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愛荷華“國際寫作計劃”
關燈
小
中
大
。
所以我覺得很奇怪,很多國際問題都在我們這裡體現出來了,正好一九八三年決定要“九七回歸”嘛,香港的一個作家叫潘耀明,就是現在《明報》月刊主編,天天翻報紙看他們股市,股市跌得一塌糊塗。
後來發現那一年是國際事件發生最多的一年,每個人都碰到自己的問題。
張新穎:這樣到那裡可能就是會産生出一個比較寬廣的意識,自己的問題僅僅是一個問題,不會那麼自戀,老是想好像全世界就隻有我這麼一個問題。
王安憶:而且你會覺得你的問題解決了以後,你還有新的問題生出來。
張新穎:而且還有一點也很重要,就是說在八十年代整個中國改革開放學習西方的背景下,好像在一般的中國人眼裡一個是中國一個是西方,這樣一看就完全打破了中國/西方那麼簡單的一個概念。
王安憶:對,感覺很強烈的就是我們的問題解決了又怎麼樣,還有問題,好像這個世界永遠有問題。
而且到美國有個非常清醒的認識,就美國是個例外。
美國肯定是在很多問題上是例外,我們到農場去玩,印象很深刻,農民生活特别安逸,門口豎着一面國旗,那個農民和我們講:我覺得我生活在這個國家很幸運。
你會覺得這個國家那麼特殊,那麼和别人不一樣,首先它的先天那麼好,因為我插隊落戶過嘛,中國根本不會有這麼肥沃的土地,而且沒有災難,莊稼長得那麼好。
你看他們地圖會覺得很奇怪,他們州的邊界會劃得這麼整齊,這就體現出後天的優勢。
像我們就犬齒交錯。
你看那個英國和愛爾蘭也犬齒交錯得厲害。
這個國家得天獨厚,看地圖就能看出來,就像用尺劃出來似的。
張新穎:這樣的經曆到底對寫作有什麼影響? 王安憶:具體的也說不上來,可是要從抽象角度來講,肯定是把你的背景給拓寬了。
我記得安格爾生病,他們請了一個大師,從紐約來,順便給我們每個人看,也不是看,反正就是估算我們的命運,他講得很複雜的,我實在沒能力去複述,他講五行啦就是金木水火土,等等,他當時對我有個預測蠻有意思的,他說到水,說每個人的“水”是不同的,最寬廣的是海,第二寬廣是川,第三是河,最後是塘那種,那種封閉狹窄的生活。
他當時看我,說我水字一欄是川,我覺得他對我有一種預示,我在想我的生活大概會比較寬廣。
張新穎:這可能是一種比較好的暗示。
王安憶:而且我覺得大師的話非常有道理,非常文學化的,他說我和我母親,他說我母親非常不容易,她很堅韌,他說你們兩個人的命運都很艱辛的,可是你媽媽是苦的艱辛,你是樂的艱辛。
講得很有趣了。
我是挺好命的,但他也講了點兒我的問題,說你有怨,所以提個建議,就是在你的床前放個鏡子,我懂他的意思,就是一早起來就看到的景象是比較寬廣的,他說一定要把你的怨解決掉。
張新穎:你有什麼怨呢? 王安憶:當時我就蠻怨的,我就覺得大師說得很對,也是陳映真跟我說的話,我總覺得自己來自一個很不幸的命運,自己生不逢時,我們八十年代出去的每個人都帶着怨的。
張新穎:其實不是個人的怨,是普遍的時代的,年輕人都覺得怨。
王安憶:都是苦悶憤青的那種。
而時代又使我們的憤怨合法化了。
這個大師挺有趣的,說到木,金木水火土裡的“木”,他說最硬的是槟榔木,特别不能圓通,他說我媽媽就是槟榔木,最不容易受人家影響。
張新穎:那你現在的作品陳映真他看不看?他會跟你談嗎? 王安憶:不談,他不跟我談這種瑣碎的事情的。
我在想,我是聽别人說,他隻是通過别人對我的評價,或者聽台灣媒體對我的描繪這種方式,來了解我,所謂上海風情啊,或者懷舊啊,還有前面一段寫性啊,我感覺陳映真都是從媒體對我的評介來對我了解的。
所以他好像對我是有點不滿的,對我的寫作不滿。
但是我在想,他沒有真正看過,他要是真正看過也許不會這麼失望。
二〇〇三年底不是在馬來西亞給他發了一個獎嗎?發獎的時候我覺得還是蠻激動的,我特别願意他得到這麼一個獎,雖然我知道這個獎其實也不能說明什麼,第一屆是我得的,第二屆由我上一屆得主給他發獎,我覺得應該是颠倒過來。
好像我覺得這也蠻好的,覺得這種颠倒或許象征了一種特别的傳承關系。
所以我覺得很奇怪,很多國際問題都在我們這裡體現出來了,正好一九八三年決定要“九七回歸”嘛,香港的一個作家叫潘耀明,就是現在《明報》月刊主編,天天翻報紙看他們股市,股市跌得一塌糊塗。
後來發現那一年是國際事件發生最多的一年,每個人都碰到自己的問題。
張新穎:這樣到那裡可能就是會産生出一個比較寬廣的意識,自己的問題僅僅是一個問題,不會那麼自戀,老是想好像全世界就隻有我這麼一個問題。
王安憶:而且你會覺得你的問題解決了以後,你還有新的問題生出來。
張新穎:而且還有一點也很重要,就是說在八十年代整個中國改革開放學習西方的背景下,好像在一般的中國人眼裡一個是中國一個是西方,這樣一看就完全打破了中國/西方那麼簡單的一個概念。
王安憶:對,感覺很強烈的就是我們的問題解決了又怎麼樣,還有問題,好像這個世界永遠有問題。
而且到美國有個非常清醒的認識,就美國是個例外。
美國肯定是在很多問題上是例外,我們到農場去玩,印象很深刻,農民生活特别安逸,門口豎着一面國旗,那個農民和我們講:我覺得我生活在這個國家很幸運。
你會覺得這個國家那麼特殊,那麼和别人不一樣,首先它的先天那麼好,因為我插隊落戶過嘛,中國根本不會有這麼肥沃的土地,而且沒有災難,莊稼長得那麼好。
你看他們地圖會覺得很奇怪,他們州的邊界會劃得這麼整齊,這就體現出後天的優勢。
像我們就犬齒交錯。
你看那個英國和愛爾蘭也犬齒交錯得厲害。
這個國家得天獨厚,看地圖就能看出來,就像用尺劃出來似的。
張新穎:這樣的經曆到底對寫作有什麼影響? 王安憶:具體的也說不上來,可是要從抽象角度來講,肯定是把你的背景給拓寬了。
我記得安格爾生病,他們請了一個大師,從紐約來,順便給我們每個人看,也不是看,反正就是估算我們的命運,他講得很複雜的,我實在沒能力去複述,他講五行啦就是金木水火土,等等,他當時對我有個預測蠻有意思的,他說到水,說每個人的“水”是不同的,最寬廣的是海,第二寬廣是川,第三是河,最後是塘那種,那種封閉狹窄的生活。
他當時看我,說我水字一欄是川,我覺得他對我有一種預示,我在想我的生活大概會比較寬廣。
張新穎:這可能是一種比較好的暗示。
王安憶:而且我覺得大師的話非常有道理,非常文學化的,他說我和我母親,他說我母親非常不容易,她很堅韌,他說你們兩個人的命運都很艱辛的,可是你媽媽是苦的艱辛,你是樂的艱辛。
講得很有趣了。
我是挺好命的,但他也講了點兒我的問題,說你有怨,所以提個建議,就是在你的床前放個鏡子,我懂他的意思,就是一早起來就看到的景象是比較寬廣的,他說一定要把你的怨解決掉。
張新穎:你有什麼怨呢? 王安憶:當時我就蠻怨的,我就覺得大師說得很對,也是陳映真跟我說的話,我總覺得自己來自一個很不幸的命運,自己生不逢時,我們八十年代出去的每個人都帶着怨的。
張新穎:其實不是個人的怨,是普遍的時代的,年輕人都覺得怨。
王安憶:都是苦悶憤青的那種。
而時代又使我們的憤怨合法化了。
這個大師挺有趣的,說到木,金木水火土裡的“木”,他說最硬的是槟榔木,特别不能圓通,他說我媽媽就是槟榔木,最不容易受人家影響。
張新穎:那你現在的作品陳映真他看不看?他會跟你談嗎? 王安憶:不談,他不跟我談這種瑣碎的事情的。
我在想,我是聽别人說,他隻是通過别人對我的評價,或者聽台灣媒體對我的描繪這種方式,來了解我,所謂上海風情啊,或者懷舊啊,還有前面一段寫性啊,我感覺陳映真都是從媒體對我的評介來對我了解的。
所以他好像對我是有點不滿的,對我的寫作不滿。
但是我在想,他沒有真正看過,他要是真正看過也許不會這麼失望。
二〇〇三年底不是在馬來西亞給他發了一個獎嗎?發獎的時候我覺得還是蠻激動的,我特别願意他得到這麼一個獎,雖然我知道這個獎其實也不能說明什麼,第一屆是我得的,第二屆由我上一屆得主給他發獎,我覺得應該是颠倒過來。
好像我覺得這也蠻好的,覺得這種颠倒或許象征了一種特别的傳承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