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北風故事
關燈
小
中
大
叫“詹士”,住風順堂區。
南灣沿岸常有番鬼騎馬行路。
各個騎一匹亮晶晶大馬,三三兩兩,慢慢悠悠。
馬尾粗粗麻麻,掃在臉上有股味道。
番鬼鞋底是木質,很硬、一個月後,學徒仔最後一次去茨林圍,向老師行跪拜大禮。
老師始終靜英英,靜似某時刻天空,那種天空永不會在澳門出現,大概不屬于人間。
老師從不在畫上署名,隻一遍遍地落AdMajoremGZoriam這個細節,馮喜永恒想起。
馮喜搬進詹士位于黑蛭巷的寓所。
剛開始也幹仆役活,但他認為自己真正身份是學徒。
詹士那樣的番鬼通常雇有一二十個仆役,分管賬本、衣櫥、治安、廚房和馬。
多數時候詹士帶着馮喜一■寫生、找生意、社交;另一些時候不帶,那說明詹士是要去找點兒樂子了。
找樂子時候,詹士帶一個名叫安東尼的混血兒。
馮喜常在夜裡聽見隔壁女主人(一個壯實的番婦)抽打一個名叫保祿的黑奴。
黑奴保祿哭嚎聲之強韌,可以一直傳遠去撞在風順堂鐘上。
而撞鐘之前,哭嚎聲伸縮、蠕行,勾勒巷道模樣:極窄的,回環的,令人安樂,令人厭倦——馮喜枕着鄰人嚎哭聲,想象陰間巷道也是極窄的、回環的,有長長短短衫褲晾着,有豬的雞的鬼魂拱着,陽間燒下來的錢、人、船、馬在焦黑天頂如大雨落着。
有人孤身浮沉無垠大海,有人人擠人擠破頭。
他和兩個本地人共用一間仆役房,兩人一個叫阿清一個叫阿勝,如今都找不見了。
在澳門,如果你是黃皮膚,你可以向任何方向消失。
如果你是其他膚色,則不可向北。
我問:“若然是蛙哩?"馮喜說:“若然是蛙,麻煩你即刻化入水去——那是最大本領,一朝化人水去,就可以随水去一切地方。
”天空開始發藍,我們不得不離開門洞往回趕,回到好景花園倒頭就睡,醒轉之後大吃特吃。
白天變得蒼白,因我們期待子夜。
等到鼾聲再次漲滿池塘我們立刻出發。
我們遊曆了(第一夜提及的)茨林圍、媽閣廟,仍然回到門洞,背靠泥牆坐下,藍色天光從木格窗隙溜進來,阿清窸窸窣窣起身,因為伺候詹士盥洗是阿清的活,阿勝仍躺着,馮喜一睜眼就能看見他的月牙頭頂。
外面各種跑樓梯.跑地闆、開門關門的動靜一通亂響。
整個下午馮喜都在畫室幹活。
詹士走進去,有時穿常服,有時穿晨衣,視乎他即将要去哪、幹什麼,他也不是沒試過穿晨衣騎馬一•從家門口一直騎到跑馬場,和已經騎得微微冒汗的男男女女會合——有一陣子,作為澳門為數不多的女騎手,阿爾梅達•岡薩加在馬背上大出風頭。
反正阿爾梅達•岡薩加不管在哪都是大出風頭的,還想把風頭出到珠江去。
她使整個澳門圍着她轉。
她的前任們留在原地像廢紙團,努力展平自己、活下去(其中有幾位因為死于非命,不^尋不淪為“前任”)。
半年之後,馮喜能畫炭筆畫、油畫和極好的水彩。
他的畫被他們拿去廣州,還有少量寄在商館區畫肆賣。
那時他的畫是論斤叫價。
詹士替他在木匠圍另租一個套間,認為他“應當學習像一個紳士那樣過活”,又領他去裁縫處置辦唐裝洋裝,搜羅讓他變得體面起來的各樣配件……那是一筆結實開支,完全由伊麗莎白掏錢。
說到這裡馮喜陷入沉默。
他被某種大錨拖住,在他沉默的時候我隻能小心翼翼望向啟明星(升在了中天),既不能望得很明顯,又不能顯得沒在望,我整個表現出一種溫和的、無所事事的姿态,礦石味的西北風刮擦着我,一并将他的既有形象刮去一一他也像一隻蛙啊,正當着我的面變形,他是新的,陌生的——他是新的,更是真的。
穿着新衣見了許多人——馮喜重新說起來一■出入各種場合,那些地方總有蘇格蘭人;有葡萄牙人;有花旗人,花旗人簡單、快活;有印度人;有各式各樣的夫人,她們恪盡職守。
夫人中的佼佼者無疑是阿爾梅達•岡薩加。
阿爾梅達•岡薩加絕非通貨。
她是戰利品,是皇冠,僅供澳門之王持有.新一天的光驅趕我們。
我們往回走、倒頭睡。
毫無疑問,我們一步一步地被夜間故事馴化成夜行生物。
馮喜兩手着地、跑在前頭,我兩手着地是為了追上他、聽清他。
白天不值得過。
我們八爪着地,射向慢慢降臨的子夜。
第三夜,我們遊曆了木匠圍和三巴堂——如果沒有出現在馮喜的故事裡,這些地方就毫無意義。
我們取道三巴堂東南側的捷徑返回門洞。
"後來,”馮喜說,“年輕有為的新晉畫師從澳門去廣州,差點忘記其實是‘回鄉精緻裁剪的新衣在他身上慢慢變舊、變貼,看上去就是他與生俱來的皮。
畫師挨船欄站着,一個哥仔湊上去說:"阿官,白榄愛嗎?有鹹有辣。
”賣榄哥仔大概九歲十歲,不會超過十二歲。
畫師在黃埔下船,不自覺默念:黃埔。
乞兒立刻包抄上去,扯他衫袖衫尾,“好心喇少爺仔,”他們說,“好心畀個錢。
”他們中的一個令畫師突然想起一個老友:泥腦仔。
那種事很常見,有時想起舊時老友,有時想起舊時自己,人是擁有鏡中歲月的動物。
畫師摸一角碎銀出來,很快地塞進那幸運兒手心。
他的仁慈(或自憐)引發小型打鬥,一班人馬撕撕咬咬向棧房背街去了。
餘下的繼續連扯帶求:"好心喇少爺仔,畀個錢。
”畫師看着聽着樣樣親切,登時惘然。
他換駁艇。
駁艇西行時候,他才真真正正、完完全全成為一個少爺,是圍着駁艇旋轉叫賣的壹家船助他完成最後一步變形。
他輕輕一躍,降落海皮渡頭石基。
他是一個少爺了。
剃頭佬、小販、乞兒湧上來。
他們見他不做任何幫襯,就打聽他的來
南灣沿岸常有番鬼騎馬行路。
各個騎一匹亮晶晶大馬,三三兩兩,慢慢悠悠。
馬尾粗粗麻麻,掃在臉上有股味道。
番鬼鞋底是木質,很硬、一個月後,學徒仔最後一次去茨林圍,向老師行跪拜大禮。
老師始終靜英英,靜似某時刻天空,那種天空永不會在澳門出現,大概不屬于人間。
老師從不在畫上署名,隻一遍遍地落AdMajoremGZoriam這個細節,馮喜永恒想起。
馮喜搬進詹士位于黑蛭巷的寓所。
剛開始也幹仆役活,但他認為自己真正身份是學徒。
詹士那樣的番鬼通常雇有一二十個仆役,分管賬本、衣櫥、治安、廚房和馬。
多數時候詹士帶着馮喜一■寫生、找生意、社交;另一些時候不帶,那說明詹士是要去找點兒樂子了。
找樂子時候,詹士帶一個名叫安東尼的混血兒。
馮喜常在夜裡聽見隔壁女主人(一個壯實的番婦)抽打一個名叫保祿的黑奴。
黑奴保祿哭嚎聲之強韌,可以一直傳遠去撞在風順堂鐘上。
而撞鐘之前,哭嚎聲伸縮、蠕行,勾勒巷道模樣:極窄的,回環的,令人安樂,令人厭倦——馮喜枕着鄰人嚎哭聲,想象陰間巷道也是極窄的、回環的,有長長短短衫褲晾着,有豬的雞的鬼魂拱着,陽間燒下來的錢、人、船、馬在焦黑天頂如大雨落着。
有人孤身浮沉無垠大海,有人人擠人擠破頭。
他和兩個本地人共用一間仆役房,兩人一個叫阿清一個叫阿勝,如今都找不見了。
在澳門,如果你是黃皮膚,你可以向任何方向消失。
如果你是其他膚色,則不可向北。
我問:“若然是蛙哩?"馮喜說:“若然是蛙,麻煩你即刻化入水去——那是最大本領,一朝化人水去,就可以随水去一切地方。
”天空開始發藍,我們不得不離開門洞往回趕,回到好景花園倒頭就睡,醒轉之後大吃特吃。
白天變得蒼白,因我們期待子夜。
等到鼾聲再次漲滿池塘我們立刻出發。
我們遊曆了(第一夜提及的)茨林圍、媽閣廟,仍然回到門洞,背靠泥牆坐下,藍色天光從木格窗隙溜進來,阿清窸窸窣窣起身,因為伺候詹士盥洗是阿清的活,阿勝仍躺着,馮喜一睜眼就能看見他的月牙頭頂。
外面各種跑樓梯.跑地闆、開門關門的動靜一通亂響。
整個下午馮喜都在畫室幹活。
詹士走進去,有時穿常服,有時穿晨衣,視乎他即将要去哪、幹什麼,他也不是沒試過穿晨衣騎馬一•從家門口一直騎到跑馬場,和已經騎得微微冒汗的男男女女會合——有一陣子,作為澳門為數不多的女騎手,阿爾梅達•岡薩加在馬背上大出風頭。
反正阿爾梅達•岡薩加不管在哪都是大出風頭的,還想把風頭出到珠江去。
她使整個澳門圍着她轉。
她的前任們留在原地像廢紙團,努力展平自己、活下去(其中有幾位因為死于非命,不^尋不淪為“前任”)。
半年之後,馮喜能畫炭筆畫、油畫和極好的水彩。
他的畫被他們拿去廣州,還有少量寄在商館區畫肆賣。
那時他的畫是論斤叫價。
詹士替他在木匠圍另租一個套間,認為他“應當學習像一個紳士那樣過活”,又領他去裁縫處置辦唐裝洋裝,搜羅讓他變得體面起來的各樣配件……那是一筆結實開支,完全由伊麗莎白掏錢。
說到這裡馮喜陷入沉默。
他被某種大錨拖住,在他沉默的時候我隻能小心翼翼望向啟明星(升在了中天),既不能望得很明顯,又不能顯得沒在望,我整個表現出一種溫和的、無所事事的姿态,礦石味的西北風刮擦着我,一并将他的既有形象刮去一一他也像一隻蛙啊,正當着我的面變形,他是新的,陌生的——他是新的,更是真的。
穿着新衣見了許多人——馮喜重新說起來一■出入各種場合,那些地方總有蘇格蘭人;有葡萄牙人;有花旗人,花旗人簡單、快活;有印度人;有各式各樣的夫人,她們恪盡職守。
夫人中的佼佼者無疑是阿爾梅達•岡薩加。
阿爾梅達•岡薩加絕非通貨。
她是戰利品,是皇冠,僅供澳門之王持有.新一天的光驅趕我們。
我們往回走、倒頭睡。
毫無疑問,我們一步一步地被夜間故事馴化成夜行生物。
馮喜兩手着地、跑在前頭,我兩手着地是為了追上他、聽清他。
白天不值得過。
我們八爪着地,射向慢慢降臨的子夜。
第三夜,我們遊曆了木匠圍和三巴堂——如果沒有出現在馮喜的故事裡,這些地方就毫無意義。
我們取道三巴堂東南側的捷徑返回門洞。
"後來,”馮喜說,“年輕有為的新晉畫師從澳門去廣州,差點忘記其實是‘回鄉精緻裁剪的新衣在他身上慢慢變舊、變貼,看上去就是他與生俱來的皮。
畫師挨船欄站着,一個哥仔湊上去說:"阿官,白榄愛嗎?有鹹有辣。
”賣榄哥仔大概九歲十歲,不會超過十二歲。
畫師在黃埔下船,不自覺默念:黃埔。
乞兒立刻包抄上去,扯他衫袖衫尾,“好心喇少爺仔,”他們說,“好心畀個錢。
”他們中的一個令畫師突然想起一個老友:泥腦仔。
那種事很常見,有時想起舊時老友,有時想起舊時自己,人是擁有鏡中歲月的動物。
畫師摸一角碎銀出來,很快地塞進那幸運兒手心。
他的仁慈(或自憐)引發小型打鬥,一班人馬撕撕咬咬向棧房背街去了。
餘下的繼續連扯帶求:"好心喇少爺仔,畀個錢。
”畫師看着聽着樣樣親切,登時惘然。
他換駁艇。
駁艇西行時候,他才真真正正、完完全全成為一個少爺,是圍着駁艇旋轉叫賣的壹家船助他完成最後一步變形。
他輕輕一躍,降落海皮渡頭石基。
他是一個少爺了。
剃頭佬、小販、乞兒湧上來。
他們見他不做任何幫襯,就打聽他的來