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案 犯罪指南

關燈
打交道的偵查員。

    沈恕擺擺手,把于敏洪想說的話拍回嗓子眼,起身走了。

     出門後沈恕吩咐可欣:“盯緊于敏洪,務必查清楚他和劉曉曉之間是否有不可調和的矛盾,調查和他密切來往的那個女人的身份,如果能找到他購買或租借弩箭的記錄就更好。

    總之,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迹,隻要發現他參與作案的線索,立刻傳喚或拘捕,對他家進行搜查。

    ” 8 2013年7月10日清晨。

     楚原市刑警支隊。

     警方在于敏洪身上花費了不少時間和力氣,卻沒有什麼收獲。

    于敏洪似乎要以實際行動證明他是個老實人,每天準時上班下班,接送孩子,買菜做飯,一副标準的好男人形象。

    除了工作需要,他幾乎不和其他異性搭話,低眉順眼,規規矩矩。

     警方調取了他最近三個月内的手機通話記錄,發現有一個号碼的出現頻率較高。

    當然,于敏洪是個沉默寡言的人,社會交往不多,這個号碼也僅比其他号碼稍突出而已。

     這個号碼的主人是蔣文荟,和平區解放路小學的語文老師。

    三十二歲,已婚,據調查,她在一年前裝修房子時,曾找到于敏洪購買折扣價的鋁合金門窗,此後一直保持來往。

    但沒有證據顯示他倆有超出朋友界限的密切關系。

     警方設法取得蔣文荟的清晰照片,拿給葉倩玉辨認,她證實蔣文荟就是曾多次到公司門前來和于敏洪會面的女人。

    葉倩玉信誓旦旦地說,她親眼目睹蔣文荟和于敏洪坐在拉面店的角落裡,頭碰着頭,關系非同一般。

     可欣把調查結果向沈恕彙報後,請示說:“要不要和蔣文荟正面碰一下?不過她和于敏洪如果真有那層關系,多半不會跟我們實話實說。

    ” 沈恕說:“索性正面接觸一下。

    葉倩玉是個熱衷八卦的人,善于添油加醋,她的證詞可信度不高。

    如果蔣文荟和于敏洪是正常交往,并沒有情人關系,也許她會給我們提供更多有用的線索。

    ” 沈恕話音未落,值班接線員急匆匆地過來彙報:“楚原大學校園内發現一具女性屍體,懷疑是他殺。

    ” 現在是早晨7點45分,距青年公園命案剛好五天時間。

     9 2013年7月10日上午。

     楚原大學。

     楚原大學是一所市屬大學,拜近年來院校合并和擴招所賜,在校生從原來的四五千人暴增至三萬多人,校園面積也擴大了幾倍,雖然學術水平暫時沒有長進,生源質量不斷下降,但學校人數和規模已經率先跻身世界一流高校之列。

     楚原大學的校園龐大,除去高聳華麗的新建樓宇外,按照國際标準設計的體育場、寬敞平坦的校内馬路、假山林立流水淙淙的公園,都彰顯出它的新興貴族氣派。

     剛發現的屍體就俯卧在校内公園的小樹林裡。

     我第一眼見到屍體,心裡就咯噔一下——在屍體臍部上方,赫然插着一根弩箭! 這使得案子的性質變得複雜起來——連環殺人! 死者很年輕,看模樣不到二十歲,應該是一名學生。

    它披着一頭長發,雖然五官因痛楚和恐懼已扭曲變形,但從臉部輪廓,依稀可以看出她生前的俏麗模樣。

    它身長175厘米左右,身材比例很好,尤其是兩條腿,修長筆直。

    整體來看,它在遇害前是一個相當出挑的年輕美女。

     死者上身穿一件黑色薄紗罩衫,下身穿桃紅色牛仔褲,蹬一雙黑色皮涼鞋,露在外面的腳指甲上塗有桃紅色。

    腕部戴一塊鑲碎鑽的名牌女表,一部新款進口智能手機靜靜地躺在它的右手邊。

     曾經是個精緻的女孩子,經濟條件也不錯。

     它的死狀和青年公園命案的死者非常相像。

    膚色青中帶黑,眼皮微睜,露出一線白眼珠。

    嘴唇烏青,半張開,牙齒上沾有發黑的血迹,嘴角及脖頸處沾有嘔吐物。

    它雙手緊緊抓住心口的衣襟,表情扭曲,像是死前經曆了巨大痛苦。

     屍體的肚臍上方插着一把弩箭,插得很深,僅露出一小截尾巴,閃耀着寒光。

    這個位置也不足以緻命,看來兇手的射箭準頭不怎麼樣。

    他自己也有自知之明,所以要借助毒藥的力量。

     屍體俯卧在校内公園的小樹林裡,距林外僅兩米遠,地面上有拖曳痕迹。

    這條沾有血迹的拖痕一直延至林外池塘邊的座椅旁,死者應該是坐在這裡中箭身亡的。

     從屍體僵硬程度和屍斑判斷,其死亡時間為昨晚9點至午夜之間,除腹部的利器創外,未發現其他外傷。

    而插入屍體的弩箭通體用不鏽鋼打造,箭頭呈三角形。

     作案時間、兇器、手段,與周天成遇害案完全一緻,幾乎可以肯定是同一兇手所為。

     不同的是,青年公園命案現場被破壞得很嚴重,而這個現場因校内保衛處介入及時,得到了保護,我在地面上提取到幾枚兇手留下的泥腳印。

    不過這幾枚腳印的形狀很奇怪,沒有紋路,邊緣模糊不清,呈不規則的圓形,到底是不是兇手的腳印,我都不太确定。

     我在拓取腳印時,見腳印中的泥土裡混雜着一些纖維,細如發絲,要仔細辨認才看得出。

    我用鑷子夾起一根纖維,對着陽光細看,土黃色,粗糙,一時想不起是什麼織物的纖維。

     “是毛氈上的。

    ”沈恕見狀說,“現在這東西不常見了,幾十年前可是老百姓保暖的好東西。

    做一雙毛氈襪,多冷的天氣也凍不到腳。

    不過出現在這裡可對我們不利。

    兇手在鞋子外面裹了毛氈,現有的足迹分析理論就都不适用了,我們無法根據腳印判斷兇手的性别、身高和體重。

    除了能得出兇手是有備而來、具有一定反偵查能力的結論,不大可能有更多收獲。

    ” 我略感沮喪地把那根土黃色纖維塞進證物袋。

     沈恕接着說:“這個細節也是《讓死者閉眼》那本書裡描寫的。

    ” 我吃驚地追問一句:“什麼細節?” 沈恕說:“你隻讀過那本書的梗概,我可是仔仔細細地讀完了的,在那本書裡描寫的第二起謀殺案中,兇手作案時就在鞋子外套上一雙毛氈襪,以避免在現場留下腳印。

    ” 沈恕說這話時,樹林裡有一陣邪風吹過,我不禁打個寒戰,心裡一片冰涼。

     可欣接過話頭說:“不僅這個細節一樣,被害人的身份、性别、年齡,以及案發地點、兇器、作案手段,都一模一樣,甚至兩起案子之間間隔五天,也沒有差别。

    ” 沈恕接下來的一句話讓我像墜進冰窖:“按書裡的描寫,五天後,小說作者會被害死。

    ” 楚原大學保衛處的工作很到位,不僅在現場外拉開警戒線,還驅散了圍觀師生,僅留下報案人和幾名與死者有關人員,供警方錄取口供。

     報案的是兩名大二男生,膽子都很大,外表鎮定,說話也有條理。

    “早晨去教學樓上課,想抄近路,就從公園穿過去。

    他先看見的,說小樹林裡有個女的在地上躺着,我還不信,說誰會一大早就到小樹林裡去躺着?他就拽着我過去看,結果發現那女的早就死了。

    ”報案的男生這樣說。

     藝術系輔導員張秋水證實:“死的這個女生是藝術系導演專業的大三學生,名字叫郝問,很有才華,已經參與過兩部電視劇的拍攝。

    她的家庭條件也非常好,父親是省國資委主任郝廣德。

    這學生本來是個有前途的好苗子,可惜了。

    ” 我心想這兩起案子貌似随機殺人,兇手卻有意無意地惹到有影響力的人物身上,給刑警隊增添了許多壓力。

     沈恕看上去并未對被害人的家庭背景給予更多重視,問:“她在夜裡10點來鐘一個人出現在公園,是在等什麼人?” 張秋水遲疑着說:“這個我說不準,郝問有個男朋友,是我校服裝設計專業的大四學生,也許他知道一些情況。

    ” “我在這兒,”張秋水身後響起一個聲音,“郝問昨晚在公園裡是在等我。

    ”聲音很含糊,帶着哭腔。

     我循聲看過去,見一個高大的男生擠出人群,走到沈恕和張秋水面前。

    這名男生打扮得很時尚,染着黃色頭發,穿一身色彩斑斓的衣服,好像還化了淡妝,眼睛下垂着兩條黑色的淚痕。

     那男生不等沈恕問話,主動說:“我叫冷峻,是郝問的男朋友。

    昨天晚上我和她約好10點鐘在公園裡見面,可是我到了約定地點沒見到她,打手機也沒人接,我坐在椅子上等了差不多半個小時,既沒見到她身影,也沒聽到電話,有些生氣,就回寝室休息去了。

    誰能想到,她當時——就躺在離我幾米遠的小樹林裡。

    ” 我想象當時的情景,有些毛骨悚然。

     冷峻說得激動起來,雙手掩面而泣。

    這孩子什麼都好,就是行為舉止有點女性化。

     沈恕不解地問:“你們那麼晚在公園裡約會,就不考慮安全問題?” 冷峻抽噎着說:“在校園裡,誰能想到會出這種事?我倆白天都很忙,除了上課,還有校外兼職,隻能晚上抽出點時間見面,一年多來都是如此,偏偏昨天就——” 沈恕見他傷心欲狂的樣子,不忍心問下去,就好言相勸,讓他回寝室休息。

     望着冷峻蹒跚而去的背影,我、沈恕和可欣三個人面面相觑,心中說不出地郁悶苦澀。

    這兩起連環殺人案明明就是在模仿《讓死者閉眼》中的情節,随機殺人,防不勝防。

    兇手如果模仿個十足,五天後,被害的将是小說作者劉曉曉,而兇手就是她的丈夫,于敏洪。

     這可能嗎?如果我們全力防範,兇手在預定時間内無法得手,與書中情節對不上号,他是不是就要被迫收手?還是要尋找機會繼續謀害劉曉曉? 兇手就是于敏洪?簡直荒唐。

    他難道瘋狂到把自己暴露在衆目睽睽之下的地步?在作案伊始就把警方的視線引到自己身上,這是愚蠢還是過度自信?可是,這本來就是一起不能用常理忖度的案子,我們必須對于敏洪上刑偵手段,無論這聽起來多麼荒誕離奇,我們必須陪他把這血腥的遊戲玩下去。

     我們三個人都在揣摩心事,沒人說話,卻被一陣肆無忌憚的高談闊論打破沉默。

    那聲音再熟悉不過,不用看就知道是我的那個活寶表妹,省電視台《疑案追蹤》欄目的記者、主持人、制片人程佳。

     程佳尚未成家,卻已經成了名,她的欄目收視率在全國同類電視節目中一直保持前三名的佳績,她本人也成了省台的當家花旦。

    她手持公安廳頒發的特别通行證、全國記協的高級記者證,頗有些有恃無恐的意思。

    敢在這樣嚴肅壓抑的命案現場高聲說話的記者,也非她莫屬了。

     沈恕卻不買她的賬,皺眉說:“程記者說話小聲些,如果是攝像需要,你們就走遠點錄節目。

    ”程佳吐吐舌頭,伸出右手向沈恕比畫一個頑皮的手勢,然後雙唇緊閉,以示不再作聲。

     我走到程佳面前,低聲說:“你咋來了?這案子讓沈隊着急上火的,你在電視上播出去,不是更添亂嗎?” 程佳也壓低聲音:“我的親姐,還問我咋來了?這麼曲折的案子你都不跟我通個氣。

    好家夥,按照小說裡的描寫作案,那不是好萊塢大片裡的劇情嗎?第一起案子過去五天了我都不知道,好在沒被别人搶了獨家。

    ” 我聽見她這些話就沒法高興:“咋?有案子就得跟你彙報?你是公安廳長咋地?你就顧着自己節目的收視率,從來不考慮社會影響和對偵破工作造成的阻礙。

    這兩起案子的社會危害性很大,被害人的身份又挺敏感,你在電視上一播出,刑警隊的壓力無形中又增加一倍。

    ” 程佳扯着我衣服袖子撒嬌賣萌:“我的親姐,你就别批評了,我也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嘛。

    再說我配合公安工作也不遺餘力,上次桃源縣那起案子,我幫助公安破案,差點兒丢了小命,過後也沒給我發個好市民獎啥的,你就支持一下我的工作好不好?” 我想說她的付出和收獲不成比例,工作倒也算賣力,可是名利雙收,回報特别豐厚,别人比她還要辛苦幾倍,收獲卻隻有她的一成。

    這話沖到嘴邊又咽回來,不想讓程佳以為我嫉妒她。

    我歎息着提醒她:“你的消息靈通,我們也不能粗暴幹涉新聞自由,你報道時收斂些吧,尊重事實,别臆測,别誤導,别添油加醋。

    ” 程佳抱着我的胳膊:“親姐,你這句話說得比我們台長的水平都高。

    ” 10 沈恕離開現場後沒顧得上回警隊,直奔局長辦公室,彙報情況後又趕去市委。

    這兩起案子,因被害人的特殊身份而橫生枝節,偵破工作像是被許多沒有方向感卻又無法忽視的臂膀牽扯着,使得警隊的行動不能得心應手。

     可欣和許天華帶着人馬在一線奔忙,苦心人天不負,兩組各有收獲。

    楚原大學校園命案案發二十四小時後,線索陸續反饋回來,撲朔迷離的案情漸漸露出曙光。

     幾乎所有的疑點都指向于敏洪。

    可欣組與蔣文荟經過兩次正面接觸,反複勸說引導,蔣文荟終于轉變了态度,願意配合公安工作。

    而蔣文荟吐露的情況使得于敏洪上升為第一嫌疑人。

     蔣文荟和于敏洪并非情人關系,他們多次私下碰面,是因為于敏洪通過蔣文荟給劉曉曉購買了巨額人身保險!根據保險合同條款,一旦劉曉曉因意外死亡,受益人于敏洪将一次性獲得兩百萬元的賠償。

     蔣文荟的本職工作是小學教師,業餘兼職保險業務員賺點外快,擔心負面影響,不願被同事知道。

    而于敏洪給劉曉曉購買人身保險也是秘密進行。

    這使得兩人的接觸就顯得有些神秘,在外人看來,難免誤以為兩人有見不得人的關系。

     于敏洪會不會為了兩百萬元的保險金而大開殺戒?對于身經百戰的警隊偵查員來說,這個動機完全成立。

    喪心病狂之徒可以為了搶劫兩百元錢而殺人,何況兩百萬元巨款,這是普通人辛苦一輩子也賺不來的數目。

     可欣組的調查揭開了于敏洪的潛在作案動機,而許天華組則尋找到于敏洪的作案工具。

    經過外圍排查,于敏洪的一個同事向警方透露,她曾經親眼看見于敏洪在公司附近的一家體育用品店購買弩箭。

     這位積極為警方提供辦案線索的仍是葉倩玉,也許她命中注定将成為于敏洪的克星。

    據葉倩玉回憶,兩個月前的一天中午,她到銀行去存公司貨款,無意中看見一個熟悉的身影走進一家體育用品商店,從背影判斷,那是她的同事于敏洪。

    當時葉倩玉正對于敏洪和蔣文荟的關系十分好奇百般猜測,急欲一探究竟,就悄悄地躲在店外隔着窗玻璃窺視。

    她見于敏洪讓店員拿了幾把弩箭擺在櫃台上,經過比對,于敏洪痛快地掏出錢買下了其中一把。

    葉倩玉雖然對于敏洪購買弩箭的行為微感奇怪,但她畢竟對男女私情更感興趣,眼看窺探不到什麼猛料,就趁于敏洪走出店門前匆匆離開。

     這件事并未給葉倩玉留下深刻印象,她對弩箭也似懂非懂。

    經過偵查員的啟發和演示,她才想起那天的經曆,在辨認圖片後,她确認當天于敏洪購買的就是一把弩箭。

     偵查員趕到葉倩玉所說的那家體育用品商店求證。

    幸運的是商家還保存着兩個月前的監控錄像。

    調取的視頻顯示,購買弩箭的人是于敏洪無疑,而他所購買的弩箭,與兩起命案中的兇器的型号完全一緻。

     沈恕在綜合各方調查結果後,命令立即傳喚于敏洪。

     11 2013年7月12日上午。

     楚原市刑警支隊。

     于敏洪依然是那副稀松而邋遢的模樣,大大咧咧滿不在乎的态度。

    不知是他确實沒做虧心事,還是心理素質非常強大,對警方的訊問并未表現出太多慌亂,回答問題時雖然難免有漏洞,但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