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缇
關燈
小
中
大
已抵達的人從來沒有任何回音,隻留下稀少而隐秘的訊息。
經書沒有告訴你,曼荼羅淨土并非如我所居住的山洞,是物質存在。
你觸碰不到它的行迹。
有一類修行者以抵達曼荼羅淨土為目的,認為靈魂抵達那裡可以避免無盡輪回,可以獲得休息。
但這樣的地方并不存在。
我要試一下。
你的個性一意孤行,我隻能放任你,由你在決定的選擇中去經曆坎坷。
現在我為你蔔卦。
他随身帶着三枚古舊的暗褐色銅錢,讓我抛擲。
接連抛三次,有些正面,有些反面,記錄下來計算。
他觀察卦象,說,你七年之後出發去旅行,有一處高山之中的國度,在它的北部和西部有神靈居住的雪山高峰。
抵達之後尋找河流交彙處的廟宇,走向會發出聲音的佛像。
如果遇見一位男子,他與你有很深的緣分。
這種緣分超越此世的關系,他将帶你去尋找曼荼羅淨土。
為什麼要在七年之後。
你需要做好準備。
他也要做好他的準備。
你積存福報,他也如此。
因緣具足才會再度相逢。
如果有前緣,我們會得到伴侶,不管是生活的伴侶還是修道的伴侶,這需要因果福報。
種下過什麼樣的種子,得到什麼樣的果實。
不可強求。
強求會令人苦痛。
有緣的相遇,不管彼此之間錯過多久,當你們會合,泉水般的喜悅和甯靜噴湧而出。
這些表征讓你得知所遇見的人,他在你的生命裡到底占據什麼樣的位置。
你看到我所有的前世了嗎,師父。
過去種種一切都已倒映在我們今世的生命裡,如同水中合歡樹的花影,無二無别。
今世的生命,不過是讓我們擁有嶄新的機會去體驗人生。
雀缇,為何還牽挂前世。
此後你回歸紅塵,開始另外一種方式的磨練和修行,跟衆生為伍,與他們同在。
在塵世中去修行,與諸世間法接觸,一邊學習把心收攝起來,一邊讓心解脫。
人生在世最大的修行是克制自心,調禦自心。
治水者引導水,制箭者矯治箭,木匠雕飾木材,修行者要學會調禦自己。
不論做什麼,将這種甯靜和專注的心境延伸。
如果覺知被淨化,萬物将顯現其本有而無限的面貌。
他站在山崖邊,看着山頂盤旋的飛鷹,給我最後的開示。
說,帶上你的白海螺,記得回家的路。
臨走之前,在右手腕戴上這枚白色右旋海螺。
閉上眼睛,看到漆黑之中迎面有一團耀眼的光亮,火焰般燃燒照亮你的眼睛。
要注意這一刻的照會,跟緊光亮。
你要回家。
他決定在山洞裡閉關七天。
不讓任何人打擾也無需送飯。
我意識到彼時大限已到,另找附近一處山居暫住,每天隻是不斷地為師父、為肚子中的孩子誦經。
七天以後,淩晨大雨傾盆,清晨時雨停,陽光閃耀,山谷裡的翠雀花一夜之間全部開放,野鹿鳴叫,蝴蝶飛舞。
我跑到師父的洞穴,打開封閉木門,看到裡面一盞大酥油燈剩下最後一絲光亮。
師父不知所蹤,地毯上留下他的牦牛毛外袍,散落一些指甲和幾縷頭發。
我在洞穴裡為師父祈禱一個月。
按照他的指示下山,一路往東,來到六百公裡之外的雲停。
他對我說,看到“停”字,就要停下。
雲停的山谷中有一面大湖,旁邊一面小湖形狀如同葫蘆,山坡上長滿野茶樹,百鳥群集,山峰秀美。
當地人說山頂有洞穴,居住着神女。
他們供奉神女獲得祝福。
這裡氣場澄淨,仿佛與世隔絕的桃源勝地。
那時夏季,湖面上開滿水草綻放出來的白花,花朵在水浪中沉浮。
透亮清澈的湖水來自地下水,幹淨如同甘露。
我在深僻湖灣邊找到被人遺棄的一處舊居,木樓敗落,花園荒草叢生。
我一點點建設和修補,以此為居留地。
在花園裡種蔬菜,草藥,種下玉蘭、茶花、桂花樹,疲憊時在木廊入睡,醒來時看見天空轉黑,繁星點點,璀璨奪目。
懷孕後肚子慢慢凸出,有時用手撫摸肚子,感受胎兒在腹中遊動玩耍。
因為從小在山上洞穴裡跟随師父長大,受過訓練所以心靜如水,即便獨居在深山僻壤也沒有畏懼或疑慮。
上師居住在心間。
雖然身體拖累,仍時常獨自爬到附近的低矮山丘上,欣賞霜染後的紅楓美景。
跟随師父學習洞徹萬物的真相,突然之間發現可以無障礙地使用所有學習過的技巧和理論。
沒有煩惱,也并不覺得孤獨。
孩子出生之前,黃昏時的天際經常呈現獨特的圖案。
層層疊疊的雲朵彌漫,仿佛海洋波浪湧動。
天空的顔色明淨、透藍。
花園裡的桂花落盡之後,一天晚上開始下雨。
仿佛天地想清掃一下塵埃,濕潤而清淨,夜雨淅淅瀝瀝。
清晨我在院子裡,看到湖對岸有一道高而遙遠的彩虹橫跨山谷兩端,經過花園,覺得這是吉祥的征兆,便收拾好随身東西劃船出灣,去村莊裡接生婆的家裡。
随身戴上師父贈送的綠松石項鍊。
把花園裡剛綻放的白色月季采下來紮成一束,準備做供養。
我的父親是誰。
你是不是都不知道他的名字。
他是一個畫壁畫的人,到處流浪。
哪個寺院需要畫壁畫,他就住在那裡工作。
他沒有家。
你們再沒有遇見嗎。
沒有。
生下我以後,你為什麼又決定離開雲停。
師父說,停下來隻是休息。
要磨練自己,檢驗自己的修行,就去紅塵中。
當你一歲時我們去C城。
我懂得草藥、占卦,就行醫,給人蔔卦。
我生下你之後有一些改變,再也見不到無形中的衆生,但能夠看到人的過去、現在、未來。
見到他們的臉,腦袋裡自動浮現出他們的信息。
我不能完全說盡,這對他們來說沒有必要,對我來說也是禁忌。
那你也能預見自己的未來嗎。
其實每個人都可以。
我們觀想現在每一個起心動念,每一次身口意的發生,就能預測到未來。
過去是因,現在是花,未來是果。
你喜歡我的父親嗎。
我見到他隻有一天。
我們共度一晚。
我想那天我們是愛戀彼此的。
現在我也并沒有忘記他。
你生命中隻有兩個男人。
你的父親,把你帶給我。
無量,是我宿世的愛人。
什麼樣的人是愛人。
心心相印。
像兩輪皎潔完滿的圓月,相合為一,一絲不差。
無論時空如何變化,肉身輾轉多少次,彼此的心識如影相行,從未分離。
為什麼你們沒有共同生活。
我們從來沒有分開過。
彌光,我們之前住過的城市,在另外一個時空。
那時城市科技非常發達,有高速交通工具,軌道四通八達。
居民通過電子終端能解決生活中所有問題。
需要手工做的工作大多被取消,大量行業被淘汰。
大多數人沒有工作,依靠領取政府救濟金也能舒适地活着。
什麼事情都不需要做,也做不了。
除了玩虛拟遊戲,在虛拟空間裡釋放情緒與情感,隻能孤獨一人在屏幕上建立幻想中的生活。
大多數人有嚴重的心理問題,購買大量化學藥劑來舒緩和放松自己,産生愉悅。
化學藥劑非常發達,配合各種需求而産生,随時可以給自己注射或服用。
沒有婚姻、家庭的形式,人們不喜歡生孩子,不再熱衷做愛,因為藥物産生的愉悅更強烈,更持久,更省力與方便。
他們唯一所想是減慢衰老的速度,避免死亡,所以注射及服用各種營養劑、生物制劑,想以此延續此生壽命。
因為沒有信仰,這種想永存的欲望極其強烈。
呵,這聽起來很可怕…… 在此之前,我們還住過一個城市。
它從沙漠中崛起,居民從被霧霾包裹的城市遷移過來。
他們很有錢,積極改造,重新建立富足的物質生活。
星羅棋布的高樓大廈,極盡便利舒适的生活。
無盡滿足之後很難找到目标。
在再也找不到可以創新和生産的界限之後,人們感覺沮喪、無聊、灰心失望,隻能再次投入到更匪夷所思的物質制造和享受之中,以此不斷地循環與輪回……這個城市後來被大火燒毀。
它叫G城。
我帶你從那裡逃走,去了C城。
C城的居民身心安逸,離開痛苦和艱難的時間過于長久,很多人心智陷入停頓。
雖然熱衷靈性發展,但如果缺乏慈悲心和利他的大願,不過是自我麻醉。
平時他們充滿優越感,蔑視外人、自我封閉,認為自己完美無缺,在禅定的幻象中得到和平與愉悅。
因緣聚散也會讓那裡重新變成海洋。
這個預言我在書中查到,但沒有告訴過任何人。
如果我輕率地宣告,他們會認為我是瘋子。
有時我覺得這一切可能要被毀滅之後才有機會得到新生。
當我們身處于科技泛濫、物質為上的時代,人們會盡力往外求索,對抗、争鬥、殺戮、摧毀與權力并駕齊驅,欲望與金錢占據重要的注意力,對内心卻麻木不仁。
以後人工城市都會被逐漸毀滅,需要尋找新居所。
但我厭倦不停地逃難、轉換居住地,沒有一處可以安穩。
不單是此世的漂泊,還有無盡輪回,如同恒河沙數般的劫難。
我渴望找到一個歸宿地。
你找到了嗎。
是曼荼羅淨土嗎。
我試圖尋找過。
最終人應該以真理為依靠,以自性為燈。
眼耳鼻舌身意是壇城之門,居住在中心的是自性之佛。
找到自心自性,以此修煉,就是不動。
10 她們步行到車站坐上當地的公共汽車。
賣票收錢的男孩睫毛很長、皮膚很黑,有一雙溫和而害羞的黑色眼睛,手上戴一枚紅寶石戒指。
她想這一定是他珍愛的随身飾品。
車廂擠滿男女老少,停靠不同小站,不時有人上上下下,有打扮漂亮的年輕女子,也有帶着很多竹筐的農婦。
到最後一站,他們全都下車。
母親拿着寫有酒店地址的紙條,讓城門口賣門票的老人看。
老人給她一份城中地圖,告訴她大概走向。
她們背着背包,行過晨霧,沿着長而蜿蜒的石子路橫穿古城。
拐過幾個街口之後,迎面出現大廣場。
陽光劇烈,孩子們在玩耍。
一座高聳恢弘的五層大神廟,是加德滿都山谷最高的神廟,尼亞塔波拉廟。
傳統的紐瓦麗寺廟建築風格,大地震之後依然存在。
五層高大台階兩旁樹立的雕像,每層一對,台階陡直,通往高處供奉着女神希提拉克希米的神殿。
神廟的美感在瞬間驚住她。
旅館在舊城廣場,十六世紀之前王宮坐落于此,也是古都最古老的部分。
以前是祭司們住的房子,有雕飾繁複的黑色門框窗框。
房間裡放着一匹兒童木馬,是古城傳統,他們的工匠做精巧的木馬。
她騎上去搖晃,它很優美但是很硬。
母親開始收拾行李。
依然沒有熱水喝,房間裡也沒有熱水壺,隻有一個黃銅大鐵壺裝着礦泉水,放着兩隻玻璃杯。
一整排窗戶對着天井,垂挂白色紗簾。
房間陰冷。
黃昏她們回到大神廟,爬到高處台階俯瞰廣場。
左側是巴伊拉布納神廟,遠處群山起伏,雪山圍繞。
一座由寶塔式寺廟改建的餐廳,她們在那裡喝馬薩拉熱茶。
暮色升起,夜色降臨,巴伊拉布納神廟聚集起很多成年男子,帶着樂器準備唱誦。
酥油燈全部都已點燃,閃爍出密密麻麻的光亮。
在這裡,每個晚上都與祈禱與贊頌有關。
晚上睡覺,房間隔音很差。
隔壁房客是一對男女,男人不停咳嗽。
這裡早晚寒涼,又潮濕,難免感染疾病。
她聽到樓下木門在不斷地發出聲音,開開合合,好像有很多人在進出。
遠處有酒吧樂隊唱歌的聲音,一些人在喝酒。
這附近都是神廟,古老與現代共存。
她内心安甯,入睡很快。
早晨起床,母親告訴她,整個晚上她在斷斷續續地醒來。
淩晨時分狗一直在叫,此起彼伏,好像看到什麼東西。
天色發亮之後狗不叫了,門不再開合,恢複寂靜。
于是她聽到極為清幽的銅鈴叩擊聲音,隐隐約約,聲息蜿蜒而來。
也許是旁邊的Dattatreya寺。
它離得最近。
她問,是風刮過的原因嗎。
雀缇說,這裡雖然冬季也寒冷,但并不大風凜冽。
應該是路過的行人在虔誠地搖動銅鈴。
然後她說,我在拂曉時分做了夢。
你夢到什麼。
看到我自己又已懷孕,肚子隆起要生下孩子。
不知道是什麼樣的心情,好像時間倒流你又重新與我合一。
彌光,也許我們就要各奔東西。
仁美師父圓寂半年後,母親在旅館房間裡去世。
雀缇的遺體七天後被發現,她衣衫整潔半躺在床上,死去之前曾禅坐,神态和靜。
身體撐在旁邊堆疊起來的被褥上,沒有痛苦或掙紮的痕迹。
她事先在右手腕戴上芒切師父贈予的右旋白海螺,這是她出生的村莊裡的傳統。
女子手腕上戴的白海螺,能在中陰狀态引領她的靈魂,渡過輪回之海。
房間已打掃幹淨,所有物品打包整理。
她日常習慣把無用閑雜物品定期焚燒幹淨,不留下多餘。
他們按照她留下的遺書做處理,她所有财物隻是很少的四季衣物,幾枚習慣佩戴的綠松石耳環。
除此之外沒有其他。
留下一串鳳眼菩提的佛珠,長期持咒已被撫摸得暗紅發亮,這佛珠連同仁美師父的舍利一起贈送給松林。
一幅仁美師父送給她的綠度母老唐卡,送給村子裡的唐卡師洛惹。
他經常幫助她提水、搬運東西,分擔她生活上的重事。
雕花烏木盒子裡裝着一尊小綠度母佛像,連同骨灰、書信、頭發一起帶給彌光。
彌光對雅各說,母親在夏摩山谷見到自己的上師仁美,之後在他身邊度過二十年,跟随他學習,侍奉他以及幫助給人看病。
她是他重要的助手和弟子,幫他采藥、做藥丸、護理和照顧病人。
當他日益老邁,母親是他的雙手,也傳承他的醫術和心靈。
她把我留在瓊持寺,大概對這個寺院太有情感,隐隐想留下一絲希望。
她離開之後每年給我寫一兩封信,此外音訊全無。
信中從不關注我的生活與俗務。
所以,她是一個醫生嗎。
是的,在古代,醫生的角色通常是一位僧人,同時或許也是巫師、修行者、哲學家或心理醫生。
小時候我印象最深的事情是母親處理情緒的方式,快刀切下的冷酷和決然,不給我一絲絲拖延或糾纏的機會。
一開始我感覺自尊無法接受,她從不解釋或相勸,隻是告訴我情緒多餘并且無用,扔掉是最好的方式。
後來我發現她是對的。
她知道什麼是不必要的。
她希望我控制身口意,簡化生活。
她不動聲色,逐漸修正我習以為常的思維方式和言行舉止。
我被她影響很多。
我隻是沒有明白,為什麼會在夢中去到夏摩山谷,見到死去之前的母親。
我在圖書館的藏書裡見過夏摩山谷在過去時古老的樣子。
夢中的它看起來屬于以前,是封閉的與世隔絕的時空,和現在的世界毫無關系。
也許是你的母親用意念召喚你過去與她同在。
其實瓊持寺一别,你們後來再沒有相見過,是嗎。
是的。
但這個夢太長,太真實。
我想告訴你不用等待我。
你覺得在我經曆過這些事情之後,還能夠安心于世間的生活,過完一生嗎。
我不想有婚姻、家庭、後代,蓋房子,做生意,賺錢,生養孩子,以各種吃喝玩樂尋開心,買各種衣服珠寶取悅自己。
所謂男女相愛,竭盡所能地霸占着對方的身心,害怕别人分走所謂的忠誠。
這樣瑣碎而努力地去生活,需要很大的無明來支持。
世俗男女之情,則需要很深的情欲和貪婪來支持。
何況,雅各,也許你喜歡我。
但你也喜歡很多其他漂亮的女孩子。
你隻是覺得我比較特殊。
他搔搔頭發,是的,你始終不答應我。
但你也說過人與人之間不需要忠誠,這都是束縛和捆綁。
但我還沒有對你說,如果兩個人心心相印,他們之間連忠誠或不忠誠的界限都不存在。
死亡也無法分開他們。
什麼是心心相印。
合為一體,恪守彼此永恒而無盡的諾言。
這些信念所需要付出的代價太大,我們隻是尋常人而已。
但母親她做到了。
她應該對此有堅定的信念。
我想她經曆過極為珍貴的情感。
在漫長的告别之中,不知道她如何面對和轉化欲望、悲傷、思念與孤獨。
她看起來已接納和消化一切,并通過修行克服了自己。
她應該還沒有告訴你更多的事情。
她與她的愛人之間不會是個簡單的發生。
也許她認為這是最珍貴的記憶。
隻能獨自守護。
經書沒有告訴你,曼荼羅淨土并非如我所居住的山洞,是物質存在。
你觸碰不到它的行迹。
有一類修行者以抵達曼荼羅淨土為目的,認為靈魂抵達那裡可以避免無盡輪回,可以獲得休息。
但這樣的地方并不存在。
我要試一下。
你的個性一意孤行,我隻能放任你,由你在決定的選擇中去經曆坎坷。
現在我為你蔔卦。
他随身帶着三枚古舊的暗褐色銅錢,讓我抛擲。
接連抛三次,有些正面,有些反面,記錄下來計算。
他觀察卦象,說,你七年之後出發去旅行,有一處高山之中的國度,在它的北部和西部有神靈居住的雪山高峰。
抵達之後尋找河流交彙處的廟宇,走向會發出聲音的佛像。
如果遇見一位男子,他與你有很深的緣分。
這種緣分超越此世的關系,他将帶你去尋找曼荼羅淨土。
為什麼要在七年之後。
你需要做好準備。
他也要做好他的準備。
你積存福報,他也如此。
因緣具足才會再度相逢。
如果有前緣,我們會得到伴侶,不管是生活的伴侶還是修道的伴侶,這需要因果福報。
種下過什麼樣的種子,得到什麼樣的果實。
不可強求。
強求會令人苦痛。
有緣的相遇,不管彼此之間錯過多久,當你們會合,泉水般的喜悅和甯靜噴湧而出。
這些表征讓你得知所遇見的人,他在你的生命裡到底占據什麼樣的位置。
你看到我所有的前世了嗎,師父。
過去種種一切都已倒映在我們今世的生命裡,如同水中合歡樹的花影,無二無别。
今世的生命,不過是讓我們擁有嶄新的機會去體驗人生。
雀缇,為何還牽挂前世。
此後你回歸紅塵,開始另外一種方式的磨練和修行,跟衆生為伍,與他們同在。
在塵世中去修行,與諸世間法接觸,一邊學習把心收攝起來,一邊讓心解脫。
人生在世最大的修行是克制自心,調禦自心。
治水者引導水,制箭者矯治箭,木匠雕飾木材,修行者要學會調禦自己。
不論做什麼,将這種甯靜和專注的心境延伸。
如果覺知被淨化,萬物将顯現其本有而無限的面貌。
他站在山崖邊,看着山頂盤旋的飛鷹,給我最後的開示。
說,帶上你的白海螺,記得回家的路。
臨走之前,在右手腕戴上這枚白色右旋海螺。
閉上眼睛,看到漆黑之中迎面有一團耀眼的光亮,火焰般燃燒照亮你的眼睛。
要注意這一刻的照會,跟緊光亮。
你要回家。
他決定在山洞裡閉關七天。
不讓任何人打擾也無需送飯。
我意識到彼時大限已到,另找附近一處山居暫住,每天隻是不斷地為師父、為肚子中的孩子誦經。
七天以後,淩晨大雨傾盆,清晨時雨停,陽光閃耀,山谷裡的翠雀花一夜之間全部開放,野鹿鳴叫,蝴蝶飛舞。
我跑到師父的洞穴,打開封閉木門,看到裡面一盞大酥油燈剩下最後一絲光亮。
師父不知所蹤,地毯上留下他的牦牛毛外袍,散落一些指甲和幾縷頭發。
我在洞穴裡為師父祈禱一個月。
按照他的指示下山,一路往東,來到六百公裡之外的雲停。
他對我說,看到“停”字,就要停下。
雲停的山谷中有一面大湖,旁邊一面小湖形狀如同葫蘆,山坡上長滿野茶樹,百鳥群集,山峰秀美。
當地人說山頂有洞穴,居住着神女。
他們供奉神女獲得祝福。
這裡氣場澄淨,仿佛與世隔絕的桃源勝地。
那時夏季,湖面上開滿水草綻放出來的白花,花朵在水浪中沉浮。
透亮清澈的湖水來自地下水,幹淨如同甘露。
我在深僻湖灣邊找到被人遺棄的一處舊居,木樓敗落,花園荒草叢生。
我一點點建設和修補,以此為居留地。
在花園裡種蔬菜,草藥,種下玉蘭、茶花、桂花樹,疲憊時在木廊入睡,醒來時看見天空轉黑,繁星點點,璀璨奪目。
懷孕後肚子慢慢凸出,有時用手撫摸肚子,感受胎兒在腹中遊動玩耍。
因為從小在山上洞穴裡跟随師父長大,受過訓練所以心靜如水,即便獨居在深山僻壤也沒有畏懼或疑慮。
上師居住在心間。
雖然身體拖累,仍時常獨自爬到附近的低矮山丘上,欣賞霜染後的紅楓美景。
跟随師父學習洞徹萬物的真相,突然之間發現可以無障礙地使用所有學習過的技巧和理論。
沒有煩惱,也并不覺得孤獨。
孩子出生之前,黃昏時的天際經常呈現獨特的圖案。
層層疊疊的雲朵彌漫,仿佛海洋波浪湧動。
天空的顔色明淨、透藍。
花園裡的桂花落盡之後,一天晚上開始下雨。
仿佛天地想清掃一下塵埃,濕潤而清淨,夜雨淅淅瀝瀝。
清晨我在院子裡,看到湖對岸有一道高而遙遠的彩虹橫跨山谷兩端,經過花園,覺得這是吉祥的征兆,便收拾好随身東西劃船出灣,去村莊裡接生婆的家裡。
随身戴上師父贈送的綠松石項鍊。
把花園裡剛綻放的白色月季采下來紮成一束,準備做供養。
我的父親是誰。
你是不是都不知道他的名字。
他是一個畫壁畫的人,到處流浪。
哪個寺院需要畫壁畫,他就住在那裡工作。
他沒有家。
你們再沒有遇見嗎。
沒有。
生下我以後,你為什麼又決定離開雲停。
師父說,停下來隻是休息。
要磨練自己,檢驗自己的修行,就去紅塵中。
當你一歲時我們去C城。
我懂得草藥、占卦,就行醫,給人蔔卦。
我生下你之後有一些改變,再也見不到無形中的衆生,但能夠看到人的過去、現在、未來。
見到他們的臉,腦袋裡自動浮現出他們的信息。
我不能完全說盡,這對他們來說沒有必要,對我來說也是禁忌。
那你也能預見自己的未來嗎。
其實每個人都可以。
我們觀想現在每一個起心動念,每一次身口意的發生,就能預測到未來。
過去是因,現在是花,未來是果。
你喜歡我的父親嗎。
我見到他隻有一天。
我們共度一晚。
我想那天我們是愛戀彼此的。
現在我也并沒有忘記他。
你生命中隻有兩個男人。
你的父親,把你帶給我。
無量,是我宿世的愛人。
什麼樣的人是愛人。
心心相印。
像兩輪皎潔完滿的圓月,相合為一,一絲不差。
無論時空如何變化,肉身輾轉多少次,彼此的心識如影相行,從未分離。
為什麼你們沒有共同生活。
我們從來沒有分開過。
彌光,我們之前住過的城市,在另外一個時空。
那時城市科技非常發達,有高速交通工具,軌道四通八達。
居民通過電子終端能解決生活中所有問題。
需要手工做的工作大多被取消,大量行業被淘汰。
大多數人沒有工作,依靠領取政府救濟金也能舒适地活着。
什麼事情都不需要做,也做不了。
除了玩虛拟遊戲,在虛拟空間裡釋放情緒與情感,隻能孤獨一人在屏幕上建立幻想中的生活。
大多數人有嚴重的心理問題,購買大量化學藥劑來舒緩和放松自己,産生愉悅。
化學藥劑非常發達,配合各種需求而産生,随時可以給自己注射或服用。
沒有婚姻、家庭的形式,人們不喜歡生孩子,不再熱衷做愛,因為藥物産生的愉悅更強烈,更持久,更省力與方便。
他們唯一所想是減慢衰老的速度,避免死亡,所以注射及服用各種營養劑、生物制劑,想以此延續此生壽命。
因為沒有信仰,這種想永存的欲望極其強烈。
呵,這聽起來很可怕…… 在此之前,我們還住過一個城市。
它從沙漠中崛起,居民從被霧霾包裹的城市遷移過來。
他們很有錢,積極改造,重新建立富足的物質生活。
星羅棋布的高樓大廈,極盡便利舒适的生活。
無盡滿足之後很難找到目标。
在再也找不到可以創新和生産的界限之後,人們感覺沮喪、無聊、灰心失望,隻能再次投入到更匪夷所思的物質制造和享受之中,以此不斷地循環與輪回……這個城市後來被大火燒毀。
它叫G城。
我帶你從那裡逃走,去了C城。
C城的居民身心安逸,離開痛苦和艱難的時間過于長久,很多人心智陷入停頓。
雖然熱衷靈性發展,但如果缺乏慈悲心和利他的大願,不過是自我麻醉。
平時他們充滿優越感,蔑視外人、自我封閉,認為自己完美無缺,在禅定的幻象中得到和平與愉悅。
因緣聚散也會讓那裡重新變成海洋。
這個預言我在書中查到,但沒有告訴過任何人。
如果我輕率地宣告,他們會認為我是瘋子。
有時我覺得這一切可能要被毀滅之後才有機會得到新生。
當我們身處于科技泛濫、物質為上的時代,人們會盡力往外求索,對抗、争鬥、殺戮、摧毀與權力并駕齊驅,欲望與金錢占據重要的注意力,對内心卻麻木不仁。
以後人工城市都會被逐漸毀滅,需要尋找新居所。
但我厭倦不停地逃難、轉換居住地,沒有一處可以安穩。
不單是此世的漂泊,還有無盡輪回,如同恒河沙數般的劫難。
我渴望找到一個歸宿地。
你找到了嗎。
是曼荼羅淨土嗎。
我試圖尋找過。
最終人應該以真理為依靠,以自性為燈。
眼耳鼻舌身意是壇城之門,居住在中心的是自性之佛。
找到自心自性,以此修煉,就是不動。
10 她們步行到車站坐上當地的公共汽車。
賣票收錢的男孩睫毛很長、皮膚很黑,有一雙溫和而害羞的黑色眼睛,手上戴一枚紅寶石戒指。
她想這一定是他珍愛的随身飾品。
車廂擠滿男女老少,停靠不同小站,不時有人上上下下,有打扮漂亮的年輕女子,也有帶着很多竹筐的農婦。
到最後一站,他們全都下車。
母親拿着寫有酒店地址的紙條,讓城門口賣門票的老人看。
老人給她一份城中地圖,告訴她大概走向。
她們背着背包,行過晨霧,沿着長而蜿蜒的石子路橫穿古城。
拐過幾個街口之後,迎面出現大廣場。
陽光劇烈,孩子們在玩耍。
一座高聳恢弘的五層大神廟,是加德滿都山谷最高的神廟,尼亞塔波拉廟。
傳統的紐瓦麗寺廟建築風格,大地震之後依然存在。
五層高大台階兩旁樹立的雕像,每層一對,台階陡直,通往高處供奉着女神希提拉克希米的神殿。
神廟的美感在瞬間驚住她。
旅館在舊城廣場,十六世紀之前王宮坐落于此,也是古都最古老的部分。
以前是祭司們住的房子,有雕飾繁複的黑色門框窗框。
房間裡放着一匹兒童木馬,是古城傳統,他們的工匠做精巧的木馬。
她騎上去搖晃,它很優美但是很硬。
母親開始收拾行李。
依然沒有熱水喝,房間裡也沒有熱水壺,隻有一個黃銅大鐵壺裝着礦泉水,放着兩隻玻璃杯。
一整排窗戶對着天井,垂挂白色紗簾。
房間陰冷。
黃昏她們回到大神廟,爬到高處台階俯瞰廣場。
左側是巴伊拉布納神廟,遠處群山起伏,雪山圍繞。
一座由寶塔式寺廟改建的餐廳,她們在那裡喝馬薩拉熱茶。
暮色升起,夜色降臨,巴伊拉布納神廟聚集起很多成年男子,帶着樂器準備唱誦。
酥油燈全部都已點燃,閃爍出密密麻麻的光亮。
在這裡,每個晚上都與祈禱與贊頌有關。
晚上睡覺,房間隔音很差。
隔壁房客是一對男女,男人不停咳嗽。
這裡早晚寒涼,又潮濕,難免感染疾病。
她聽到樓下木門在不斷地發出聲音,開開合合,好像有很多人在進出。
遠處有酒吧樂隊唱歌的聲音,一些人在喝酒。
這附近都是神廟,古老與現代共存。
她内心安甯,入睡很快。
早晨起床,母親告訴她,整個晚上她在斷斷續續地醒來。
淩晨時分狗一直在叫,此起彼伏,好像看到什麼東西。
天色發亮之後狗不叫了,門不再開合,恢複寂靜。
于是她聽到極為清幽的銅鈴叩擊聲音,隐隐約約,聲息蜿蜒而來。
也許是旁邊的Dattatreya寺。
它離得最近。
她問,是風刮過的原因嗎。
雀缇說,這裡雖然冬季也寒冷,但并不大風凜冽。
應該是路過的行人在虔誠地搖動銅鈴。
然後她說,我在拂曉時分做了夢。
你夢到什麼。
看到我自己又已懷孕,肚子隆起要生下孩子。
不知道是什麼樣的心情,好像時間倒流你又重新與我合一。
彌光,也許我們就要各奔東西。
仁美師父圓寂半年後,母親在旅館房間裡去世。
雀缇的遺體七天後被發現,她衣衫整潔半躺在床上,死去之前曾禅坐,神态和靜。
身體撐在旁邊堆疊起來的被褥上,沒有痛苦或掙紮的痕迹。
她事先在右手腕戴上芒切師父贈予的右旋白海螺,這是她出生的村莊裡的傳統。
女子手腕上戴的白海螺,能在中陰狀态引領她的靈魂,渡過輪回之海。
房間已打掃幹淨,所有物品打包整理。
她日常習慣把無用閑雜物品定期焚燒幹淨,不留下多餘。
他們按照她留下的遺書做處理,她所有财物隻是很少的四季衣物,幾枚習慣佩戴的綠松石耳環。
除此之外沒有其他。
留下一串鳳眼菩提的佛珠,長期持咒已被撫摸得暗紅發亮,這佛珠連同仁美師父的舍利一起贈送給松林。
一幅仁美師父送給她的綠度母老唐卡,送給村子裡的唐卡師洛惹。
他經常幫助她提水、搬運東西,分擔她生活上的重事。
雕花烏木盒子裡裝着一尊小綠度母佛像,連同骨灰、書信、頭發一起帶給彌光。
彌光對雅各說,母親在夏摩山谷見到自己的上師仁美,之後在他身邊度過二十年,跟随他學習,侍奉他以及幫助給人看病。
她是他重要的助手和弟子,幫他采藥、做藥丸、護理和照顧病人。
當他日益老邁,母親是他的雙手,也傳承他的醫術和心靈。
她把我留在瓊持寺,大概對這個寺院太有情感,隐隐想留下一絲希望。
她離開之後每年給我寫一兩封信,此外音訊全無。
信中從不關注我的生活與俗務。
所以,她是一個醫生嗎。
是的,在古代,醫生的角色通常是一位僧人,同時或許也是巫師、修行者、哲學家或心理醫生。
小時候我印象最深的事情是母親處理情緒的方式,快刀切下的冷酷和決然,不給我一絲絲拖延或糾纏的機會。
一開始我感覺自尊無法接受,她從不解釋或相勸,隻是告訴我情緒多餘并且無用,扔掉是最好的方式。
後來我發現她是對的。
她知道什麼是不必要的。
她希望我控制身口意,簡化生活。
她不動聲色,逐漸修正我習以為常的思維方式和言行舉止。
我被她影響很多。
我隻是沒有明白,為什麼會在夢中去到夏摩山谷,見到死去之前的母親。
我在圖書館的藏書裡見過夏摩山谷在過去時古老的樣子。
夢中的它看起來屬于以前,是封閉的與世隔絕的時空,和現在的世界毫無關系。
也許是你的母親用意念召喚你過去與她同在。
其實瓊持寺一别,你們後來再沒有相見過,是嗎。
是的。
但這個夢太長,太真實。
我想告訴你不用等待我。
你覺得在我經曆過這些事情之後,還能夠安心于世間的生活,過完一生嗎。
我不想有婚姻、家庭、後代,蓋房子,做生意,賺錢,生養孩子,以各種吃喝玩樂尋開心,買各種衣服珠寶取悅自己。
所謂男女相愛,竭盡所能地霸占着對方的身心,害怕别人分走所謂的忠誠。
這樣瑣碎而努力地去生活,需要很大的無明來支持。
世俗男女之情,則需要很深的情欲和貪婪來支持。
何況,雅各,也許你喜歡我。
但你也喜歡很多其他漂亮的女孩子。
你隻是覺得我比較特殊。
他搔搔頭發,是的,你始終不答應我。
但你也說過人與人之間不需要忠誠,這都是束縛和捆綁。
但我還沒有對你說,如果兩個人心心相印,他們之間連忠誠或不忠誠的界限都不存在。
死亡也無法分開他們。
什麼是心心相印。
合為一體,恪守彼此永恒而無盡的諾言。
這些信念所需要付出的代價太大,我們隻是尋常人而已。
但母親她做到了。
她應該對此有堅定的信念。
我想她經曆過極為珍貴的情感。
在漫長的告别之中,不知道她如何面對和轉化欲望、悲傷、思念與孤獨。
她看起來已接納和消化一切,并通過修行克服了自己。
她應該還沒有告訴你更多的事情。
她與她的愛人之間不會是個簡單的發生。
也許她認為這是最珍貴的記憶。
隻能獨自守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