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關牛窩之路

關燈
械而逃。

    街上的人對動亂似乎習慣了,焚燒房子、死亡與随之而起的零星械鬥,那像熱鬧的廟會活動,而非死亡的掙紮。

    而橋頭是交通的動脈,在此絕對可以找到仇家,即使你們不認識。

     那群人即使沒聽到橋下的警告,也瞧到帕來了。

    他們看到橋那頭有個人衫服髒破,步伐傲慢,頭頂紙船。

    船上有兩隻牲畜,一隻是紙糊的豬,一隻是紙紮的公雞。

    船上躺了個稻草人,頭發卻是真的。

    船舷邊挂着竹管做的腳踏車,金屬漆上得栩栩如生。

    他們隻能這樣想,那是拿給喪家燒的,不然怎麼可能整套頂在頭上。

    帕來到時語氣平靜,不帶怒氣,問是誰把他的祖父打傷後推下橋。

    他們不敢回答,眼睜睜看着那條船多麼具體,多麼可怕,像是剛從南崁溪撈上來的,滴着河水與血水。

    河水是劉金福的淚水,他哭着喊,淚水從臉上滑落,從床縫滲下來,大部分流瀉在帕的頭上。

    “遽遽走。

    ”劉金福盡力嘶吼,叫那群人快逃,但聲音如此不堪,再大聲也隻有帕聽懂。

     帕會殺人的。

    劉金福改而求帕,呼喊帕的小名開始:“‘尚風牯’,停下來。

    阿公拜托你莫動手。

    ” 帕動搖了,好久沒聽劉金福這樣叫。

    “尚風牯”意思是像風流動的小孩,這是賤稱,意謂小男孩難養。

    這是他的小名,但沒有徹底動搖他。

    帕一個前去,抓住了其中的胖子,扭着領子,舉起後丢下。

     胖子重重跌落地上,木屐發出巨響。

    那木屐俗稱“男子漢”,較厚實,通常是迌人、總鋪師或沙西米店的師傅才穿。

    “男子漢”笨拙,跑起來慢,打人卻很實用。

    胖子落地,趁勢拿它,狠狠敲帕的膝蓋。

     帕料想不到這胖子頗機靈,他的膝蓋吃疼,害軟了。

    一個重心不穩,整張床落地,帕機靈滾開,來不及閃的胖子成了夾心餅,也多虧胖子當肉墊緩沖,劉金福沒震得痛。

    現在豬跑到橋欄杆邊撒尿,公雞在天空盤桓。

    紙紮的都活了,大家幹瞪眼。

    而帕乘勝追擊,一腳上下地猛踩着床沿,壓得胖子的肚子打浪。

    他根本不顧劉金福的阻止。

     這時候,那個坐在橋欄杆、穿日軍服的年輕人,持收鞘的武士刀,一刀砍向帕的肩。

    帕腿往後蹦,滑了開,不過鞘尖劃開帕的破衣,飛行衣露出來。

    路人大叫他也是日本飛行兵,難怪會戴飛行鏡。

     “是我打的,”帶武士刀的年輕人說,“那老貨仔穿着中山裝,騎一台富士霸王,騎很緊,看就是好額人(有錢人)。

    我們攔下他,問個詳細。

    ” 帕閃過去,在對方舉刀攻擊前,抓住刀鞘折彎,丢下河床。

    “他自然不會回答,他聽不懂日語與閩南語。

    ”帕冷冷說道。

    帕接下來的攻擊,把在場的人吓呆了,那隻有洋人電影裡才有的羅曼蒂克畫面,他撂着穿日軍服的人的後腦,狠狠地吻下去。

    唇齒相戰開始了。

    帕無視對方的捶打,睜大眼,以舌頭撞擊,數度打開年輕人緊閉的牙齒。

    對方關了齒門。

    之後,帕用右上臂夾着對方腦勺,另一隻手捏住他的鼻子。

    這招管用,年輕人張嘴呼吸。

    帕便把舌頭長驅直入,上演法式舌戰,最後把對方舌頭抓過來,牙齒一緊,咬斷了。

    然後放開他。

     穿日軍服的年輕人後退幾步,勉強靠在橋欄杆邊,全身發抖。

    他沒打過這樣荒唐的仗,失去初吻,失去禮儀,失去舌頭,也大量失血。

    他張開口的刹那,鮮血直噴,成了血盆大口。

    隻有年輕人知道失去舌頭,圍觀的人駭然但沒察覺,對他們而言,穿飛行衣的人會一種吸血的功夫。

     “老貨仔有回答。

    ”被壓在床下的胖子大吼,用悲傷無奈的口吻說,“他用國語說,‘我們是中國人,不是日本人。

    我們是娃兒,全部投降了,拜托不要開槍。

    ’老貨仔說,他是阿山仔,我們才打的。

    ” 那是恩主公的錦囊妙計,時間暫停咒語。

    劉金福曾在山屋的油燈下抄念了數百回,告誡帕,危急時用,如今他也在急迫下念出來,一字一句,字正腔圓,像小學生背書。

    咒語沒能救他。

    或者說,那些媽祖婆的海上妙計、城隍爺的生死簿計劃,全是他想出來,假托神意。

    自己不用,一旦打開來用已過期了。

    帕看着躺在床上的劉金福,又枯又瘦,橋頭一帶與他有相同體态的隻有漂流木了。

    走吧!帕心想,轉家吧!這個老人跟他一樣是抹布命,東抹抹、西擦擦,破了,爛了,沒關系,翻過來用又三年。

    剛剛看他要死了,現在能躺在床上流淚,懂得委屈,帕脫下自己的衣服給他蓋上,避開圍觀者的目光。

     那個胖子哭了,不像男子漢。

    穿日軍服的人蹲在橋邊,嘴角流血,止也止不住;其餘的同夥有的跑了,留下來的也不知所措。

    帕把胖子從床底拉出來,又攔下台路過的黃包車,把穿軍服的人拎上車,吐出嘴中的戰利品——半截舌頭,活生生蠕動——要他們快到醫院把舌頭縫上去。

    他們推着黃包車走,邊走邊喊,很快地消失在橋那頭。

    胖子在後頭追,赤腳跑幾步後回頭堅持穿上“男子漢”,用誇張的外八步伐跑,木屐發出巨響,遠了還能聽到聲音。

     “一下子,我們一下子就轉到屋家。

    ”帕蹲下身向劉金福說,盤起了床。

    能收拾的都上床去,包括兩隻牲畜與高貴血統的破鐵馬。

     聽帕這樣說,劉金福的嗅覺沾滿了森林的苔味,濕氣重,夾雜些許苦腥。

    這味道太熟悉了,山屋都是這種綠苔,連碗底的臍盤與扣子孔都有這玩意。

    他不知道那不是苔味,是溢到鼻腔的血。

    他努力呼吸,被血嗆傷了肺,那猛烈咳嗽讓他陷入迷蒙的幻境,加速地揮霍了自己的餘生。

     帕帶着一家子難逃。

    一隻豬、一隻雞、一輛鐵馬、一位重傷的老人,全都擠在大眠床上。

    回家之路比預期的艱困,漫長崎岖,彌漫了煙硝味。

    帕終于承認了事實,他真是衰神,逃到哪,哪裡都陷入動蕩。

    吆喝的群衆沖入警察局或軍庫搶出槍械,毆打外省人,到處有示威、叫嚣與血腥,要睡一覺不得安甯。

    可是,眠床上也沒有安靜過,劉金福有了幻視,把外頭看成了五十年前的“走番仔返”戰争。

    一八九五年日本人根據《馬關條約》接收台灣澎湖,當年五月,北白川宮能久親王領兵從基隆上岸,順利進入台北城。

    此後日軍南下的步履,在桃竹苗受挫,一批客籍的義軍用肉體形成防波堤,阻礙了日軍的槍浪炮潮。

    這段曆史帕很熟,在山上時,劉金福常拿出來講古。

    帕想到的畫面是,劉金福坐在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