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美

關燈
,頭發漆黑,眼睛很亮,牙齒白,額頭寬,眉毛粗濃。

    等你的頭發能夠編成長長的辮子,就和夏摩山谷的女人們一模一樣。

     他搔了搔頭發,略有些害羞,對她說,現在可以告訴你,其實我昨天早上發生過一起車禍。

    我下山,搭載一位抱着嬰兒的婦人,一位老人。

    山路遍布冰雪,通常這難不倒我。

    可是不知道為什麼,車子突然失去控制,慢慢往山崖滑去。

    當時我努力告訴自己不能驚慌。

    婦人抱着孩子哭起來,老人數着佛珠閉着眼睛一直默默持咒。

    我向綠度母專注而全力地祈禱。

    在最後一刻,車子扭轉方向直接沖向山坡,車頭撞癟,但人都沒事。

    實在萬幸。

    今天我借用别人的車子。

     很多年沒有經曆過這樣危急的驚吓,不知因何而起。

    後來仁美叫我去接你,我知道一定是緣分強烈的人要來到夏摩山谷。

    我或許已把某種巨大的障礙去除,這樣你會順利地抵達這裡。

    而且會有很好的事情發生。

     他說,再會,如真。

    很高興見到你。

     7 冬天的山谷,早上七點天色仍一團漆黑不見手指。

    八點微微發亮,她穿上長裙、大衣,包上羊毛大圍巾,戴上手套,走出旅館房間去寺院繞行轉經筒。

    當地人走過空曠長街陸續向寺院中心彙聚。

    他們每天都會開始這個儀式。

    她加入衆生的隊伍仿佛一顆水滴彙入大海。

     背着幼小嬰兒的年輕少婦,步履蹒跚的老人,走路矯健的青壯男人,牽着孩童的中年婦人,也有行走不便腿有疾患的人。

    有些走得快,紛紛越過她。

    他們一邊念祈禱文一邊用力撥動經筒底部的木制推把,讓它們呼啦啦轉動起來。

    轉動的頻率讓心變得甯靜。

    彩色塗繪的大經筒漆面斑駁留下歲月的痕迹,經筒裡裝藏經文,表面镂刻六字真言。

    每一次轉動代表無盡的祈禱,把虔誠的身口意供養給神靈。

     圍繞金剛頂寺順時針轉一圈,需要一個小時。

    轉經道是沿着山腳開辟出來的一條步行土路。

    兩邊的巨大山岩的表面雕刻、繪畫佛像和六字真言。

    小路邊到處堆着瑪尼石,也雕刻着彩色佛像和梵文。

    一塊小岩石被衆人的手撫摸得油光潤滑。

    在路邊,兩位男子拿着口袋對每個經過的人分發糖果。

    他們在做布施。

    她接過兩顆水果硬糖。

    想回去仁美的房子之後把糖果供養在佛陀像前。

     轉到山腰上時,太陽破曉,灰白色雲層穿透而出的金光萬丈,灑落在蒼茫山谷之上。

    寺院莊嚴的重樓亭閣從晨霧中凸顯,金色殿頂閃閃發亮。

    寺院開始傳來響亮的祈禱鼓、鈴鼓和海螺聲音。

    僧人在清晨把杜松、柏枝、野蒿等芳香的植物堆放在一起,灑上紅花和酥油,放在長柄小勺裡或去屋外的銅盆裡燒掉,用純淨的煙霧淨化供養神靈。

    淨化環境與人的各種無形污穢,去病免災。

     群山高聳起伏,人們安然生息。

    空氣裡彌漫着咒音和煨桑的芳香煙霧。

    嶄新的一天開始。

     在佛塔旁邊的空地,聚集衆多做大禮拜的人。

    他們帶着墊子、水杯、食物,不斷起身和匍匐,做幾百個大禮拜。

    最後熱汗濕透頭發、背脊,是放下我執與驕傲的過程。

    然後坐在一起喝茶、休息,逐漸成為一個安靜而愉快的聚會。

    之後各自回家開始進食和勞作。

     當地人大多穿傳統羊毛袍子,男人戴毛呢帽子,耳朵上戴着綠松石。

    女人則在袍子上纏一條紅色綢布腰帶,梳着滿頭細細發辮。

    她們通常曬得黝黑,臉上總是微微含笑,習慣把嬰兒背在背上,整天忙忙碌碌。

    這些人舉止緩慢,很少急躁,有輕松而溫柔的性情。

    在這裡,每個人知道他們的身心重心所在。

    信念降服物質世界的急躁、混亂、嘈雜與空虛。

     她的生活也因此變得簡單而充實。

    早起晚睡,過午不食,勞作,繞塔轉經,做功課,祈禱。

    去小僧人學校給他們教語言,并照顧他們的日常事務。

    去仁美的廚房幫忙。

    寺院即将開始新年法會,僧侶們忙忙碌碌開始準備,各種法器、道具、樂器、衣服、食物要事先安排。

    仁美的僧舍人來人往,很多人過來商量、拜訪。

    從牧區過來朝聖與希望見面的信衆,帶來新鮮的羊肉、牛奶、酥油或酸奶。

     這時的确需要有人幫忙。

    她是女人,在當地習俗裡更應做這些事情。

    煮茶,做飯,打掃院子,清理廚房,購買東西。

    鐵爐上放着大茶壺,把水燒開,一次次倒茶,續茶。

    有時煮着開水或面條,把身體靠近火源,把手貼在鍋蓋上取暖。

    沒有水管,每次做飯,需要去院子裡的水龍頭下面接水,拎水桶上階梯運進廚房。

    水龍頭若不及時埋在棉被下面,很快就被凍住。

     早餐通常是奶茶和糌粑。

    仁美起來之後洗幹淨雙手,用一根孔雀翎或一種吉祥草,在房間和庭院裡灑淨水,口念咒語,然後供水,供香,供花和燈,誦經一兩個小時。

    他在用餐時不說話,學習時保持靜默。

    認真研讀經典著述,需要跟随老僧醫學習醫學知識。

    有時練習寫書法。

    經常有人來拜訪他,尋求蔔卦、開示或商量事宜。

    他的生活不講究排場,房間裡隻有簡單的必需品。

    從不囤積多餘的東西。

    自己所有的,總是慷慨大方地贈送給遇見的需要幫助的人。

     有時仁美與智花有事外出,不回來吃午飯。

    她獨自留在僧舍,把地掃幹淨,擦灰,拎水,清洗枕巾、床單、被套。

    把早上剩下來的面片煮熱,放一些西紅柿和青菜,盛出來端到院子。

    中午陽光熱烈,照在額頭上似乎要把人曬得融化。

    搬一把小凳子,在露台上看着遠山慢慢吃飯。

    不時有紅嘴的黑色飛鳥咔咔鳴叫着飛過。

    四五隻野貓經常出現在屋頂上,在雜草叢中蹓跶。

    跑過來喵喵叫着讨要食物。

    有時也有野鴿子飛過來,烏鴉用嘴銜着短樹枝飛來飛去築巢。

    她拿剩餘的糌粑和肉喂它們。

     并不是總有這樣的空閑。

    臨近法會,需要和僧人一起做大量的酥油燈。

    準備幾百盞小銅燈,插上棉撚燈芯,挨個倒上融化後的酥油。

    清潔和擦洗被使用過的酥油燈空盞,以及跟随他們學習做朵瑪。

    朵瑪是用酥油和米粉或面粉做成的供品,塗上顔色,雕刻成複雜而漂亮的形狀,用以供奉在祭壇上。

    也要用大鐵鍋煮大量奶茶提供給來自四面八方的衆多信衆。

    這些活兒不但勞累而且要付出大量的細心和專注,否則容易做得不夠好。

     仁美這幾天有些咳嗽。

    他不太懂得照顧身體,仿佛離肉身總有一些距離,還沒有真正熟悉身體。

    自法會開始他每天要去大殿主持,在經堂為大衆誦經、講法。

    早出晚歸,進入高強度的竭盡全力的狀态。

    她能夠見到他的機會不多。

     黃昏如果有時間,她也去大殿聽法會誦經。

    佛堂大門有鍍金銅式花紋,推開門,裡面密密麻麻坐滿當地人。

    她擠進去找到一個角落,坐在帶着孩童的婦人中間,男人在另外的位置。

    殿堂裡氣氛肅穆,窗戶是封閉的百葉窗,光束由高處的牆壁窗子射進大殿,照亮一排排黃色坐墊。

    花瓶裡插着孔雀羽毛,盛滿酥油的大黃銅燈盞,燈芯燃燒火焰簇簇。

    木柱上挂滿色彩絢爛的窄條綢帶和織品,天花闆垂下來各色絲綢鑲拼起來的圓柱形裝飾。

    在後壁和側壁的佛龛裡有許多鍍金小佛像。

     有人拎着茶壺倒甘露水,衆人紛紛伸出手心迎接,喝幾口,剩下的抹在額頭和頭頂。

    她在他們當中,不覺得隔膜,生疏。

    不覺得與他們相隔過于遙遠的文明。

     仁美和衆多僧人交替的誦經聲音在傳送。

    她第一次見到他穿上錦緞華麗法衣,戴上高高黃色法帽,坐在法台上,接受禮敬和供養。

    附近的村民全都圍聚過來參加新年祈福,排着隊,挨個給他獻上哈達、蘋果、禮物,等待接受他的摩頂和祝福。

    仁美笃定、穩重、有威儀。

    這是另一個他,也是他的組成部分。

    他從小被嚴格訓練,為了日後成為這樣的一個人。

    這個人屬于很多人。

     他内心清醒,沒有任何狂妄與驕傲。

    在日常生活之中,言行舉止顯得得體、謙遜,從不顯露自己身份的優越。

    但到底哪一個才是真正的仁美。

    法會持續到晚上九點,以仁美在最後長時間的一段誦經結束。

    他用孔雀羽毛和吉祥草把碗裡的紅花水往台下輕灑,持誦經咒。

    大家紛紛走過去,頂禮他的法座。

    仁美在其他僧人的簇擁之中離開佛殿。

     等仁美叫僧人喚她進他的房間,他已脫下華貴精緻法衣,換上平時的普通僧袍。

    他面色疲倦,但眼睛仍然炯炯有神。

    他微笑着對她表示歉意,因為很少有時間能照顧到她。

     他說,在這裡,你覺得冷嗎,孤獨嗎。

     沒有。

    在經堂裡和大家一起坐着,聽到你在法座上誦經覺得很熟悉。

    在我家裡,有一天早上我醒來,也聽到你在房間裡誦經。

     是的。

    時間過得很快。

     他認真地看着她的面容,問,你在這裡過得好嗎。

     是的。

    在山谷裡度過的每一天,與大家一起生活,感覺自己從内到外透亮起來。

    像一盞被點燃的慢慢亮起來的燈。

     她說,在法會上,你對大家說話,給衆人誦經,我看很多老人和男女掉下眼淚,隻可惜我無法聽懂。

    但我仿佛能夠感受到你在說法。

    你的身行對我來說是最直接的說法。

    她停一下,問,仁美,能不能教我學習。

    我想請求你做我的上師。

     他沉默一會,說,我并不是一個完美的修行人,還需要很多時間去學習。

    我不夠優秀的能力做你的上師。

    如果你需要,我可以為你介紹寺院裡學識淵博備受尊敬的老僧人。

     但緣分引導到我前面的人,是你啊。

     如真,不要着急。

    要多觀察我。

    如果我們有這樣的緣分,它會自然來到。

     如果在以前,他的拒絕會引起她的情緒。

    覺得自己不配被愛,不值得愛,才會被拒絕。

    她會認為應該是自己不夠好,仁美心裡有顧慮,所以不接納她,心裡由此産生自責和慚愧。

    她觀察到這股情緒,但沒有以往的翻江倒海。

    也沒有做出如同往常那般的自我讨伐。

    隻是留出一個空間,觀察這股情緒。

    這個空間是怎麼産生的。

    突然她發現,自己具有了檢查内心深處關于接納的能力。

     她照顧他吃飯,給他倒茶,盛湯。

    等他吃完飯,小坐一會,起身告辭讓他好好休息。

    仁美起身把她送到門口,他隻能到此為止,在這裡有身份的限制。

    智花打開手電筒,陪着她走過寺院小路回去旅館。

     走進房間,仁美發短信給她,你到了嗎,今天很累吧。

    這是他的溫柔,像涓涓水流,是她熟悉的他的方式。

    他說,你需要找到和維持與自己的深度溝通。

    與自己相處,觀察和感受内心的發生,體會到它們的生起、熄滅。

    這是一種重要的進入。

    嘗試不斷深入。

    他們照例在短信裡說上幾句話。

    這是他對她的引導。

    必須等到法會結束,他才會有時間照顧到她的需求。

     她做功課。

    在衛生間打開熱水沖淋身體。

    經過白日勞作,此刻洗去身體的疲憊與酸痛最為舒适。

    晚上寒冷,蓋了厚棉被。

    她孤身一人,睡在異鄉山谷的旅館房間,心裡并無一絲孤單或忐忑。

    扭開台燈,依舊閱讀《大智度論》。

     讀到:觀照事物真空的人,先有無量布施、持戒、禅定,他們的心柔和而順道,各種煩惱少,然後修得真空之理。

    而在不正确的見解中沒有這種事,隻想要以妄想分别的不正之心取得空。

    好比種田人,起初不認得食鹽,看到貴人拿鹽放入各種肉菜中來吃,就發問,為什麼放鹽呢。

    回答說,因為這種鹽能使食物味道鮮美。

    此人心中便想,這鹽能使食物鮮美,鹽本身味道一定很好,就空手拿上一大把鹽放入口中吃起來,又鹹又苦,損傷了口腔,于是就問,你為什麼說鹽能作美味調料。

    貴人說,傻瓜,這要考慮計量多少,和合其他主料,味道才鮮美,為何單純吃鹽。

    無智的人聽到空解脫門而不行各種功德,隻想得空,這是不正确的見解,斷滅了善根。

     這一段讓她微微有些發愣,心裡湧起衆多感觸。

    她在夏摩山谷所做的,正是遵照如此教誨而行。

    臨睡前,她坐在床上,墊着枕頭,在筆記本中寫簡短日記,最後抄錄了一小段話:你所做的一切,你所吃的一切,你所供養的一切,你所布施的一切,以及你所行的一切苦行,該全奉獻給我……于此舍離之道中,将心念凝注于我,你必得解脫,必到達我。

     合上本子關掉台燈,躺下來安心睡覺。

     8 與惡龍纏鬥,凝望深淵。

    這條惡龍來自内心。

     當愛欲如汪洋沉淪,心變得軟弱而貪婪。

    當愛欲熄滅,心變成另外一種樣子,冷酷,堅定,并因此充滿封閉而黑暗的力量。

    這是沉重的代價。

    肚子微微凸出,孩子在一天一天生長。

    她并不知道該如何處理這個事情,但很清楚目前她不能處理。

    她要拿到錢,看到他的底線。

    這種強烈的對抗與報複,在心裡冷靜地燃燒。

     某個深夜,四五個強壯的女人突然出現在屋外,騙她母親開門。

    沖進家裡客廳,一言不發撲過去揪住她頭發,一陣掌掴踢打。

    她知道這種暴打的目的是讓她失去孩子,但她不會讓她們得逞。

    她猛力掙脫,奔到廚房裡抽出一把雪亮的菜刀,緊緊捏在手裡。

    她說,誰再過來動我一下,我馬上劈死她。

    她的眼神和表情凜冽發光,額頭上傷口的血流進眼睛裡。

    她看起來準備不惜性命。

    當她揮着刀往客廳裡走,女人們驚慌失措奪門而出。

     母親追問,她再也無法隐瞞,直接說完所有的事情。

    母親深受打擊。

    她對母親說,你不要管這些事情,我會處理好。

    她用酒精棉花擦手臂、脖子、臉上被抓打出來的血痕,額角碰傷血流不止。

    她說,我不會受欺負。

    你隻要管好自己。

    你不必再給我增加麻煩。

    你什麼都不要說,不要做。

    我自己來說,我自己來做。

     期限到,他遞給她一個存折,她打開來看,上面打印着她的名字。

    還有數字,一百萬。

    他說,我已幫你約好醫生,明天上午你去醫院做手術。

    時間拖得越晚越對你身體不好。

     她說,你是在為我想,還是為你自己想。

    你的投票競選也馬上要開始了吧。

     好自為之,不要把自己和别人都逼上絕路。

     我沒有别的路。

    我隻有眼前這一條路。

     她第二天一早即去銀行,核查這筆錢。

    櫃台人員對她說,這個存折是假的,裡面沒有錢。

    他們沒收了這個存折。

    她的心像一潭冰水寒冷徹骨,又像熊熊烈火被潑上熱油無法自制。

    走出銀行,打車直接去他的單位找他。

    他沒有想到她會這樣機警馬上去核實。

    他本來試圖先騙她去醫院做手術。

    他開車帶她去僻靜地方說話。

    此時他被她徹底弄怕。

    在高速公路上,他們開始争執。

     他被她逼到崩潰的地步,歇斯底裡辱罵她,你是禍害,害所有的人。

    我絕對不會給你錢。

    随便你怎樣,我們一了百了。

    她的腦袋在某個瞬間嗡地嘶鳴一聲。

    她說,那麼一起去死吧。

    她撲過去,抓住他的方向盤,用盡全身力量死死摁住。

    他的車子正全速行駛在公路上,前後還有車子。

    他即刻吓得面無人色,趕緊求饒,如真,理智一些,快放手。

    我求你,我求求你。

     他臉色煞白,語調顫抖,整個人像堆爛泥。

    一反剛才的理直氣壯态度激烈,軟弱得像條被鐵棒打傷腦袋的狗。

    他怕死。

    是的。

    人在死亡面前多麼卑微。

    她放開他,說,一個星期。

    這是最後的時間。

    你拿一百萬現金扛到我家裡。

    現在我隻相信現金,這是你的欺騙造成的。

    否則我們同歸于盡。

     她回到家,看到母親流淚滿面,神情惶恐。

    母親對她的所作所為極為不安。

    阿姨也來到家裡。

    阿姨是基督徒,正在安慰母親,帶她一起做禱告。

    “我的萬能的主啊,請寬恕我們的罪……”在短短的這段時間,母親深深虔心信賴宗教,對生活的嚴酷安排實在無能為力。

    她抛開她們,走進自己的房間,關上門拉嚴窗簾,躺在床上蓋上被子。

    她想閉上眼睛長長睡上一覺。

     跟小時候一樣,每當傷心、脆弱、難過、困難的時候,她都想蓋上被子睡一覺。

    最好這一覺無限長再也醒不過來。

    除此之外還能如何。

    無人傾訴也無法尋求安慰,她隻有自己。

    或許還有肚子裡這個在長大的孩子。

    孩子在分擔她的憤怒和無助。

    在她沒有辦法照顧好自己的時候,她沒有能力去照顧對方。

    時間一到,她隻能把孩子送回去。

     黑暗中仿佛他還在背後,緊緊挨着她,抱住她,柔軟而炙熱的嘴唇貼着她的耳朵、脖子,被撫慰的灼熱的肌膚。

    那被留戀和癡迷的愛戀,為何人與人之間的歡愉如此短暫而善變。

    如真。

    有人在溫柔地呼喚她,深深長長,仿佛她是他的心裡唯一在愛着的人。

    這個人,是他,還是他,還是他,還是另一個他。

     她一直在追尋這個人。

    她沒有得到。

    她仍舊孤獨一個人,四肢有時微微抽搐一下,仿佛跌落無盡深淵。

    肚子裡的孩子開始遊動,她輕輕撫摸肚子,低聲說,請你原諒我。

    我目前無力自保。

    你以後再來,以後再來。

    然後她閉上眼睛睡過去。

     一個星期後,他開車過來,深夜敲開她的家門。

    搬來兩個大紙箱子,裡面全是一捆一捆的錢。

    他說,這是一百萬。

    她相信這一次他沒有任何别的花招,這些紙币值得信任,她已用行動告訴過他,如果他欺騙她,她絕不放棄絕不饒恕,能夠以死相搏。

    他任何一個小動作小計謀都不會得逞。

    她必須達到目的。

     她收下錢,對他說,好了,現在你可以徹底回歸你的日常生活。

    需要我寫收據給你嗎。

    他說,不用。

    臨走前他說,你不要留在這裡,走得越遠越好。

    以後你會下地獄。

    自始至終他不願意正眼瞧她一下,也沒有正眼看過一眼她的肚子。

     她微微笑着,挺着已經顯形的肚子,溫柔地說,你不用替我考慮這麼遠。

    我在活着的時候,已經來回地獄很多趟。

    刀山火海經曆無數次,我不害怕。

    我知道地獄是什麼滋味。

    要害怕的是你們這些僞裝正直、善良、有責任、有愛的人。

    我幫助你看清你自己,但你會承認你的失敗嗎。

    真正需要害怕的,是你們這一類以為自己永遠不可能去地獄的人。

     她把現金存入銀行。

    當天晚上肚子絞痛流血不止,母親把她送進醫院。

    孩子狀況出現異常,即便出生也不會健康。

    母親替她做出選擇,馬上放棄孩子。

    她心裡想,孩子終究抵擋不住她内心的嗔恨,這個生命有感應。

    在她與他的戰争中決定放棄以人身來到這個世間的機會。

     此後經曆疼痛難熬的幾日,将近一個月的休養。

    母親照顧她,幫助她恢複身體。

    她一直迷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