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張承志、張炜
關燈
小
中
大
張新穎:同代作家裡面,前面你特别談過了史鐵生;現在我們再談談其他人吧。
王安憶:同代人,我想張承志肯定是要說的。
有個現象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到,就是張承志其實是比較晚,傷痕文學過去了,他是尋根的時候才出現的,就是八十年代—— 張新穎:不是,比如說他的《騎手為什麼歌唱母親》,就很早。
我是一九七四年剛剛上小學,然後新時期文學大概是從七十年代末開始,我這個年齡的人,很少有像我讀新時期文學讀得這麼完整的,剛剛上小學的時候就開始讀文學,最早的就是報紙上登的《于無聲處》,家裡訂《人民文學》《解放軍文藝》什麼的,那時候地方性的刊物都發很有影響的作品。
像王蒙的《春之聲》啊我都讀過。
張承志的《騎手為什麼歌唱母親》《黑駿馬》,以前都得過全國獎。
王安憶:不過我注意到他的時候已經蠻晚了,至少我也已經挺出名的了,所以那個時候我自己也是蠻驕傲的,覺得自己也有點資本了。
他是一九八三年由《收獲》的一個老編輯帶到會議上來的,他也是在這個會上領獎,是領一個全國優秀小說獎吧,反正那是我們第一次交談,我覺得他特别誠懇,而且他也很謙虛的,當時我不知道他有那麼好的成績,所以我對他說話口氣也蠻大的。
他和我談到他寫的《北方的河》,就講到《北方的河》裡面的一個女性,一個女記者,他說,我對女性沒有把握,他就這麼和我談的。
當時我就覺得他是一個特别的理想主義者,而且你很不敢表态,因為你很容易就會流露出你對他的不理解。
他說到這裡面的男主角,沒有名字的,然後這個女性對他的理解,以為他是這樣一種人,其實不是,而是她根本不能夠到的一個人,他是這麼和我解釋《北方的河》的。
有了這種談話以後你就會有個很大的期待了。
張新穎:以後你們的交流怎麼樣? 王安憶:他不知道我是很尊敬他的,我真的是很尊敬他的,他的意見我非常重視。
後來他到日本去一段時間,那是一個消沉的時期,我給他寄卡,讓人給他帶酒,而且寫信寫得都蠻長的。
那段時間他真的是很激憤的,其實那時候,大家都很消沉的。
他的感受則格外尖銳,做了個決定是退伍吧,公職都沒有了。
那個時候人人都很受傷、很受創的感覺,我們在北京的玉淵潭公園見面,那次談話談得特别長,一整個下午,夏天漫長的下午,我就覺得特别放松,他也很放松,也不談文學,談什麼文學嘛,就是像普通的朋友在公園裡面聊天。
那個時候大家也不急急忙忙地寫東西,變得很閑,多出了許多時間,使我們反而能正常地交流。
自那以後我們的相處一直很順利,也很積極。
最近的一次是在雲南開會,我們有一天晚上在一起聊天,聊得非常廣泛,他有一個很大的變化,就是對伊斯蘭教的解釋的變化,他自己也說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他是才從西班牙回來半年,和他新婚的妻子去西班牙。
我感到很奇怪,到現在還沒有找到答案,他現在對伊斯蘭教的解釋與《心靈史》裡完全不同,他認為這是一種很現世的宗教,這個宗教是要求發展的,它在物質上面是不排斥的。
當然他的态度依然是極端的。
比如關于和自然的關系,宗教都有着對自然的态度,他就說你的說法都是巴黎沙龍裡貴婦人的閑情,什麼環境啦動物啦。
但是整個思想的内容我就覺得他變得比以前溫和得多,包括對伊斯蘭教的解釋。
他說我現在再寫《心靈史》的話,肯定會和那時候不同了,他說寫《心靈史》的時候啊——這段話講得很好,我把它記下來了——他說我們都是被那個時代慣壞了,他指的是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那個時代,他說那個時代你看我們一個個多盛氣淩人啊。
他這句話說得很好,我覺得,我們就是被那個時代慣壞了,他說他經常回憶那個時代,那個時代有正當的競争,有很好的編輯,包括很
王安憶:同代人,我想張承志肯定是要說的。
有個現象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到,就是張承志其實是比較晚,傷痕文學過去了,他是尋根的時候才出現的,就是八十年代—— 張新穎:不是,比如說他的《騎手為什麼歌唱母親》,就很早。
我是一九七四年剛剛上小學,然後新時期文學大概是從七十年代末開始,我這個年齡的人,很少有像我讀新時期文學讀得這麼完整的,剛剛上小學的時候就開始讀文學,最早的就是報紙上登的《于無聲處》,家裡訂《人民文學》《解放軍文藝》什麼的,那時候地方性的刊物都發很有影響的作品。
像王蒙的《春之聲》啊我都讀過。
張承志的《騎手為什麼歌唱母親》《黑駿馬》,以前都得過全國獎。
王安憶:不過我注意到他的時候已經蠻晚了,至少我也已經挺出名的了,所以那個時候我自己也是蠻驕傲的,覺得自己也有點資本了。
他是一九八三年由《收獲》的一個老編輯帶到會議上來的,他也是在這個會上領獎,是領一個全國優秀小說獎吧,反正那是我們第一次交談,我覺得他特别誠懇,而且他也很謙虛的,當時我不知道他有那麼好的成績,所以我對他說話口氣也蠻大的。
他和我談到他寫的《北方的河》,就講到《北方的河》裡面的一個女性,一個女記者,他說,我對女性沒有把握,他就這麼和我談的。
當時我就覺得他是一個特别的理想主義者,而且你很不敢表态,因為你很容易就會流露出你對他的不理解。
他說到這裡面的男主角,沒有名字的,然後這個女性對他的理解,以為他是這樣一種人,其實不是,而是她根本不能夠到的一個人,他是這麼和我解釋《北方的河》的。
有了這種談話以後你就會有個很大的期待了。
張新穎:以後你們的交流怎麼樣? 王安憶:他不知道我是很尊敬他的,我真的是很尊敬他的,他的意見我非常重視。
後來他到日本去一段時間,那是一個消沉的時期,我給他寄卡,讓人給他帶酒,而且寫信寫得都蠻長的。
那段時間他真的是很激憤的,其實那時候,大家都很消沉的。
他的感受則格外尖銳,做了個決定是退伍吧,公職都沒有了。
那個時候人人都很受傷、很受創的感覺,我們在北京的玉淵潭公園見面,那次談話談得特别長,一整個下午,夏天漫長的下午,我就覺得特别放松,他也很放松,也不談文學,談什麼文學嘛,就是像普通的朋友在公園裡面聊天。
那個時候大家也不急急忙忙地寫東西,變得很閑,多出了許多時間,使我們反而能正常地交流。
自那以後我們的相處一直很順利,也很積極。
最近的一次是在雲南開會,我們有一天晚上在一起聊天,聊得非常廣泛,他有一個很大的變化,就是對伊斯蘭教的解釋的變化,他自己也說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他是才從西班牙回來半年,和他新婚的妻子去西班牙。
我感到很奇怪,到現在還沒有找到答案,他現在對伊斯蘭教的解釋與《心靈史》裡完全不同,他認為這是一種很現世的宗教,這個宗教是要求發展的,它在物質上面是不排斥的。
當然他的态度依然是極端的。
比如關于和自然的關系,宗教都有着對自然的态度,他就說你的說法都是巴黎沙龍裡貴婦人的閑情,什麼環境啦動物啦。
但是整個思想的内容我就覺得他變得比以前溫和得多,包括對伊斯蘭教的解釋。
他說我現在再寫《心靈史》的話,肯定會和那時候不同了,他說寫《心靈史》的時候啊——這段話講得很好,我把它記下來了——他說我們都是被那個時代慣壞了,他指的是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那個時代,他說那個時代你看我們一個個多盛氣淩人啊。
他這句話說得很好,我覺得,我們就是被那個時代慣壞了,他說他經常回憶那個時代,那個時代有正當的競争,有很好的編輯,包括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