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委内瑞拉:如何毀掉一個國家?

關燈
開支,寅吃卯糧。

    反正大地在噴錢,不花白不花。

    于是,委内瑞拉的社會開支一路攀升,直到地下取款機突然停電為止,畢竟,中了一次獎的人不會一直中獎。

    第二,大搞國有化,打擊民營經濟。

    本來,石油産業萎縮,如果其他行業、企業能夠頂上,經濟或許也能挺住,但是查韋斯嚴重削弱了民營經濟。

    據統計,查韋斯政府征收了一千多個企業和農場,征收價格往往嚴重低于市場價格;那些沒有被征收的,也因為政府的種種管制政策而破産或主動關門,比如政府強行要求企業低價出售商品,不斷提高最低工資,要求企業“民主化管理”,要求銀行必須提供“社會性貸款”……總之,私有企業的生存空間越來越窄。

    有報道稱,1999年委内瑞拉有49萬個私人公司,但是到2018年,隻剩28萬個。

    第三,煽動經濟民族主義。

    比如,他堅決要收回石油公司的美資股份,當美國的兩大石油公司拒絕轉移股權時,他一紙令下,以極低的價格強征了這兩個公司。

     馬杜羅上台後,這一套經濟民粹主義更是變本加厲。

    就任後,他在經濟政策方面的第一個舉動是什麼呢?就是發動所謂的“經濟戰争”。

    什麼叫“經濟戰争”?很簡單,不讓商店和企業漲價。

    根據他的理論,委内瑞拉的經濟困難是因為貪得無厭的資本家囤積居奇,以此破壞社會主義革命,所以挽救困局的辦法就是不讓漲價。

    你非要漲價怎麼辦,那就派軍隊來“占領商店”。

     大家想想看,一邊是生産成本急劇地通貨膨脹,一邊是商品不讓漲價,結果是什麼?結果當然是商店關門大吉了。

    于是,委内瑞拉的短缺經濟變得更加嚴重。

    我看相關報道的時候,有一個小細節印象很深,因為短缺經濟造成人們到處排長隊買東西,而政府覺得超市門口到處排長隊太有損國家形象了,于是發明出各種辦法限制排隊,比如,隻能在超市後門或者車庫排隊,或者人們按照身份證号碼輪流出門排隊,比如,身份證尾号是1,周一排隊,尾号是2,周二排隊,等等,可以說是各種荒誕不經。

     經濟烏托邦主義倒推政治獨裁 我經常會聽到一種說法,查韋斯主義出了問題,不是因為經濟模式有問題,而是因為查韋斯和馬杜羅走向了政治獨裁,所以,政策是好的,但是好雞蛋被壞大廚給炒壞了。

    我認為,這個說法也不對。

    的确,查韋斯和馬杜羅的統治越來越威權化,這與委内瑞拉的經濟危機同步發生,但是這裡面的因果關系,主要不是他們的威權政治打破了經濟藍圖,而是他們的經濟藍圖倒推出了威權政治。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他們的經濟理念太依賴一套“敵我話語”了,他們的經濟模式也太依賴政府集中資源了,所以必須要依靠強力去“專政”那些反對派勢力:強取豪奪的資本家、囤積居奇的商店老闆、新自由主義的陰謀家、給美帝國主義代言的媒體……而所有的政治反對派和公民社會批評者,一定都是捍衛等級壓迫的“既得利益集團”。

    因此,為了神聖的“人民利益”,鎮壓這些強大的、邪惡的勢力,實屬迫不得已的“無奈選擇”。

    這就像你想要讓一顆石頭一直向上滾去,就必須形成強大的助推力。

     查韋斯上台後,通過各種方式打擊制衡他的反對派力量。

    2000年,支持他的“第五共和國運動”黨赢得議會多數席位,議會從此成為橡皮圖章。

    事實上,為了繞開礙手礙腳的議會反對黨,議會曾經四次授權總統實行“政令統治”。

    什麼叫“政令統治”?就是允許查韋斯無須經過議會批準就制定公共政策。

    簡單來說,就是議會選擇周期性地“自殺”來成全查韋斯的大權獨攬。

     搞定了立法機構,再來搞定司法機構。

    查韋斯一上台,就對司法系統展開了“大換血”,無數法官被解職。

    為了讓最高法院臣服于執政黨,查韋斯把大法官從20個增加到32個,從此保證了最高法院的政黨忠誠。

    此後,面對司法系統,查韋斯可以說如履平地。

    對付不聽話的市場媒體,政府也有各種辦法:拒絕續發經營許可證、罰款、起訴、禁止國有企業發放廣告、給支持政府的電視台發放補助等。

     所有這些做法,聽起來是不是有點耳熟?記憶力好的朋友可能已經想起來了,我前面講到過一個概念——不自由的民主。

    查韋斯時代的委内瑞拉,是不自由民主的又一個典型。

    不過,從2009年左右開始,大多數的國際政體評估機構已經不再把委内瑞拉視為“民主政體”,哪怕是不自由的民主。

     然而,正如法國大革命時期雅各賓派的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