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音

關燈
我再沒有夢見過母親和弟弟,仿佛忘了他們的樣子。

    父親與我從來不讨論這段記憶。

     你在心裡要給母親和弟弟留出位置。

    要承認他們的存在。

     我做不到。

    記着這些事情讓我有罪惡感。

     它們是你生命的一部分,這些記憶與你與時俱進。

    你到哪裡,它們跟到哪裡。

    所有發生過的事情都要接受。

    他們需要你接受和承認他們所感受過的傷痛,這樣才會平息。

     如果我無法接受呢。

     這傷痛會一直漂浮,尋找歸宿。

     那你是否已接受一切記憶。

     是。

    我全部接受。

     她看到自己站在一幢白色大屋前面。

    門前有兩棵榛子樹,一棵大楓樹成傘狀覆蓋。

    她打開門走進玄關,對面是白色的廚房,小客廳樓梯拐角小圓桌上放着一隻大玻璃花瓶,插着迷疊香、九裡香、丁香、鼠尾草等藥草和鮮花。

    她繞過它,走上木質樓梯。

    樓上有兩個卧室,兩個洗手間。

    未打磨的老橡木地闆花紋質樸,舊的絲絨沙發,陶瓷台燈,櫻桃木老家具。

    一間小書房鋪着素淨草席,案幾上有黑陶罐插應季花枝,也許是受到日本文化的影響。

    窗外是湛藍無雲的夏日天空,露出森林濃綠樹梢。

    旁邊洗衣間裡的洗衣機在滾動,發出有節律感的噪音。

     她又下樓去廚房。

    柚木餐桌擺在水晶蠟燭狀吊燈下面,椅子大多在跳蚤舊貨市場挑選。

    桌上擺滿物品,攤開的書頁,未洗的咖啡杯子,煙灰缸,可樂,威士忌酒瓶,橙子與無花果,剛剛從烤箱裡撤出來的杏仁蛋糕。

    推開門走到室外,烈日炎炎的花園野草蓬勃,木桌上有一隻景德鎮制的舊碗,畫着繪銀邊的石竹花,碗底有編号。

    碗裡裝着幾顆爛熟的黑紅色櫻桃。

     戴着巴拿馬草帽的男人站在櫻桃樹下,穿着舊T恤,人字拖鞋,仰頭看着碩果累累的樹枝。

    熟透果實砸在地上迸裂暗紅色漿汁果肉,還未被路過的喜鵲吃盡。

    他的手腕上戴着扁寬的銀镯,雕刻羽翼紋路。

    老鷹羽毛在印第安人中具有特别含義,可以賦予至高能量。

    這隻印第安人手工做的羽毛造型的镯子,栩栩如生,精細美麗。

    但她在很久之後才明白它的寓意。

     這是亞瑟去尋找印第安人給他們拍照時,當地酋長贈送給他的。

    他戴着它,拿着他的哈蘇相機,後來遍遊喜馬拉雅山脈周邊地區,尋找殘存而古老的文明。

     他說,花園裡的櫻桃樹根長得太快,很快爬進廚房,到時根系會把地闆撬開。

     那是說,在我們的房間裡會有可能長出一棵新的樹嗎。

     也許。

    我考慮是不是需要砍掉樹。

    我們一個月後要出門遠行。

     我不想砍樹。

    房間裡長出一棵樹也是很好的事情。

     他說,它們應該很想活着。

    最壞的結果是旅行回來房子倒塌,我們就住到科羅拉多的山上去,在那裡蓋木屋。

    她點頭,回到廚房開始洗碗、洗杯子。

    她隻有十歲,個子卻已過一米五十,穿成人衣服的小尺碼。

    此地離太平洋海岸線六十公裡,氣候溫熱、濕潤。

    沿高速路開車四十分鐘,再經過一片森林,抵達大海邊的山崖。

     這是她小時候與亞瑟住在西海岸的家。

    這幢房子是亞瑟的父母留給他的。

    他的父母已去世。

    有個年長六歲的哥哥在波士頓,是出名的牙科醫生,但彼此很少聯系。

    窗外古木參天的森林常傳來群鳥鳴叫,有些清脆,有些嘀嘀咕咕,或者隻是婉轉的幾聲長音。

    松鼠沿着木頭籬笆窸窸窣窣地爬過來,野鹿逡巡覓食。

    隻是鮮少見到人迹。

    她清晨起來打開窗簾,看到的總是一條無人的小徑。

     國慶節,鄰居孩子們出來拿着小凳子排隊,等待看煙花。

    他們看起來清潔而有禮貌,但她全不相識,也沒有機會與他們玩耍。

    隻偶爾聽到他們出來打籃球的聲音。

    她有東方面孔,是被領養的孤兒。

    亞瑟是攝影師,他到處走,但有時他的生活自我封閉。

     亞瑟的廚房陳設豐富,有各種瓶瓶罐罐,海鹽、黑胡椒、橄榄油、帕瑪森奶酪、蜂蜜。

    他知道怎麼做出美味的食物,會說好幾種語言。

    學日語,是對劍道、弓道、禅道、茶道等感興趣。

    說泰語,是去泰國學習過止觀禅修,正式剃度在泰國的寺院裡學習三年時間。

    那裡條件艱苦。

    亞瑟克制自己的情欲。

    也許他從未在情感關系中得到過飽足。

     當他漸漸年老,他開始逐漸遠離現實世界。

    長時間隐匿在家裡,看書、畫畫、做園藝,做天然發酵的無花果肉桂面包,在庭院種植香草。

    有段時間他研究阿育吠陀和婆羅門教,種植荨麻、聖羅勒等各種草藥。

    每個月有一個星期他舉行齋戒,除喝特殊的自制飲料,什麼都不吃。

    這是有潔癖的嚴格的生活。

    但矛盾的是在齋戒之外,他酗酒成瘾。

    有時也吸食緻幻草藥。

     他的卧室,床對面的牆壁安置一台小型電視機,看球賽、氣象節目和新聞,依靠電視機發出來的聲音入睡。

    他盡量不吃助眠藥。

    吃藥之後神志受到幹擾,尤其如果酗酒,心昏亂不夠清晰,無法進行工作。

    有時他開車帶她去商業中心,去韓國超市,買泡菜、牛肉、面條,回到家做烤肉與沙拉。

    也去一家越南米粉店。

    大型超市裡可以買到一切生活所需。

    偶爾在鎮上看場電影。

     在家裡連續住久有些發悶時,他開車帶她去海邊。

    途中會路過一個山谷,可以看見瀑布。

    他們到達海岸邊。

    海水清澈、碧藍,随着陽光轉換着顔色。

    亞瑟提前做好三明治,把法棍面包分成四片,淋上橄榄油和醋。

    鋪一層菲達奶酪,放上西紅柿和洋蔥絲,再撒上鹽漬山柑、鹽、胡椒粉、新鮮羅勒調味,最後澆上橄榄油。

    這三明治是她年少時吃過最多次的食物。

    在她離開他以後,她開始嘗試自己去做。

    她很清楚,亞瑟過着與世隔絕的生活。

     她離開家以後,一位朋友來到亞瑟的身邊。

    她暑假回家見到過他們。

    艾倫剃平頭,穿藍白條紋T恤,是歐洲與中亞的混血,長相俊美。

    他們經常早上牽着金毛犬菲斯去山林裡散步,兩個人光着腳踩鵝卵石路,都喜歡穿白色襯衣。

    亞瑟為他閱讀魯米的詩歌集。

    亞瑟後來除詩歌、經文,不再閱讀其他的書。

    艾倫做好吃的印度菜,花很長時間用各種草藥和香料炖煮一鍋扁豆湯,配白米飯,是印度南部的食物。

    也許因為他曾在邁索爾修習瑜伽生活過很長時間。

     那個時期家裡人來人往,經常有時運不濟的藝術家朋友們過來白吃白喝,住一段時間告别。

    這些身份不清的人,裝束怪異但都别具一格。

    他們在家舉行派對。

    亞瑟和艾倫共同生活兩年,除溫情脈脈的時段,也有歇斯底裡的争吵和冷漠的僵持。

    某天,艾倫不告而别。

     5 春澤說,這是我們傳統的射箭比賽,也是廷布可觀賞的民間景象。

     穿着袍子的男人們聚集一起,比試射箭功力,遵循簡單的規則,勝利方繞成圓圈唱着歌表示慶祝。

    五六條黑色大狗懶洋洋地躺在草地上睡覺,全然不顧半空中呼呼飛掠而過的箭雨。

    觀衆有男子、婦人、孩子、老人以及穿紅色僧袍的僧侶們,他們随意坐在石階上或佛塔附近。

    與其說她對觀看射箭有興趣,不如說她對這些當地人的狀态更有興趣。

    他們自得其樂,聚集在一起找樂。

    人與人之間有更為緊密的關系。

     他帶她去當地的周末市場,知道她喜歡日常生活的素材。

    她的角度與一般遊客不同。

    旺曲河邊的兩層水泥廣場,通道兩側擺滿各式小攤。

    新鮮蔬菜、自制奶酪和肉幹、新采摘的水果、手工熏香、烹饪香味原料、手工藝品。

    一袋袋的藏紅花、糌粑、紅米、雜糧、魚幹、做供品用的草。

    蕨菜、杜松粉香、果凍牛皮糖、各種做菜用的奶酪。

    她看得很仔細。

     他找到賣槟榔的攤位,當地男子熱衷這個,可以提神振作。

    用塗着石灰膏的槟榔葉包着,裹成團,打開後就能吃,舌頭和牙齒會被染紅。

    他問她要不要試試,她說不要。

    市場裡有他的很多熟人、親戚,他跟他們打招呼,态度随和。

    他走在她的前面,個子不是十分高大但身形沉穩,麥色的皮膚,眉毛漆黑。

    鼻子線條英挺,睫毛是深褐色的。

    他是個輕松自在的人,喜歡與人開玩笑互相逗樂。

     她買些當地産的野生小蘋果,皮色被太陽曬得紫紅,聞起來清香。

    有個小攤堆滿木蝴蝶大型果殼,撬開邊側,裡面擠滿層層白色花朵像蝴蝶透明翅膀。

    在寺院裡,她見到過他們把這些幹燥花朵用棉線串成一條一條,挂在裝飾普爾巴金剛像的錦缦上面。

    春澤說,在法會中受灌頂的信衆,把這白色的花朵貼在眉心之間當作守護的誓言。

    這種花朵在佛陀涅槃之後不再綻放。

     走出市場,迎面有一座形狀古樸的木質廊橋,經過漫長的日曬雨淋顔色厚重。

    它通往寺院。

    她被吸引,情不自禁走向木橋。

    他跟在她的身後。

    一路往前,橋身微微晃動,底下是寬闊的旺曲河翻山越嶺流淌而過,望向西邊,是金色的山頂大佛。

    木制護欄上挂滿層層疊疊的經幡,大風吹過,經幡拍動,啪啪巨響如同海浪。

    她在這經幡的海洋中往前走,用掌心撫摸被歲月漫長浸染得光滑發亮的橋欄,心裡默默祈禱。

     離開島嶼,來到内陸,是懷玉的決定。

    也許覺得與她的婚姻需要活力和興奮感來振作,否則日益索然寡味的感情會埋葬他們的未來。

    定居下來之後,他早出晚歸,大部分時間供養給工作。

    她則在随波逐流的心境中,陸續生下女兒伊薩貝與兒子喬伊。

    時間流逝,不知覺婚姻持續七年之久。

     她成為專職家庭主婦。

    一日三餐、照顧孩子。

    懷玉時常加班、出差,周末則盡量留在家裡。

    開車載她和孩子去商業中心,一家人熱熱鬧鬧地超市購物、餐廳吃飯、去遊樂園。

    有時去美術館或博物館。

    以家庭為中心的世俗生活乏善可陳,不過是無盡的瑣碎,瑣碎的重複,日複一日,夜複一夜。

    有時深夜哄孩子們睡下,她關上他們的房門,獨自下樓,在廚房獨自清洗碗盤,打掃整理。

    然後在餐桌邊坐下,抽細煙草,泡杯橙花熱茶,發一會呆。

     此刻她覺得清醒而麻木。

    清醒的是她的心識,麻木的是她的現狀。

     懷玉晚歸,深夜仍習慣獨自在自己的卧室裡,喝啤酒,看電視機體育頻道的球賽。

    這是他唯一用來放松的愛好。

    她看出這個曾經讓她覺得無所不能的事業成功的男人,内心極為孤獨也并不成熟。

    他在既定模式裡自我沉淪,并不試圖成長。

    那時他們已開始分居,基本上如同兩個住在同一所房子裡的室友。

    但又何嘗不是本應如此。

    此生是個旅館,他們是過路的旅客,相逢作伴隻是共行一程。

    不過是回到人與人之間本初而實相的層面。

     她給他做一碗湯面端進去,在門口看到他頭頂冒出很多白發,肩膀塌陷。

    剛結婚時他還顯得年輕,是健壯有活力的中年人。

    慢慢生活拖累他,讓他老态畢露。

    他說,我是個好勝的人,從小到大樣樣事情都希望做到完美,做到最好。

    但現在我知道,一些事情自己并沒有能力做好。

    也許他指的還有前段失敗的婚姻。

    此刻他真情流露坦呈内心的無力。

     他說,有時候我很困惑,不知道你到底要的是什麼。

    遠音,你是否知道你在追尋的是什麼。

     他們是熟悉的陌生人。

    不能相愛但共同生活,生兒育女,維持婚姻,何嘗沒有彼此付出沉重的犧牲。

    隻是沒有人主動提出結束。

    是為尚且幼小的孩子們,還是長年累月的心灰意冷。

    又或許是對現實具有更深層面的理解和寬恕。

    不愛是解脫,但如果能夠對彼此産生悲憫。

     仿佛上天需要安排給她一段較為長久的反省和恢複期。

    她曾是活躍的舞台劇創作者,一名演員。

    在别人循規蹈矩的時候,她是放縱不羁的表達者。

    十多年後,時代變化,随着網絡、科技、各種個人平台的表達喧嚣,每個人都争先恐後,顯示衆生浮躁而微小的存在感,她卻心生倦意。

    她曾經對這個世界抱以熱情及率直的行動力,年長之後,卻日益迷惘于生活的方向和目标。

    與其說是自甘沉堕,不如說她對外面的世界、自己的生活,逐漸失去一廂情願、盲目無知的期望與妄念。

     人所熱衷的現實中繁雜而膚淺的活動都與最本質的問題無關。

    但人們樂此不疲。

     在孟買旅館。

    房間有一處小露台,她把洗幹淨的衣服晾曬起來。

    靠近海灣的這家旅館以前是貴族大宅,電梯款式老舊運行遲鈍,升降時發出咔咔摩擦聲音。

    房間小巧而整潔,優雅的拱頂懸挂一盞小水晶吊燈,兩張單人床鋪着潔白被褥。

    天氣炎熱,他們白日大部分時間留在房内。

    在孟買已停留五天。

     她晾完衣服,打開百葉窗,靠在窗台邊點燃一支煙。

    深夜,悶熱而紋絲不動的街道,兩邊粗壯的法國梧桐展開蓬頂般枝葉,遮掩殖民地建築。

    群集的烏鴉受驚突然撲楞楞閃動翅膀飛起來,引起一陣悸動。

     他說,我們為什麼要住到這邊來。

    到晚上,大街站滿巡邏的全副裝備的警察。

     她說,隔三條巷子的拐角處,是泰姬瑪哈酒店。

    那裡曾經發生血腥暴動,革命軍控制了酒店,客人全部被當做人質。

    在對峙期間,他們每天在酒店裡殺人。

     我不知道這個事件。

    這裡仿佛什麼都不曾發生過,除了總是看到警察。

     所以不妨感受一下死亡的氣息。

    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