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 從秦朝到清朝的曆史循環 第十九章 “按下葫蘆起了瓢”
關燈
小
中
大
一
中國曆史可以劃分為三大階段。
第一階段是周秦之變之前。
第二階段是從秦始皇到晚清。
第三階段是從晚清近代化到現在。
為什麼要把從秦到清劃為一個曆史單元呢?因為這2000年的曆史,雖然經曆了很多朝代,其實是沿着一個簡單的邏輯前進的,那就是不斷完善和修補秦始皇開創的皇帝制度,也就是大一統郡縣制度。
二 漢代對皇帝制度進行了重大升級,實現了制度初步穩定。
除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這個重大舉措外,漢代還在很多具體問題上對秦制進行了修補。
我們說,秦滅亡的基本原因當然是對民衆的過度汲取。
但是從技術上分析,還有一個具體的原因,那就是沒有預立太子。
秦始皇幾乎防範了威脅他統治的所有因素,可是他活着的時候沒有立太子。
因為他是一個極其自信的人,對自己的健康太自信了,但他沒想到自己的死那麼突然。
秦始皇在最後一次外出巡視的途中突然生病了。
他預感到自己這次病得不輕,有可能不行了,就連忙寫了一道诏書,發給正在北方邊境上的長子扶蘇,讓他馬上動身回鹹陽。
幹什麼呢?當然是準備接班。
诏書還沒發出去,秦始皇就死了。
秦始皇活着的時候,他的命令沒人敢違背,但死了可就不同了。
诏書寫完了是要經過太監趙高的手發出去的。
但是趙高沒有馬上發。
為什麼呢?因為他不想讓扶蘇當皇帝。
他想讓秦始皇的小兒子胡亥繼位,胡亥能力比較差,隻喜歡吃喝玩樂,好操縱,趙高可以借機獲得大權。
于是趙高經過與李斯和胡亥的密謀,篡改了秦始皇的诏書,捏造了扶蘇的罪名,要他自殺。
扶蘇很聽話,秦朝的政治特點就是執行命令不打折扣,所以馬上自殺了。
于是胡亥當上了皇帝。
扶蘇是一個比較靠譜的人,如果他上台了,說不定秦朝能多活幾年。
可惜秦二世胡亥非常不靠譜,一上台就胡作非為,不斷折騰,加速了秦朝的滅亡。
漢朝建立之後,立刻吸取了這個教訓,漢朝君臣總結說:“秦以不早定扶蘇,胡亥詐立,自使滅祀。
”秦朝就是因為沒有早早把扶蘇立為太子,讓胡亥鑽了空子,導緻滅亡。
因此漢高祖二年(前205年),還在戎馬倥偬中的劉邦就立了劉盈為太子,堵上了秦始皇留下的一個政治漏洞。
但是堵完了這個漏洞還不算完。
皇帝們發現,皇帝制度漏洞太多,按下了這個葫蘆,又會起了另一個瓢。
劉邦明智地立了太子,卻留下了另一個政治漏洞,那就是太後幹政。
劉邦死後,年僅17歲的劉盈即位,劉盈沒什麼經驗,主要權力在母親呂後手裡。
呂後控制欲特别強,什麼事都要管,她強行把自己的外孫女許配給劉盈當皇後。
劉盈不喜歡這個皇後,不和她同床,和一個宮女生了一個男孩。
呂後把宮女殺了,把這個孩子抱過來,說是自己外孫女親生的,立為太子。
劉盈這個皇帝做得當然很郁悶,隻做了7年就死了。
小太子繼位,呂後幹脆就臨朝稱制,公開掌握了權力。
結果過了3年,小皇帝知道自己親媽是被呂後殺的,孩子太小不懂事,就四處嚷嚷以後要為母親報仇。
“後安能殺吾母而名我!我壯,即為變!”你居然殺了我媽立我,你看我長大了怎麼收拾你!結果呂後一聽,把自己的親孫子也殺了,之後重用自己的娘家人,大封諸呂為王。
結果後來“諸呂謀為亂”,想把劉家的天下變成呂家的天下,直到周勃等人誅滅諸呂,才穩定了劉家的統治。
所以劉邦想到了立太子,卻沒有防範好自己的老婆。
漢武帝接受這一教訓,立小兒子劉弗陵為太子後,就把劉弗陵的母親鈎弋夫人殺了,防止她以後專權幹政。
漢武帝怕大家不理解,還專門進行了一番解釋。
他說:“往古國家所以亂也,由主少母壯也。
女主獨居驕蹇,淫亂自恣,莫能禁也。
女不聞呂後邪?”
第一階段是周秦之變之前。
第二階段是從秦始皇到晚清。
第三階段是從晚清近代化到現在。
為什麼要把從秦到清劃為一個曆史單元呢?因為這2000年的曆史,雖然經曆了很多朝代,其實是沿着一個簡單的邏輯前進的,那就是不斷完善和修補秦始皇開創的皇帝制度,也就是大一統郡縣制度。
二 漢代對皇帝制度進行了重大升級,實現了制度初步穩定。
除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這個重大舉措外,漢代還在很多具體問題上對秦制進行了修補。
我們說,秦滅亡的基本原因當然是對民衆的過度汲取。
但是從技術上分析,還有一個具體的原因,那就是沒有預立太子。
秦始皇幾乎防範了威脅他統治的所有因素,可是他活着的時候沒有立太子。
因為他是一個極其自信的人,對自己的健康太自信了,但他沒想到自己的死那麼突然。
秦始皇在最後一次外出巡視的途中突然生病了。
他預感到自己這次病得不輕,有可能不行了,就連忙寫了一道诏書,發給正在北方邊境上的長子扶蘇,讓他馬上動身回鹹陽。
幹什麼呢?當然是準備接班。
诏書還沒發出去,秦始皇就死了。
秦始皇活着的時候,他的命令沒人敢違背,但死了可就不同了。
诏書寫完了是要經過太監趙高的手發出去的。
但是趙高沒有馬上發。
為什麼呢?因為他不想讓扶蘇當皇帝。
他想讓秦始皇的小兒子胡亥繼位,胡亥能力比較差,隻喜歡吃喝玩樂,好操縱,趙高可以借機獲得大權。
于是趙高經過與李斯和胡亥的密謀,篡改了秦始皇的诏書,捏造了扶蘇的罪名,要他自殺。
扶蘇很聽話,秦朝的政治特點就是執行命令不打折扣,所以馬上自殺了。
于是胡亥當上了皇帝。
扶蘇是一個比較靠譜的人,如果他上台了,說不定秦朝能多活幾年。
可惜秦二世胡亥非常不靠譜,一上台就胡作非為,不斷折騰,加速了秦朝的滅亡。
漢朝建立之後,立刻吸取了這個教訓,漢朝君臣總結說:“秦以不早定扶蘇,胡亥詐立,自使滅祀。
”秦朝就是因為沒有早早把扶蘇立為太子,讓胡亥鑽了空子,導緻滅亡。
因此漢高祖二年(前205年),還在戎馬倥偬中的劉邦就立了劉盈為太子,堵上了秦始皇留下的一個政治漏洞。
但是堵完了這個漏洞還不算完。
皇帝們發現,皇帝制度漏洞太多,按下了這個葫蘆,又會起了另一個瓢。
劉邦明智地立了太子,卻留下了另一個政治漏洞,那就是太後幹政。
劉邦死後,年僅17歲的劉盈即位,劉盈沒什麼經驗,主要權力在母親呂後手裡。
呂後控制欲特别強,什麼事都要管,她強行把自己的外孫女許配給劉盈當皇後。
劉盈不喜歡這個皇後,不和她同床,和一個宮女生了一個男孩。
呂後把宮女殺了,把這個孩子抱過來,說是自己外孫女親生的,立為太子。
劉盈這個皇帝做得當然很郁悶,隻做了7年就死了。
小太子繼位,呂後幹脆就臨朝稱制,公開掌握了權力。
結果過了3年,小皇帝知道自己親媽是被呂後殺的,孩子太小不懂事,就四處嚷嚷以後要為母親報仇。
“後安能殺吾母而名我!我壯,即為變!”你居然殺了我媽立我,你看我長大了怎麼收拾你!結果呂後一聽,把自己的親孫子也殺了,之後重用自己的娘家人,大封諸呂為王。
結果後來“諸呂謀為亂”,想把劉家的天下變成呂家的天下,直到周勃等人誅滅諸呂,才穩定了劉家的統治。
所以劉邦想到了立太子,卻沒有防範好自己的老婆。
漢武帝接受這一教訓,立小兒子劉弗陵為太子後,就把劉弗陵的母親鈎弋夫人殺了,防止她以後專權幹政。
漢武帝怕大家不理解,還專門進行了一番解釋。
他說:“往古國家所以亂也,由主少母壯也。
女主獨居驕蹇,淫亂自恣,莫能禁也。
女不聞呂後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