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統一國家和全球化的開始

關燈
城邦,這一點絕非偶然。

    西班牙和葡萄牙朝廷給哥倫布和達·伽馬以大力支持,英國和法國朝廷也緊随其後熱情地支持卡伯特、韋拉紮諾及其他許多航海冒險家。

    ”[74] 因此,鐵器的普及導緻的經濟發展,在中國促進了大一統集權國家的出現。

    同理,中世紀技術革命導緻的經濟發展,促成了歐洲各國集權的民族國家出現。

     但是和中國由秦國以郡縣制統一結束封建制這單一的方式不同,歐洲在構建民族國家的過程中,進行了多種嘗試,探索了多種道路,出現了西班牙式的極端專制、法國式的集權專制、英國式的君主立憲和荷蘭式的松散聯邦四種方式,這四種方式經過長期競争,最終英國式的國家體制獲得壓倒式優勢,并決定了今天世界的面貌。

     這是經濟發展和自治城市的第一個影響。

     二 自治城市的另一個影響是觸發了人類曆史上一個偉大的發明:有限責任公司。

     我們剛剛講過,民族國家出現後,對海外冒險事業進行了更有力的資助。

    在西班牙剛剛完成統一之後的第二年,也就是1492年,航海家哥倫布在向各國君主兜售他的全球探險計劃無果後,來到了西班牙。

    西班牙女王獨具慧眼,慷慨解囊,結果第二年,也即1493年,哥倫布遠航發現新大陸,宣布了全球化的開始,也開啟了西班牙成為海上強國的序幕。

    這一系列時間上的緊密相連,并非偶然。

     全球化對後來曆史的重大影響我們在這裡不必詳述。

    在當時,發現新大陸的第一個影響是宣告了陸地帝國時代的終結和海上帝國時代的到來。

    在此之前,世界曆史上出現的帝國無一例外都是陸上帝國,比如羅馬帝國、波斯帝國、亞曆山大帝國、阿拉伯帝國、蒙古帝國。

    而在此之後出現的帝國都是海上帝國,第一個海上帝國是西班牙帝國。

     不過,雖然西班牙是海上帝國,但是它的征服方式和以前的陸上帝國是完全相同的。

    西班牙人組織起一支支軍隊,舉着十字架,拿着槍炮,來新大陸尋找傳說中的遍地黃金。

     女王一次偶然的資助給西班牙帶來了滾滾錢财。

    不過,這些财富都是通過暴力得來的。

    西班牙人一開始是直接搶掠印第安人的金銀,然後是通過開采金銀礦或建立種植園,強迫當地人和奴隸勞動。

    印第安人和奴隸在繁重的勞動壓力下大批死亡。

    戰争的屠殺、殘酷的剝削,加上天花、麻疹這些歐洲常見的傳染病,使印第安人成千上萬地死亡,美洲大陸的原住民印第安人曾經急劇減少了90%。

     不管怎麼樣,“甘蔗生産與黑奴貿易、貴金屬掠奪一起成為十六世紀中西班牙的巨大财富”[75]。

    特别是随着衆多銀礦的發現,滾滾白銀流入西班牙。

    1580年,西班牙帝國吞并了葡萄牙,葡萄牙的東方帝國、非洲殖民地和巴西也同屬西班牙所有,西班牙由此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日不落帝國。

    事實上,“日不落帝國”這個詞源于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一世一句得意揚揚的話:“在我的領土上,太陽永不落下。

    ” 三 西班牙帝國的成功引發了歐洲各國的眼紅,不過歐洲其他國家無法組織起西班牙那樣強大的暴力征服力量。

     在當時的歐洲各國中,西班牙的政體是最專制的。

    西班牙位于歐洲大陸和非洲的路口,曆來外敵入侵頻繁,特别是阿拉伯人入侵,也經曆了8個世紀的對阿拉伯人的“再征服”,形成了對軍事強權的崇尚。

    因此,西班牙的統一民族國家也是極端專制型的(當然我們說極端是指歐洲内部的對比,而不是說和亞洲或美洲的一些政體對比)。

    雖然在統一過程中得到了自治城市的大力幫助,但西班牙統一之後不久,就蠻不講理地取消了境内衆多城市的自治權,并鎮壓了11個自治城市的聯合起義,在各地建立起了牢固的專制統治。

    [76]這種局面是其他歐洲國家都沒有出現過的。

    自治城市希望通過統一王權來抵抗貴族,從而獲得國内統一市場的夢想也破滅了。

     “西班牙的君主專制同歐洲的一般君主專制隻有純粹表面上的相似。

    其實它應該列入亞洲的政體。

    ”[77]整個國家都崇拜地位和權威,一切是權力和暴力說了算,所有的社會活動都是為了集中力量辦大事。

    當時歐洲其他國家很難建立起與西班牙相競争的海上暴力力量。

     這些其他國家隻好另辟蹊徑。

    西班牙在統一後摧毀了自己境内的自治城市,而荷蘭和英國卻把自治城市從陸上擴展到了海上,建立了兩個移動的自治城邦——荷蘭東印度公司和英國東印度公司,希望用商業的力量而不是軍事的力量來征服世界其他地區。

     這兩個著名公司的出現,改變了世界的面貌。

    後來的世界曆史,很大程度上就由這兩個公司主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