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委内瑞拉:如何毀掉一個國家?

關燈
對一個體力上已經無法勝任的人委以如此重任,民衆對他可以說是“一往情深”。

    2013年他去世時,上百萬民衆深夜守候十幾個小時,無數人聲淚俱下,隻為給他送葬。

    哪怕他去世幾年之後,也就是查韋斯模式已經走向破産的時候,2017年一項調查仍然顯示,有79%的委内瑞拉民衆選擇查韋斯為其“最喜愛的總統”。

     不但在國内深受愛戴,查韋斯在國際上也“粉絲”無數。

    美國政治家桑德斯曾表示:“現在是委内瑞拉更可能實現美國夢。

    ”英國工黨領袖科爾賓則認為,查韋斯“展示了一種不同的、更好的道路,它叫作社會主義、叫作社會正義”。

    查韋斯去世時,好萊塢演員西恩·潘寫道:“全世界的窮人失去了他們的領路人。

    ”著名導演奧利弗·斯通則表示:“我為一個真正的英雄哀悼。

    ” 委内瑞拉何以至此? 這樣一個“窮人的領路人”,一個“真正的英雄”,為什麼将委内瑞拉帶入了經濟災難?可能有人會說,查韋斯2013年去世,委内瑞拉經濟危機2014年後出現,問題肯定完全出在他的繼任者馬杜羅。

    這種說法其實不對。

    為什麼?因為無論是經濟路線、外交政策還是政治傾向,馬杜羅都完全繼承了查韋斯的遺産。

    他自己也是查韋斯一手栽培,在他任下一路擔任議長、外交部長、副總統,最後成為查韋斯指定的接班人。

    所以,查韋斯雖然死了,但是查韋斯主義還在。

     當然,馬杜羅雖然繼承了查韋斯的遺志,卻沒有他的個人魅力,結果就成了一個東施效颦版的查韋斯。

    但是,這兩個人真正的區别還不是個人魅力,而是一個更重要的因素——國際石油價格。

    查韋斯那一套“左手取錢、右手撒錢”的經濟模式之所以搞得下去,是因為他在任期間,剛好趕上國際油價的大幅上升。

    大家可以看一下下頁的國際油價變化圖(圖5-5),1999年他剛上台時,油價是20美元左右一桶,到2013年他去世時,爬升至110美元左右,最高峰期甚至到達過170美元左右。

    馬杜羅卻沒有這個運氣,他一上台,國際油價就開始節節下跌,從110美元左右跌到現在的40美元上下。

    倒黴的馬杜羅,接過了查韋斯辦得如火如荼的盛宴,卻發現冰箱裡已經開始彈盡糧絕。

     圖5-5 1990—2020年國際油價變化圖 (圖片來源:Macrotrends網站) 正因為查韋斯運氣絕佳,在任期間,他那些民粹主義經濟政策一度對經濟起到了一個“興奮劑”的作用。

    短期來看,各項經濟數據似乎都不錯,2000—2013年,經濟年均增速是3.5%,人均GDP從4800多美元升至12,000多美元,貧困率從23%降至8.5%。

    總之一切看起來都欣欣向榮,也正是在這個時候,桑德斯、科爾賓等人都為“21世紀社會主義”的新篇章給查韋斯紛紛鼓掌。

     但是,好運氣不可能永遠持續。

    事實上,在國際油價大跌之前,也就是查韋斯還活着時,通貨膨脹、短缺經濟、民營部門萎縮等“民粹經濟病兆”都已經開始顯現。

    查韋斯最驕傲的政策之一,是通過補貼保證窮人買到廉價食品,但是到2011年,委内瑞拉的食品價格已經是2003年的9倍,而平均工資隻增長了不到40%。

    貧困率、犯罪率也已經重新開始上升。

    某種意義上,查韋斯的英年早逝是一種“幸運”,因為命運沒有殘忍地讓他親眼看到自己的革命全面破産。

     雖然國際油價下跌是“查韋斯主義”的拐點,但這并非它破産的最根本因素。

    道理很簡單:這個世界上石油國家很多,但是沒有哪個像委内瑞拉摔得這麼慘。

    哪怕是俄羅斯,由于國際油價的下跌,普京的經濟奇迹最近幾年失去魔力,但是在俄羅斯,後果也隻是真實收入水平的停滞,而不是GDP縮水65%這樣恐怖的情形。

    上次課我們還講到智利,智利的支柱性産業是銅,也是高度依賴國際市場,但是,由于智利長期實行反周期的财政模式,居安思危、未雨綢缪,所以盡管國際市場大起大落,仍然保持了經濟穩定與增長。

    至于馬杜羅天天挂在嘴邊的美國制裁,也不是最重要的因素,因為石油制裁從2017年左右才真正開始,這時候的委内瑞拉經濟已經在暴風眼當中了。

    而且,委内瑞拉也找到不少繞開石油制裁的辦法。

     委内瑞拉經濟危機的根本原因,還是其經濟理念,而不是外部因素。

    為了實現所謂“社會公平”的偉大理想,查韋斯犯了一些教科書式經濟政策的錯誤。

    第一,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