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關燈
小
中
大
1
早早交稿,審閱通過,就等出膠片進印廠。
因為春節長假,選題會拿出節後一期選題。
按當初說法,這期稿件終審通過就發工資,周文彪若無其事地說正走流程,很快就下來。
選題通過後又忙碌大半月,終于提前拿出節後那期稿子。
老家來幾次電話,确認我能回家。
車票還沒弄到,當務之急是工資,可随後幾天都被搪塞。
于江湖私下透露,這次投資商和雜志社的合作可能又泡湯了。
這次我沒對他發作,他也是受害者,頭期出刊後他就莫名其妙地“工作調整”了,隻管壓力很大的發行,女友憤而離職。
我問他們故伎重演,是不是應付保刊号。
他說也不完全是,肯定是投資商私下調查了,猶豫了,誰願意當冤大頭啊? 我抱怨:“被人當猴耍一次不可悲,可悲的是被人當猴耍兩次,尤其可悲的是被同一個耍猴人耍兩次,傻逼透頂。
工錢咋辦啊?” 于江湖也沒轍了:“還能咋辦,要呗。
” 我感喟:“沒想到咱也成年底讨薪民工了。
” “是啊,我TMD費了多大的勁啊!”他牢騷滿腹,“這破雜志,誰碰誰倒黴,我以前還不信邪。
” “不會逼得哥們爬塔吊吧?”我擔憂地問,他說那倒不緻于,畢竟都是文化人。
大年三十隻有三天了,李皓楊星辰室友王磊都回老家了,連小羽也回姥姥家了。
當夜下了入冬以來最大一場雪,即使有暖氣半夜也被凍醒,從櫃子裡拿出閑置的夏被蓋在厚厚的棉被上,又到陽台了望幾眼。
隆冬午夜,萬籁俱寂大雪紛飛,樓下平房區的屋頂、道路和樹木蓋着嚴實的白被子,高樓大廈和立交橋默默地聳立着,如同被凍僵的一群泥足巨人。
頭頂凜冽寒風腳踏深及腳背的積雪,我埋頭縮頸弓腰曲背朝公汽站蹒跚而去,臉和耳朵被寒風割得快裂口,麻木了。
在早餐店吃了石膏豆腐老油油條,直立行走了一陣,不得不再次向朔風低頭。
公汽站擠滿了每年一度最後一批撤退者。
瑟瑟發抖的人們拎着花裡胡哨體積龐大的行李袋,有些抱着被裹得嚴嚴實實的小孩,有些則迷茫地看着公交車站牌,努力地辨認自己方向。
一瞬間,這個龐大城市已空空蕩蕩。
快中午時大夥基本趕到,兩女編輯沒來。
美編老田已在辦公室,心不在焉,作為一根繩子上的螞蚱,卻不搭理我們。
室内設備明顯少了一些,金蟬脫殼啊!對我們的突然襲擊他們有些愕然,周文彪假模假式地應付幾句,鮑小琳說出去辦點事,徑直走了。
大家心照不宣地對峙着。
我們向周文彪要工錢。
他直說心情可以理解,他沒财權,鮑小琳也隻有執行權。
我們說打酒隻認提壺人,他跑回辦公室一通電話,信誓旦旦老調重彈——節後一上班就發,一個子也不少。
我們紛紛表示今天不給錢就不走了,魯小陽提出搬電腦,周文彪翻臉了:“要工資也要走法律程序,搬東西就是非法侵占。
” 魯小陽針鋒相對:“你們非法欠薪在先,我們隻是扣押,工資一發馬上歸還。
” 魯小陽不過随便說說,就是把寥寥無幾的辦公設備全賣了,也不夠。
周文彪又去打了一通電話,出來說他再次和投資方交涉了,鮑小琳下午回來答複。
我們開始收集“證據”——打印出來的完整小樣,上面有每個記者編輯的稿件、修改筆迹和主編的簽發意見。
這舉動出乎意外,周文彪過來阻止。
羅雲說:“不是說走法律嗎?這就是證據。
” 我說:“拿不到工錢,自己寫的稿子留個紀念還不行嗎?” “如果你說我們違法,你可以報警嘛!”魯小陽說。
周文彪悻悻而去。
我們幹等着,上網或玩遊戲。
節骨眼上,于江湖接女友的電話,先走了。
她已在機場,回廣州。
尹玄人和夏一帆被周文彪叫過去密晤一陣,出來後走了。
我又被叫進去,周文彪和顔悅色:“其實我們對你挺賞識的。
” 我也和顔悅色:“謝謝賞識,養個寵物也得給飯吃不是?” 他接着忽悠,這隻是暫時困難,過了這陣,隻要他在這個位置上,肯定還請我。
他确信我肯定還有上升空間,于江湖能力有限,寒秋也有點老氣橫秋了。
我呵呵一笑:“就怕将來你不在這位置上了,你這個位置上以前坐的正是寒秋。
” 裝腔作勢一陣後,周文彪就像人生導師:“你比他們大點,别和他們瞎混,畢竟你也算一個作家了。
” “我也不想和他們瞎混,可是現在已經被拴在一根麻繩上啦。
”我擠出笑迅速返回大廳,繼續和最為堅決的魯小陽和羅雲混在一起。
做飯的早回家了,周文彪出去吃飯,我們幹等着。
魯小陽提出給勞動局打電話,我嘲笑他太幼稚了,羅雲也心存僥幸:“還是試試吧,也許不會拿我們當民工看。
” “我就看不出來咱們和民工有啥區别,你敲鍵盤就不是民工了?”我繼續給他潑涼水。
魯小陽癡心未改,撥号,占線,锲而不舍地打,終于接通了,一個懶洋洋的京片子中年女人三言兩語就把他給打發了:第一,沒簽合同,難以取證;如有證據可以送過去,但要按程序一步一步來;雜志社是外地的,屬于異地管轄,還要和當地有關部門協調;最後,明天就放假了,大過年的,你們不休息我們還休息呢。
“傻了吧?”我看着兩個書呆子說,又講了李皓讨薪的事兒,都覺得不是李皓運氣太好,而是那老闆太倒黴,那戲劇性也不可複制。
羅雲心生一計:“咱們是記者,記者節剛過,咱們該找記協吧。
” “記協?吓我一跳,我還以為是‘妓協’呢,虧你想得出。
”我又潑了一盆冰水,“就别自作多情啦,啥記者,你有記者證嗎?‘皇軍’還用得着在這破雜志混,像民工一樣讨血汗錢?不信你再試,我打賭,記協要管這破事,我那份工錢就歸你們。
” 他們放棄了,又給報社電視台打,對方隻是做了登記,并沒積極反應。
魯小陽急得在房間裡亂竄:“媽的,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們說咋
因為春節長假,選題會拿出節後一期選題。
按當初說法,這期稿件終審通過就發工資,周文彪若無其事地說正走流程,很快就下來。
選題通過後又忙碌大半月,終于提前拿出節後那期稿子。
老家來幾次電話,确認我能回家。
車票還沒弄到,當務之急是工資,可随後幾天都被搪塞。
于江湖私下透露,這次投資商和雜志社的合作可能又泡湯了。
這次我沒對他發作,他也是受害者,頭期出刊後他就莫名其妙地“工作調整”了,隻管壓力很大的發行,女友憤而離職。
我問他們故伎重演,是不是應付保刊号。
他說也不完全是,肯定是投資商私下調查了,猶豫了,誰願意當冤大頭啊? 我抱怨:“被人當猴耍一次不可悲,可悲的是被人當猴耍兩次,尤其可悲的是被同一個耍猴人耍兩次,傻逼透頂。
工錢咋辦啊?” 于江湖也沒轍了:“還能咋辦,要呗。
” 我感喟:“沒想到咱也成年底讨薪民工了。
” “是啊,我TMD費了多大的勁啊!”他牢騷滿腹,“這破雜志,誰碰誰倒黴,我以前還不信邪。
” “不會逼得哥們爬塔吊吧?”我擔憂地問,他說那倒不緻于,畢竟都是文化人。
大年三十隻有三天了,李皓楊星辰室友王磊都回老家了,連小羽也回姥姥家了。
當夜下了入冬以來最大一場雪,即使有暖氣半夜也被凍醒,從櫃子裡拿出閑置的夏被蓋在厚厚的棉被上,又到陽台了望幾眼。
隆冬午夜,萬籁俱寂大雪紛飛,樓下平房區的屋頂、道路和樹木蓋着嚴實的白被子,高樓大廈和立交橋默默地聳立着,如同被凍僵的一群泥足巨人。
頭頂凜冽寒風腳踏深及腳背的積雪,我埋頭縮頸弓腰曲背朝公汽站蹒跚而去,臉和耳朵被寒風割得快裂口,麻木了。
在早餐店吃了石膏豆腐老油油條,直立行走了一陣,不得不再次向朔風低頭。
公汽站擠滿了每年一度最後一批撤退者。
瑟瑟發抖的人們拎着花裡胡哨體積龐大的行李袋,有些抱着被裹得嚴嚴實實的小孩,有些則迷茫地看着公交車站牌,努力地辨認自己方向。
一瞬間,這個龐大城市已空空蕩蕩。
快中午時大夥基本趕到,兩女編輯沒來。
美編老田已在辦公室,心不在焉,作為一根繩子上的螞蚱,卻不搭理我們。
室内設備明顯少了一些,金蟬脫殼啊!對我們的突然襲擊他們有些愕然,周文彪假模假式地應付幾句,鮑小琳說出去辦點事,徑直走了。
大家心照不宣地對峙着。
我們向周文彪要工錢。
他直說心情可以理解,他沒财權,鮑小琳也隻有執行權。
我們說打酒隻認提壺人,他跑回辦公室一通電話,信誓旦旦老調重彈——節後一上班就發,一個子也不少。
我們紛紛表示今天不給錢就不走了,魯小陽提出搬電腦,周文彪翻臉了:“要工資也要走法律程序,搬東西就是非法侵占。
” 魯小陽針鋒相對:“你們非法欠薪在先,我們隻是扣押,工資一發馬上歸還。
” 魯小陽不過随便說說,就是把寥寥無幾的辦公設備全賣了,也不夠。
周文彪又去打了一通電話,出來說他再次和投資方交涉了,鮑小琳下午回來答複。
我們開始收集“證據”——打印出來的完整小樣,上面有每個記者編輯的稿件、修改筆迹和主編的簽發意見。
這舉動出乎意外,周文彪過來阻止。
羅雲說:“不是說走法律嗎?這就是證據。
” 我說:“拿不到工錢,自己寫的稿子留個紀念還不行嗎?” “如果你說我們違法,你可以報警嘛!”魯小陽說。
周文彪悻悻而去。
我們幹等着,上網或玩遊戲。
節骨眼上,于江湖接女友的電話,先走了。
她已在機場,回廣州。
尹玄人和夏一帆被周文彪叫過去密晤一陣,出來後走了。
我又被叫進去,周文彪和顔悅色:“其實我們對你挺賞識的。
” 我也和顔悅色:“謝謝賞識,養個寵物也得給飯吃不是?” 他接着忽悠,這隻是暫時困難,過了這陣,隻要他在這個位置上,肯定還請我。
他确信我肯定還有上升空間,于江湖能力有限,寒秋也有點老氣橫秋了。
我呵呵一笑:“就怕将來你不在這位置上了,你這個位置上以前坐的正是寒秋。
” 裝腔作勢一陣後,周文彪就像人生導師:“你比他們大點,别和他們瞎混,畢竟你也算一個作家了。
” “我也不想和他們瞎混,可是現在已經被拴在一根麻繩上啦。
”我擠出笑迅速返回大廳,繼續和最為堅決的魯小陽和羅雲混在一起。
做飯的早回家了,周文彪出去吃飯,我們幹等着。
魯小陽提出給勞動局打電話,我嘲笑他太幼稚了,羅雲也心存僥幸:“還是試試吧,也許不會拿我們當民工看。
” “我就看不出來咱們和民工有啥區别,你敲鍵盤就不是民工了?”我繼續給他潑涼水。
魯小陽癡心未改,撥号,占線,锲而不舍地打,終于接通了,一個懶洋洋的京片子中年女人三言兩語就把他給打發了:第一,沒簽合同,難以取證;如有證據可以送過去,但要按程序一步一步來;雜志社是外地的,屬于異地管轄,還要和當地有關部門協調;最後,明天就放假了,大過年的,你們不休息我們還休息呢。
“傻了吧?”我看着兩個書呆子說,又講了李皓讨薪的事兒,都覺得不是李皓運氣太好,而是那老闆太倒黴,那戲劇性也不可複制。
羅雲心生一計:“咱們是記者,記者節剛過,咱們該找記協吧。
” “記協?吓我一跳,我還以為是‘妓協’呢,虧你想得出。
”我又潑了一盆冰水,“就别自作多情啦,啥記者,你有記者證嗎?‘皇軍’還用得着在這破雜志混,像民工一樣讨血汗錢?不信你再試,我打賭,記協要管這破事,我那份工錢就歸你們。
” 他們放棄了,又給報社電視台打,對方隻是做了登記,并沒積極反應。
魯小陽急得在房間裡亂竄:“媽的,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們說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