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關燈
1 春節前兩月無所事事時《人精》又複刊了,再邀我“加盟”。

    我對這本開開停停信譽不佳的雜志心有餘悸。

    幾月前和一幫人被于江湖請到投資公司會議室參加會議,忽悠一個投資商,此後沒了下文。

    我對采訪人精人渣也沒興趣了,再說在瓷器國,我這把年齡去做記者不合時宜,當“叫獸”還差不多。

     于江湖信誓旦旦這次真複刊了,投資已到賬人員已到位,絕不欠薪。

    他說兩天後在一家五星級賓館有個研讨會,為複刊後的雜志獻言獻策,一大堆專家學者光臨,社長、投資者和編輯記者也出席。

    他忽悠說:“你來不來無所謂,看看也無妨嘛,好吃好喝的。

    ” “咋不拉胡蒙入夥?” “這人你還不知道啊,他哪把咱這雞毛小店放在眼裡?”他還透露胡蒙現在一邊樂呵呵吃着軟飯,一邊運作新的項目。

     “你也一定撈了個肥差吧?”我開玩笑。

     “我費了牛大力氣,也就一副主編兼發行總監。

    小姐開窯子,圖的是個興趣。

    ” “實權派啊。

    ”我揶揄道。

     “所以啊,還會虧待你啊?我和他們商量了,給你算主任記者,也就是首席記者,發稿量大,底薪給你四千,新來的才兩千底薪呢。

    加上編輯費和稿費,怎麼也有個六七千的,還不坐班呢。

    ”于江湖繼續誘惑我。

     不坐班确實有點誘惑力,就當撈外快吧。

    我趁機提出條件:“采訪對象能不能由着我來,有些人精我TMD都想吐,什麼人精啊,鼈精還差不多。

    ” “采訪多了你也人精或鼈精了,名記嘛。

    不想捧就寫酷評呗,罵人還掙錢。

    ”于江湖笑,答應盡量配合我。

    我抱怨以前稿子還壓着呢,他說,“對啊,你傻啊,直接拿來換錢啊。

    ” 我不傻,決定去看看。

    《人精》研讨會的确選在“人精大酒店”舉行。

    來的那些專家學者編輯記者一睹廬山真面目,的确都是白眼狼以上的品種。

    于江湖主持會議。

    社長一白胖子,不像知識分子不像企業家,倒像個閉塞地區副處級模樣的哼哈官僚。

    雜志全權代表周文彪,儒生派頭,據說已經讀到文藝學博士,無書可讀了。

    投資商三十多歲,據悉獲過《福不死》“殺豬榜”富豪提名。

    他發言不多但擲地有聲:“……你們隻管把雜志辦好,錢的問題别考慮,咱不差錢。

    ” 社長帶領下,全場雷動,财神爺得意忘形,頻頻緻意。

    然後一幫人圍坐在橢圓形會議桌高談闊論,從國家宏觀政策吹到《人精》雜志的峥嵘歲月,最後探讨如何讓這家雜志起死回生重塑輝煌。

    我和一幫編輯記者坐在後面洗耳恭聽,不時假惺惺鼓個掌叫個好。

    要麼就在他們分發的軟抄薄上寫幾句廢話,可能因為默默念叨會後的盛宴,下意識畫了一隻酒杯一隻王八。

     晚宴并未安排在“人精大酒店”,而是到附近一家中檔酒樓。

    投資商說去照顧哥們生意。

    在酒桌上認識了幾個夥伴。

    湖南人魯小陽,弱小精幹,從一家财經雜志跳槽而來。

    戴着棒球帽的羅雲,山東人,人物傳記作者。

    安徽人夏一帆破落詩人氣質,難怪是海子和陳獨秀老鄉。

    湖北人尹玄人自稱而立之年,疑似三十~五十之間,來路不明。

    投資方代表鮑小琳,中年貴婦模樣,珠光寶氣,小有姿色。

    美編老田頗有滄桑感,不多說話,和鮑小琳似乎是熟人。

    于江湖的新女友路菲也在坐,第一次和這個漂亮湘妹子見面,據說是被于江湖從廣州忽悠過來的。

    我笑言于江湖“一朝握權柄,便把色來謀”,一貫的。

    席間相談甚歡,社長、投資商代表和我們把盞言歡,大尾巴狼們和我們也稱兄道弟,一派其樂融融景象。

     三天後開選題會。

    依然是商住兩用樓,不過新一點大一點。

    辦公在大客廳,另兩間是周文彪和鮑小琳辦公室。

    周文彪和寒秋晚上均下榻這裡。

    為了節省費用,采編一體。

    大多數人都不坐班,沒人時空空蕩蕩,人一到齊又擁擠不堪。

    辦公設備捉襟見肘,隻能輪流用。

    中午就在雜志社吃飯,不是餐館送的工作餐,而是不差錢的雜志社雇來的中年農婦做的,質量比民工夥食略高,但管飽。

    吃飯時,魯小陽帶頭提合同問題,社方老調重彈磨合期什麼的,因為大多數人都是新人,也就沒多追究。

     我的欄目是“話題”和“酷評”,前者就是找某個(些)人精來談某個熱門話題,一般是雜志重頭文章,封面重點推薦;後者是對某一人精(群)或某一人精現象以文化批評名氣冷嘲熱諷。

    随便拎一人精或一鼈精來,都可以把他寫成對立面還令他感激不盡。

    這活兒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