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關燈
胡蒙略一思考,開玩笑似的說:“看來這位記者朋友對祖國還是不太自信啊。

    中國整體上的确是發展中,但我們也有前沿性的東西,我們的衛星一樣可以上天嘛。

    我們的中醫、武術、食文化、儒家思想——” 于江湖插嘴:“還有風水和房中術。

    ” 觀衆大笑中胡蒙得意地說:“對啊——這些不都獨占鳌頭嗎?内容現在不便透露,肯定引領國際潮流。

    ” 齊芸和吳麗麗開始鼓掌,于江湖示意我和許佳,我們也假模假式地摩擦手掌,在大廳裡異常寥落。

    又一記者問:“請問胡先生,橫幅上寫的是中美兩家公司的聯合新聞發布會,這次版權轉讓數額又創了記錄,怎麼沒美方代表?” 胡蒙很從容地說:“請我公司副總于江湖先生回答這個問題。

    ” 于江湖輕輕咳了一聲,不緊不慢地:“今天之所以美方沒來人是因為完全沒必要,因為胡先生既是作品策劃人,還是中方作者代理人,同時,胡總還是美方的中文版權代理人。

    作者作為科研工作者,又涉及到很大一筆版權費,堅決保持低調,我們沒理由不尊重他們。

    ” 台下一片騷動。

    一老編輯站起來:“我今天是抱着學習的态度來的。

    請問胡先生,您同時是中方和美方代理人,也就是自己和自己談,我做了幾十年出版,這樣的模式好像我還沒見過。

    ” 胡蒙嘿嘿一笑,簡明扼要:“新事物嘛。

    ” 這位編輯接着問:“胡蒙先生,你能說說怎麼個新法,我也學習學習。

    ” 胡蒙摸摸領帶,清了清喉嚨,說:“這事也有戲劇性,我本來是想把版權賣到國外,結果他們把國内這個市場讓給我。

    也就是說,合同一簽,國外的市場就跟我沒關系啦,我隻作為他們的代理和國内出版社談。

    ” 衆人就像在漿糊裡洗了個澡,暈菜了。

    片刻,一記者問:“這一百二十萬美元包含作者的版稅嗎?” 胡蒙:“不包括。

    他們拿他們的稿費,也就是版稅,我拿我的代理費。

    ” 更大的煽動,夾雜着噓聲。

    兩位少帥交頭接耳,許佳保持着蒙娜麗莎一樣的親和力,我則擠出笑比哭好狀。

    一大報記者發難:“胡先生,可否介紹一下美國阿波羅公司的情況?阿波羅總是讓人聯想到美國的航天業。

    我網上查了一下,好像沒出版業務。

    ” 胡蒙照例嘿嘿一笑:“這個公司不是出版公司,是一家投資公司。

    啥叫投資公司,就是啥來錢投啥,而且敢于大手筆。

    現在不是流行燒錢嗎?好多風投,一燒錢就幾千萬上億。

    我想,可能是因為他們看上了這本書的市場潛力吧。

    ” 一财經記者要求出示和美方簽的合同。

    胡蒙煞有介事地從精美皮包裡拿出裝訂好的幾張影印版英文薄紙,向全場晃了幾晃,人們一擁而上,還沒看個究竟,胡蒙就收了回去。

    有記者要求拍照,胡蒙嘿嘿一笑,反問:“這是商業秘密,你還要求看看支票嗎?” 記者腆着臉,锲而不舍:“讓我們開開眼,也挺好。

    ” 胡蒙像一個受了委屈的孩子:“他們給我錢,我是要開發票的,——發票是随便給人看的嗎?” 我急中生智見縫插針:“女不問年齡男不問收入,地球上都這規矩。

    ” 于江湖贊許地對我點了個頭,補充說:“我們理解媒體的心情,但媒體也不能跑到别人的錢包裡去曝光啊。

    要是你們有稅務局的卧底咋辦啊?” 一片哄笑,許佳強作笑顔,我如坐針氈。

    又一個出版人挑刺兒:“據我多年經驗,中國社科類圖書版權賣出去的極少買回來的多。

    即使買回來,一部二十萬字的書也就一兩千美元。

    《第三次浪潮》和後來的《數字化生存》(注:著名未來學著作,作者尼葛洛龐帝(Negroponte,1943~),美國著名未來學家,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及媒體實驗室創辦人。

    )都赫赫有名,引進時也不過幾百萬人民币,已經是天價了。

    每年新聞出版署帶團出席德國法蘭克福國際書展,整個版權成交額不過二三十萬美元。

    單本中文版權轉讓費高達一百二十萬美元,相當于幾個書展!在我記憶中還沒有,您對這本書的信心在哪裡?” 全場鴉雀無聲。

    胡蒙有些臉紅,強作鎮定:“這本書的确是個另類,我都覺得一場遊戲一場夢。

    ” 台下哄笑,交頭接耳。

    胡蒙站起來,振振有詞:“請各位别忘了,這部書是全球發行。

    當初美方的報價隻有區區十萬美金,因為我們隻提供了梗概,當提供了更多内容後,他們改變主意了,因為他們被内容征服了,讓我們報個價格,我哪裡知道啊,我就說十萬美元隻相當于中國市場。

    就算定價二十五塊錢,百分之十五的利潤,發行三十萬冊就回來了,這都是保守估計。

    所以我把球踢回去,結果他們出了個整數,我們加了二十萬上去。

    如果從全球市場角度來看,一本書投入一百多萬美元不算啥。

    ” 于江湖插漏補缺:“通用電器總裁韋爾奇的回憶錄僅在北美的版權就賣了七百多萬美元。

    希拉裡回憶錄,一個字還沒寫,就預付了八百萬美元。

    ” 一個記者不屈不撓:“現在一本帶有科普性質的讀物發行三十萬冊,似乎沒那麼容易,兩位老總似乎很樂觀。

    大家提到的都是全球赫赫有名的作者,您這本書的作者即使是國内科技界泰鬥級人物,能和他們比肩嗎?聽您的口氣,他很低調,難道這本書會使用筆名嗎?” “我先糾正一下,這本書不是科普讀物,也不是科幻小說,而是一本——咋說呢,不好歸類的書,有點未來學的意思,預測高科技下的一切可能性。

    ”胡蒙言之鑿鑿,“我們的信心來自于内容,連老外都被征服了。

    另外,關于作者,他們是前沿科技工作者,未必是泰鬥,而且是好幾位作者。

    我們會使用筆名,或者在每位作者的名字中取一個字組成一個合名。

    ” 一個記者問:“請問,這本書完稿了嗎?書名取好了嗎?” 胡蒙示意了一下于江湖,于說:“現在處于最後審閱階段,名字也在最後醞釀之中——産房都傳喜訊了,取個名兒還不容易嗎?” 一個外地駐京記者問:“請問此書是在北京出還是外地出?” 胡蒙嘿嘿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