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絕妙一殺
關燈
小
中
大
這次的獵物是瀖州戶部監行使顧子敬,為什麼要殺他,齊君元并不知道。
作為離恨谷的谷生,他沒有資格也沒有必要去問自己殺人的目的和意義。
也或許當他橫下心成為谷生的那一刻,就已經知道了自己今後人生的意義。
那是有令必殺,一殺即成。
離恨谷,這個名稱涵蓋的意思其實有好幾層。
首先這名稱表明了這是一個地方,一個山谷,這個概念隻要不是白癡都可以直接從文字上知道。
另外,這名稱還代表着一個組織,一個神秘且龐大的刺客組織。
知道這一點的人其實也不在少數,窮人、富人,官道、江湖道,隻要是身負深仇大恨,都有可能了解離恨谷的實際意思。
否則齊君元也不會走這條複仇的捷徑,成為谷生。
再有,這個名稱的離恨并不是說因為離别、離世而恨,而是說一個絕世刺客心有遺恨。
齊君元知道這一點是在一個特殊的日子,那天發生的一切讓他感覺像做夢。
齊君元老家在吳越國西目縣。
西目縣藥市的藥商姚霸兒父子,仗着舅子是朝中從三品的上都刺史,強行奪走齊家祖輩燒制的“瑤池霓霞盤”。
這“瑤池霓霞盤”是發生窯變後意外所得,是可遇不可求的天授神瓷。
然後在齊家人為此事與姚霸兒父子的争鬥中,他們放火燒了齊家瓷器作坊,燒死齊家老少四口人,齊君元未在家中而逃過此劫。
當時齊君元年少,家中又無權勢,而他自己也隻是會些祖傳的繪瓷制瓷技藝,要想報仇比登天還難。
後來有人給支招讓他找離恨谷,他便跋山涉水一路尋來。
沒想到明明已是在别人指點的範圍之内了,卻怎麼都找不到山谷所在。
反是在峻嶺密林中失去了方向,連出路都找不到了。
最後又累又困昏倒在雜草叢中。
醒來後,他是在一個大“鳥窩”裡。
這“鳥窩”的形狀、大小、擺設和一般人家沒太大區别,但它确确實實是建在大樹上。
鳥窩裡有很多人,為首的是一個穿灰袍子的老人。
老人并不問齊君元此行的目的,而是先讓他進行選擇。
選擇一:做谷生。
做谷生後,立刻就有人替他報仇,但他從此要完全效命于離恨谷。
所學、所為都要聽從離恨谷安排,否則以叛逃罪名清理。
齊君元知道,這相當于賣身求複仇。
選擇二:做谷客。
做谷客的話,會有人傳授其絕妙的刺殺技藝,待其練熟之後,自己出山複仇。
但谷客在複仇成功之後,必須替離恨谷辦三件事情。
三件事情是什麼并不知道,什麼時候做也不知道。
但離恨谷一旦配對到他最合适、最有把握的“訴恨帖”時,會随時發“露芒箋”召喚他行動。
如果三件事情做完了,“離恨谷”還有需要他做的刺活,那在刺活成功後會付給他超乎想象的酬勞。
谷生、谷客除了在所屬形式上有較大區别,修習的技藝層次差别也很大。
嚴格意義上講,谷生才算得上真正的刺客,他們所學的技藝可以讓刺殺成為一種藝術。
而谷客一般是為了殺人而殺人,隻能算是個殺手。
但不管是刺客,還是殺手,他們都是離恨谷最為可靠的成員。
齊君元選擇做谷生。
因為他家裡已經沒有親人了,另外他怕等自己殺人技藝學成時,那姚霸兒已經老死了。
選擇剛定,地點名字問清,立刻就有灰鹞傳書而出。
夜半時分,灰鹞回來,帶回來的東西有一大塊皮肉。
齊君元一眼就認得這是姚霸兒脖頸左側的皮肉,因為那上面有個長毛的紫紅胎記。
另外,還有一隻耳朵,一隻挂着大個兒扭花紫金耳環的耳朵。
齊君元認得,這是姚霸兒大兒子的獨特飾物。
到離恨谷的第一天,齊君元的仇就報了。
所以第二天他理所當然地成為了離恨谷的谷生,也理所當然地知道了幾件事。
第一件,離恨谷的谷生、谷客遍布天下。
站在街市之上,你旁邊的綢布店老闆、要飯乞丐、煮茶老妪等人都有可能是。
隻要需要,他們随時可以用看似普通的雙手,使出最厲害的招數和技法來扼殺别人的生命。
第二件,離恨谷不需要谷生、谷客任何承諾和擔保,因為離恨谷有上面的條件給自己做保障。
第三件,離恨谷會根據每個谷生和谷客自身的特質、特點傳授刺殺技藝。
谷生和谷客在學好這些技藝的同時,還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自由選擇學習離恨谷的任何技藝。
這一條看似寬松,其實隻是對極少數天資獨特的人才有用。
因為離恨谷針對性傳授的技藝内容很全面,要能學好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就拿齊君元來說,他家祖傳技藝是燒制瓷器、塑捏瓷胎、瓷器繪畫。
這讓齊君元擁有了一雙修長靈巧的手,也讓他比别人更細心、耐心,所以傳授給他的技藝大部分都是工器屬的。
但成為一個優秀的刺客首先是要夯實基礎,這基礎知識中包含了六屬全部的入門技藝。
其中涉及功夫技擊、毒藥迷藥、機關暗器、計謀布局、易容恐吓,對了,還有用聲色魅惑,要沒這方面的訓練,齊君元也無法三下五除二就讓那個在床笫間糊口的花船姑神魂颠倒。
當這幾方面都達到一定層次後,才會讓他專心研習工器屬的技藝。
齊君元應該算是個獨特的人才,他在研習工器屬技藝的同時,還加修了玄計屬的技藝,另外,功勁屬和行毒屬的技藝他也下工夫刻意進行了提高。
隻有吓詐屬和色誘屬的技藝他覺得可用處極少,沒有深研。
齊君元學了這麼多,天資好是一個方面,膽小謹慎是另一個方面。
他認為,殺人的人首先要做到不要被别人殺了,所以多學些不是要擁有更多殺人的方法,而是要知道别人會用怎樣的方法來殺自己。
且不管初衷是什麼,齊君元的刺殺技藝确确實實到了一個極高的境界。
技成之後,隻由前輩帶領參與了兩次刺局,并且兩次刺殺都很成功。
随後他便完全獨立執行刺局了。
離恨谷不同于其他殺手門派、刺客組織,那些門派組織的殺手、刺客首先是要博取江湖名号,因為名号越響越容易招攬到賺取大錢的刺活。
離恨谷的谷生、谷客卻是沒有名号的,隻有組織中便于谷生、谷客相互間便于識辨身份的隐号。
隐号和名号恰恰相反,是不希望太多人知道的。
隻有别人不知道不了解自己,那麼刺局的成功才會更有把握。
另外,隐号的内容其實是與每個谷生、谷客的技藝特點有所關聯的,内部人從隐号的意思、所在分屬,以及技藝特征,就能判斷出某個同門身份的真實性。
齊君元的隐号叫“随意”,意思有兩層,一個是所有的刺局都會随他的心意達到該達到的結果;還有就是說任何環境中的任何器物,他都可以随心意将其當成殺人器具。
第四件,便是知道了離恨谷的祖師爺是誰,參悟出“離恨”由何而來。
離恨谷的祖師爺就是“離”,千古第一刺客——要離。
《吳氏春秋·阖闾内傳》中便記載有要離刺慶忌的曆史事件。
要離受吳王阖闾之請,刺殺天下第一勇士慶忌。
他自斷左臂投逃慶忌,說是吳王阖闾所為。
走時他還授計阖闾殺死自己的妻子。
斷臂殺妻的苦肉計博得了慶忌的信任。
有一次慶忌戰局獲勝,在太湖戰艦上慶功暢飲。
要離抓住時機獨臂持戟猛刺慶忌,戟透胸背,然後縱身跳船欲逃。
但才躍出便被慶忌抓住,倒提着沉溺水中三次才拎上來。
要離上來後與慶忌相視大笑,然後兩人進行了一番勇士之辯。
最後要離口辯勝了慶忌,慶忌吩咐手下放要離回國,這才倒地而亡。
要離回到吳國,拒受阖闾金殿慶封,獨自歸隐山林,寫下一部《離刺遺恨》後自刎,以死謝其妻,慶忌成全了他的千古第一刺。
《離刺遺恨》中收錄了衆多奇妙的刺殺技藝,也記下他在刺殺慶忌中的幾大不足和失誤,以誡後人。
要離的後人創立了離恨谷,将《離刺遺恨》中的技藝發揚光大。
在經過多少代的發展和完善後,離恨谷的技藝已然比《離刺遺恨》中初始記錄的那些技藝更加神妙。
但要離刺慶忌留下的幾大恨處卻是永不更變的誡訓。
這遺恨誡訓谷裡前輩并不告訴後輩谷生、谷客,而是要他們自己去參悟。
參悟出了遺恨,才有資格去執行刺局。
參悟不出,就算技藝學得再好,也都沒有資格出谷執行任務。
齊君元到離恨谷的第三天就從要離刺慶忌的故事裡悟出了所有遺恨,并因此被工器屬的師父帶去拜見了離恨谷谷主。
其實齊君元覺得幾種遺恨是非常容易悟出的,隻要是從一個正常人的思路去想,從一個追求完美的角度去想,就能把那些成為遺恨的不足找出來。
但是離恨谷的前輩們并不這樣認為,包括如神仙般睿智的谷主。
他們都覺得齊君元是個天授的奇才,心性、思路與祖師爺最為接近。
假以時日,定可成為天下第一等的刺客,甚至離恨谷下一代谷主的重擔,都有可能要落在他的肩上。
齊君元記得就是在那一刻,自己眼前陡然一亮,仇恨了結之後便失去的激情、希望、目标,在這一刻全都回來了。
他是個聰明人,要不然也不會這麼快就參悟出離恨何在,所以他也立刻明白了自己該怎麼去做,并且怎麼才能做到最好。
突然間出現了專門為他開啟的大門,讓他的心情難以自抑,不由氣息微喘、心跳如鼓。
對,記得自己當時的心跳聲就是這樣的,沉重、雜亂,像胡亂敲擊着的大鼓。
齊君元猛然回頭,因為他突然間意識到那響聲不是自己當初的心跳,而是沉重的腳步登踏樓梯的聲響。
皆殺器 腳步沉重,但不失敏捷和速度,說明上來的人并不壯碩肥胖,而是身上帶有重物。
腳步雜亂,是因為上來的不止一個人,同樣沉重的腳步應該有四個。
腳步落點亂,聲音卻不亂,說明上來的四個人提足落腳的輕重很一緻,這是受過統一且嚴格的訓練才會有的現象。
齊君元絲毫不掩飾好奇的表情朝樓梯口看去。
這是普通
作為離恨谷的谷生,他沒有資格也沒有必要去問自己殺人的目的和意義。
也或許當他橫下心成為谷生的那一刻,就已經知道了自己今後人生的意義。
那是有令必殺,一殺即成。
離恨谷,這個名稱涵蓋的意思其實有好幾層。
首先這名稱表明了這是一個地方,一個山谷,這個概念隻要不是白癡都可以直接從文字上知道。
另外,這名稱還代表着一個組織,一個神秘且龐大的刺客組織。
知道這一點的人其實也不在少數,窮人、富人,官道、江湖道,隻要是身負深仇大恨,都有可能了解離恨谷的實際意思。
否則齊君元也不會走這條複仇的捷徑,成為谷生。
再有,這個名稱的離恨并不是說因為離别、離世而恨,而是說一個絕世刺客心有遺恨。
齊君元知道這一點是在一個特殊的日子,那天發生的一切讓他感覺像做夢。
齊君元老家在吳越國西目縣。
西目縣藥市的藥商姚霸兒父子,仗着舅子是朝中從三品的上都刺史,強行奪走齊家祖輩燒制的“瑤池霓霞盤”。
這“瑤池霓霞盤”是發生窯變後意外所得,是可遇不可求的天授神瓷。
然後在齊家人為此事與姚霸兒父子的争鬥中,他們放火燒了齊家瓷器作坊,燒死齊家老少四口人,齊君元未在家中而逃過此劫。
當時齊君元年少,家中又無權勢,而他自己也隻是會些祖傳的繪瓷制瓷技藝,要想報仇比登天還難。
後來有人給支招讓他找離恨谷,他便跋山涉水一路尋來。
沒想到明明已是在别人指點的範圍之内了,卻怎麼都找不到山谷所在。
反是在峻嶺密林中失去了方向,連出路都找不到了。
最後又累又困昏倒在雜草叢中。
醒來後,他是在一個大“鳥窩”裡。
這“鳥窩”的形狀、大小、擺設和一般人家沒太大區别,但它确确實實是建在大樹上。
鳥窩裡有很多人,為首的是一個穿灰袍子的老人。
老人并不問齊君元此行的目的,而是先讓他進行選擇。
選擇一:做谷生。
做谷生後,立刻就有人替他報仇,但他從此要完全效命于離恨谷。
所學、所為都要聽從離恨谷安排,否則以叛逃罪名清理。
齊君元知道,這相當于賣身求複仇。
選擇二:做谷客。
做谷客的話,會有人傳授其絕妙的刺殺技藝,待其練熟之後,自己出山複仇。
但谷客在複仇成功之後,必須替離恨谷辦三件事情。
三件事情是什麼并不知道,什麼時候做也不知道。
但離恨谷一旦配對到他最合适、最有把握的“訴恨帖”時,會随時發“露芒箋”召喚他行動。
如果三件事情做完了,“離恨谷”還有需要他做的刺活,那在刺活成功後會付給他超乎想象的酬勞。
谷生、谷客除了在所屬形式上有較大區别,修習的技藝層次差别也很大。
嚴格意義上講,谷生才算得上真正的刺客,他們所學的技藝可以讓刺殺成為一種藝術。
而谷客一般是為了殺人而殺人,隻能算是個殺手。
但不管是刺客,還是殺手,他們都是離恨谷最為可靠的成員。
齊君元選擇做谷生。
因為他家裡已經沒有親人了,另外他怕等自己殺人技藝學成時,那姚霸兒已經老死了。
選擇剛定,地點名字問清,立刻就有灰鹞傳書而出。
夜半時分,灰鹞回來,帶回來的東西有一大塊皮肉。
齊君元一眼就認得這是姚霸兒脖頸左側的皮肉,因為那上面有個長毛的紫紅胎記。
另外,還有一隻耳朵,一隻挂着大個兒扭花紫金耳環的耳朵。
齊君元認得,這是姚霸兒大兒子的獨特飾物。
到離恨谷的第一天,齊君元的仇就報了。
所以第二天他理所當然地成為了離恨谷的谷生,也理所當然地知道了幾件事。
第一件,離恨谷的谷生、谷客遍布天下。
站在街市之上,你旁邊的綢布店老闆、要飯乞丐、煮茶老妪等人都有可能是。
隻要需要,他們随時可以用看似普通的雙手,使出最厲害的招數和技法來扼殺别人的生命。
第二件,離恨谷不需要谷生、谷客任何承諾和擔保,因為離恨谷有上面的條件給自己做保障。
第三件,離恨谷會根據每個谷生和谷客自身的特質、特點傳授刺殺技藝。
谷生和谷客在學好這些技藝的同時,還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自由選擇學習離恨谷的任何技藝。
這一條看似寬松,其實隻是對極少數天資獨特的人才有用。
因為離恨谷針對性傳授的技藝内容很全面,要能學好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就拿齊君元來說,他家祖傳技藝是燒制瓷器、塑捏瓷胎、瓷器繪畫。
這讓齊君元擁有了一雙修長靈巧的手,也讓他比别人更細心、耐心,所以傳授給他的技藝大部分都是工器屬的。
但成為一個優秀的刺客首先是要夯實基礎,這基礎知識中包含了六屬全部的入門技藝。
其中涉及功夫技擊、毒藥迷藥、機關暗器、計謀布局、易容恐吓,對了,還有用聲色魅惑,要沒這方面的訓練,齊君元也無法三下五除二就讓那個在床笫間糊口的花船姑神魂颠倒。
當這幾方面都達到一定層次後,才會讓他專心研習工器屬的技藝。
齊君元應該算是個獨特的人才,他在研習工器屬技藝的同時,還加修了玄計屬的技藝,另外,功勁屬和行毒屬的技藝他也下工夫刻意進行了提高。
隻有吓詐屬和色誘屬的技藝他覺得可用處極少,沒有深研。
齊君元學了這麼多,天資好是一個方面,膽小謹慎是另一個方面。
他認為,殺人的人首先要做到不要被别人殺了,所以多學些不是要擁有更多殺人的方法,而是要知道别人會用怎樣的方法來殺自己。
且不管初衷是什麼,齊君元的刺殺技藝确确實實到了一個極高的境界。
技成之後,隻由前輩帶領參與了兩次刺局,并且兩次刺殺都很成功。
随後他便完全獨立執行刺局了。
離恨谷不同于其他殺手門派、刺客組織,那些門派組織的殺手、刺客首先是要博取江湖名号,因為名号越響越容易招攬到賺取大錢的刺活。
離恨谷的谷生、谷客卻是沒有名号的,隻有組織中便于谷生、谷客相互間便于識辨身份的隐号。
隐号和名号恰恰相反,是不希望太多人知道的。
隻有别人不知道不了解自己,那麼刺局的成功才會更有把握。
另外,隐号的内容其實是與每個谷生、谷客的技藝特點有所關聯的,内部人從隐号的意思、所在分屬,以及技藝特征,就能判斷出某個同門身份的真實性。
齊君元的隐号叫“随意”,意思有兩層,一個是所有的刺局都會随他的心意達到該達到的結果;還有就是說任何環境中的任何器物,他都可以随心意将其當成殺人器具。
第四件,便是知道了離恨谷的祖師爺是誰,參悟出“離恨”由何而來。
離恨谷的祖師爺就是“離”,千古第一刺客——要離。
《吳氏春秋·阖闾内傳》中便記載有要離刺慶忌的曆史事件。
要離受吳王阖闾之請,刺殺天下第一勇士慶忌。
他自斷左臂投逃慶忌,說是吳王阖闾所為。
走時他還授計阖闾殺死自己的妻子。
斷臂殺妻的苦肉計博得了慶忌的信任。
有一次慶忌戰局獲勝,在太湖戰艦上慶功暢飲。
要離抓住時機獨臂持戟猛刺慶忌,戟透胸背,然後縱身跳船欲逃。
但才躍出便被慶忌抓住,倒提着沉溺水中三次才拎上來。
要離上來後與慶忌相視大笑,然後兩人進行了一番勇士之辯。
最後要離口辯勝了慶忌,慶忌吩咐手下放要離回國,這才倒地而亡。
要離回到吳國,拒受阖闾金殿慶封,獨自歸隐山林,寫下一部《離刺遺恨》後自刎,以死謝其妻,慶忌成全了他的千古第一刺。
《離刺遺恨》中收錄了衆多奇妙的刺殺技藝,也記下他在刺殺慶忌中的幾大不足和失誤,以誡後人。
要離的後人創立了離恨谷,将《離刺遺恨》中的技藝發揚光大。
在經過多少代的發展和完善後,離恨谷的技藝已然比《離刺遺恨》中初始記錄的那些技藝更加神妙。
但要離刺慶忌留下的幾大恨處卻是永不更變的誡訓。
這遺恨誡訓谷裡前輩并不告訴後輩谷生、谷客,而是要他們自己去參悟。
參悟出了遺恨,才有資格去執行刺局。
參悟不出,就算技藝學得再好,也都沒有資格出谷執行任務。
齊君元到離恨谷的第三天就從要離刺慶忌的故事裡悟出了所有遺恨,并因此被工器屬的師父帶去拜見了離恨谷谷主。
其實齊君元覺得幾種遺恨是非常容易悟出的,隻要是從一個正常人的思路去想,從一個追求完美的角度去想,就能把那些成為遺恨的不足找出來。
但是離恨谷的前輩們并不這樣認為,包括如神仙般睿智的谷主。
他們都覺得齊君元是個天授的奇才,心性、思路與祖師爺最為接近。
假以時日,定可成為天下第一等的刺客,甚至離恨谷下一代谷主的重擔,都有可能要落在他的肩上。
齊君元記得就是在那一刻,自己眼前陡然一亮,仇恨了結之後便失去的激情、希望、目标,在這一刻全都回來了。
他是個聰明人,要不然也不會這麼快就參悟出離恨何在,所以他也立刻明白了自己該怎麼去做,并且怎麼才能做到最好。
突然間出現了專門為他開啟的大門,讓他的心情難以自抑,不由氣息微喘、心跳如鼓。
對,記得自己當時的心跳聲就是這樣的,沉重、雜亂,像胡亂敲擊着的大鼓。
齊君元猛然回頭,因為他突然間意識到那響聲不是自己當初的心跳,而是沉重的腳步登踏樓梯的聲響。
皆殺器 腳步沉重,但不失敏捷和速度,說明上來的人并不壯碩肥胖,而是身上帶有重物。
腳步雜亂,是因為上來的不止一個人,同樣沉重的腳步應該有四個。
腳步落點亂,聲音卻不亂,說明上來的四個人提足落腳的輕重很一緻,這是受過統一且嚴格的訓練才會有的現象。
齊君元絲毫不掩飾好奇的表情朝樓梯口看去。
這是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