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華鬓不耐秋 · 7

關燈
因追緝胡人奪罕,海市錯過了回黃泉關的時日,隻得在中原耽擱到來年開春。

     回安樂京的途中,她在赤山城外病倒了。

    到驿館的時候,人已經伏在馬背上,一氣昏睡不醒。

    請了郎中來診治,延至别室看茶開方,說是風寒内侵,女孩子家氣血兩虛,順便開個補養方子。

    符義聽了不說二話,重金賞了郎中。

    郎中回家當夜暴斃,得來的打賞銀錢恰好操辦喪事。

     方子确是對症,卻不見得高明。

    海市的燒漸漸低了,隻是難退,符義留了幾個人在驿館照料,待她痊愈後再追上大隊。

    她倒對自己不管不顧,九月天氣初涼,依然披着單衣四處走動,亦不知道避風,燒總也不退。

    回安樂京的日子,也就一天天地延宕下去。

     到了十月,新添了咳嗽的毛病,發燒時好時壞。

    她并不焦急,仿佛遲一點回京也好似的,将照顧她的兵士一個一個遣了回去。

     十一月,鵝毛雪鋪天蓋地而來,海市每日依然在驿館後院習射。

     眼中恍如無箭,手中恍如無弓,心靜似水。

    新的一箭,将舊的一箭從翎羽破到镞頭,劈為兩半。

    反反複複,隻有一個靶心,殘箭漸漸攢成一束,初看神乎其技,久了便十分無聊。

     在驿館幫傭的十五歲女孩有時端着盆子經過廊下,會伫足看她挽弓射箭,飽滿的臉頰凍得透紅,眼裡含着些晶瑩的意思,海市隻有暗自苦笑。

     那女孩出生的時候,儀王之亂當已平定。

    赤山郡光複較早,加之天然富庶物産豐足,人民亦不會像海市的父輩那般,土地枯堿耕種無獲,隻得淪為珠民,在風濤鲸鲛中讨一份生活。

    這女孩雖然出身微寒,幫傭過活,卻趕上了十幾年平靜的日子,得以一派純真地成長。

    大約她不會知道,那一點鮮豔青春的顔色,亂世中亦會成了她的禍端。

     或者就這樣以武立命,做一輩子男人也好。

    再捱上二十年,待到容色衰老,便連這一點被少女注目的煩惱也不會有了。

    念至于此,自己也覺心灰,淡淡搖頭一哂。

     前邊驿路上人聲馬聲,老軍曹扯起破鑼嗓門喊那幫傭女孩,“小六!小六!” 小六慌慌答應一句,趿着鞋子啪塌啪塌地迎着聲音跑了過去。

    大雪天沒别的客人,全是跑文書急牒的軍吏,招呼起來總是特别費勁,進門就嚷嚷着溫酒來,喂馬去,替軍爺把鬥篷烤幹,拿飯來老子吃了趕路,總得叫小六折騰上半個時辰。

     海市仰頭看天,雪片茫茫灑灑,栖落唇上,漸漸融為一點刺人的冰寒。

    那混沌的天,卻是怎麼也看不清楚了。

     廊下的破地闆又是一陣啪塌啪塌響動,海市側目看去,小六竟又折了回來,手裡揮舞着一封書簡,老遠嚷道:“方大人,你的信。

    ”遞過來時,滿臉竟然漲得通紅。

     海市窘迫地接過書簡,邊走邊拆。

    書簡極薄,封套上落了下款,簡單一個“方”字。

    與他三個月未通音信,于海市是少有的事。

    她微微咬齧下唇,顯露出少年般的負氣神情,探進兩個指頭,将内裡的紙張抽出來。

     小六興緻勃勃跟在她身後,忽然詫異停住。

    眼前那年輕将軍驟然間背脊硬直,又像被刺到似地,猛然松開手指。

    素白封套内飄落了烈豔的紅箋,在雪地裡灼灼直欲燒人。

    她伶伶俐俐地搶前一步蹲下身子,打算替他拾起來,卻忽然被人按住了手。

    那隻手勁瘦纖細,掌心帶有微燙的溫度,覺得出許多處薄薄的繭。

    小六隻覺得腦袋裡轟地一聲,耳廓燒成了透明的嫣紅。

     “别動它。

    ”海市蹙緊挺秀眉毛,神色冷冽迫人,幾乎起了殺機。

     小六登時臉色一白,紅潮盡退,眼眶裡淚水亦不敢流下來。

    這個俊秀爽朗的少年将軍,怎會一瞬間叫人覺得毛骨悚然起來? 海市拾起紅箋,猶豫一刻,将它展開。

    一看之下,飛長眉眼間現出驚愕神情,扭頭追問小六:“那送信的人呢?” “在……在前廳等……等着。

    ”小六穩不住聲音,抖抖索索地答道。

    嘩啦一聲響,駭得她肩膀猛然一戰,偷眼看去,積雪的小院裡散了一地的箭矢,海市已不見人影。

     海市急奔至驿館前廳,那裡等着的是個尋常中年軍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