。

    今之學密宗者,多開葷吃肉,反大嘉美其事,謂為吃了就度脫了,則成魔說矣。

    喇嘛做大佛事,尚須吃素。

    可知平常吃肉,固非正義。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七第999頁 複石金華居士書) 【81】有人言及密宗亦以往生西方為事對嗎? ●須知密宗要旨,在三業相應。

    果三業相應已久,便可從心所欲。

    未到心空而妄欲得者,或至著魔。

    此密宗一大關系也。

     諾那⑴來上海太平寺,言及密宗亦以往生西方為事。

    而阿彌陀長壽陀羅尼持之,開囪門,即能随意長壽,或即往生,此語何可一概?勿道爾我不能,即諾那也不能随意往生。

    一弟子以此事問光,光複之曰,此事理實為的确有之,但不可謂人人均能往。

    須知密宗要旨,在三業相應。

    果三業相應已久,便可從心所欲。

    未到心空而妄欲得者,或至著魔。

    此密宗一大關系也。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五第564頁 複謝慧霖居士書二十四) 【82】為什麼說當今修持,唯淨業最為第一? ●禅宗,縱能悟,誰到業盡情空地位?相宗,縱能記清名相,誰能真破我法二執?密宗之神通,及現身成佛,亦實有其事,然非爾我之根性所可冀及。

    有欲得神通,欲即成佛,而由茲著魔發狂者甚多。

     ●當今修持,唯淨業最為第一。

    切勿聞禅之奧妙、教之淵深、密之奇特,而為之轉移。

    令如來普度衆生之道,因此見異思遷而失之。

    其不虛此生此遇矣! 當今修持,唯淨業最為第一。

    切勿聞禅之奧妙、教之淵深、密之奇特,而為之轉移,令如來普度衆生之道,因此見異思遷而失之,緻自己仍然在此娑婆世界,作生死輪回中人,可悲可痛。

    必專修淨行,即生了辦,庶可不虛此生此遇矣。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五第461頁 複羅铿端居士書二) 淨土一法,人人可修,修之均有感應。

    今人多多皆是好高務勝,以緻或因撐場面,反累實益也。

    現今之人,一動手先講建築。

    未知淨土之所以,便欲遍研大乘經論。

    或慕禅宗之玄妙,或慕相宗之精微,或慕密宗之神通,将仗佛力了生死之法,視之若不濟事者。

    禅宗,縱能悟,誰到業盡情空地位?相宗,縱能記清名相,誰能真破我法二執?密宗之神通,及現身成佛,亦實有其事,然非爾我之根性所可冀及。

    有欲得神通,欲即成佛,而由茲著魔發狂者甚多。

    顯蔭,既通台宗,又得密宗真傳,已是灌頂大阿阇黎⑴。

    凡所與灌頂之人,通皆現身成佛。

    彼到死時,咒也不會念,佛也不會念。

    在彼平時,心中、語意中,每以法身大士相拟。

    到了臨終,尚不如一字不識之老太婆老實念佛者,為能安然念佛而逝之為愈也。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八第105頁 複闵宗經居士書) 【83】為什麼說密宗一法不能普被三根,不如淨土法門之千穩萬當? ●密宗一法,不能普被三根,不如淨土法門之千穩萬當。

    蓋契理而不契機,則不能感應道交。

    所謂說法不投機,便是閑言語矣。

     王弘願⑴居士,雖則崇信密宗,頗有效驗。

    然始則錯認消息,将有未得謂得之失。

    繼由多閱教典,方知錯認。

    次則現雖工夫得力,而虛火上炎,無法自治。

    光以此二事,斷其密宗一法,不能普被三根,不如淨土法門之千穩萬當。

    謂君宿具靈根,見地高超,尚有錯認,及受病不知對治之失,則世之不及君者可知矣。

    彼謂密宗高出顯教之上,引種種言論以辨。

    然佛無二心,亦無兩法。

    欲擡高密宗,但當論密宗所以高處。

    既以密宗之妙處,與顯教之妙處證同,是欲推尊而實持平也。

    彼之所論,乃約教而遺機。

    光乃約機而論教之利益。

    蓋契理而不契機,則不能感應道交,所謂說法不投機,便是閑言語矣。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三第424頁 與徐蔚如居士書五) 【84】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成佛尚有餘裕,不學密法,又有何憾? ●一句南無阿彌陀佛,隻要念得熟,成佛尚有餘裕,不學密法,又有何憾?切勿以密宗有現身成佛之義,遂将往生西方置之不論,則其失大矣。

     淨土法門,徹上徹下。

    将堕阿鼻者,念佛尚得往生;已證等覺者,尚須回向往生西方,以期圓滿佛果。

    切勿以密宗有現身成佛之義,遂将往生西方置之不論,則其失大矣。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七第871頁 複沈授人居士書) 一句南無阿彌陀佛,隻要念得熟,成佛尚有餘裕,不學密法,又有何憾?(《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二十第1441頁 複周群铮居士書) 【85】印光大師拒人研究他宗嗎? ●光并非拒人研究他宗。

    禅宗、相宗、密宗,無一宗不好。

    然吾人以博地凡夫之資,欲于現生了百千萬劫難了之事,當籌度己力之大小以修,且莫妄充通家。

    此法尚未真得,又去鑽研他宗。

    緻于此最易得益之事,反弁髦視之,以緻仍舊百千萬劫不能了耳。

    其不痛哉! 佛法廣大,無量無邊。

    吾人以博地凡夫之資,欲于現生了百千萬劫難了之事,當籌度己力之大小以修,且莫妄充通家。

    此法尚未真得,又去鑽研他宗。

    緻于此最易得益之事,反弁髦⑴視之,以緻仍舊百千萬劫不能了耳。

    佛法猶如太虛,了無東西南北四維上下。

    所言東西南北四維上下者,約自己所立之地位言也。

    既自己不能與太虛相契相合,須必按自己所立之地位以論,不妨于無東西南北四維上下中約自己而定以東西南北四維上下。

    而禅宗、相宗、密宗,無一宗不好。

    然以年已半百之人,得仗佛力,能以具縛凡夫即了生死之法,而複緻力于其仗自力之法門,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