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為什麼要“重新帶回國家”?比較政治學的輪回
關燈
小
中
大
産、石油,就可以将一個國家拖入長期的内戰,把一個小傷口變成大面積的感染。
而那些國家能力強大的國家,往往能夠在叛軍崛起的源頭就将其剿滅,從而避免星星之火發展成燎原之勢。
也就是說,國家能力是個相對而非絕對的概念。
一隻生病的羚羊完全可能在虎口之下逃生,隻要那隻老虎病得更嚴重就行。
“國家”的第二個重大功能,是提供公共服務。
這一點應該說非常容易理解。
國家是暴力機器,但不僅僅是暴力機器。
尤其是在現代社會,我們賦予國家很多功能。
古代的時候,老百姓如果被偷被搶,或者家裡人被打被殺,可能會去告官,但是通常而言,老百姓不會因為孩子上不起學而跑到官府門前去要求“受教育權”,也不會因為看不起病而要求政府提供“醫保”。
現代國家就不同了,你上不起學找政府、看不起病找政府、失業了找政府、門口路壞了找政府、失火了也找政府,甚至連鄰居家裝修太吵了,你可能都會撥打“市長熱線”。
那麼,問題就來了,我們對政府有這麼多要求,它如何做到?顯然,隻有那些具有強大征稅能力的國家才能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務——這當然不是說,具有強大征稅能力的政府一定會把錢花在公共服務上,或者一定能把錢花得合理,但是征稅能力是公共服務的必要條件之一,這一點恐怕沒有争議。
我們常常羨慕北歐國家“從搖籃到墳墓”的福利體系,但是它的前提是稅收占GDP接近50%的财稅能力。
很多國家的民衆羨慕中國的高鐵、中國的基礎設施,這背後同樣是政府巨大的财政能力和組織能力。
相比之下,那些貧窮落後的發展中國家,尤其是非洲國家,它們的财政和組織能力都非常低下,結果就是政府對很多公共問題一籌莫展。
舉一個公共健康問題的例子,大家都知道,瘧疾是一個困擾人類多年的問題,尤其是在非洲,每年都有幾十甚至幾百萬人因此喪生。
但是,這個病的防控從技術上而言,并沒有那麼難,隻要家家戶戶都挂上含有防蟲劑的蚊帳,這個病的傳播率和死亡率就會大大下降。
但是,很長時間以來,很多非洲政府就是拿不出買蚊帳的錢,隻能看着本國無數民衆尤其是兒童白白死去。
一個國家沒錢造航母、造原子彈還可以理解,但是蚊帳都買不起,這就是國家能力低下帶來的悲劇。
直到最近,在國際社會的幫助下,非洲的蚊帳普及率才顯著提高,瘧疾的死亡率也下降了一大半。
“國家”視角解釋的第三個方面,是經濟發展。
一定程度的市場自由是經濟發展的前提,這一點已經越來越成為常識。
但是,市場自由是怎麼來的?以前人們簡單地認為,市場自由就是擺脫政府,就是把政府這隻“看得見的手”捆起來,然後市場這隻“看不見的手”就會開始工作。
于是,就有了效率的提高、經濟的繁榮,這就是所謂“自發秩序的擴展”。
但是,慢慢地,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不是這麼簡單,不存在所謂“自發秩序的擴展”,所謂市場自由本身就是一個政治過程,就像交通自由,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交警在維持秩序。
最簡單而言,市場的存在和發展都需要産權保護,那麼,誰來保護産權?雖然政府有各種可疑之處,但是通常而言,它比街頭那些脖子上挂着金鍊子、胳膊上刻着刺青的黑幫混混要靠譜,因為它的時間視野通常比黑幫混混要長——黑幫混混今天還在鬥毆,明天可能就被打死了,但是政府不能不管明天。
因此,我們去買房之後,都一手交錢一手交房了,還要去領一個房産證。
如果市場隻是“自發秩序的擴展”,那我們拿到房子,交易就應該結束了。
但是,事實上,隻有房管局給我們發了房産證,我們心裡才會踏實,對不對?為什麼隻有拿到政府發的這個小本本,我們心裡才踏實?因為我們知道,這個政府蓋了章的小本本,意味着我們對這個房子擁有的所有權利,至少從法律上而言,從此有了一個暴力機器的保護。
而當政府不具備暴力壟斷能力的時候,這種對産權的踏實感就不複存在了。
在巴西,很多富人過着像囚犯一樣的生活。
為什麼?因為黑幫盛行,政府又幹不掉它們,富人随時被搶劫、被綁架,甚至被殺害,于是,富人的
而那些國家能力強大的國家,往往能夠在叛軍崛起的源頭就将其剿滅,從而避免星星之火發展成燎原之勢。
也就是說,國家能力是個相對而非絕對的概念。
一隻生病的羚羊完全可能在虎口之下逃生,隻要那隻老虎病得更嚴重就行。
“國家”的第二個重大功能,是提供公共服務。
這一點應該說非常容易理解。
國家是暴力機器,但不僅僅是暴力機器。
尤其是在現代社會,我們賦予國家很多功能。
古代的時候,老百姓如果被偷被搶,或者家裡人被打被殺,可能會去告官,但是通常而言,老百姓不會因為孩子上不起學而跑到官府門前去要求“受教育權”,也不會因為看不起病而要求政府提供“醫保”。
現代國家就不同了,你上不起學找政府、看不起病找政府、失業了找政府、門口路壞了找政府、失火了也找政府,甚至連鄰居家裝修太吵了,你可能都會撥打“市長熱線”。
那麼,問題就來了,我們對政府有這麼多要求,它如何做到?顯然,隻有那些具有強大征稅能力的國家才能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務——這當然不是說,具有強大征稅能力的政府一定會把錢花在公共服務上,或者一定能把錢花得合理,但是征稅能力是公共服務的必要條件之一,這一點恐怕沒有争議。
我們常常羨慕北歐國家“從搖籃到墳墓”的福利體系,但是它的前提是稅收占GDP接近50%的财稅能力。
很多國家的民衆羨慕中國的高鐵、中國的基礎設施,這背後同樣是政府巨大的财政能力和組織能力。
相比之下,那些貧窮落後的發展中國家,尤其是非洲國家,它們的财政和組織能力都非常低下,結果就是政府對很多公共問題一籌莫展。
舉一個公共健康問題的例子,大家都知道,瘧疾是一個困擾人類多年的問題,尤其是在非洲,每年都有幾十甚至幾百萬人因此喪生。
但是,這個病的防控從技術上而言,并沒有那麼難,隻要家家戶戶都挂上含有防蟲劑的蚊帳,這個病的傳播率和死亡率就會大大下降。
但是,很長時間以來,很多非洲政府就是拿不出買蚊帳的錢,隻能看着本國無數民衆尤其是兒童白白死去。
一個國家沒錢造航母、造原子彈還可以理解,但是蚊帳都買不起,這就是國家能力低下帶來的悲劇。
直到最近,在國際社會的幫助下,非洲的蚊帳普及率才顯著提高,瘧疾的死亡率也下降了一大半。
“國家”視角解釋的第三個方面,是經濟發展。
一定程度的市場自由是經濟發展的前提,這一點已經越來越成為常識。
但是,市場自由是怎麼來的?以前人們簡單地認為,市場自由就是擺脫政府,就是把政府這隻“看得見的手”捆起來,然後市場這隻“看不見的手”就會開始工作。
于是,就有了效率的提高、經濟的繁榮,這就是所謂“自發秩序的擴展”。
但是,慢慢地,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不是這麼簡單,不存在所謂“自發秩序的擴展”,所謂市場自由本身就是一個政治過程,就像交通自由,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交警在維持秩序。
最簡單而言,市場的存在和發展都需要産權保護,那麼,誰來保護産權?雖然政府有各種可疑之處,但是通常而言,它比街頭那些脖子上挂着金鍊子、胳膊上刻着刺青的黑幫混混要靠譜,因為它的時間視野通常比黑幫混混要長——黑幫混混今天還在鬥毆,明天可能就被打死了,但是政府不能不管明天。
因此,我們去買房之後,都一手交錢一手交房了,還要去領一個房産證。
如果市場隻是“自發秩序的擴展”,那我們拿到房子,交易就應該結束了。
但是,事實上,隻有房管局給我們發了房産證,我們心裡才會踏實,對不對?為什麼隻有拿到政府發的這個小本本,我們心裡才踏實?因為我們知道,這個政府蓋了章的小本本,意味着我們對這個房子擁有的所有權利,至少從法律上而言,從此有了一個暴力機器的保護。
而當政府不具備暴力壟斷能力的時候,這種對産權的踏實感就不複存在了。
在巴西,很多富人過着像囚犯一樣的生活。
為什麼?因為黑幫盛行,政府又幹不掉它們,富人随時被搶劫、被綁架,甚至被殺害,于是,富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