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逐鹿者郭嘉

關燈
卞夫人聽到天子來訪的消息,連忙從榻旁起身。

    她的眼圈有些黑,神色也頗憔悴,幾縷油膩枯黃的頭發從頭上飄落到肩膀,又飄到地上。

    她已經不眠不休地看護了數夜,實在是心力交瘁。

     曹丕躺在榻上睡着,臉色因失血過多而顯得很蒼白。

    他的身上蓋着厚厚的麻被,脖頸處被細心地包紮起來。

    現在他額頭還有些發燙,但醫師說不妨事。

     劉協與伏壽一齊來到,卞夫人急忙要叩拜。

    卞夫人不管政治上的事情,她隻知道曹丕遇刺之後,第一時間反應過來施以急救的是天子。

    曆數大漢兩百多年,可還沒人享過這種殊榮。

     劉協讓她起身,溫言相勸了幾句,然後伏壽攙起卞夫人,扯到一旁細細地說起話來。

    女人與女人之間,總是很好說話。

     劉協讓那些女人自己聊着,他走到榻旁,仔細地端詳睡夢中的曹丕。

    曹丕渾然不覺自己被天子注視,閉着眼睛,不時還嘟囔兩句含混不清的話,不知是夢裡見到誰了。

     天子挺身相救的舉動,在不同人眼有,被解讀出了不同的含義。

    對雒陽系大臣看來,這是天子對曹氏讨好的手段,表明漢室已經服軟;對于司空府來說,天子的舉動雄辯地向天下證明了,漢室與曹司空之間君臣和睦,讓董承之亂所引發的險惡謠言不攻自破;而在滿寵或者郭嘉眼中,劉協會去救曹丕,肯定是在搞什麼陰謀詭計。

     但劉協自己知道,他當時沒有想那麼多,隻是單純想去拯救一個孩子罷了。

     現在孩子活了下來,劉協不得不開始思考,該如何利用這段因果。

    如果是真正的劉協,一定會籍此大作文章,收獲或明或暗的利益。

    但劉協對這種思路卻很生澀,他宣稱要開拓自己的王道,可這畢竟不是一夕之功。

     “唉,哥哥,這可真是很難呢。

    ”劉協苦笑。

    他不能總是依靠伏壽和楊修,必須得自己有所決策才行。

    眼下他隻好依照直覺行動,對曹氏施以懷柔之術,總不會錯。

    想到這裡,他看了眼窗外,不經意地挪了挪腳步。

     楊修此時就在一牆之隔的窗外。

    自從許都大洗牌後,宿衛被統統換了一遍,原來種輯的職責,現在暫時由楊修來掌管。

    他身為外臣,不方便進入司空後府,就帶着扈衛在門廊等候。

     他正在和扈衛丢着骰子。

    忽然從外面傳來一陣腳步聲和衛兵的詢問。

    楊修擡起頭朝那個方向看去,瞳孔陡然收縮——披着一件大裘的郭嘉施施然走了過來,身後還跟着一個美貌女人。

     楊修擋在郭嘉面前,把手一伸:“奉孝,抱歉,陛下正在裡頭探視,此地已設重圍。

    外臣不得靠近。

    ”郭嘉停住腳步,把身上的大裘掖了掖:“哎呀,那我等等好了。

    ”楊修注意到,郭嘉的頭發潦草地用一方青巾束起,幾縷亂發從額頭上垂落下來,顯得淩亂不堪。

     郭嘉恭順地後退了幾步,站到一旁去,女人亦步亦趨。

    楊修笑道:“天氣還冷得很,奉孝你身體不好,還是去屋子裡歇歇吧。

    陛下離開時我派人來叫你。

    ”他一指旁邊左側的耳房,那裡有爐子可以取暖。

    郭嘉卻拒絕了他的好意,表示自己能耐得住。

     “許都的這點嚴寒,凍不壞人,隻會讓人更精神,德祖你說是吧?”郭嘉的話似乎别有深意。

     楊修抛着骰子,也笑道:“嗯,說得是,眼看就要開春了,風雪也吹不了幾天了。

    ” 短暫的交鋒之後,兩位青年才俊都陷入了沉默。

    這時候郭嘉身後的女子扯了扯他的袖子,郭嘉露出無可奈何的表情,對楊修道:“她能進屋先待會兒麼?” “自然,自然,這位是……郭夫人?” 郭嘉是司空府軍師祭酒,司空長子遇刺,他來拜見順理成章。

    曹公不在許都,外臣欲探視曹丕,總繞不過卞夫人,須帶女眷方不失禮數。

    就連天子前來探病,都要把皇後帶在身邊。

     “同房人。

    ”郭嘉大大方方地坦承。

    旁邊幾個扈衛聽到,都偷偷笑了起來。

     這個放浪形骸的家夥,想必是從什麼地方随便找來個女人充數。

    楊修眯起眼睛,暗暗打量郭嘉身後的女人。

    這姑娘身材玲珑小巧,胸口渾圓,渾身洋溢着一種野性。

    看她的怯怯舉止,想來是長年混迹鄉野,沒有大族閨秀的優雅氣質。

     大概隻是郭嘉想換換口味才找的吧。

    難怪他隻肯說是同房人,連姬妾或侍婢的名分都不願意給。

     “呃,那怎麼稱呼?” “她叫紅昌,你叫她任姑娘就行。

    ”郭嘉拍拍紅昌的屁股,讓她去屋子裡。

    紅昌面色一紅,轉身急匆匆走到門口,卻不敢進屋,隻敢坐在門檻上把手伸進去烤火。

     “這位任姑娘,不是中原人士吧?”楊修問。

     “這次我去南邊撿回來的,還不錯。

    ”郭嘉毫無掩飾地用指頭點了點,楊修一愣,然後兩人一齊哈哈笑起來。

    笑聲既罷,郭嘉把雙手抄回到袖子裡,在院廊裡慢慢踱步,轉着圈子。

    楊修看他眼神掃視,忍不住開口問道:“奉孝你眼光敏銳,可是覺得這裡有些不妥?” “哪裡,有德祖坐鎮此地,又有誰能瞞得過你。

    ”郭嘉下巴微擡,沖某一個方向勾了勾指頭:“何況又有徐福在此,連王越都無可奈何,遑論别人了。

    ” 楊修道:“呵呵,僥幸而已。

    倘若曹公子有什麼損傷,我們可是萬劫莫贖啊。

    ”他心中警惕暗生。

    郭嘉知道徐福的存在,這并不奇怪,但看他剛才的舉止,似乎連徐福的藏身之地都知道,這便有些耐人尋味了。

    徐福從不公開露面,他藏在何處,連楊修都不知道。

     想到這裡,楊修不免多看了一眼郭嘉。

    郭嘉繼續踱着步子,閑聊般道:“荀令君說,有徐福這等人才,是國家之福啊。

    ” 楊修面色一僵。

    徐福布衣出身,是楊彪的私家部曲,即便幕府也無權調遣。

    郭嘉這一句話,是在試探。

    如果楊家拒絕賜官,那麼說明他們心裡有鬼;如果楊家接受,那麼徐福就有了官身,多了一重束縛,以後随時可以被司空府征發至前線。

    無論怎樣,郭嘉都是赢。

     果然這家夥是對我楊家起了疑心啊,楊修暗想。

    把王越調來許都是他的主意,沒想到隻露出這點端倪,就被郭嘉一口死死咬住。

     “不瞞奉孝你說,他那個人個性古怪,向來聽調不聽宣。

    他們這種俠客,多少都有點任俠之氣,”楊修微笑着把話接過去,不露痕迹地打下伏筆,“哪像是伯甯的許都衛訓練有素,如臂使指。

    ” 既然你來逼徐福,那麼我也不妨點出滿寵。

    滿寵當朝被曹丕訓斥,緊接着就是曹丕被刺,又被卞夫人找麻煩,這個許都令的位子,可謂是風雨飄搖。

    楊修不動聲色地開出了籌碼,徐福若被授職,許都衛少不得會被整頓一番,他這個軍師祭酒也脫不得幹系。

     可當楊修脫口而出時,他看到郭嘉的頭顱歪了歪,唇邊露出一絲輕笑,似乎一早等在那裡。

    楊修再一思忖,不禁大為懊惱。

     中計了,郭嘉的目标,從來不是徐福。

    他這是借徐福的話題,誘出對滿寵施壓的源頭。

    截止到目前,滿寵的壓力都是來自于卞夫人母子,他們身份尊貴,無論荀彧還是郭嘉都無法從這裡取得突破。

    楊修這一句話,等于是自己跳出來承認在這件事上的角色。

     好在這時冷壽光的呼喊從裡院傳來,打破了楊修的尴尬。

    天子夫婦已經探望完了曹丕,準備回駕了。

    楊修看了一眼郭嘉,急忙召集衛隊,準備迎候——盡管天子如今還駐跸司空府,但不可草率走動,還是得先被恭送出府,再回銮入府。

     郭嘉也不再說什麼,靠在門廊邊與紅昌有一搭無一搭地說着話,叽裡咕噜不似中原語。

     劉協、伏壽從裡面走出來,卞夫人緊随其後。

    劉協看到了郭嘉,可他不認識這個人,掃了一眼,問楊修:“他是誰?” “司空府軍師祭酒,颍川郭嘉。

    ”楊修回答。

     劉協凜然。

    郭嘉的厲害,他一直在聽伏壽、楊修等人說,想不到居然在這裡碰到。

    郭嘉看到劉協望向這邊,連忙跪拜于地。

    紅昌也有樣學樣地跪下來。

     “聽聞陛下小疴已愈,龍體複有天然之盛。

    臣郭嘉不勝欣喜。

    ” 郭嘉之前見過劉協數面,盡管兩者沒什麼近距離接觸,可楊修可不敢保證郭嘉不會看出什麼破綻。

    他試圖插嘴,劉協卻擡起手來阻止楊修,對郭嘉說道:“郭祭酒,怎麼你看起來,臉色不大好?” 郭嘉道:“臣天生體弱多病,已服食丹藥,不勞陛下費心。

    ”劉協“哦”了一聲,吩咐宮裡準備些藥物,賜給郭嘉。

    郭嘉也不客氣,叩頭謝恩。

     楊修在一旁偷偷觀察,他忽然在劉協眼中看出一絲自信的光芒,這自信在他剛才入府時還沒有。

    楊修微微攥住手裡的骰子,想看看這位假皇帝到底想做什麼。

     劉協道:“祭酒這官名,源自稷下學宮。

    到了本朝,五經博士之首乃名之曰博士祭酒。

    州郡有郡掾祭酒,三輔有京兆祭酒,宮内有東閣祭酒等,都是典訓喻、掌教化的要職。

    ” 誰也沒想到,這位天子居然開始說起官職沿革的事情來,這下子連郭嘉都摸不着頭腦,饒有興趣地看着皇帝侃侃而談。

     “司空大人新設的這個軍師祭酒,想來亦是有教谕之意。

    郭祭酒我說的可對?” “誠如陛下所言。

    ” 劉協笑起來,他又說道:“孔少府前幾日上奏,建議群儒聚議于都城,重開經塾。

    剛才我與卞夫人還在說,曹司空的幾位公子,也需要名師指點。

    荀令君雖有大才,可惜政務纏身,你這位軍師祭酒,可得要多幫幫他呀。

    ” 這一席話說出來,大出伏壽和楊修意外。

    孔融本來在籍田時已經提出了“聚議”之事,後來被曹丕遇刺給耽擱了。

    現在劉協重提此事,顯然是有意促成。

    他于曹丕有救命之恩,又打的是曹氏幾位公子的旗号,卞夫人那裡自然不會反對。

     而他拿“祭酒”本意說事,貌似無賴,計較起來也真難以辯駁。

    郭嘉是曹操的左臂右膀,斷不可能在官渡戰酣之時留在許都講經。

    如此一來,聚議之事他也不好反對,否則就有“據溷不屙”之嫌。

     這是劉協聽到“軍師祭酒”時靈機一動想出的手段。

    郭嘉聽了,無驚無怒,淡淡答道:“臣體弱多病,不堪從命。

    倘若聚議之事可行,倒是有一人,足可為荀令君分憂。

    ” “哦?哪位?” “宣義将軍賈诩。

    ” 劉協聽到這個名字,整個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