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奸雄,還是能臣?

關燈
直隸總督時的下屬。

    兒女的婚事,有意無意地為袁世凱的勢力擴張結下了一張大網。

     當官從政,一個很重要的行為就是用人。

    袁世凱的用人,同樣值得一提。

    袁世凱很看重一個人的能力,他所用的,都是比較能幹的人。

    在這一點上,袁世凱跟曹操又有幾分相似。

    袁世凱也基本做到了“任人唯賢”,而不是“用人唯親”。

    清末民初,袁世凱幾乎籠絡了國内各方面最優秀的人才,他的北洋集團就是一個人才集團。

    比如軍事方面有号稱“北洋三傑”的王士珍、段祺瑞、馮國璋,警察方面有趙秉鈞、段芝貴,經濟方面有周學熙、梁士诒,教育方面有嚴修、林墨青、盧本齋、傅增湘,法律方面有金邦平、黎淵等。

    這些人都是當時的人傑。

    袁世凱沒有像當年的曾國藩和李鴻章一樣,組織一支“鄉黨”的隊伍,他的手下很少與他有地緣和血緣關系。

    袁世凱的家族是一個大旺族,兄弟六人,子侄輩數十上百人,光袁世凱自己就有十七個兒子。

    但袁世凱極少讓他的兄弟子侄在政府中做事,他的兒子,隻有大兒子袁克定,曾在清末年間擔任了左丞,而且時間不長,自己下野之後,袁克定也随之辭職。

    袁世凱擔任民國大總統之後,他的兒子們一個也沒在政府中任職。

    袁世凱用人的另一個特點是大膽提攜新人,比如袁世凱在朝鮮時,就大量任用清廷第一批學成歸來的留美學生,開銷了前任留下的工作人員,一連調來八九位留美後生,分别在漢城的總理署及各地分署任翻譯。

    這當中,就有唐紹儀、吳仲賢、周長齡、梁如浩、蔡紹基等。

    袁世凱所用的留美學生人數,幾乎占全部留美歸國學生人數的十分之一,為延納留美歸國精英最多的機構。

    唐紹儀跟随袁世凱後不久,袁世凱即破格遴選唐紹儀做他的政治副手兼漢城郊區龍山分署員,地位甚至超越了很多一直跟随他的親信随員。

    袁世凱第三任期滿後,即舉薦唐紹儀替代自己,後由于甲午戰争爆發未能實現。

    戰争爆發之後,袁世凱内調國内,仍舉薦了唐紹儀主持留守事宜。

     alt 段芝貴 alt 梁士诒 對于手下之能人,袁世凱既大膽提攜,也善于籠絡——天津小站練兵時,袁世凱的文案,也是他的老朋友阮忠樞在天津某妓院結識了一個妓女小玉,二人相處感情日濃。

    阮忠樞欲納小玉為妾,便向袁世凱報告。

    袁世凱表态說有礙軍隊聲譽,不同意阮忠樞納小玉。

    阮忠樞隻好作罷。

    一段時間之後,袁世凱覺得這事也沒什麼,便派人秘密将小玉贖出,在天津購置了房産和家具,将小玉安頓好。

    然後,袁世凱和阮忠樞去天津,乘着暮色,袁世凱帶着阮忠樞來到了一家大院。

    阮忠樞見院子裡高挂紅燈籠,屋中鋪陳富麗堂皇,堂前點着朱燭,擺着豐盛的酒席,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正詫異間,就聽見有人喊道:新姑爺到!從裡屋出來了一位新娘打扮的俏佳人,定眼一看,原來正是朝思暮想的小玉——原來,袁世凱把這一切都辦好了,正等着他入洞房呢!如此籠絡人心的舊手段,袁世凱運用得爐火純青。

    怎麼看,這都像是一個精通人情世故的“曹操”。

     以袁世凱的做事做人風格來看,最大的特點就是手腕圓熟,看起來“人情味”很重。

    袁世凱決意改變國體,昔日的同人和兄弟,一下子變成君臣關系,這些人接受得了嗎?經過一番深思熟慮,袁世凱向政事堂列出一批“舊侶”、“故人”、“耆碩”名單,列入“舊侶”的有黎元洪、奕alt、載沣、世續、那桐、錫良、周馥;列入“故人”的有徐世昌、趙爾巽、李經羲、張謇;列入“耆碩”的有王闿運、馬相伯等。

    對這些人,袁世凱的态度是可以不稱臣。

    對于徐世昌、趙爾巽、李經羲、張謇四人,除了列入“故人”,受到不臣的優待外,袁世凱又發申令,尊此四人為“嵩山四友”,給予更優厚的待遇。

    值得一提的是,在“舊侶”中,還有當年差點緻袁世凱于死地的載沣。

    對于這個死對頭,袁世凱也沒痛下殺手,給予了寬大待遇。

    這可以說是袁世凱的政治手段,也可以說是他的肚量。

     促成袁世凱改變國體的動機中,還有一個埋在袁世凱心底的隐秘,不足為外人道。

    袁世凱一直是很迷信的,這也難怪,在那個時代,由于科學和理性的薄弱,很少有中國人不迷信的。

    袁世凱心中一直有一個死結,那就是袁家四代以來,先袁世凱死去的十四個人,有十三個人死于虛齡五十八歲以前,隻有袁世凱的四叔祖父死于六十歲。

    當年袁保慶和袁保恒的英年早逝,更是給袁世凱留下了陰影。

    一些風水師也議論紛紛,說什麼袁家祖墳穴位不正,掌祿不掌壽等,讓袁世凱的記憶尤深。

    袁世凱為此有一段時間曾拼命研究風水,有一次袁世凱的兒女親家周馥從安徽至德老家北上,到袁世凱隐居的洹上村拜訪。

    袁世凱興之所至,便與周馥、風水先生楊煥之一起,前往項城觀察自家祖墳。

    可以判斷的是,袁世凱在他五十八歲這一年,突然地想當皇帝,恐怕也跟這樣的心結有關。

    袁世凱還是想用稱帝這一非凡的方式來沖一沖袁家的“坎”,以自己的“天子命”來沖一沖懸挂在袁家男人頭頂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可能正是由于這樣的賭徒動機,袁世凱決定孤注一擲,與命運進行一次擲骰子遊戲。

     宿命的意義在于,即使你再想改變,你也隻能無奈何對待撲面而來的一切。

    袁世凱也一樣,他想拼命地反抗命運,結果,還是倒在終點線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