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一座廢棄的錫礦,一座廢棄的鎢礦
關燈
小
中
大
張新穎:這個話題我們要不以後再談,我覺得很有意思。
我們談“看”,談到了這裡,好像跑得遠了點,那麼再回到“看”,接着開始的話來說,就是:老是“看”的話它有一個好處,就是說有一個安全感,你跟那個生活有一個距離;但是也有一個壞處,你老是看着别人的生活,有的時候會感覺很寂寞,你跟那個生活沒有關系嘛,自己在那個東西之外會感覺很寂寞。
所以我聽你說寫作是很寂寞的事情,我覺得這個寂寞還不僅僅是寫作帶來的,可能還是生活方式帶來的。
王安憶:對的,其實這就是一種補償了,寫作真的是蠻寂寞的,但是由性格選擇的,因為你不是一個積極參與的人,你很害怕生活,那麼你就隻能過一種假想的生活,虛拟的生活,我們其實過着虛拟的生活,問題還不在于你寂寞不寂寞的,你光是去看的話很多事情你就看不懂。
張新穎:有些事情,沒有身在其中就真不懂。
王安憶:很多事情看不懂,而很可能的,你的想象距離事實越來越遠,甚至完全脫離,以至成為另外的一件事情,一件虛拟的事情,所以我說我們過着虛拟的生活。
但這也不要緊,要緊的還是缺乏材料。
看、想象、虛拟是要有材料的。
很多問題看不懂,這就需要我們想象了,看不懂需要想象。
上次我也說過了,像我還是一個比較缺乏材料的人,這個就非常矛盾。
材料多的人,容易去接受參與生活的人,他恐怕不甘于過一種虛拟的生活的。
而像我,嚴重缺乏材料,倘若能多看到一些,就相當興奮。
張新穎:那我們就具體地來講講看。
王安憶:講一個例子,大概和你上次說的國外旅行經驗也許有聯系。
今年我去馬來西亞,我本來想留後半截時間去新加坡,看看我的親戚,結果後來是簽證上出問題,就去不了,那我這個禮拜就隻能安排在馬來西亞,《星洲日報》給我安排,我說你們就給我制定一個時間表好了,其中一段給我安排的節目很有意思,在西馬的東海岸有個地方叫觀丹,那個地方不大有人去的,他們呢因為其中有個記者曾經做過觀丹分站的記者,所以他對那邊很熟,他說那邊就靠海邊,就靠南中國海啊,那麼就過去了。
那天下午一到那個城市,就覺得這個城市非常像我去過的歐洲的,尤其是近海的小城市,那我就問他們,我說這個城市是不是某個年代受過歐洲人的影響啊?可是馬來西亞有個很奇怪的現象,這都超出了我們經驗範圍的,馬來人對時間沒有概念的,沒有意識記錄曆史,對曆史都沒自覺性,華人呢他們從來不以為馬來西亞的曆史是他們的曆史,他們也不屑于去記錄,所以沒有人回答我這個問題,你就不曉得它這個城市經曆過什麼故事,你根本搞也搞不清楚。
我心裡面也就很存疑,然後他們問我去哪裡,我說首先我要去博物館,去馬來西亞曆史博物館,去看看,說不定在博物館裡面能找到點線索。
其次是林明,就是它那邊的一個錫礦,英國人開的錫礦,蠻遠的。
那麼上午去的博物館,基本上沒什麼收獲,因為他們的博物館基本上就記錄了他們酋長的曆史,酋長也不過就五代,其實是一個家族的曆史,好像對觀丹的整個建設也沒施加什麼影響,因為它是很原始的一種文化狀态。
那麼下午就去這個錫礦,哎喲,這個錫礦讓我非常非常地震撼,看到了許多不期然的東西。
這一個“看”是相當精彩,是“看”裡面的經典,帶着懸念,有鋪墊,步步深入,最後且有了答案。
下午去的時候,車首先是開離了大公路在小路上開的,這就是進入腹地了,一到小路上你就會覺得很奇怪,羊和牛就在路中間,所以車要開得很慢,要繞過它們,它們不讓的,不讓車,不讓人的。
這些羊呢,長得特别标緻,黑黑的,眼睛長長的,态度安詳,沒有一點懼怕,好像通靈,是印度人喜歡養的羊。
于是就進入這麼一個世界,進去,進到了這個礦。
這個礦已經廢棄了,已經完全開采完了。
這個礦沒有人的生活了,所以你就覺得它像一個布景,一個空的舞台,有房子、店鋪,卻沒有人,可是,忽然,就聽到一個歌聲,《紅梅贊》的歌聲。
張新穎:在這樣的地方聽到《紅梅贊》,确實有點想不到。
王安憶:後來我知道,這地方的勞工多是上世紀初從中國輸進的,于是,礦上就形成一個小
我們談“看”,談到了這裡,好像跑得遠了點,那麼再回到“看”,接着開始的話來說,就是:老是“看”的話它有一個好處,就是說有一個安全感,你跟那個生活有一個距離;但是也有一個壞處,你老是看着别人的生活,有的時候會感覺很寂寞,你跟那個生活沒有關系嘛,自己在那個東西之外會感覺很寂寞。
所以我聽你說寫作是很寂寞的事情,我覺得這個寂寞還不僅僅是寫作帶來的,可能還是生活方式帶來的。
王安憶:對的,其實這就是一種補償了,寫作真的是蠻寂寞的,但是由性格選擇的,因為你不是一個積極參與的人,你很害怕生活,那麼你就隻能過一種假想的生活,虛拟的生活,我們其實過着虛拟的生活,問題還不在于你寂寞不寂寞的,你光是去看的話很多事情你就看不懂。
張新穎:有些事情,沒有身在其中就真不懂。
王安憶:很多事情看不懂,而很可能的,你的想象距離事實越來越遠,甚至完全脫離,以至成為另外的一件事情,一件虛拟的事情,所以我說我們過着虛拟的生活。
但這也不要緊,要緊的還是缺乏材料。
看、想象、虛拟是要有材料的。
很多問題看不懂,這就需要我們想象了,看不懂需要想象。
上次我也說過了,像我還是一個比較缺乏材料的人,這個就非常矛盾。
材料多的人,容易去接受參與生活的人,他恐怕不甘于過一種虛拟的生活的。
而像我,嚴重缺乏材料,倘若能多看到一些,就相當興奮。
張新穎:那我們就具體地來講講看。
王安憶:講一個例子,大概和你上次說的國外旅行經驗也許有聯系。
今年我去馬來西亞,我本來想留後半截時間去新加坡,看看我的親戚,結果後來是簽證上出問題,就去不了,那我這個禮拜就隻能安排在馬來西亞,《星洲日報》給我安排,我說你們就給我制定一個時間表好了,其中一段給我安排的節目很有意思,在西馬的東海岸有個地方叫觀丹,那個地方不大有人去的,他們呢因為其中有個記者曾經做過觀丹分站的記者,所以他對那邊很熟,他說那邊就靠海邊,就靠南中國海啊,那麼就過去了。
那天下午一到那個城市,就覺得這個城市非常像我去過的歐洲的,尤其是近海的小城市,那我就問他們,我說這個城市是不是某個年代受過歐洲人的影響啊?可是馬來西亞有個很奇怪的現象,這都超出了我們經驗範圍的,馬來人對時間沒有概念的,沒有意識記錄曆史,對曆史都沒自覺性,華人呢他們從來不以為馬來西亞的曆史是他們的曆史,他們也不屑于去記錄,所以沒有人回答我這個問題,你就不曉得它這個城市經曆過什麼故事,你根本搞也搞不清楚。
我心裡面也就很存疑,然後他們問我去哪裡,我說首先我要去博物館,去馬來西亞曆史博物館,去看看,說不定在博物館裡面能找到點線索。
其次是林明,就是它那邊的一個錫礦,英國人開的錫礦,蠻遠的。
那麼上午去的博物館,基本上沒什麼收獲,因為他們的博物館基本上就記錄了他們酋長的曆史,酋長也不過就五代,其實是一個家族的曆史,好像對觀丹的整個建設也沒施加什麼影響,因為它是很原始的一種文化狀态。
那麼下午就去這個錫礦,哎喲,這個錫礦讓我非常非常地震撼,看到了許多不期然的東西。
這一個“看”是相當精彩,是“看”裡面的經典,帶着懸念,有鋪墊,步步深入,最後且有了答案。
下午去的時候,車首先是開離了大公路在小路上開的,這就是進入腹地了,一到小路上你就會覺得很奇怪,羊和牛就在路中間,所以車要開得很慢,要繞過它們,它們不讓的,不讓車,不讓人的。
這些羊呢,長得特别标緻,黑黑的,眼睛長長的,态度安詳,沒有一點懼怕,好像通靈,是印度人喜歡養的羊。
于是就進入這麼一個世界,進去,進到了這個礦。
這個礦已經廢棄了,已經完全開采完了。
這個礦沒有人的生活了,所以你就覺得它像一個布景,一個空的舞台,有房子、店鋪,卻沒有人,可是,忽然,就聽到一個歌聲,《紅梅贊》的歌聲。
張新穎:在這樣的地方聽到《紅梅贊》,确實有點想不到。
王安憶:後來我知道,這地方的勞工多是上世紀初從中國輸進的,于是,礦上就形成一個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