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案 犯罪指南
關燈
小
中
大
子,貌不驚人,頭發枯黃,穿着很樸素,個子不高,卻很壯實。
單看外表,無論如何也和偵探小說作者聯系不起來。
可欣看到劉曉曉後似乎有點失望,也許和他想象中的作家樣子不太一樣。
不過嚴格來說,劉曉曉雖然出版了幾本書,還算不上作家,她在文壇毫無名氣,而且主要經濟來源也是在街道辦打工的收入,至于那幾本書的稿費,微薄得像蒼蠅的翅膀,不足以糊口。
當然,這些是劉曉曉後來主動透露給我們的。
可欣說明了警方來意,自我介紹後又向她分别介紹了我和沈恕。
劉曉曉聽說有一起真實的命案和她的小說情節吻合,驚訝得張大嘴巴,眼睛也瞪得溜圓,表情誇張得讓人不禁懷疑她在做作。
我由着性子瞎想,這些胡編亂造破案故事的寫手,一旦知道有人模仿他的故事作案,第一感覺是驚悚,第二感覺可能是得意。
驚悚是因為想象和事實畢竟有差距,作者的想象力再怎麼豐富,在真實的血腥面前還是會感到恐懼;得意的是自己的故事演變成真實案例,說明編造得還不算太離譜,而且借着兇殺案的東風,從此一炮走紅也說不定。
劉曉曉的情緒明顯有些激動,說話不怎麼連貫:“青年公園的——兇殺案?我不知道,真的——沒聽人說過。
真是模仿我的書作案嗎?這——不會是巧合吧?” 沈恕向她介紹了青年公園命案的幾個細節,與劉曉曉的作品《讓死者閉眼》中的第一起案件完全一緻。
沈恕說:“案發時間、地點,兇器、兇器上的毒藥,甚至被害人都和你的小說情節吻合,不可能用巧合來解釋,我們懷疑兇手是你的書迷,或者至少看過你的書。
” 劉曉曉嗫嚅着:“你們不是讓我承擔責任吧?我寫偵探書就是為了好玩,滿足自己的好奇心,可沒想過教唆别人犯罪。
” 沈恕笑笑說:“不是這個意思。
你的書是合法出版物,至于産生什麼樣的社會效應,這話題太大太嚴肅,也輪不到我們來讨論。
來找你有兩層意思,一是希望你協助我們辦案,既然兇手有可能是你的書迷,或許你能夠幫我們鎖定偵查範圍。
” 劉曉曉皺起眉頭想了一會兒才說:“我從沒見過我的讀者,恐怕幫不到你們。
我隻是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不比成名的作家,還有書迷會什麼的。
我的作品都是由出版社運作發行,我和讀者之間沒有任何溝通的渠道。
” 沈恕提醒她說:“兇手根據你的書做出這樣極端的行為,一定對你的作品非常喜歡,或者——非常反感,如果知道你在公共場合出現,他應該會想方設法地接近你。
你再回憶一下,有沒有曾經簽名售書,或者辦講座,或者在其他場所接觸過比較特别的讀者?” 劉曉曉苦笑說:“你想想,如果我的名氣到了簽名售書或者辦講座的程度,還能在這裡打一份苦哈哈的工?” 可欣插話說:“咱市裡有一個‘偵探迷沙龍’,是一些對偵探小說感興趣的民間人士自發組織的,不定期舉辦活動,你是其中的一員?” 劉曉曉驚訝地看一眼可欣:“你們可真有本事,連這個情況都能掌握。
我是參加過‘偵探迷沙龍’的活動,不過沒有幾次,目的是想了解讀者的興趣和品味,最近工作太忙,有一陣沒去了,和那個沙龍的成員不熟,私下也沒有來往。
”劉曉曉不知道可欣是鐵杆偵探小說迷,對推理協會之類的組織非常熟悉。
劉曉曉顯然不願意繼續這個話題,問沈恕說:“你說來找我有兩層意思,第二層意思是什麼?”她的語氣中有很強的戒備意識。
沈恕倒不介意,順着她說:“你在《讓死者閉眼》這本書裡寫了三起案件,是系列兇殺案,而且到最後案子也沒能偵破。
是作者從上帝的角度揭開兇手的面紗以滿足讀者的好奇心。
現在青年公園發生了第一起案件,我們要提高戒備,防範第二和第三起案件。
” 劉曉曉一愣,哂笑說:“什麼意思?你們真把我的書當成犯罪指南了?照你這麼說,按小說裡的情節,殺人兇手是我丈夫,最後殺死的人是我?” 沈恕不覺得可笑,繃着臉說:“在案子偵破以前,各種可能性都必須考慮到,盡最大努力保障市民的人身安全,這是警方的職責所在。
” 劉曉曉撇撇嘴,雖然沒說話,但不屑之意溢于言表。
沈恕像沒看見她的表情一樣,說:“你有沒有你丈夫的正面免冠照片,我們需要一張。
” 劉曉曉搖搖頭,看樣子想說“沒有”,話到嘴邊又咽回去,改口說:“我手機裡存了幾張,給你們打印出來?” 沈恕說:“不用,我給你個電郵地址,你發到郵箱裡就好。
” 5 2013年7月6日。
楚原市刑警支隊。
才回到局裡,許天華就從外面急匆匆地小跑着進來:“被害人的身份确定了。
” 辦案人員的注意力都被他吸引過去。
許天華用力深呼吸,平靜一下情緒,才說:“我才從北市場派出所回來,被害人是他們轄區内居民,名叫周天成,四十七歲,是楚原市清潔能源集團公司的新任董事長,才從平湖市調過來不到一個月,暫時住在青年公園旁邊大華酒店的一個套房裡,他的家人目前還留在平湖。
”平湖市是楚原鄰省的省會城市。
沈恕說:“怎麼出事這麼長時間才報上來?” 許天華說:“周天成的家人不在這裡,他一個人住在酒店,應酬多,而且他是董事長,一天半天不上班,大家也不好刨根究底地找他,所以直到他消失一整天後,公司的人才慌神,找了一宿,今天上午才到派出所報警。
” 沈恕想了想說:“你收拾一下,立刻往平湖跑一趟,把周天成在那邊的社會關系摸一摸,從工作到生活,凡是和他有恩怨的,徹底排查一遍,有情況随時向我彙報。
楚原這邊由可欣牽頭調查。
我要去市政法委彙報案情,清潔能源集團是國企,它的董事長是副廳級幹部,這案子牽扯不小,至少要報到省裡。
” 6 2013年7月7日。
楚原市刑警支隊。
沈恕不喜歡官場的繁文缛節,一直提議和倡導簡化辦事程序,可是他的職務特殊,遇到繞不過去的大事,他必須耐着性子走過場。
可是誰也想不到,他這次到市裡彙報案情,竟然耗費了一整天,而且在彙報期間關閉了日常聯系電話,看來周天成在官場的關系比我們想象的更加複雜。
沈恕直到第二天上午才返回警隊,兩眼通紅,頭發蓬亂,不過精神還算振作,看不出倦意。
可欣迎上去,遞給沈恕一杯咖啡:“新街角的現磨咖啡,沒加糖和奶,提提神。
”沈恕不經常喝咖啡,不過偶爾有同事買給他,他也不拒絕。
沈恕接過咖啡啜了一口才說:“省裡和市裡整整折騰我一宿。
看起來周天成的能量不小,他的死訊把省委書記都驚動了,公安廳挂牌、廳長督辦,限期必須破案。
” 可欣咂舌:“這麼說被害人也算個人物,要真是不明不白地被模仿犯罪的兇手害死,可冤死了。
” 沈恕歎口氣:“不管算不算人物,任誰在公園裡跑步時被無辜殺害,都挺冤。
你那邊有什麼收獲?” 可欣說:“清潔能源集團那邊,和周天成接觸較多的幾個高層,及他的司機和秘書都見到了,對他的評價還好,說他不端架子,不搞一言堂,做事比較民主。
有幾個中低層管理人員也和我們對了話,說以往更換董事長,下面人一般也要跟着動一動,尤其是關鍵崗位,都會換上董事長的心腹。
這次周天成上來,沒有一點要換人輪崗的迹象,集團裡本來人心惶惶的,看着過去了一個來月,周天成也沒有什麼動靜,大家漸漸放下心來,沒想到出了這麼大的事。
”可欣說着話,把被調查人員名單和談話記錄遞給沈恕。
沈恕一邊翻閱一邊說:“周天成才調來楚原,做事又穩健,惹下仇家的可能性很小。
他身邊的人對他夜裡跑步的習慣了解嗎?” 可欣說:“他的司機和秘書都證實了他的這一習慣。
周天成生前很注意養生,雖然應酬多,卻很少喝酒,而且不喜歡熬夜,午夜前一定上床睡覺。
他每晚跑步是堅持多年的習慣,除去天氣特别惡劣或者有緊急突發情況,從不間斷。
他住的酒店裡有健身房,可他還是願意在外面跑,說是有氧運動,健身效果更好。
剛開始他的秘書陪他跑過兩次,後來感覺實在太累;周天成也說有人陪跑不自在,而且青年公園和他住的酒店隻有一街之隔,就打發秘書回去。
很多人都知道他夜間跑步的習慣,據說在平湖官場上還算是一段佳話。
”可欣稍停頓片刻,又說,“周天成的私生活似乎挺嚴謹,以他的社會地位,年紀也不算很大,孤身一人在楚原生活,卻沒什麼绯聞傳出來。
我們對他的身邊人旁敲側擊,看樣子他們并沒有故意隐瞞。
” 沈恕不置評論,喝一口咖啡,說:“許天華那邊有反饋嗎?” 可欣說:“聽值班人員說他兩個小時前打過電話來,沒找到你,就說讓你歸隊後給他回個電話。
” 許天華在平湖摸到的情況也很細緻,把周天成的舊同事、老朋友和家庭成員基本都走訪到了。
周天成是部隊轉業幹部,此前擔任平湖市旅遊局長,口碑不錯,據說工作能力也很強,如果不是卡在學曆上,早該晉升正廳級實職。
周天成身後遺有一妻一子,妻是平湖市實驗高中化學教師,兒子十七歲,高三學生。
據了解,周天成生前一家三口和睦恩愛,沒有家庭矛盾。
周天成在經濟和私生活這兩個敏感方面都算幹淨,至少偵查員們在與他身邊人正面接觸時并未掌握到多少負面情況,偶爾有人口出微詞,似乎也是對他仕途順利有些不滿和嫉妒,并沒有具體的、可供追查的線索。
不過,在如此短暫時間内得出的調查結果究竟有多少可信度,還值得商榷。
畢竟周天成生前的職務比較敏感,無論是平湖市旅遊局長,還是楚原市清潔能源集團董事長,都是有利可圖的崗位,如果周天成搞過一些權錢交易而惹禍上身,也在情理之中。
不過,沈恕和其他辦案人員讨論後,決定把偵查工作的重心轉移到劉曉曉的小說上面。
盡管這聽上去有些匪夷所思,可偵查員們越來越傾向于相信,兇手是在模仿《讓死者閉眼》這本書進行犯罪,至少,兇手借鑒了書中的犯罪手法。
接下來還有一個更嚴峻的問題,《讓死者閉眼》這本書裡一共有三起命案,三名死者,按照書中的情節,接下來還有兩個人遇害,一人是女大學生,還有一人是小說作者,難道就是——劉曉曉。
這想法很瘋狂,可是偵查員們不得不防。
以往的事實證明,許多貌似瘋狂的想法,最終都成為現實。
兇犯的心理和行為,都不能用常理揣摩。
可欣牽頭的偵查小組還有一個引人注意的發現。
他們經過比對,在青年公園命案現場的圍觀人群中,看到了劉曉曉丈夫的影像。
警方将他的頭像照片和視頻資料中的疑似男子進行比較和甄别,最終确認,面部特征百分之百吻合。
也就是說,劉曉曉的丈夫曾到過青年公園的命案現場。
這不能簡單地用巧合來解釋。
可欣已對劉曉曉的丈夫做過背景調查。
他名叫于敏洪,三十七歲,一家小型民營鋁合金門窗企業的生産經理。
他倆結婚十年,育有一個六歲男孩,先天不足,患有地中海貧血症。
于敏洪的一名同事證實,他最近經常和一名三十來歲、面目姣好的女人來往,兩人曾在工廠門外的拉面店裡約會,頭湊在一起低聲說話,看上去關系不一般。
沈恕對這條線索很感興趣:“于敏洪的那名同事叫什麼名字?” 可欣說:“叫葉倩玉,公司出納,四十多歲,很愛嚼舌頭的樣子。
不過她提供的這條線索的可信度很高,因為除她之外,還有别人曾在廠門外見過那名女人。
但是沒有人認識她,于敏洪和她見面時顯得偷偷摸摸的,更不願意向别人介紹她的身份。
” 沈恕沉吟片刻,說:“和于敏洪正面碰一碰,不怕驚了他,就算敲打他一下也好。
” 7 2013年7月7日黃昏。
于敏洪家。
于敏洪身高一米七左右,偏瘦,皮膚黝黑,看上去比實際年齡老好幾歲。
他性格内向,口齒木讷,不怎麼主動說話,即使别人問到頭上,回答也非常簡短。
沈恕直奔主題:“三天前,也就是這星期二的早上你在哪裡?” “嗯,”于敏洪略想一想,說,“上班,在公司。
” 沈恕說:“除了公司,你還去過哪裡?” 于敏洪愣了一會兒,明白過來:“我在青年公園看了幾眼殺人案,你們就是為這事來的?” 沈恕沒回答他的問題,繼續刨根問底:“你怎麼知道青年公園裡有殺人案?” 于敏洪說:“我騎車上班路過那裡,聽見門口有人嚷嚷,就跟着進去看了兩眼。
” 沈恕來之前研究過于敏洪騎車上班的路線,從他家到公司,确實要經過青年公園,所以于敏洪的這個說法還算合理。
他又問:“星期一晚上10點前後你在哪裡?” 于敏洪沒回答這個問題,貌似不滿地嘟囔着:“我就是順道看看熱鬧,當時圍觀的有百八十人,怎麼就單單把我挑出來審問?” 沈恕糾正他:“這不是審問,也不是傳喚,是例行調查。
在案子偵破前,公安機關有權利對相關人員進行問話,你有義務如實回答問題。
” 于敏洪搖搖頭,說:“我星期一晚上在家上網。
” 沈恕說:“當時你的妻子和孩子都在家嗎?” 于敏洪:“在家,他們起得早也睡得早,每天不到9點就上床睡下了。
” 沈恕說:“也就是說,你如果在他們入睡後悄悄出門,他們未必能察覺?” 于敏洪的右眉向上一挑,貌似滿不在乎地說:“可以這麼說,他們的睡眠質量都很好。
” 沈恕換個話題又問:“你支持你的妻子寫作嗎?” 于敏洪嗤地笑一聲:“說不上支持不支持,不幹涉就是了。
她挺自覺的,把家裡活兒都幹完了才擠出點時間寫東西,掙個仨瓜倆棗的,解決不了什麼問題。
” 于敏洪的語氣和說話方式讓人感覺不舒服,連不相幹的人都禁不住懷疑他對妻子有多少真情,而在這個家庭的和睦的表象下面,有多少隐患和暗流潛藏其中。
沈恕說:“你妻子已經出版了五本偵探小說,你都認真讀過嗎?” 于敏洪又笑笑,似乎蘊含着嘲諷和不屑:“一本也沒有讀過,那些書——都是閉門造車,可讀性不強。
” 于敏洪未表現出對劉曉曉有絲毫的欣賞和關心。
也許他的同事葉倩玉所說的那個女人——那個和于敏洪關系密切的女人,已經奪走了他對妻子的愛。
沈恕不給于敏洪緩沖的時間:“最近有個女人經常和你在你公司門前的拉面店裡見面,她是誰?” 于敏洪的身子一震,臉上變了顔色:“什麼女人?哪有這回事?是誰和你說的?” 于敏洪的反應分明是承認了這個女人存在,言語間卻又極力否認,這欲蓋彌彰的勁頭有些可笑。
沈恕點到為止,并不急着戳穿,目光炯炯地注視他:“你今天所說的話,都會被記錄在案,作為警方辦案的參考。
如果有意隐瞞或撒謊,造成嚴重後果,你要承擔法律責任。
” 于敏洪漲紅了臉,卻憋着說不出一個字,話語都擠在喉嚨裡,發出咿咿呀呀的聲音。
到了這地步,連普通人都能看出于敏洪有問題,何況整天和危險而狡猾的罪犯們
單看外表,無論如何也和偵探小說作者聯系不起來。
可欣看到劉曉曉後似乎有點失望,也許和他想象中的作家樣子不太一樣。
不過嚴格來說,劉曉曉雖然出版了幾本書,還算不上作家,她在文壇毫無名氣,而且主要經濟來源也是在街道辦打工的收入,至于那幾本書的稿費,微薄得像蒼蠅的翅膀,不足以糊口。
當然,這些是劉曉曉後來主動透露給我們的。
可欣說明了警方來意,自我介紹後又向她分别介紹了我和沈恕。
劉曉曉聽說有一起真實的命案和她的小說情節吻合,驚訝得張大嘴巴,眼睛也瞪得溜圓,表情誇張得讓人不禁懷疑她在做作。
我由着性子瞎想,這些胡編亂造破案故事的寫手,一旦知道有人模仿他的故事作案,第一感覺是驚悚,第二感覺可能是得意。
驚悚是因為想象和事實畢竟有差距,作者的想象力再怎麼豐富,在真實的血腥面前還是會感到恐懼;得意的是自己的故事演變成真實案例,說明編造得還不算太離譜,而且借着兇殺案的東風,從此一炮走紅也說不定。
劉曉曉的情緒明顯有些激動,說話不怎麼連貫:“青年公園的——兇殺案?我不知道,真的——沒聽人說過。
真是模仿我的書作案嗎?這——不會是巧合吧?” 沈恕向她介紹了青年公園命案的幾個細節,與劉曉曉的作品《讓死者閉眼》中的第一起案件完全一緻。
沈恕說:“案發時間、地點,兇器、兇器上的毒藥,甚至被害人都和你的小說情節吻合,不可能用巧合來解釋,我們懷疑兇手是你的書迷,或者至少看過你的書。
” 劉曉曉嗫嚅着:“你們不是讓我承擔責任吧?我寫偵探書就是為了好玩,滿足自己的好奇心,可沒想過教唆别人犯罪。
” 沈恕笑笑說:“不是這個意思。
你的書是合法出版物,至于産生什麼樣的社會效應,這話題太大太嚴肅,也輪不到我們來讨論。
來找你有兩層意思,一是希望你協助我們辦案,既然兇手有可能是你的書迷,或許你能夠幫我們鎖定偵查範圍。
” 劉曉曉皺起眉頭想了一會兒才說:“我從沒見過我的讀者,恐怕幫不到你們。
我隻是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不比成名的作家,還有書迷會什麼的。
我的作品都是由出版社運作發行,我和讀者之間沒有任何溝通的渠道。
” 沈恕提醒她說:“兇手根據你的書做出這樣極端的行為,一定對你的作品非常喜歡,或者——非常反感,如果知道你在公共場合出現,他應該會想方設法地接近你。
你再回憶一下,有沒有曾經簽名售書,或者辦講座,或者在其他場所接觸過比較特别的讀者?” 劉曉曉苦笑說:“你想想,如果我的名氣到了簽名售書或者辦講座的程度,還能在這裡打一份苦哈哈的工?” 可欣插話說:“咱市裡有一個‘偵探迷沙龍’,是一些對偵探小說感興趣的民間人士自發組織的,不定期舉辦活動,你是其中的一員?” 劉曉曉驚訝地看一眼可欣:“你們可真有本事,連這個情況都能掌握。
我是參加過‘偵探迷沙龍’的活動,不過沒有幾次,目的是想了解讀者的興趣和品味,最近工作太忙,有一陣沒去了,和那個沙龍的成員不熟,私下也沒有來往。
”劉曉曉不知道可欣是鐵杆偵探小說迷,對推理協會之類的組織非常熟悉。
劉曉曉顯然不願意繼續這個話題,問沈恕說:“你說來找我有兩層意思,第二層意思是什麼?”她的語氣中有很強的戒備意識。
沈恕倒不介意,順着她說:“你在《讓死者閉眼》這本書裡寫了三起案件,是系列兇殺案,而且到最後案子也沒能偵破。
是作者從上帝的角度揭開兇手的面紗以滿足讀者的好奇心。
現在青年公園發生了第一起案件,我們要提高戒備,防範第二和第三起案件。
” 劉曉曉一愣,哂笑說:“什麼意思?你們真把我的書當成犯罪指南了?照你這麼說,按小說裡的情節,殺人兇手是我丈夫,最後殺死的人是我?” 沈恕不覺得可笑,繃着臉說:“在案子偵破以前,各種可能性都必須考慮到,盡最大努力保障市民的人身安全,這是警方的職責所在。
” 劉曉曉撇撇嘴,雖然沒說話,但不屑之意溢于言表。
沈恕像沒看見她的表情一樣,說:“你有沒有你丈夫的正面免冠照片,我們需要一張。
” 劉曉曉搖搖頭,看樣子想說“沒有”,話到嘴邊又咽回去,改口說:“我手機裡存了幾張,給你們打印出來?” 沈恕說:“不用,我給你個電郵地址,你發到郵箱裡就好。
” 5 2013年7月6日。
楚原市刑警支隊。
才回到局裡,許天華就從外面急匆匆地小跑着進來:“被害人的身份确定了。
” 辦案人員的注意力都被他吸引過去。
許天華用力深呼吸,平靜一下情緒,才說:“我才從北市場派出所回來,被害人是他們轄區内居民,名叫周天成,四十七歲,是楚原市清潔能源集團公司的新任董事長,才從平湖市調過來不到一個月,暫時住在青年公園旁邊大華酒店的一個套房裡,他的家人目前還留在平湖。
”平湖市是楚原鄰省的省會城市。
沈恕說:“怎麼出事這麼長時間才報上來?” 許天華說:“周天成的家人不在這裡,他一個人住在酒店,應酬多,而且他是董事長,一天半天不上班,大家也不好刨根究底地找他,所以直到他消失一整天後,公司的人才慌神,找了一宿,今天上午才到派出所報警。
” 沈恕想了想說:“你收拾一下,立刻往平湖跑一趟,把周天成在那邊的社會關系摸一摸,從工作到生活,凡是和他有恩怨的,徹底排查一遍,有情況随時向我彙報。
楚原這邊由可欣牽頭調查。
我要去市政法委彙報案情,清潔能源集團是國企,它的董事長是副廳級幹部,這案子牽扯不小,至少要報到省裡。
” 6 2013年7月7日。
楚原市刑警支隊。
沈恕不喜歡官場的繁文缛節,一直提議和倡導簡化辦事程序,可是他的職務特殊,遇到繞不過去的大事,他必須耐着性子走過場。
可是誰也想不到,他這次到市裡彙報案情,竟然耗費了一整天,而且在彙報期間關閉了日常聯系電話,看來周天成在官場的關系比我們想象的更加複雜。
沈恕直到第二天上午才返回警隊,兩眼通紅,頭發蓬亂,不過精神還算振作,看不出倦意。
可欣迎上去,遞給沈恕一杯咖啡:“新街角的現磨咖啡,沒加糖和奶,提提神。
”沈恕不經常喝咖啡,不過偶爾有同事買給他,他也不拒絕。
沈恕接過咖啡啜了一口才說:“省裡和市裡整整折騰我一宿。
看起來周天成的能量不小,他的死訊把省委書記都驚動了,公安廳挂牌、廳長督辦,限期必須破案。
” 可欣咂舌:“這麼說被害人也算個人物,要真是不明不白地被模仿犯罪的兇手害死,可冤死了。
” 沈恕歎口氣:“不管算不算人物,任誰在公園裡跑步時被無辜殺害,都挺冤。
你那邊有什麼收獲?” 可欣說:“清潔能源集團那邊,和周天成接觸較多的幾個高層,及他的司機和秘書都見到了,對他的評價還好,說他不端架子,不搞一言堂,做事比較民主。
有幾個中低層管理人員也和我們對了話,說以往更換董事長,下面人一般也要跟着動一動,尤其是關鍵崗位,都會換上董事長的心腹。
這次周天成上來,沒有一點要換人輪崗的迹象,集團裡本來人心惶惶的,看着過去了一個來月,周天成也沒有什麼動靜,大家漸漸放下心來,沒想到出了這麼大的事。
”可欣說着話,把被調查人員名單和談話記錄遞給沈恕。
沈恕一邊翻閱一邊說:“周天成才調來楚原,做事又穩健,惹下仇家的可能性很小。
他身邊的人對他夜裡跑步的習慣了解嗎?” 可欣說:“他的司機和秘書都證實了他的這一習慣。
周天成生前很注意養生,雖然應酬多,卻很少喝酒,而且不喜歡熬夜,午夜前一定上床睡覺。
他每晚跑步是堅持多年的習慣,除去天氣特别惡劣或者有緊急突發情況,從不間斷。
他住的酒店裡有健身房,可他還是願意在外面跑,說是有氧運動,健身效果更好。
剛開始他的秘書陪他跑過兩次,後來感覺實在太累;周天成也說有人陪跑不自在,而且青年公園和他住的酒店隻有一街之隔,就打發秘書回去。
很多人都知道他夜間跑步的習慣,據說在平湖官場上還算是一段佳話。
”可欣稍停頓片刻,又說,“周天成的私生活似乎挺嚴謹,以他的社會地位,年紀也不算很大,孤身一人在楚原生活,卻沒什麼绯聞傳出來。
我們對他的身邊人旁敲側擊,看樣子他們并沒有故意隐瞞。
” 沈恕不置評論,喝一口咖啡,說:“許天華那邊有反饋嗎?” 可欣說:“聽值班人員說他兩個小時前打過電話來,沒找到你,就說讓你歸隊後給他回個電話。
” 許天華在平湖摸到的情況也很細緻,把周天成的舊同事、老朋友和家庭成員基本都走訪到了。
周天成是部隊轉業幹部,此前擔任平湖市旅遊局長,口碑不錯,據說工作能力也很強,如果不是卡在學曆上,早該晉升正廳級實職。
周天成身後遺有一妻一子,妻是平湖市實驗高中化學教師,兒子十七歲,高三學生。
據了解,周天成生前一家三口和睦恩愛,沒有家庭矛盾。
周天成在經濟和私生活這兩個敏感方面都算幹淨,至少偵查員們在與他身邊人正面接觸時并未掌握到多少負面情況,偶爾有人口出微詞,似乎也是對他仕途順利有些不滿和嫉妒,并沒有具體的、可供追查的線索。
不過,在如此短暫時間内得出的調查結果究竟有多少可信度,還值得商榷。
畢竟周天成生前的職務比較敏感,無論是平湖市旅遊局長,還是楚原市清潔能源集團董事長,都是有利可圖的崗位,如果周天成搞過一些權錢交易而惹禍上身,也在情理之中。
不過,沈恕和其他辦案人員讨論後,決定把偵查工作的重心轉移到劉曉曉的小說上面。
盡管這聽上去有些匪夷所思,可偵查員們越來越傾向于相信,兇手是在模仿《讓死者閉眼》這本書進行犯罪,至少,兇手借鑒了書中的犯罪手法。
接下來還有一個更嚴峻的問題,《讓死者閉眼》這本書裡一共有三起命案,三名死者,按照書中的情節,接下來還有兩個人遇害,一人是女大學生,還有一人是小說作者,難道就是——劉曉曉。
這想法很瘋狂,可是偵查員們不得不防。
以往的事實證明,許多貌似瘋狂的想法,最終都成為現實。
兇犯的心理和行為,都不能用常理揣摩。
可欣牽頭的偵查小組還有一個引人注意的發現。
他們經過比對,在青年公園命案現場的圍觀人群中,看到了劉曉曉丈夫的影像。
警方将他的頭像照片和視頻資料中的疑似男子進行比較和甄别,最終确認,面部特征百分之百吻合。
也就是說,劉曉曉的丈夫曾到過青年公園的命案現場。
這不能簡單地用巧合來解釋。
可欣已對劉曉曉的丈夫做過背景調查。
他名叫于敏洪,三十七歲,一家小型民營鋁合金門窗企業的生産經理。
他倆結婚十年,育有一個六歲男孩,先天不足,患有地中海貧血症。
于敏洪的一名同事證實,他最近經常和一名三十來歲、面目姣好的女人來往,兩人曾在工廠門外的拉面店裡約會,頭湊在一起低聲說話,看上去關系不一般。
沈恕對這條線索很感興趣:“于敏洪的那名同事叫什麼名字?” 可欣說:“叫葉倩玉,公司出納,四十多歲,很愛嚼舌頭的樣子。
不過她提供的這條線索的可信度很高,因為除她之外,還有别人曾在廠門外見過那名女人。
但是沒有人認識她,于敏洪和她見面時顯得偷偷摸摸的,更不願意向别人介紹她的身份。
” 沈恕沉吟片刻,說:“和于敏洪正面碰一碰,不怕驚了他,就算敲打他一下也好。
” 7 2013年7月7日黃昏。
于敏洪家。
于敏洪身高一米七左右,偏瘦,皮膚黝黑,看上去比實際年齡老好幾歲。
他性格内向,口齒木讷,不怎麼主動說話,即使别人問到頭上,回答也非常簡短。
沈恕直奔主題:“三天前,也就是這星期二的早上你在哪裡?” “嗯,”于敏洪略想一想,說,“上班,在公司。
” 沈恕說:“除了公司,你還去過哪裡?” 于敏洪愣了一會兒,明白過來:“我在青年公園看了幾眼殺人案,你們就是為這事來的?” 沈恕沒回答他的問題,繼續刨根問底:“你怎麼知道青年公園裡有殺人案?” 于敏洪說:“我騎車上班路過那裡,聽見門口有人嚷嚷,就跟着進去看了兩眼。
” 沈恕來之前研究過于敏洪騎車上班的路線,從他家到公司,确實要經過青年公園,所以于敏洪的這個說法還算合理。
他又問:“星期一晚上10點前後你在哪裡?” 于敏洪沒回答這個問題,貌似不滿地嘟囔着:“我就是順道看看熱鬧,當時圍觀的有百八十人,怎麼就單單把我挑出來審問?” 沈恕糾正他:“這不是審問,也不是傳喚,是例行調查。
在案子偵破前,公安機關有權利對相關人員進行問話,你有義務如實回答問題。
” 于敏洪搖搖頭,說:“我星期一晚上在家上網。
” 沈恕說:“當時你的妻子和孩子都在家嗎?” 于敏洪:“在家,他們起得早也睡得早,每天不到9點就上床睡下了。
” 沈恕說:“也就是說,你如果在他們入睡後悄悄出門,他們未必能察覺?” 于敏洪的右眉向上一挑,貌似滿不在乎地說:“可以這麼說,他們的睡眠質量都很好。
” 沈恕換個話題又問:“你支持你的妻子寫作嗎?” 于敏洪嗤地笑一聲:“說不上支持不支持,不幹涉就是了。
她挺自覺的,把家裡活兒都幹完了才擠出點時間寫東西,掙個仨瓜倆棗的,解決不了什麼問題。
” 于敏洪的語氣和說話方式讓人感覺不舒服,連不相幹的人都禁不住懷疑他對妻子有多少真情,而在這個家庭的和睦的表象下面,有多少隐患和暗流潛藏其中。
沈恕說:“你妻子已經出版了五本偵探小說,你都認真讀過嗎?” 于敏洪又笑笑,似乎蘊含着嘲諷和不屑:“一本也沒有讀過,那些書——都是閉門造車,可讀性不強。
” 于敏洪未表現出對劉曉曉有絲毫的欣賞和關心。
也許他的同事葉倩玉所說的那個女人——那個和于敏洪關系密切的女人,已經奪走了他對妻子的愛。
沈恕不給于敏洪緩沖的時間:“最近有個女人經常和你在你公司門前的拉面店裡見面,她是誰?” 于敏洪的身子一震,臉上變了顔色:“什麼女人?哪有這回事?是誰和你說的?” 于敏洪的反應分明是承認了這個女人存在,言語間卻又極力否認,這欲蓋彌彰的勁頭有些可笑。
沈恕點到為止,并不急着戳穿,目光炯炯地注視他:“你今天所說的話,都會被記錄在案,作為警方辦案的參考。
如果有意隐瞞或撒謊,造成嚴重後果,你要承擔法律責任。
” 于敏洪漲紅了臉,卻憋着說不出一個字,話語都擠在喉嚨裡,發出咿咿呀呀的聲音。
到了這地步,連普通人都能看出于敏洪有問題,何況整天和危險而狡猾的罪犯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