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關燈
小
中
大
1
美國“9·11”恐怖襲擊不久,百無聊賴的我吃了晚飯,在附近一條漂亮的臭水溝旁的柳樹林下散步。
水溝一旁是新建高檔商住樓,一旁是二十年前的小區。
擱在一塊,就跟精美的瓷器旁堆放着破銅爛鐵,我就被掩埋在其中一堆破銅爛鐵的地下深處。
我開始憂慮何時才能見到天日。
忽然手機響起,于江湖劈頭就問:“咋消失了啊?是不是又被黑中介給放趴下啦?” 我說:“我住在防空洞裡,你當然找不到啦?” “難怪電話打不通。
最近幹嘛呢?” “還能幹嘛,地窖裡涼快呢。
” “書還沒出?” “煮熟的鴨子給弄飛啦,出版社毀約啦。
”我哀歎。
“夠倒黴的。
看你也閑着,過來入夥吧?” “入夥?”這個詞彙聽起來就讓我來勁,我說,“作奸犯科的事我不幹。
我這人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迄今為止,哥哥我還算剛正不阿。
” “哈哈,就你那素質還想作奸犯科?咱找你幹的是純淨活。
” “這等好事咋不拉胡蒙入夥?” 于江湖大笑:“丫早人間蒸發了,債主滿城找他,逮着準卸他一條胳膊腿。
房租、水電、印刷、發行……連盒飯和礦泉水都欠着呢。
一千萬沒影子,倒欠幾十萬是有的。
” 果真是犯大案的,我想,又問到底啥活啊?他說也算老本行,見面說。
雙井一套很小的一居室民居,幾人就擠得寸步難行。
原來這是一家因資金、債務纏身屢次停刊雜志《人精》的複刊會,為了省錢,幾個頭兒就住這裡。
對這家叫好不叫座的人物類雜志,大夥有點印象。
扯到待遇問題,執行主編寒秋語焉不詳,隻說不會虧待大家,稿費千字一百五,采編一體,還有編輯費。
他強調,這是複刊,也是雙方磨合期。
看着這個和藹的主編,想想又能見到形形色色的大尾巴狼,都沒異議。
于是分配任務,報選題,采訪誰,寫誰,咋寫,寒秋統籌安排,避免撞車。
為了吸引人氣,寒秋說,本期要偏重娛樂和文化名人。
我被要求寫一篇萬字專訪,另外寫兩篇三千字酷評。
腦子裡首先浮現的采訪對象是作家痞爺、星爺、搖滾教父滾爺、唯爺和導演大島。
如何得到這些大尾巴狼的聯系方式就成了問題,大夥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資源共享互通有無。
我從晨歌那裡弄到了痞爺的手機号,從于江湖那裡弄到了滾爺的号碼,大島的号碼是一個娛記姗子透露給我的。
在随後一段時間,我通過姗子和别的記者,将京城文娛圈名人或他們的經紀人、助理的号碼幾乎一網打盡。
所有人都提醒你,千萬不要說是本人透露的,當我做“二傳手”時,也照本宣科。
做媒體有個好處就是不坐班,一禮拜一次會,散會後各奔東西。
一概沒記者證。
按寒秋的建議,我們自己去印了一張名片,惟一能證明我們真實身份的,就是寒秋那裡的電話了。
也沒記者包、筆記本或錄音機錄音筆啥的。
我的随身聽可以湊合着錄音。
想買個包,寒秋說先墊着吧。
2 我是在小區僻靜樹林給痞爺撥通電話的,第一次沒人接,隔幾分鐘打,通了。
一個男人懶洋洋的聲音:“喂——” 有些結結巴巴地說是《人精》雜志記者,想約個時間采訪一下。
他仍然懶洋洋地:“我不接受采訪。
” 我說:“我們雜志剛複刊的,口碑還是很不錯的。
” “啥口碑不錯啊?我聽說過,以前還拉我開專欄呢,我答應過,又反悔了,我不喜歡你們的雜志,太娛樂、太多招牌了,我跟一幫戲子瞎湊趣幹嘛啊。
”痞爺揶揄,斷然說,“我不見任何媒體,‘嘻嘻TV’也沒門。
” “電話
水溝一旁是新建高檔商住樓,一旁是二十年前的小區。
擱在一塊,就跟精美的瓷器旁堆放着破銅爛鐵,我就被掩埋在其中一堆破銅爛鐵的地下深處。
我開始憂慮何時才能見到天日。
忽然手機響起,于江湖劈頭就問:“咋消失了啊?是不是又被黑中介給放趴下啦?” 我說:“我住在防空洞裡,你當然找不到啦?” “難怪電話打不通。
最近幹嘛呢?” “還能幹嘛,地窖裡涼快呢。
” “書還沒出?” “煮熟的鴨子給弄飛啦,出版社毀約啦。
”我哀歎。
“夠倒黴的。
看你也閑着,過來入夥吧?” “入夥?”這個詞彙聽起來就讓我來勁,我說,“作奸犯科的事我不幹。
我這人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迄今為止,哥哥我還算剛正不阿。
” “哈哈,就你那素質還想作奸犯科?咱找你幹的是純淨活。
” “這等好事咋不拉胡蒙入夥?” 于江湖大笑:“丫早人間蒸發了,債主滿城找他,逮着準卸他一條胳膊腿。
房租、水電、印刷、發行……連盒飯和礦泉水都欠着呢。
一千萬沒影子,倒欠幾十萬是有的。
” 果真是犯大案的,我想,又問到底啥活啊?他說也算老本行,見面說。
雙井一套很小的一居室民居,幾人就擠得寸步難行。
原來這是一家因資金、債務纏身屢次停刊雜志《人精》的複刊會,為了省錢,幾個頭兒就住這裡。
對這家叫好不叫座的人物類雜志,大夥有點印象。
扯到待遇問題,執行主編寒秋語焉不詳,隻說不會虧待大家,稿費千字一百五,采編一體,還有編輯費。
他強調,這是複刊,也是雙方磨合期。
看着這個和藹的主編,想想又能見到形形色色的大尾巴狼,都沒異議。
于是分配任務,報選題,采訪誰,寫誰,咋寫,寒秋統籌安排,避免撞車。
為了吸引人氣,寒秋說,本期要偏重娛樂和文化名人。
我被要求寫一篇萬字專訪,另外寫兩篇三千字酷評。
腦子裡首先浮現的采訪對象是作家痞爺、星爺、搖滾教父滾爺、唯爺和導演大島。
如何得到這些大尾巴狼的聯系方式就成了問題,大夥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資源共享互通有無。
我從晨歌那裡弄到了痞爺的手機号,從于江湖那裡弄到了滾爺的号碼,大島的号碼是一個娛記姗子透露給我的。
在随後一段時間,我通過姗子和别的記者,将京城文娛圈名人或他們的經紀人、助理的号碼幾乎一網打盡。
所有人都提醒你,千萬不要說是本人透露的,當我做“二傳手”時,也照本宣科。
做媒體有個好處就是不坐班,一禮拜一次會,散會後各奔東西。
一概沒記者證。
按寒秋的建議,我們自己去印了一張名片,惟一能證明我們真實身份的,就是寒秋那裡的電話了。
也沒記者包、筆記本或錄音機錄音筆啥的。
我的随身聽可以湊合着錄音。
想買個包,寒秋說先墊着吧。
2 我是在小區僻靜樹林給痞爺撥通電話的,第一次沒人接,隔幾分鐘打,通了。
一個男人懶洋洋的聲音:“喂——” 有些結結巴巴地說是《人精》雜志記者,想約個時間采訪一下。
他仍然懶洋洋地:“我不接受采訪。
” 我說:“我們雜志剛複刊的,口碑還是很不錯的。
” “啥口碑不錯啊?我聽說過,以前還拉我開專欄呢,我答應過,又反悔了,我不喜歡你們的雜志,太娛樂、太多招牌了,我跟一幫戲子瞎湊趣幹嘛啊。
”痞爺揶揄,斷然說,“我不見任何媒體,‘嘻嘻TV’也沒門。
” “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