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老龍頭火車站屍變
關燈
小
中
大
李大愣駭異地說道:“噢,原來那死屍沉在河底這麼多年了……”
郭師傅問李大愣:“你怎麼想起打聽三岔河口女屍?”
五
李大愣說:“哥哥,你有所不知,此事一兩句話交代不清,聽我給你從頭說說……”
他不是挖着根兒說,咱們卻要把話交代清楚了,論起天津衛最有錢的大财東,一共有八戶,合稱八大家,八大家裡首屈一指的要屬石家,有個石家大院保留至今,那是好大一片古宅院套,青磚碧瓦,雕梁畫棟,氣派非凡,戲樓佛堂一樣俱全,曾是石家老宅。
石家祖上有良田萬頃,得了個綽号喚作“石萬傾”,城裡還有好多買賣,錢多得數也數不完。
關于石家最初是怎麼發财的,在當地流傳着幾種傳說: 其一是明末清初,闖王李自成打進北京城,逼得崇祯皇帝吊死煤山,有個宮女帶着宮裡的一件珍寶“如意夜光燈”,從京城逃到這裡,夜裡到石家投宿,看主人忠厚質樸,委身下嫁給了姓石的這戶人家,那盞“如意夜光燈”是皇宮大内的無價之寶,石家娶了位财神奶奶,一下子發了橫财,陡然暴富。
另有一說,清朝乾隆年間出了個大貪官和珅,聚斂的錢财堆積如山,富可敵國,到和珅被抄家問罪的時候,和珅府上的一個小妾,趁亂逃到石家,這小妾當年很受和珅寵愛,身上帶了好幾件珍寶,為了避難,嫁給了石家,石家祖上從此發迹。
這些傳說大緻上差不多,總而言之,言而總之,全是說石家祖上走運,娶了有錢的媳婦,好比是把一座金山請進了門,錢多的幾代人也使不盡用不完,祖上留下一條遺訓,有了錢不能為富不仁,人家石家世代積德行善,夏開粥廠,冬賒棉衣,十幾年前,石家有位小姐,和一個唱戲的小白臉私通,二人有了私情,搞大了肚子,婊子無情,戲子無義,這話一點兒不假,那唱戲的一看這小姐有了身孕,怕惹麻煩,而且老家有老婆有孩子,連夜就跟外地戲班子跑了,剩下這小姐挺着個大肚子,也沒臉繼續在家呆着了,收拾細軟離家出走,石老爺派人找了這麼多年,至今沒有下落。
這三岔河口沉屍案一出可不要緊,有人就說石家小姐讓戲子搞大了肚子,有辱門風,石家表面上說小姐離家出走了,實則不然,是把大着肚子臨盆在即的小姐綁着鐵坨子沉到河裡了,這叫一屍兩命,石家小姐死得冤,冤情不泯,死屍又被巡河隊的人打撈出來,石家财大勢大,把官面兒上打點到了,所以沒人追查,自古道是人言可畏,說好事沒人信,說壞事沒人不信,傳來傳去添油加醋,那些話簡直不堪入耳,石家一向以忠厚仁善之道傳家,哪受得了這個。
郭師傅和丁卯一聽原來是這麼回事:“石家的家事怎樣我們不清楚,但三岔河口沉屍案年頭要早得多,不見得與石家小姐有關。
” 李大愣道:“誰說不是呢,可這流言四起,恰似傷人的暗箭,三岔河口沉屍案一日沒有結果,一日堵不上造謠生事這幫人的嘴。
” 當時官面兒根本不理會這案子,況且官吏們隻會趁機盤剝敲詐要好處,沒幾個真能辦事兒的人,石家老爺也信不過這些狗腿子,人家隻信得過河神郭得友,死屍又是郭師傅找到的,因此想請郭師傅查個水落石出,石家常年齋僧,凡是和尚到那化緣,準是好吃好喝的招待,臨走還給幾個香火錢,李大愣經常冒充僧人去那混吃喝,前兩天聽石家老爺念叨起這件事,李大愣臉皮厚,自稱跟巡河隊的郭師傅是結拜兄弟,從中間當個中人,替石老爺請郭師傅幫忙,郭師傅沖他李大愣的面子準答應,石老爺大喜,承諾事成之後,必有一番重謝。
郭師傅聽李大愣說了經過,感覺有些為難,五河水上警察隊隻負責撈河漂子,一向不參與破案,何況那具女屍已經燒成骨灰埋到地下了,應該出在前清的事,一點線索沒有,如今還怎麼查?但郭師傅素聞石家修橋鋪路多行善舉,不忍讓石老爺背這惡名,有心要幫這個忙,苦于不知從何處着手。
丁卯說:“哥哥,這是好事,把三岔河口沉屍案查個結果出來,一來告慰死者在天之靈,二來還石家一個善名,咱不僅有份賞錢,還可以傳名積德。
” 李大愣跟丁卯一通竄叨,勸得郭師傅動了心,便答應留意尋訪,雖然說事在人為,但到最後成與不成,卻要看老天爺的臉色。
三個人喝着羊湯,商量怎麼做這件事,起碼要查明這個女屍的身份,又是因何緣故被捆綁在鐵坨子上沉在河底,說來說去,沒個頭緒,這就不是着急的事兒,隻能找個時間,到五河水上警察隊的庫房裡,仔細看看跟女屍捆在一起的生鐵坨子,那是僅有的一個線索。
喝完羊湯李大愣就回家去了,郭師傅和丁卯也是閑着沒事,溜達回河龍廟義莊,還沒進屋就有人找來了,可出大事兒了,讓他們倆趕緊過去看看,原來海河邊的老龍頭火車站六号門鬥腳行,死了不少人,還有更邪的,聽說有人見到了河中的走屍。
六 此事說起來稀奇古怪,那個老龍頭火車站,是現在的天津東站,火車站位置緊鄰海河,在風水上說這位置是龍頭,以前此地沒有火車站,住着不少莊戶人家,共有季家樓和火神廟等七個村子,清朝末年外國人開始在這修鐵道建貨場,最初稱為老龍頭火車站,後來也叫老站,那一帶曾是俄國租借,袁世凱帶兵駐防天津,部隊要坐火車到老龍頭,俄國人不幹了,說這是我們俄國租借地,不是你們的地盤,你袁世凱的隊伍從這下車可以,槍支武裝必須解除,袁世凱窩火帶憋氣,他惹不起俄國大鼻子,又咽不下這口氣,一賭氣幹脆另外造了一處北站,不用東站了。
雖然有了北站,可老龍頭火車站的位置好,至今仍是主站,天津這地方是海運漕運水陸碼頭的重要交通樞紐,平時停靠火車堆積貨物的場地叫東貨場,那個年代從打老龍頭火車站運出的煤炭,僅一年就有上百萬噸,還不算别的各種貨物,您就可以想想老站的貨場有多大,老龍頭火車站的東貨場有圍牆,沒圍牆夜裡容易丢東西,東貨場圍牆上開了八個大鐵門用于進出,依次有編号,由北向南分别是從一号到八号,周圍住的人家幾乎全是腳夫搬運工,搬運工拿老話說吃的是腳行這碗
石家祖上有良田萬頃,得了個綽号喚作“石萬傾”,城裡還有好多買賣,錢多得數也數不完。
關于石家最初是怎麼發财的,在當地流傳着幾種傳說: 其一是明末清初,闖王李自成打進北京城,逼得崇祯皇帝吊死煤山,有個宮女帶着宮裡的一件珍寶“如意夜光燈”,從京城逃到這裡,夜裡到石家投宿,看主人忠厚質樸,委身下嫁給了姓石的這戶人家,那盞“如意夜光燈”是皇宮大内的無價之寶,石家娶了位财神奶奶,一下子發了橫财,陡然暴富。
另有一說,清朝乾隆年間出了個大貪官和珅,聚斂的錢财堆積如山,富可敵國,到和珅被抄家問罪的時候,和珅府上的一個小妾,趁亂逃到石家,這小妾當年很受和珅寵愛,身上帶了好幾件珍寶,為了避難,嫁給了石家,石家祖上從此發迹。
這些傳說大緻上差不多,總而言之,言而總之,全是說石家祖上走運,娶了有錢的媳婦,好比是把一座金山請進了門,錢多的幾代人也使不盡用不完,祖上留下一條遺訓,有了錢不能為富不仁,人家石家世代積德行善,夏開粥廠,冬賒棉衣,十幾年前,石家有位小姐,和一個唱戲的小白臉私通,二人有了私情,搞大了肚子,婊子無情,戲子無義,這話一點兒不假,那唱戲的一看這小姐有了身孕,怕惹麻煩,而且老家有老婆有孩子,連夜就跟外地戲班子跑了,剩下這小姐挺着個大肚子,也沒臉繼續在家呆着了,收拾細軟離家出走,石老爺派人找了這麼多年,至今沒有下落。
這三岔河口沉屍案一出可不要緊,有人就說石家小姐讓戲子搞大了肚子,有辱門風,石家表面上說小姐離家出走了,實則不然,是把大着肚子臨盆在即的小姐綁着鐵坨子沉到河裡了,這叫一屍兩命,石家小姐死得冤,冤情不泯,死屍又被巡河隊的人打撈出來,石家财大勢大,把官面兒上打點到了,所以沒人追查,自古道是人言可畏,說好事沒人信,說壞事沒人不信,傳來傳去添油加醋,那些話簡直不堪入耳,石家一向以忠厚仁善之道傳家,哪受得了這個。
郭師傅和丁卯一聽原來是這麼回事:“石家的家事怎樣我們不清楚,但三岔河口沉屍案年頭要早得多,不見得與石家小姐有關。
” 李大愣道:“誰說不是呢,可這流言四起,恰似傷人的暗箭,三岔河口沉屍案一日沒有結果,一日堵不上造謠生事這幫人的嘴。
” 當時官面兒根本不理會這案子,況且官吏們隻會趁機盤剝敲詐要好處,沒幾個真能辦事兒的人,石家老爺也信不過這些狗腿子,人家隻信得過河神郭得友,死屍又是郭師傅找到的,因此想請郭師傅查個水落石出,石家常年齋僧,凡是和尚到那化緣,準是好吃好喝的招待,臨走還給幾個香火錢,李大愣經常冒充僧人去那混吃喝,前兩天聽石家老爺念叨起這件事,李大愣臉皮厚,自稱跟巡河隊的郭師傅是結拜兄弟,從中間當個中人,替石老爺請郭師傅幫忙,郭師傅沖他李大愣的面子準答應,石老爺大喜,承諾事成之後,必有一番重謝。
郭師傅聽李大愣說了經過,感覺有些為難,五河水上警察隊隻負責撈河漂子,一向不參與破案,何況那具女屍已經燒成骨灰埋到地下了,應該出在前清的事,一點線索沒有,如今還怎麼查?但郭師傅素聞石家修橋鋪路多行善舉,不忍讓石老爺背這惡名,有心要幫這個忙,苦于不知從何處着手。
丁卯說:“哥哥,這是好事,把三岔河口沉屍案查個結果出來,一來告慰死者在天之靈,二來還石家一個善名,咱不僅有份賞錢,還可以傳名積德。
” 李大愣跟丁卯一通竄叨,勸得郭師傅動了心,便答應留意尋訪,雖然說事在人為,但到最後成與不成,卻要看老天爺的臉色。
三個人喝着羊湯,商量怎麼做這件事,起碼要查明這個女屍的身份,又是因何緣故被捆綁在鐵坨子上沉在河底,說來說去,沒個頭緒,這就不是着急的事兒,隻能找個時間,到五河水上警察隊的庫房裡,仔細看看跟女屍捆在一起的生鐵坨子,那是僅有的一個線索。
喝完羊湯李大愣就回家去了,郭師傅和丁卯也是閑着沒事,溜達回河龍廟義莊,還沒進屋就有人找來了,可出大事兒了,讓他們倆趕緊過去看看,原來海河邊的老龍頭火車站六号門鬥腳行,死了不少人,還有更邪的,聽說有人見到了河中的走屍。
六 此事說起來稀奇古怪,那個老龍頭火車站,是現在的天津東站,火車站位置緊鄰海河,在風水上說這位置是龍頭,以前此地沒有火車站,住着不少莊戶人家,共有季家樓和火神廟等七個村子,清朝末年外國人開始在這修鐵道建貨場,最初稱為老龍頭火車站,後來也叫老站,那一帶曾是俄國租借,袁世凱帶兵駐防天津,部隊要坐火車到老龍頭,俄國人不幹了,說這是我們俄國租借地,不是你們的地盤,你袁世凱的隊伍從這下車可以,槍支武裝必須解除,袁世凱窩火帶憋氣,他惹不起俄國大鼻子,又咽不下這口氣,一賭氣幹脆另外造了一處北站,不用東站了。
雖然有了北站,可老龍頭火車站的位置好,至今仍是主站,天津這地方是海運漕運水陸碼頭的重要交通樞紐,平時停靠火車堆積貨物的場地叫東貨場,那個年代從打老龍頭火車站運出的煤炭,僅一年就有上百萬噸,還不算别的各種貨物,您就可以想想老站的貨場有多大,老龍頭火車站的東貨場有圍牆,沒圍牆夜裡容易丢東西,東貨場圍牆上開了八個大鐵門用于進出,依次有編号,由北向南分别是從一号到八号,周圍住的人家幾乎全是腳夫搬運工,搬運工拿老話說吃的是腳行這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