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奪命大烏蘇 · 3

關燈
(三) 金筆隻外借過一次,借給楊奮高考。

     父親站在考場外,人群中靜立,微笑,看着他。

     不等父親問,楊奮大聲搶答:放心,考得很好,我可是用金筆考的呀! 人流湧過,烏泱泱的考生,出圈的羊群一樣。

     一片嘈雜裡,有人側目,瞥一眼這個昂着頭的孩子,他扯着嗓子在大聲喊:放心,我沒給你丢人! 有人驚訝地看看他,然後捂着嘴笑:這家夥,考瘋了嗎?咋又哭又笑滿臉放泡。

     …… 填高考志願的夜晚,父親走過來,樂呵呵地站在他身後。

    父親指了指牆上的金筆,示意他用金筆填。

     楊奮說:不用了爸爸,我已經用碳素筆填好了。

     父親的手僵在一旁,半晌,又望了望那張志願單。

     紙上填好的第一志願,楊奮沒來得及伸手去遮:是吉林,不是新疆。

     父親提起過的,希望他将來能留在新疆。

     父親沒有說話,他一貫沉默。

     楊奮沉不住氣,嘗試着解釋: 馬史填的志願更遠……他倒是想留在新疆,但他爸爸逼着他報了江蘇的大學,他爸爸說:我們這一輩走不出新疆,你們這一輩咋樣也要走出去,走了就不要回來了,留在江蘇好好過,下一代也不要再回來了…… 馬史哭,他爸爸還罵他沒志氣,說白給他擦了這麼多年的鞋。

     楊奮争辯道:爸爸,我如果像你們一樣在這種地方待一輩子,能有撒出息?能實現撒理想? 他争辯道:……你不是說過的嗎,不管你有沒有出息,我都必須要有出息! 沒人和他争辯。

     父親轉身,無聲無息地走開。

     是去繼續他那永遠無法出版的書稿嗎?不知道。

    身後的小餐廳裡,聽不到沙沙聲,聞不到黑磚茶混着莫合煙的那種香。

     楊奮考去的是吉林市北華大學,離家5000公裡。

     臨行前夜,他拆開早已打包好的行李,眼睛一秒鐘被燙傷,行李的一角,躺着那個熟悉的布袋子,裡面是那支金筆。

    父母房間的燈是黑的,無聲無息,安安靜靜,今天睡得好早,父親應該睡得很沉,一絲呼噜聲都聽不到。

     楊奮在小餐桌前坐下,頭頂15瓦的小燈泡昏黃,石英鐘嘀嗒,手裡的金筆泛着燙手的光。

     楊奮說,18歲那一年的那一夜,他人生中第一次忽然想找點兒酒喝。

     悄悄推開門,沿着漆黑的馬路走出去很遠。

     街盡頭一家即将打烊的小商店,他小時候偷過的那家店,這麼多年過去了,裡面的貨品依然是乏善可陳。

     店小,隻有啤酒,奪命大烏蘇。

     付錢時他呆了一會兒,口袋空空,一毛錢也沒有,他已經很久沒有過零花錢了。

     父親的通訊員稿費,已經很久沒有收到了…… 店家着急打烊,催他結賬,正發蒙呢,一旁伸出一隻手,摁在他的肩頭。

     那人應該是父親的熟人,他對店家說:一瓶烏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