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印度:民主為什麼“不管用”?(1)
關燈
小
中
大
.9美元以下的人口低于3%。
照這個速度,以後印度可能也會像中國一樣走向全面脫貧。
圖2-5 印度人均GDP增長圖 (數據來源:世界銀行) 所以,每次聽到人們大義凜然地批判新自由主義,我都覺得非常吃驚,因為中國和印度,兩個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制度不同、文化不同,但都通過自由化改革使數億人擺脫貧窮,在這個過程中,技術上固然有種種可以改善之處,但是總體而言,這場改革的正面效應難以辯駁。
當然,改革是一個過程,不是一個開關。
今天印度的經濟還有無數問題,基礎設施的瓶頸問題、公共服務的落後、壟斷、各種利益集團對改革的阻撓等。
但是有一點是明确的,當印度人開始往民主這個程序輸入不同的政策時,它的産出也出現了不同。
抵制用政體解釋一切的誘惑 所以,印度經濟的落後,與其說是民主政體的問題,不如說是長期錯誤經濟政策的後果。
可能有人會說,印度錯誤的經濟政策不就是民主的結果嗎?那不還是怪民主?這個說法是有問題的,為什麼?因為如果民主必然帶來錯誤的經濟政策,那如何解釋印度的經濟改革?如果威權主義必然帶來正确的經濟政策,又如何解釋左翼威權主義?所以,回到本次課程的核心觀點:政體有限論。
一定要抵制用政體解釋一切的誘惑,不要輕易在兩點之間畫一條直線。
“政體有限論”的另一個說明,是對比印度和巴基斯坦。
我們前面講到過印度的種種落後,但是,别忘了,我們的參照系是中國,而且是最近三四十年的中國。
這三四十年的中國,不但是全世界發展最快的國家,而且處于中國自己曆史上發展最快的時期。
所以,你拿小明去和班上成績最好的孩子比,而且是和那個孩子發揮最好的那幾次考試去對比,當然小明成績不行了。
但是,我們都知道,其實和印度最有可比性的不是中國,而是巴基斯坦,因為它們同時從英屬印度獨立出來,地理、曆史因素都更接近,而中國的曆史傳統、文化、社會結構和印度相差非常遠,應該說,和中國最有可比性的,其實是東亞其他國家或地區,而和印度最有可比性的,則是同屬南亞地區的巴基斯坦。
如果把印度和巴基斯坦、孟加拉這樣的南亞國家對比,我們能得出“因為民主,所以停滞”的結論嗎?那就不一定了。
過去70多年,巴基斯坦經曆過四次政變,有一半的時間是處于威權統治之下。
但是,它的經濟發展更好嗎?2018年,印度的人均GDP是大約2000美元,巴基斯坦不到1500美元;印度的嬰兒夭折率是每1000人30人,巴基斯坦是57人;印度的人均預期壽命是69歲,巴基斯坦是67歲。
所以,如果拿印度和巴基斯坦來對比,我們的問題可能不再是“為什麼民主不管用”,反而變成“為什麼威權不管用”了。
所以,社會現象不同于自然現象,它往往具有極其複雜的成因,仿佛10匹、20匹、100匹馬在拉一輛車,不要輕易指着其中一匹馬說,都是因為它。
民主當然很重要,它通過将協商精神嵌入決策程序而體現出對普通人的尊重,它給權力套上缰繩,要求執政者平視而不是俯視民衆。
但是,民主不是從天而降、背着一大袋禮物的聖誕老人。
事實上,我們知道,聖誕老人并不真的存在,一個聖誕老人的口袋裡藏着什麼,取決于千千萬萬個父母在聖誕節之前花費了多少心思。
所以,不管是什麼制度,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是永恒的道理。
民主沒有那麼神奇,甚至,它也不應該那麼神奇,因為如果有一個制度按鈕按下去可以一勞永逸,那真是對人性之複雜以及複雜之美的蔑視。
*** [1]AnandPatel,“Nearly50percentMPsinthenewLokSobhahavecriminalrecords,”IndiaToday,May25,2019.
照這個速度,以後印度可能也會像中國一樣走向全面脫貧。
圖2-5 印度人均GDP增長圖 (數據來源:世界銀行) 所以,每次聽到人們大義凜然地批判新自由主義,我都覺得非常吃驚,因為中國和印度,兩個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制度不同、文化不同,但都通過自由化改革使數億人擺脫貧窮,在這個過程中,技術上固然有種種可以改善之處,但是總體而言,這場改革的正面效應難以辯駁。
當然,改革是一個過程,不是一個開關。
今天印度的經濟還有無數問題,基礎設施的瓶頸問題、公共服務的落後、壟斷、各種利益集團對改革的阻撓等。
但是有一點是明确的,當印度人開始往民主這個程序輸入不同的政策時,它的産出也出現了不同。
抵制用政體解釋一切的誘惑 所以,印度經濟的落後,與其說是民主政體的問題,不如說是長期錯誤經濟政策的後果。
可能有人會說,印度錯誤的經濟政策不就是民主的結果嗎?那不還是怪民主?這個說法是有問題的,為什麼?因為如果民主必然帶來錯誤的經濟政策,那如何解釋印度的經濟改革?如果威權主義必然帶來正确的經濟政策,又如何解釋左翼威權主義?所以,回到本次課程的核心觀點:政體有限論。
一定要抵制用政體解釋一切的誘惑,不要輕易在兩點之間畫一條直線。
“政體有限論”的另一個說明,是對比印度和巴基斯坦。
我們前面講到過印度的種種落後,但是,别忘了,我們的參照系是中國,而且是最近三四十年的中國。
這三四十年的中國,不但是全世界發展最快的國家,而且處于中國自己曆史上發展最快的時期。
所以,你拿小明去和班上成績最好的孩子比,而且是和那個孩子發揮最好的那幾次考試去對比,當然小明成績不行了。
但是,我們都知道,其實和印度最有可比性的不是中國,而是巴基斯坦,因為它們同時從英屬印度獨立出來,地理、曆史因素都更接近,而中國的曆史傳統、文化、社會結構和印度相差非常遠,應該說,和中國最有可比性的,其實是東亞其他國家或地區,而和印度最有可比性的,則是同屬南亞地區的巴基斯坦。
如果把印度和巴基斯坦、孟加拉這樣的南亞國家對比,我們能得出“因為民主,所以停滞”的結論嗎?那就不一定了。
過去70多年,巴基斯坦經曆過四次政變,有一半的時間是處于威權統治之下。
但是,它的經濟發展更好嗎?2018年,印度的人均GDP是大約2000美元,巴基斯坦不到1500美元;印度的嬰兒夭折率是每1000人30人,巴基斯坦是57人;印度的人均預期壽命是69歲,巴基斯坦是67歲。
所以,如果拿印度和巴基斯坦來對比,我們的問題可能不再是“為什麼民主不管用”,反而變成“為什麼威權不管用”了。
所以,社會現象不同于自然現象,它往往具有極其複雜的成因,仿佛10匹、20匹、100匹馬在拉一輛車,不要輕易指着其中一匹馬說,都是因為它。
民主當然很重要,它通過将協商精神嵌入決策程序而體現出對普通人的尊重,它給權力套上缰繩,要求執政者平視而不是俯視民衆。
但是,民主不是從天而降、背着一大袋禮物的聖誕老人。
事實上,我們知道,聖誕老人并不真的存在,一個聖誕老人的口袋裡藏着什麼,取決于千千萬萬個父母在聖誕節之前花費了多少心思。
所以,不管是什麼制度,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是永恒的道理。
民主沒有那麼神奇,甚至,它也不應該那麼神奇,因為如果有一個制度按鈕按下去可以一勞永逸,那真是對人性之複雜以及複雜之美的蔑視。
*** [1]AnandPatel,“Nearly50percentMPsinthenewLokSobhahavecriminalrecords,”IndiaToday,May25,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