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什麼是國家?從墨西哥的毒販集團說起
關燈
小
中
大
正是因為國家的本質特征是“暴力壟斷”,當一個國家到處是分散的、四處開花的暴力活動時,我們說,這個國家的“國家能力”低下。
如果普通民衆走在街上,總是非常恐懼匪徒搶劫、軍閥流彈、恐怖分子綁架,這必然是“國家建構”比較失敗的表現。
反之,如果我們深夜出去吃個小龍蝦、喝個啤酒毫無心理障礙,這就是國家能力較高的表現。
我們看清末民初電視劇的時候,經常能看到一種組織,叫作“镖局”,也就是職業保镖,替商行押送貨物什麼的。
其實,镖局的盛行,就意味着國家建構很失敗,因為信不過國家的武裝力量,才會出現私人武裝的流行。
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當代墨西哥的“國家建構”非常失敗。
盡管政府已經竭盡全力,但是毒販集團“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而且,這種分散的暴力很容易陷入一個惡性循環——對很多老百姓而言,因為政府無力保護他們,他們必須保護自己,怎麼自我保護?也加入黑幫或者民兵。
于是,整個社會都走向武裝化。
我讀到過一個報道,裡面說到一個墨西哥民兵組織,它的标語就是:我們已經失去了一切,包括恐懼。
遺憾的是,墨西哥的情況并非個案。
在發展中國家,這種政府無法有效壟斷暴力、導緻暴力遍地開花的情形非常普遍。
隻不過,在不同國家,這種失敗有不同的表現形式:有的表現為黑幫盛行,有的表現為軍閥混戰,有的表現為宗教極端組織盤踞,有的表現為武裝分離主義勢力坐大……在巴西,情況和墨西哥很相似,也是黑幫橫行、相互厮殺,警察往往就是在旁邊打打醬油,這一點看過巴西電影《上帝之城》的可能會有深刻印象。
在阿富汗,暴力壟斷的缺失則體現為塔利班陰魂不散——2001年,在美軍的攻勢下,塔利班落荒而逃,但由于新政府戰鬥力低下,塔利班很快卷土重來,到2020年已經重新占領了阿富汗領土的五分之一,并且在一半領土上和政府軍展開拉鋸戰。
在尼日利亞,宗教極端組織“博科聖地”(BokoHaram)長期盤踞北方大片領土,今天一個自殺襲擊,明天一個集體綁架,過去十幾年把尼日利亞搞得雞飛狗跳。
在利比亞,卡紮菲倒台之後,整個國家迅速滑入軍閥混戰的狀态,目前除了一個的黎波裡政府和一個東部的政府,南部還有很多部落軍閥。
在叙利亞、也門、委内瑞拉、洪都拉斯、烏克蘭、菲律賓,這種碎片化的暴力都以不同的形式存在。
為何“國家建構”如此之難? 為什麼“國家建構”如此之難?簡單而言,暴力的分散化才是自然狀态,暴力的壟斷化,則是擺脫了自然引力的人為狀态。
要理解“自然狀态”,我們看看動物世界即可。
觀察野生猴子的世界,我們會發現,猴子們處于永恒的分散暴力中。
它們會為誰是老大而打得頭破血流,即使是暫時決出勝負了,過幾年猴王年齡大了,該退休了,新一輪的厮殺又會重新開始。
而且,就算在一個猴群中,猴王地位穩固了,它和另外一個或幾個猴群的“地盤之争”也是永恒的。
今天這群猴子打赢了,它們的地盤擴大1公裡,明天那群猴子打輸了,它們的地盤縮小3公裡。
如此循環往複,沒完沒了。
動物世界的這種“永恒的分散暴力”狀态,也提示了我們“國家建構”為什麼如此艱難。
直觀而言,暴力要從分散走向壟斷,面臨着兩大難題:第一是權力的集中化難題,也就是“誰當猴王”的問題;第二是領土範圍的清晰化難題,也就是“猴群的勢力範圍”問題。
前者是一個暴力壟斷如何獲得内部承認的問題,後者則是一個暴力壟斷如何獲得外部承認的問題。
首先,權力的集中化,是一個“大魚吃小魚、小魚吃小蝦”的過程。
這個過程,當然不可能和風細雨。
秦始皇建立大一統的中國,完成權力壟斷,背景是什麼?背景是春秋戰國打了四五百年。
就是這樣,秦朝也不過維持了短短十幾年。
之後,重新再打一遍,陳勝吳廣起義、六國複國運動、楚漢争霸,直到劉邦再一次完成權力壟斷。
西漢維持了200多年,到王莽新政失敗後,又打一遍,抵達了劉秀的權力壟斷。
之後的曆史大家也知道,反正就是每隔一段時間重打一次,如此循環往複。
中國的權力集中化過程起點很早、曆史很長,所以到今天,中國已經有相當成熟
如果普通民衆走在街上,總是非常恐懼匪徒搶劫、軍閥流彈、恐怖分子綁架,這必然是“國家建構”比較失敗的表現。
反之,如果我們深夜出去吃個小龍蝦、喝個啤酒毫無心理障礙,這就是國家能力較高的表現。
我們看清末民初電視劇的時候,經常能看到一種組織,叫作“镖局”,也就是職業保镖,替商行押送貨物什麼的。
其實,镖局的盛行,就意味着國家建構很失敗,因為信不過國家的武裝力量,才會出現私人武裝的流行。
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當代墨西哥的“國家建構”非常失敗。
盡管政府已經竭盡全力,但是毒販集團“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而且,這種分散的暴力很容易陷入一個惡性循環——對很多老百姓而言,因為政府無力保護他們,他們必須保護自己,怎麼自我保護?也加入黑幫或者民兵。
于是,整個社會都走向武裝化。
我讀到過一個報道,裡面說到一個墨西哥民兵組織,它的标語就是:我們已經失去了一切,包括恐懼。
遺憾的是,墨西哥的情況并非個案。
在發展中國家,這種政府無法有效壟斷暴力、導緻暴力遍地開花的情形非常普遍。
隻不過,在不同國家,這種失敗有不同的表現形式:有的表現為黑幫盛行,有的表現為軍閥混戰,有的表現為宗教極端組織盤踞,有的表現為武裝分離主義勢力坐大……在巴西,情況和墨西哥很相似,也是黑幫橫行、相互厮殺,警察往往就是在旁邊打打醬油,這一點看過巴西電影《上帝之城》的可能會有深刻印象。
在阿富汗,暴力壟斷的缺失則體現為塔利班陰魂不散——2001年,在美軍的攻勢下,塔利班落荒而逃,但由于新政府戰鬥力低下,塔利班很快卷土重來,到2020年已經重新占領了阿富汗領土的五分之一,并且在一半領土上和政府軍展開拉鋸戰。
在尼日利亞,宗教極端組織“博科聖地”(BokoHaram)長期盤踞北方大片領土,今天一個自殺襲擊,明天一個集體綁架,過去十幾年把尼日利亞搞得雞飛狗跳。
在利比亞,卡紮菲倒台之後,整個國家迅速滑入軍閥混戰的狀态,目前除了一個的黎波裡政府和一個東部的政府,南部還有很多部落軍閥。
在叙利亞、也門、委内瑞拉、洪都拉斯、烏克蘭、菲律賓,這種碎片化的暴力都以不同的形式存在。
為何“國家建構”如此之難? 為什麼“國家建構”如此之難?簡單而言,暴力的分散化才是自然狀态,暴力的壟斷化,則是擺脫了自然引力的人為狀态。
要理解“自然狀态”,我們看看動物世界即可。
觀察野生猴子的世界,我們會發現,猴子們處于永恒的分散暴力中。
它們會為誰是老大而打得頭破血流,即使是暫時決出勝負了,過幾年猴王年齡大了,該退休了,新一輪的厮殺又會重新開始。
而且,就算在一個猴群中,猴王地位穩固了,它和另外一個或幾個猴群的“地盤之争”也是永恒的。
今天這群猴子打赢了,它們的地盤擴大1公裡,明天那群猴子打輸了,它們的地盤縮小3公裡。
如此循環往複,沒完沒了。
動物世界的這種“永恒的分散暴力”狀态,也提示了我們“國家建構”為什麼如此艱難。
直觀而言,暴力要從分散走向壟斷,面臨着兩大難題:第一是權力的集中化難題,也就是“誰當猴王”的問題;第二是領土範圍的清晰化難題,也就是“猴群的勢力範圍”問題。
前者是一個暴力壟斷如何獲得内部承認的問題,後者則是一個暴力壟斷如何獲得外部承認的問題。
首先,權力的集中化,是一個“大魚吃小魚、小魚吃小蝦”的過程。
這個過程,當然不可能和風細雨。
秦始皇建立大一統的中國,完成權力壟斷,背景是什麼?背景是春秋戰國打了四五百年。
就是這樣,秦朝也不過維持了短短十幾年。
之後,重新再打一遍,陳勝吳廣起義、六國複國運動、楚漢争霸,直到劉邦再一次完成權力壟斷。
西漢維持了200多年,到王莽新政失敗後,又打一遍,抵達了劉秀的權力壟斷。
之後的曆史大家也知道,反正就是每隔一段時間重打一次,如此循環往複。
中國的權力集中化過程起點很早、曆史很長,所以到今天,中國已經有相當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