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絕妙一殺

關燈
擇刺場 歲行如風,時過如電,人們總是在這風馳電掣之中不經意地失去許多,也下意識地留下些什麼。

    就好比這盛春的美景,可以留在某個人的記憶裡,也可能轉瞬間便無一點印象。

    但此時此地的春景肯定不會與十幾年前的一樣,因為這裡不是在寂寥的空山野谷中,也不是在潺潺的溪水邊。

    這裡除了有水有樹,還有橋有房,但最多的是人,很多的人,形形色色的人。

    如果沒有這麼多的人,那這瀖州城怎麼能算是南唐的水運、陸運樞紐?如果沒有這麼多人,這三橋大街又如何算得上瀖州城裡最繁華、最熱鬧的地段? 很多的人裡面有齊君元,剛過三十的他,目光已經像老年人一樣深邃、内蘊,這目光可以看清很多東西,更可以看穿很多人。

    現在他的周圍就有很多人,但這些人都不是他要來看穿的,而是因為他喜歡待在人多的地方。

    進入人群之中,他就猶如一顆豆子混在了一鬥豆子裡。

    憑着平常的面容、裝束、談吐、舉止,完全可以被别人無視、忽略,這狀态對于一個刺客來說是很理想、很安全的。

    但身在人群之中,他也并非沒有恐懼。

    和别人的距離太近了,總會讓他的神經、肌肉、皮膚,乃至汗毛驟然緊張。

    作為刺客他當然也清楚世上最危險的是什麼,不是利劍快刀,不是劇毒暗器,而是人,比自己更像豆子的人。

     齊君元此次入南唐境内有兩個目标,殺死一個,帶走一個。

    殺死的那個他開始隻有五分把握,在瀖州城待了三天後,不,準确說應該是兩天半,他五分的把握已經提升到了九分。

    而另一個要帶走的人他到現在連一分把握都沒有,因為那也是個和他一樣很會殺人的豆子,而且現在根本不知道那個人在哪裡。

     快到午時了,齊君元的面前仍舊是那一壺香茶和半桌陽光。

    香茶是晟湖野茶螺兒翠,泡在江南私窯燒出的粗藍大葉茶壺裡,看不見茶色,卻可以聞到爽神的清香。

    半桌陽光是從半開的槐木窗棂潑進來的,未完全打開的斜叉格卷枝角窗棂頁,還把一大片花花格格灑在了茶樓二層的地闆上。

     這已經是齊君元踩點的第三天,而茶樓是齊君元第三天裡更換的第三處位置。

    和昨天、前天不同,今天他很輕松,可以靜靜地坐着吃些東西、喝點茶。

     前天應該最辛苦,他一整天都泡在步升橋下的花船裡鬼混,一直把花船的花船姑整治到紅日西墜才回到客棧。

    花船姑以往接的客都是粗莽的船客、漁夫和集市小販,遇到這樣溫存體貼的俊雅男人還是頭一次。

    幾番纏綿之後,不免心中生出一片情愫。

     不過齊君元晚上離開時,把碎銀同時甩給花船姑的還有一句話:“都說花船姑不美,是妓行的下等貨色,能以身掙錢全是靠床上功力和另類法門。

    這話不可信啊,像你就什麼都不會,我費了一天勁都沒逗出你點别樣的風味來。

    ”于是那花船姑頓醒,嫖就是嫖,妓就是妓,人間不斷反複的隻有沉淪的悲劇,不可能出現所謂感情的神話。

    所以當她在掌燈之後又接到一位客人時,已經将齊君元這個有些特殊的嫖客從印象中抹了去。

     齊君元在花船上鬼混的一天裡,掌握到的主要有幾個關鍵時間,還有很多和時間同樣關鍵的信息。

    時間是刺标(刺殺的目标)車隊每天來回幾次經過步升橋的時間,這真的很關鍵,因為隻有在這幾個時間中,他才有可能距離刺标小于二十步。

    信息很多,也都同樣關鍵。

    從車隊過橋時的聲響,他了解到馬車的重量,了解到馬車的平衡點,從而推測出車内刺标一般是在車的哪個位置,是坐還是卧。

    從車隊周圍的腳步聲,他知道了哪些是真正的護車衛士,那些是暗藏的高手。

    從車輪滾動的聲響,他知道了橋面和路面的鋪石在鋪設上存在什麼特殊點,對車子會産生什麼影響。

    比如步升橋橋面尾端那幾塊向左側陷塌的街面鋪石,就會讓車子微微往一邊傾斜。

     昨天齊君元背着個包袱在街上走了幾趟,而且這幾趟都是在那幾個關鍵時間走的。

    包袱裡是幾件不同顔色的平常衣帽,每走一趟他都會到僻靜無人處更換衣帽,這樣做是為了不引起街面上某些人的注意。

    三橋大街雖然人來客往,但一個刺客不應該在這往來的人群中被别人看到第二眼。

    這多看的一眼可能導緻任務的失敗,或者在刺活完成後最終逃不過追捕。

     齊君元不但更換了衣服,而且他還用剛學會的幾句瀖州話和瀖州人的一些動作習慣,讓他成為了一個地道的瀖州閑人。

     齊君元覺得自己昨天的行動仍然很成功。

    反複從街上走過的幾次始終沒人注意到他,特别是那些簇擁目标馬車的護衛。

    不被注意便意味着自己更容易接近目标,可以更準确無幹擾地擊殺刺标。

     另外,在這一天裡他還掌握了刺标的護衛數量,行進中的防衛陣形,暗藏的高手各在什麼位置。

    從刺标所乘馬車的構造、大小,以及前天橋下判斷的馬車重量,推測出車底闆是否暗藏鋼闆防護,車内有沒有設内甲。

    還掌握到整個馬車隊伍行進的速度,這樣從經過步升橋的時間上推斷,就可以知道刺标是什麼時間出門、進衙、出衙、到家,也知道他經過了幾個情況複雜的路段。

     不過齊君元昨天更換衣帽踩點目标時沒有換鞋。

    這一點他不是沒有意識到,而是因為幾雙鞋的重量體積太大,帶着不方便。

    回客棧換的話,進進出出的,掌櫃和夥計會覺得奇怪。

    要不是有這問題,他衣帽都可以回去換了。

    所以他決定鞋不換了,但在行走這幾趟的過程中,要刻意避開街上的鞋鋪和補鞋攤。

    因為一般會注意到别人腳上的鞋子的,隻有賣鞋的和補鞋的。

     齊君元怎麼都沒料到,在這繁華熱鬧的大街上,有個人既不賣鞋也不補鞋,甚至連别人腳上的鞋都不看一眼。

    但這人卻可以發現穿着同一雙鞋的腳在三橋大街上來回走過幾趟,而且可以發現這幾趟的時間與另一個規律性的時間相吻合。

     前面兩天已經将許多的情況掌握了,所以今天齊君元是要考慮攻擊的方法,包括選用武器、攻擊角度、退逃路線。

    這需要在這街上各處不同的位置進行觀察,為此他準備把步升橋到魁星橋這一段街面的美食店吃個遍。

     天剛剛亮,他就已經泡在街尾的面點鋪裡了。

    但他困乏的神情和淩亂的衣服讓鋪子裡的掌櫃和夥計都以為他是個宿醉未歸或輸光錢财被趕出賭場的混球。

     刺标的馬車早起前往府衙經過街口時,他正坐在黃油雞粥店裡,就着鹵雞爪喝着黃油雞粥。

     而現在他所在的茶樓二層,是他上午待的時間最久的地方。

    因為這個地方居高臨下,讓他看到了許多感興趣的東西,也勾起他許多的回憶,他喜歡這種感覺。

     這一條街不算長,左邊的街頭是步升橋,右邊不遠是魁星橋。

    魁星橋的橋頭是一家玉器店,這玉石店賣的保準都是真貨,因為它是連做帶賣的。

    客人可以先在店裡挑合适的玉石,再定喜愛的款式,然後店家會在幾天之内把玉器制作出來。

    要是之前有人告訴齊君元隻需幾天就可以制作出個工藝精細的玉器,他肯定不會相信。

    但當看到店鋪門口那個磨玉砂輪後他知道肯定可以,因為這砂輪不是人力踩的而是借助魁星橋下的流水推動的。

     齊君元是工器屬的高手,他最喜歡這類巧妙的設置了。

    那磨輪的構造其實并不複雜,就是兩道水槽,中間有杠杆連接的兩個木擋門。

    右邊水槽儲水到一定時推開木門,水順水槽流下,再由水槽尾部的圓管激沖出來,推動葉闆帶動砂輪。

    而此時由于木門的杠杆作用,已經将左側木擋闆關上儲水。

    當左側水儲到一定水位,同樣像右側那樣動作。

    這樣相互交替便可有足夠的動力始終保持磨輪的運轉。

    看到這個器具,齊君元的想法是将其改變一下,可以做成燒瓷器時搗瓷泥、轉型盤的器具,然後他才聯想到其他的用途。

     說到瓷器,茶館對面靠左一點就是個瓷器店,店門口還搭了個架子擺設了好多瓷器。

    對這種店齊君元總有種說不出來的感覺,可以勾起他塵封了多年的關于家的記憶。

    這家瓷器店門口沒有擺放什麼好瓷器,不能和他家燒制的比。

    也有可能好瓷器都放在店裡面,路邊的架子不敢放好瓷,萬一被經過的車馬碰壞那損失就大了。

    不過也不全然如此,架子左首那隻大凸肚收口六足盞,是青釉開片亂散格工藝燒制的,還是很不錯的。

    (瓷片自然開片工藝最早便是在北周柴窯出現的。

    ) 看得出,路對面的店鋪都偏雅,不是瓷器店就是字畫店、玉器店。

    路這邊就不行了,茶樓、酒館,還有就是米鋪、油坊、肉鋪。

    稍有些不同的就是有家很大的樂器店,就在橋頭玉器店的斜對面。

    樂器店門口的廊檐下左右各挂着一隻很大的銅鐘和大鼓,這可能是哪座廟宇定做的晨鐘暮鼓,但是體積太大店裡面放着不方便,就隻能挂在店門口了。

    然後每天都在店門的一側擺個琴案,放架古琴,有一個不入流的年輕琴師時不時彈兩曲俗媚的調子逗人駐足。

    所以相比之下這樂器店還不如旁邊的制傘店雅緻。

    制傘店的門口有三四個胸大臀肥的傘娘坐着,清爽的江南小褂穿着。

    邊哼着小調邊刮傘枝、糊傘紙、描傘面,倒真是一道獨特的風景。

     齊君元坐在這裡當然不是為了看風景的,但風景卻讓他将這幾天搜羅到的有用信息串聯了起來。

    這些信息單看隻是一個個無用的洞眼,但是将許多洞眼組合在一起那就會是一張網。

    有了網,有了拉網的人,獵物還能跑到哪裡去? 但會不會突然有把剪刀伸出,将收網的拉繩剪斷呢?這一點齊君元從沒有想過,他很自信,就算是有人發現了網,卻不一定能發現收網的繩。

    就算有人看出他是收網的人,卻不一定能夠阻止收網的結局。

     客随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