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其名曰蜚
關燈
小
中
大
己說得更多更詳盡。
荀彧一直感覺,有一種若有若無的力量默默地在許都底層流動,它很微弱,卻很頑強。
即使在董承敗亡之後,荀彧仍舊有種它從不曾消弭的預感。
尤其是曹丕遇刺和滿寵遭訓斥幾件事,更讓他有這種強烈的印象。
“奉孝,你對此有何看法?” 郭嘉拿起一個銅勺,有節奏地敲擊着藥壺:“曹公子遇刺姑且擱在一旁。
伯甯遭訓斥,想必是有什麼人感覺到了來自于許都衛的直接威脅,不得不靠煽動曹公子和卞夫人來施加壓力。
我問過伯甯,他最近所做的事情,我所疑心者有二:其一,禁宮大火中,為何有一具未經閹割的男屍;其二,楊俊為何僞造自己兒子的被害現場。
” 這兩件事荀彧都起過疑心,但事務繁雜,無暇細想,他決定把這些交給專業人士來思考。
郭嘉繼續道:“伯甯曾以為這兩件事是董承計劃的一部分,但根本不是。
這兩個布置,于董氏計劃畫蛇添足,毫無助益,策動者必别有所圖。
董承之亂,不過是掩蓋那個企圖的煙幕——甚至再大膽點說,董承恐怕自己都毫無知覺,稀裡糊塗地成了别人的替罪羊。
” “難道說,這許都還有人欲對曹公不利?他們的目的何在?” 郭嘉忽然雙臂伸開,仰起頭來,一臉陽光地對荀彧道:“文若,你還記得當年在颍川,陰老師是怎麼教咱們的麼?” “我隻修經學,不像你,搞的都是雜流之學。
”荀彧聽到“陰老師”這個名字,也是一臉感懷。
“陰老師曾經說過,天下萬事,無不以因由為聯,推甲則得乙,查乙而知丁,環環相扣,陳陳相因,居鬥室而知天下。
這所謂洞察之道。
” 說到這裡,郭嘉站起身來,興奮地在裡屋來回踱着步子,右手的拇指與中指一會兒按揉着兩側的太陽穴,一會兒又在半空揮舞,嘴裡喋喋不休:“為何禁宮中要放一具身着黃門服飾的男屍?自然是為了僞裝成唐姬身旁的黃門;唐姬為何要僞裝出一個黃門,自然是要帶一個外人進宮;為何她要帶一個外人進宮又把他燒得面目全非?自然是為了掩飾他的身份——也就是說,這個人咱們都認識,都很熟悉,隻有徹底燒成灰才不會讓他的身份洩露。
” 他一直赤着腳在地上走,踩得地闆“咯吱咯吱”作響,好幾次差點踩到荀彧。
荀彧沒有打斷郭嘉,這是郭嘉的習慣,每次他在思考的時候,就會旁若無人地自言自語,有的時候甚至還手舞足蹈,用炭木棍或毛筆在牆壁上随意勾寫亂塗。
在去年,曹公一直在為是否與袁紹開戰猶豫不決。
郭嘉就是這樣在司空府裡的花園一邊塗抹着,一邊說出了著名的“十勝十敗論”。
後來曹公終于堅定了開戰的信心,而卞夫人也不得不找人把花園重新粉刷一遍。
“再回過頭來看楊俊。
他的兒子楊平也是被砍得面目全非,這說明什麼?說明他不希望自己兒子的臉被認出來。
在許都,同時出現了兩具不希望被我們認出臉的屍體。
文若,你知道這意味着什麼嗎?” 荀彧搖搖頭,根本不需要這回答,因為郭嘉不會聽,他已經完全沉迷在自己的想象中,雙目炯炯有神。
“被刻意毀容的屍體,傳達出的訊息隻有兩種可能:要麼是有人要隐瞞死者的死訊,要麼是有人想代替死者的身份。
無論是哪種,最簡單的解決辦法,就是找出屍體的相貌——這件事隻要找個畫師,去詢問死者親近之人就夠了。
” 荀彧一驚:“你打算對楊俊動手了?他背後是華陰楊家與河内司馬家。
我軍與袁紹決戰在即,不可徒增河東士人的敵意。
” 郭嘉咧開嘴笑起來:“我怎麼做那麼愚蠢的事。
楊平的相貌如何,又不是隻有楊俊一個人知道?楊平從小長在司馬家,隻怕溫縣的人都見過。
” “有道理。
”荀彧擊節贊歎:“隻消派人去溫縣把畫像描摹下來,一切便可真相大白。
” “這件事已經在做了。
今天鄧展将軍已親赴河内。
我倒想看看,楊俊這個兒子究竟生得什麼模樣。
”郭嘉說得很平靜,可語氣卻鋒利無匹。
荀彧歎道:“如果他們足夠聰明,真不該主動來挑釁你。
” “誰說的?王越刺殺曹公子,我看就是有些人忍不住要冒出頭來了。
這樣也好,可以省出不少時間,我可以把注意力放在另外一件事上。
” “什麼事?” “一件讓袁紹不太舒服的事。
”郭嘉說到這裡,露出詭秘的微笑,他站起來拍拍袖子,抱怨道:“人生苦短,真不想把時光都浪費在這些事情身上啊!” 說完這些,郭嘉用手比了個送客的姿勢:“行了文若,說完了。
任姑娘還在外頭等着我呢。
” 郭圖手執一份竹筒,厭惡地摸了摸鼻子,走入這個陰冷低矮的洞穴。
這裡距離官渡前線隻有二十裡,是一片山地,周圍駐紮了三千名袁紹軍的精英。
他們名義是巡邏右翼,防備曹軍偷襲,實際目的卻隻有一個:保護這個洞穴,保護這個洞穴裡的人。
洞穴裡燈火通明,到處都點着桐油火把與白芯大蠟燭,十幾名身穿短衫的小吏在抄錄、搬運着各式各樣的文書。
他們在行走的時候不得不彎下腰,以避免碰觸到天花闆。
在洞穴的最裡頭,燈火沒有那麼明亮,隻在岩壁凹陷處插了幾截松枝,晦暗不明。
一個人影端坐在那裡,身前擺放着無數散碎的竹簽與紙片,還有幾管寫秃了的毛筆。
“明明軍中有大堆旄頂厚帳子,可偏偏要像地鼠一樣龜縮在這裡。
”郭圖不滿地嘟囔道。
“我來這裡是為了勝利,不是為了舒适。
”那個人影嘶啞地回敬道。
這是一個用青布将全身都罩起來的人,隻露出人骨般慘白的長發和一隻赤紅色的眼睛,看上去可怖而兇殘。
他的真名誰也不知道,大家都把他叫做“蜚先生”。
郭圖認為這個綽号起得恰如其分,《山海經》裡記載太和山上有一種野獸“狀如牛而白首,一目而蛇尾,其名曰蜚”,可不就是這番模樣? 但郭圖不敢太過得罪他,這個人現在是袁軍秘密戰線的核心,執掌對曹用間的權柄,這數月以來折樽沖俎,讓曹軍吃虧不小——更何況,他還是郭圖所必須倚重的智囊。
袁紹軍中錯綜複雜,田豐、沮授等冀州人為一黨,同樣是冀州出身的審配卻不屑與之為伍,跟逢紀、許攸等南陽人為一黨;郭圖和辛氏兄弟等颍川人和軍中大佬、臨淄人淳于瓊又為一黨。
如果沒有一個智囊襄助,郭圖這些颍川人,很難在冀州集團和南陽集團的夾擊中生存。
他把竹筒裡的紙條遞過去,蜚先生掃了一眼,尖刻的聲音立刻響起來:“哈!我怎麼跟你們說的?我早告誡過沮授那個蠢蛋,郭嘉不在官渡,郭嘉不在官渡。
可他就是不信!” “冀州人一向剛愎自用,蜚先生不必太多動氣。
”郭圖勸道。
沮授是他的政敵,他不介意在必要時偷偷下個小絆子。
蜚先生惱怒地抖了抖青袍:“哼,若按我的方略,趁郭嘉不在予以奮力一擊,如今大軍早便取下陽武與白馬,官渡亦如探囊取物。
可沮授那個膽小鬼,卻畏郭如虎!” “沮授原本就反對與曹操開戰。
他以監軍之職壓制諸部,審正南都無可奈何,何況我等。
”郭圖試圖辯解。
沮授是袁紹最信任的臣僚之一,他以監軍督諸軍,誰見了他都要低上一分。
“同是陰修的弟子,怎麼你跟荀文若、郭奉孝差得這麼多!”蜚先生毫不客氣地訓斥道,然後把紙條丢到地上,“如今知道也晚了,以郭奉孝的手段,恐怕已在返回的路上。
他不會留那麼多破綻。
” “那您看咱們是……” 蜚先生呵呵發出幾聲幹笑:“讓我先教你個法子,搬開沮授這塊大石頭,免得有人掣肘……你還記得荀谌麼?” 郭圖聽到這個名字,神情一僵。
“是時候讓他發揮作用了。
”蜚先生唯一獨存的眼睛,放出熠熠光彩,瞳孔四周的血絲似乎膨大了幾分,好似野獸撲食前的神情:“看我如何在郭嘉最得意的領域擊潰他,一報當年的大仇!” 郭圖一瞬間有種錯覺,這簡直是一頭滿懷仇恨的蜚獸,在洞穴深處舔舐着傷口,卻無時無刻不伺機吞噬對手。
要知道,蜚這種野獸,不隻是牛頭、白發和獨眼,還有一個特别醒目的特征——那就是蛇尾,沾有劇毒的蛇尾。
荀彧一直感覺,有一種若有若無的力量默默地在許都底層流動,它很微弱,卻很頑強。
即使在董承敗亡之後,荀彧仍舊有種它從不曾消弭的預感。
尤其是曹丕遇刺和滿寵遭訓斥幾件事,更讓他有這種強烈的印象。
“奉孝,你對此有何看法?” 郭嘉拿起一個銅勺,有節奏地敲擊着藥壺:“曹公子遇刺姑且擱在一旁。
伯甯遭訓斥,想必是有什麼人感覺到了來自于許都衛的直接威脅,不得不靠煽動曹公子和卞夫人來施加壓力。
我問過伯甯,他最近所做的事情,我所疑心者有二:其一,禁宮大火中,為何有一具未經閹割的男屍;其二,楊俊為何僞造自己兒子的被害現場。
” 這兩件事荀彧都起過疑心,但事務繁雜,無暇細想,他決定把這些交給專業人士來思考。
郭嘉繼續道:“伯甯曾以為這兩件事是董承計劃的一部分,但根本不是。
這兩個布置,于董氏計劃畫蛇添足,毫無助益,策動者必别有所圖。
董承之亂,不過是掩蓋那個企圖的煙幕——甚至再大膽點說,董承恐怕自己都毫無知覺,稀裡糊塗地成了别人的替罪羊。
” “難道說,這許都還有人欲對曹公不利?他們的目的何在?” 郭嘉忽然雙臂伸開,仰起頭來,一臉陽光地對荀彧道:“文若,你還記得當年在颍川,陰老師是怎麼教咱們的麼?” “我隻修經學,不像你,搞的都是雜流之學。
”荀彧聽到“陰老師”這個名字,也是一臉感懷。
“陰老師曾經說過,天下萬事,無不以因由為聯,推甲則得乙,查乙而知丁,環環相扣,陳陳相因,居鬥室而知天下。
這所謂洞察之道。
” 說到這裡,郭嘉站起身來,興奮地在裡屋來回踱着步子,右手的拇指與中指一會兒按揉着兩側的太陽穴,一會兒又在半空揮舞,嘴裡喋喋不休:“為何禁宮中要放一具身着黃門服飾的男屍?自然是為了僞裝成唐姬身旁的黃門;唐姬為何要僞裝出一個黃門,自然是要帶一個外人進宮;為何她要帶一個外人進宮又把他燒得面目全非?自然是為了掩飾他的身份——也就是說,這個人咱們都認識,都很熟悉,隻有徹底燒成灰才不會讓他的身份洩露。
” 他一直赤着腳在地上走,踩得地闆“咯吱咯吱”作響,好幾次差點踩到荀彧。
荀彧沒有打斷郭嘉,這是郭嘉的習慣,每次他在思考的時候,就會旁若無人地自言自語,有的時候甚至還手舞足蹈,用炭木棍或毛筆在牆壁上随意勾寫亂塗。
在去年,曹公一直在為是否與袁紹開戰猶豫不決。
郭嘉就是這樣在司空府裡的花園一邊塗抹着,一邊說出了著名的“十勝十敗論”。
後來曹公終于堅定了開戰的信心,而卞夫人也不得不找人把花園重新粉刷一遍。
“再回過頭來看楊俊。
他的兒子楊平也是被砍得面目全非,這說明什麼?說明他不希望自己兒子的臉被認出來。
在許都,同時出現了兩具不希望被我們認出臉的屍體。
文若,你知道這意味着什麼嗎?” 荀彧搖搖頭,根本不需要這回答,因為郭嘉不會聽,他已經完全沉迷在自己的想象中,雙目炯炯有神。
“被刻意毀容的屍體,傳達出的訊息隻有兩種可能:要麼是有人要隐瞞死者的死訊,要麼是有人想代替死者的身份。
無論是哪種,最簡單的解決辦法,就是找出屍體的相貌——這件事隻要找個畫師,去詢問死者親近之人就夠了。
” 荀彧一驚:“你打算對楊俊動手了?他背後是華陰楊家與河内司馬家。
我軍與袁紹決戰在即,不可徒增河東士人的敵意。
” 郭嘉咧開嘴笑起來:“我怎麼做那麼愚蠢的事。
楊平的相貌如何,又不是隻有楊俊一個人知道?楊平從小長在司馬家,隻怕溫縣的人都見過。
” “有道理。
”荀彧擊節贊歎:“隻消派人去溫縣把畫像描摹下來,一切便可真相大白。
” “這件事已經在做了。
今天鄧展将軍已親赴河内。
我倒想看看,楊俊這個兒子究竟生得什麼模樣。
”郭嘉說得很平靜,可語氣卻鋒利無匹。
荀彧歎道:“如果他們足夠聰明,真不該主動來挑釁你。
” “誰說的?王越刺殺曹公子,我看就是有些人忍不住要冒出頭來了。
這樣也好,可以省出不少時間,我可以把注意力放在另外一件事上。
” “什麼事?” “一件讓袁紹不太舒服的事。
”郭嘉說到這裡,露出詭秘的微笑,他站起來拍拍袖子,抱怨道:“人生苦短,真不想把時光都浪費在這些事情身上啊!” 說完這些,郭嘉用手比了個送客的姿勢:“行了文若,說完了。
任姑娘還在外頭等着我呢。
” 郭圖手執一份竹筒,厭惡地摸了摸鼻子,走入這個陰冷低矮的洞穴。
這裡距離官渡前線隻有二十裡,是一片山地,周圍駐紮了三千名袁紹軍的精英。
他們名義是巡邏右翼,防備曹軍偷襲,實際目的卻隻有一個:保護這個洞穴,保護這個洞穴裡的人。
洞穴裡燈火通明,到處都點着桐油火把與白芯大蠟燭,十幾名身穿短衫的小吏在抄錄、搬運着各式各樣的文書。
他們在行走的時候不得不彎下腰,以避免碰觸到天花闆。
在洞穴的最裡頭,燈火沒有那麼明亮,隻在岩壁凹陷處插了幾截松枝,晦暗不明。
一個人影端坐在那裡,身前擺放着無數散碎的竹簽與紙片,還有幾管寫秃了的毛筆。
“明明軍中有大堆旄頂厚帳子,可偏偏要像地鼠一樣龜縮在這裡。
”郭圖不滿地嘟囔道。
“我來這裡是為了勝利,不是為了舒适。
”那個人影嘶啞地回敬道。
這是一個用青布将全身都罩起來的人,隻露出人骨般慘白的長發和一隻赤紅色的眼睛,看上去可怖而兇殘。
他的真名誰也不知道,大家都把他叫做“蜚先生”。
郭圖認為這個綽号起得恰如其分,《山海經》裡記載太和山上有一種野獸“狀如牛而白首,一目而蛇尾,其名曰蜚”,可不就是這番模樣? 但郭圖不敢太過得罪他,這個人現在是袁軍秘密戰線的核心,執掌對曹用間的權柄,這數月以來折樽沖俎,讓曹軍吃虧不小——更何況,他還是郭圖所必須倚重的智囊。
袁紹軍中錯綜複雜,田豐、沮授等冀州人為一黨,同樣是冀州出身的審配卻不屑與之為伍,跟逢紀、許攸等南陽人為一黨;郭圖和辛氏兄弟等颍川人和軍中大佬、臨淄人淳于瓊又為一黨。
如果沒有一個智囊襄助,郭圖這些颍川人,很難在冀州集團和南陽集團的夾擊中生存。
他把竹筒裡的紙條遞過去,蜚先生掃了一眼,尖刻的聲音立刻響起來:“哈!我怎麼跟你們說的?我早告誡過沮授那個蠢蛋,郭嘉不在官渡,郭嘉不在官渡。
可他就是不信!” “冀州人一向剛愎自用,蜚先生不必太多動氣。
”郭圖勸道。
沮授是他的政敵,他不介意在必要時偷偷下個小絆子。
蜚先生惱怒地抖了抖青袍:“哼,若按我的方略,趁郭嘉不在予以奮力一擊,如今大軍早便取下陽武與白馬,官渡亦如探囊取物。
可沮授那個膽小鬼,卻畏郭如虎!” “沮授原本就反對與曹操開戰。
他以監軍之職壓制諸部,審正南都無可奈何,何況我等。
”郭圖試圖辯解。
沮授是袁紹最信任的臣僚之一,他以監軍督諸軍,誰見了他都要低上一分。
“同是陰修的弟子,怎麼你跟荀文若、郭奉孝差得這麼多!”蜚先生毫不客氣地訓斥道,然後把紙條丢到地上,“如今知道也晚了,以郭奉孝的手段,恐怕已在返回的路上。
他不會留那麼多破綻。
” “那您看咱們是……” 蜚先生呵呵發出幾聲幹笑:“讓我先教你個法子,搬開沮授這塊大石頭,免得有人掣肘……你還記得荀谌麼?” 郭圖聽到這個名字,神情一僵。
“是時候讓他發揮作用了。
”蜚先生唯一獨存的眼睛,放出熠熠光彩,瞳孔四周的血絲似乎膨大了幾分,好似野獸撲食前的神情:“看我如何在郭嘉最得意的領域擊潰他,一報當年的大仇!” 郭圖一瞬間有種錯覺,這簡直是一頭滿懷仇恨的蜚獸,在洞穴深處舔舐着傷口,卻無時無刻不伺機吞噬對手。
要知道,蜚這種野獸,不隻是牛頭、白發和獨眼,還有一個特别醒目的特征——那就是蛇尾,沾有劇毒的蛇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