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奪命大烏蘇 · 2
關燈
小
中
大
未能重返故土中原。
邊塞苦寒,楊奮的父親寫文章取暖,從青年寫到中年,幾乎算是唯一的愛好。
家裡有個大本子,裡面貼滿了從報紙上剪下來的豆腐塊報道,都是父親寫的,他曾是新疆多家報紙的優秀通訊員。
家裡最值錢的東西是一支金筆,一分一厘的文章稿費攢出來的,隻在寫文章時用,平時鄭重地擦拭幹淨,塞進布套子,裝進皮袋子,袋子挂在牆上,旁邊挂刀。
楊奮中考時要借用,不借,那支筆父親看得命一樣重。
作家楊奮說,其實從尕尕的時候(新疆方言,小的時候)就知道,父親最大的夢想就是出一本書。
這個夢想他從未和任何人明說,需要說嗎?幾十年光陰流轉,這個夢想妥妥地和金筆一起挂在牆上,旁邊挂着刀。
從背井離鄉到把異鄉認作故鄉,父親用了一生的時光。
不管是主動還是被動,他都不得不愛上這個遼遠幽寂的地方,任何一種愛都需要表達,父親的表達方式,是金筆下那一筆一畫的新疆: 刀郎木卡姆的急促鼓點,阿希克苦修者的鐵環馬棒,河狸和紅隼,墾荒者和麻紮,哈薩克年輕阿肯的冬不拉彈唱…… 除了給報社投新聞稿,父親也是給出版社投過長篇書稿的吧。
在那個沒有快遞沒有電郵的年代,他應該曾無數次摩擦過街角那隻綠色郵箱,當郵遞員的自行車鈴聲響起時,他是否也曾慌忙地起身,心髒怦怦地跳? 不知道,沒聽他提起過,一個男人真正的心事,怎會向人道? 隻記得午夜的餐桌上厚厚一摞稿紙,他借着頭頂15瓦的小燈泡發出的光,一字一句地謄抄。
泡一杯溫熱的黑磚茶,點一根報紙卷的莫合煙,沙沙沙的輕響中,兩種青煙,各自袅袅。
楊奮起夜,睡眼蒙眬地路過,父親的手掌攤開,遮在稿紙上:唉,睡不着,練練字……金筆的光澤微微閃爍,一絲羞赧,居然挂在中年男人的臉上。
沒聽他提起過投稿,也沒聽他說起過退稿,隻見過他午夜獨坐,金筆在紙上沙沙響。
年複一年,從一個午夜到另一個午夜。
金筆隻用來寫文章,隻有一次例外。
派出所裡,父親彎腰埋下頭,簽下自己的名字。
是一份需要監護人簽字的保證書,簽了才能将楊奮保釋,名字寫得嚴謹工整,父親一貫的風格。
一個警員追出來,右手高高擎起,一抹金光。
滿街的人擡起頭,聽他咋咋呼呼地高聲喊:楊會計,你的筆咋忘拿了? 縣城隻有一條街,父子倆慢慢走完。
家門早過了,父親的腳步卻不停,城邊的小山包前,他終于轉身,楊奮後蹦半步,下意識捂住臉蜷起腰。
爸爸!他告饒,我以後再也不饞了,我再也不去門市部偷了。
沒有預想中的耳光,也沒有兜心腳,父親沒打他。
他戰戰兢兢地解釋:門市部裡進了一箱健力寶,電視裡才有的那種……我以後再也不饞了。
日光晃眼,積雪未消,風裡凍了良久,才聽見父親說:……報社寄來的稿費,以後給你當零花錢。
楊奮蹲在地上哭:爸爸,我給你丢人了…… 父親沒去扶他,父親立在原地,手攥成拳頭,裡面緊緊握着那支筆。
父親向來木讷,父親嘴唇哆嗦了半天,方又擠出一句話:……不管生在哪兒,都要做個有出息的人。
他脖子上青筋暴起,低聲地、吃力地說:不管我有沒有出息……你都要有出息。
衣襟撲簌,手指冰涼,枯草俯身偃,風來自遠方。
轟隆隆的戰車一樣,鋪天蓋地的騎兵一樣,穿越蒙古利亞的高原,攪渾烏倫古河水,橫掃西北偏北的曠野,從一個遠方席卷向另一個遠方。
……
邊塞苦寒,楊奮的父親寫文章取暖,從青年寫到中年,幾乎算是唯一的愛好。
家裡有個大本子,裡面貼滿了從報紙上剪下來的豆腐塊報道,都是父親寫的,他曾是新疆多家報紙的優秀通訊員。
家裡最值錢的東西是一支金筆,一分一厘的文章稿費攢出來的,隻在寫文章時用,平時鄭重地擦拭幹淨,塞進布套子,裝進皮袋子,袋子挂在牆上,旁邊挂刀。
楊奮中考時要借用,不借,那支筆父親看得命一樣重。
作家楊奮說,其實從尕尕的時候(新疆方言,小的時候)就知道,父親最大的夢想就是出一本書。
這個夢想他從未和任何人明說,需要說嗎?幾十年光陰流轉,這個夢想妥妥地和金筆一起挂在牆上,旁邊挂着刀。
從背井離鄉到把異鄉認作故鄉,父親用了一生的時光。
不管是主動還是被動,他都不得不愛上這個遼遠幽寂的地方,任何一種愛都需要表達,父親的表達方式,是金筆下那一筆一畫的新疆: 刀郎木卡姆的急促鼓點,阿希克苦修者的鐵環馬棒,河狸和紅隼,墾荒者和麻紮,哈薩克年輕阿肯的冬不拉彈唱…… 除了給報社投新聞稿,父親也是給出版社投過長篇書稿的吧。
在那個沒有快遞沒有電郵的年代,他應該曾無數次摩擦過街角那隻綠色郵箱,當郵遞員的自行車鈴聲響起時,他是否也曾慌忙地起身,心髒怦怦地跳? 不知道,沒聽他提起過,一個男人真正的心事,怎會向人道? 隻記得午夜的餐桌上厚厚一摞稿紙,他借着頭頂15瓦的小燈泡發出的光,一字一句地謄抄。
泡一杯溫熱的黑磚茶,點一根報紙卷的莫合煙,沙沙沙的輕響中,兩種青煙,各自袅袅。
楊奮起夜,睡眼蒙眬地路過,父親的手掌攤開,遮在稿紙上:唉,睡不着,練練字……金筆的光澤微微閃爍,一絲羞赧,居然挂在中年男人的臉上。
沒聽他提起過投稿,也沒聽他說起過退稿,隻見過他午夜獨坐,金筆在紙上沙沙響。
年複一年,從一個午夜到另一個午夜。
金筆隻用來寫文章,隻有一次例外。
派出所裡,父親彎腰埋下頭,簽下自己的名字。
是一份需要監護人簽字的保證書,簽了才能将楊奮保釋,名字寫得嚴謹工整,父親一貫的風格。
一個警員追出來,右手高高擎起,一抹金光。
滿街的人擡起頭,聽他咋咋呼呼地高聲喊:楊會計,你的筆咋忘拿了? 縣城隻有一條街,父子倆慢慢走完。
家門早過了,父親的腳步卻不停,城邊的小山包前,他終于轉身,楊奮後蹦半步,下意識捂住臉蜷起腰。
爸爸!他告饒,我以後再也不饞了,我再也不去門市部偷了。
沒有預想中的耳光,也沒有兜心腳,父親沒打他。
他戰戰兢兢地解釋:門市部裡進了一箱健力寶,電視裡才有的那種……我以後再也不饞了。
日光晃眼,積雪未消,風裡凍了良久,才聽見父親說:……報社寄來的稿費,以後給你當零花錢。
楊奮蹲在地上哭:爸爸,我給你丢人了…… 父親沒去扶他,父親立在原地,手攥成拳頭,裡面緊緊握着那支筆。
父親向來木讷,父親嘴唇哆嗦了半天,方又擠出一句話:……不管生在哪兒,都要做個有出息的人。
他脖子上青筋暴起,低聲地、吃力地說:不管我有沒有出息……你都要有出息。
衣襟撲簌,手指冰涼,枯草俯身偃,風來自遠方。
轟隆隆的戰車一樣,鋪天蓋地的騎兵一樣,穿越蒙古利亞的高原,攪渾烏倫古河水,橫掃西北偏北的曠野,從一個遠方席卷向另一個遠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